可携式电子装置.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1489883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152069.7

申请日:

2012.05.16

公开号:

CN103425187A

公开日:

2013.12.0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G06F 1/16申请公布日:2013120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1/16申请日:20120516|||公开

IPC分类号:

G06F1/16; H04B5/00

主分类号:

G06F1/16

申请人: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钲尧; 林沛炀; 黄仁君; 何秋泉; 蔡炳炎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市北投区立德路1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赵蓉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案揭示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包括一壳体、一输入模块、一近距离通讯芯片以及一近距离通讯模块。输入模块包括一近距离通讯天线。近距离通讯芯片电性连接近距离通讯天线。近距离通讯模块容置于壳体,且近距离传输模块通过近距离通讯天线与近距离通讯芯片通讯。本案另揭露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通讯方法。本案可携式电子装置整合近距离通讯技术至输入模块中,而达到提升装置附加价值的功效。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壳体;
输入模块,包括近距离通讯天线;
近距离通讯芯片,电性连接上述近距离通讯天线;以及
近距离通讯模块,容置于上述壳体,上述近距离传输模块通过上述近距离通讯天线与上述近距离通讯芯片通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其包括:
主机模块,容置于上述壳体,上述主机模块电性连接上述输入模块。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其中上述近距离通讯芯片设置于上述主机模块。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其中上述近距离通讯芯片设置于上述输入模块。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其中上述输入模块可拆卸或不可拆卸地设置于上述壳体。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其中上述主机模块通过接脚及接点与上述输入模块电性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其中上述输入模块包括键盘、触控显示面板或触控板。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其中上述近距离通讯包括无线射频识别通讯、近距离无线通讯或近场无线通讯。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其中上述近距离通讯芯片储存识别数据。

说明书

说明书可携式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案关于一种整合近距离通讯技术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线通讯技术大幅进步,便利了现代生活的各个层面,特别是不用触碰、不需用电、也没有如同蓝牙那些复杂的配对设定的近距离通讯技术,更是蔚为风行,成为有关产业争相开发的新宠。
概括而言,近距离通讯技术包括无线射频识别通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近距离无线通讯(Zigbee)或近场无线通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等种类。目前的发展状况则已达到通过一张轻薄短小而具有近距离通讯功能的卡片,就可以取代沉重的零钱包以及大串钥匙的阶段,对于电子商务或是身份认证等领域,都着实改善过去不方便之处。
然而,近距离通讯技术与同样是炙手可热的智能型手机或笔记本电脑等领域之间的整合却尚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传统上,要使笔记本电脑能利用近距离通讯技术,就必须外接一个读取装置,以供摆放或插入对应的卡片,使用或携带上均不便利,且也无法同时具备读取与被读取功能。显而易见地,这种外接的方式终是难谓为一种良好的整合,更重要的是,为了读取装置的运作,笔记本电脑往往要花费掉一个额外的插槽,要不就是另外设计连接线路,必然会造成影响制作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案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无需外接其它设备,甚至无需另外设计专用线路,便可整合近距离通讯技术,以增加装置本身的附加价值,而提供例如身分识别、电子商务或数据传输等加值功能。
本案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包括一壳体、一输入模块、一近距离通讯芯片以及一近距离通讯模块。输入模块包括一近距离通讯天线。近距离通讯芯片电性连接近距离通讯天线。近距离通讯模块容置于壳体,且近距离传输模块通过近距离通讯天线与近距离通讯芯片进行通讯。
如上所述,本案可携式电子装置整合近距离通讯技术至输入模块中,而达到提升装置附加价值的功效。具体来说,输入模块可为包括近距离通讯天线, 或包括近距离通讯天线以及近距离通讯芯片的不同应用态样。前者可利用输入模块与主机模块间原有的线路架构,而搭配设置于主机模块中的近距离通讯芯片,便能与装置中另一近距离通讯模块进行通讯。后者则是输入模块本身即具有近距离通讯功能,因此,不论是对可携式电子装置内部的近距离通讯模块,或对外部其它的近距离通讯装置,均可进行通讯,从而增加装置的附加价值与功能,以提供例如身分识别或电子商务等应用。
由于本案是将近距离通讯模块直接设置于装置壳体中,并利用输入模块与近距离通讯技术的整合,故可免除外接装置的不便利性,以及额外配置线路的工艺与空间成本。另外,当同时具有芯片及天线时,输入模块甚至可以自可携式电子装置上拆卸下来,作为类似智能卡而用于购物、通勤或身份识别等用途,实为多功能的设计。
附图说明
图1A为依据本案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外观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1B为图1A所示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结合后一态样的系统方块图;
图1C及图1D分别为图1A所示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结合后其它态样的系统方块图;
图2A为依据本案另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系统方块图;以及
图2B及图2C分别为图2A所示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实施例的不同态样的系统方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据本案实施例所揭露的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
图1A为依据本案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外观部分分解示意图。依据本案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可以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型手机或任何用途相似但名称相异者,请参考图1A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以可携式电子装置1为笔记本电脑为例。可携式电子装置1包括一壳体11以及一输入模块12。其中,壳体11包括包覆屏幕面板的上盖壳体111以及包覆主要组件的主体壳体112。
于一实施例中,输入模块12可以为触控板,键盘或触控显示面板,在此不限。输入模块12可固定式或拆卸式的设置于主体壳体112的凹槽113中,其中拆卸式可例如为磁力,然其它连接手段亦可取代,非以此为限制性者。
依据本案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可包括一近距离通讯芯片以及一近距离通讯模块。其中,近距离通讯模块容置于壳体中,然近距离通讯芯片则可有不同的设置态样,惟要与近距离通讯天线电性连接。以图1A所示的实施例中两种具体的态样说明。
图1B为图1A所示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结合后一态样的系统方块图。请参考图1B所示,可携式电子装置1包括一主机模块13以及一近距离通讯模块14。主机模块13可以为主机板,容置于可携式电子装置1的主体壳体112中,而近距离通讯模块14同样可容置于主体壳体112中,惟技术细节将于后说明。
请同时参考图1A及图1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输入模块12包括一近距离通讯天线121,其以环绕输入模块12周缘一圈或数圈的方式设置于输入模块12中。然而,近距离通讯天线121亦可以同心圆的形状直接设置于输入模块12的中心,或以其它图样排设于输入模块12内,本案在此不限。
需特别说明的是,本案的近距离通讯以强调近距离或短距离间的通讯技术为原则,而不限制交换数据或信息的实质技术类型。至于,近距离或短距离通讯的范围以0公尺至5公尺为佳,较佳为0公尺至3公尺,而更佳为以0公尺至50公分。其中,0公尺是指两者表面至少部分已有直接接触的情况。符合上述的近距离通讯技术包括无线射频识别通讯(RFID)、近距离无线通讯(Zigbee)、近场无线通讯(NFC)或其它以上述三者为基础开发所得但名称不同者。
请同时参考图1A及图1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凹槽113上设计有四个接脚114,其电性连接至主机模块13,而输入装置12则对应设计有四个接点122,以分别电性连接触控单元123以及近距离通讯天线121,是以,当输入模块12结合至凹槽113中后,输入模块12及其近距离通讯天线121可以与主机模块13电性连接。由于主机模块13包括一近距离通讯芯片131,是以,当上述电性连接关系建立时,近距离通讯天线121可同时与近距离通讯芯片131电性连接,而共同组成一个近距离通讯模块15。值得特别说明的是,在此设计下,触控单元123与其近距离通讯天线121仅需共享一条连接的排线或软线即可分别与主机模块13与其近距离通讯芯片131连接,使得近距离通讯的整合不仅能增加可携式电子装置1的附加功能,更有维持成本与空间配置的优点。
以下将以近距离通讯天线121与近距离通讯芯片131电性连接而共同组成的近距离通讯模块15为第一近距离通讯模块,而另将设置于可携式电子装置1中的近距离通讯模块14称为第二近距离通讯模块,以示区别。
因为第二近距离通讯模块同样可具有天线,故当输入模块12与主机模块13 电性连接,且第一近距离通讯模块形成后,可以通过与第一近距离通讯模块的近距离通讯天线间传输数据或信号的方式,达到与第一近距离通讯模块的近距离通讯芯片通讯的目的,此可称为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内部通讯。
然而,第一与第二近距离通讯模块也可以分别或共同地与其它近距离通讯模块进行数据或信号传输,使可携式电子装置具有与其它装置或系统外部通讯的能力。
以内部的近距离通讯而言,可例如应用于身分识别及安全管制,即只在持有的输入模块为正确的情况下,近距离通讯方能建立,从而使储存于近距离通讯芯片中的识别数据能通过主机模块的确认,进而开放锁定的功能。尤其是在输入模块是可拆卸地设置于壳体时,其功效更为明显,仅需依使用者身份核发不同的输入模块,且该些输入模块具有不同的接脚或配线,通过能否正确地电性连接,作为门槛,即可以在开放使用式的装置上建立不同的安全层级。
至于,当输入模块结合至主体壳体后,对外部的近距离通讯则可以例如以第一近距离通讯装置独立作为储值卡,惟使用上要以可携式电子装置直接靠近或接触外部通讯装置;或者是独立以第二近距离通讯装置作为数据传输装置,以通过近距离通讯技术与外部装置或系统进行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短距离无线数据交换。
图1C及图1D分别为图1A所示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结合后的其它态样的系统方块图。请参考图1C所示,可携式电子装置1c与图1B所示者具有相似的元件组成与架构,惟近距离通讯模块14c,即第二近距离通讯模块,设置于主机模块13c上,如此可进一步减少额外设置元件以及线路的需求。又,请参考图1D所示,同样地,可携式电子装置1d也与前述图1B所示的态样具有相似的元件组成与架构,惟近距离通讯模块14d,即第二近距离通讯模块,设置于输入模块12d上,如此可使输入模块12d具有另外的近距离通讯功能,例如作为其它装置发送信号的接收端。
图2A为依据本案另一实施例中一态样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系统方块图。请参考图2A所示,在本实施态样中,可携式电子装置2的外观、元件结构及线路连接方式与前述实施例各态样大致相同,例如可携式电子装置2可包括一主机模块23,主机模块23设置于壳体内,且输入模块22与主机模块23电性连接,故相关内容可参考前述说明,惟不同之处在于,前述实施例各态样中设置于主机模块13的近距离通讯芯片131,在本实施例中则设置于输入模块22。此外,输入模块22中的近距离通讯天线221与近距离通讯芯片225间电性连接,是以, 两者可直接组成一第一近距离通讯模块25,而与可携式电子装置2中对应的近距离通讯模块24,即第二近距离通讯模块,进行内部通讯,当然,不论第一近距离通讯模块25或第二近距离通讯模块亦可独立或共同地与外部装置或系统进行信息或数据交换。而触控单元223同样作为接收触控事件控制可携式电子装置2使用。
与前述实施例各态样相同地,输入模块22可拆卸或不可拆卸地设置于壳体上,尤其当输入模块22可拆卸时,本实施例的应用可包括在不进行可携式电子装置2操作时,将输入模块22取下,利用其如图1A所示的类似卡片的结构特征以及近距离通讯的功能,而可作为身分认证、电子商务或数据传输的媒介,使用上相当方便。而要操可携式电子装置2时,则可以将输入模块22接近或结合至可携式电子装置2,而使第一近距离通讯模块25与第二近距离通讯模块相互通讯,以进行身分识别,启动装置或开启锁定功能。
图2B及图2C分别为图2A所示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变化态样的系统方块图。请参考图2B所示,可携式电子装置2b与前述实施例具有相似的组件组成与架构,惟近距离通讯模块24b,即第二近距离通讯模块,设置于主机模块23b上,如此可进一步减少额外设置组件以及线路的需求。又,请参考图2C所示,同样地,可携式电子装置2c也与前述实施例具有相似的组件组成与架构,惟近距离通讯模块24c,即第二近距离通讯模块,设置于输入模块22c上,如此可使进行近距离通讯所需的元件能以模块化的方式制成,有利于成本降低。
综上所述,因依据本案的可携式电子装置,整合近距离通讯技术至输入模块中,而达到提升装置附加价值的功效。具体来说,输入模块可具有包括近距离通讯天线,或包括近距离通讯天线以及近距离通讯芯片的不同应用态样。前者可利用输入模块与主机模块间原有的线路架构,而搭配设置于主机模块中的近距离通讯芯片,便能与装置中另一近距离通讯模块进行通讯。后者则是输入模块本身即具有近距离通讯功能,因此,不论是对可携式电子装置内部的近距离通讯模块,或对外部其它的近距离通讯装置,均可进行通讯,从而增加装置的附加价值与功能,以提供例如身分识别或电子商务等应用。
由于本案是将近距离通讯模块直接设置于装置壳体中,并利用输入模块与近距离通讯技术的整合,故可免除外接装置的不便利性,以及额外配置线路的工艺与空间成本。另外,当同时具有芯片及天线时,输入模块甚至可以自可携式电子装置上拆卸下来,作为类似智能卡而用于购物、通勤或身份识别等用途,实为多功能的设计。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可携式电子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可携式电子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可携式电子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携式电子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携式电子装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25187 A(43)申请公布日 2013.12.04CN103425187A*CN103425187A*(21)申请号 201210152069.7(22)申请日 2012.05.16G06F 1/16(2006.01)H04B 5/00(2006.01)(71)申请人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台湾台北市北投区立德路15号(72)发明人黄钲尧 林沛炀 黄仁君 何秋泉蔡炳炎(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代理人赵蓉民(54) 发明名称可携式电子装置(57) 摘要本案揭示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包括一壳体、一输入模块、一近距离通讯芯片。

2、以及一近距离通讯模块。输入模块包括一近距离通讯天线。近距离通讯芯片电性连接近距离通讯天线。近距离通讯模块容置于壳体,且近距离传输模块通过近距离通讯天线与近距离通讯芯片通讯。本案另揭露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通讯方法。本案可携式电子装置整合近距离通讯技术至输入模块中,而达到提升装置附加价值的功效。(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25187 ACN 103425187 A1/1页21.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壳体;输入模块,包括近距离通讯天。

3、线;近距离通讯芯片,电性连接上述近距离通讯天线;以及近距离通讯模块,容置于上述壳体,上述近距离传输模块通过上述近距离通讯天线与上述近距离通讯芯片通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其包括:主机模块,容置于上述壳体,上述主机模块电性连接上述输入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其中上述近距离通讯芯片设置于上述主机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其中上述近距离通讯芯片设置于上述输入模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其中上述输入模块可拆卸或不可拆卸地设置于上述壳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

4、,其中上述主机模块通过接脚及接点与上述输入模块电性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其中上述输入模块包括键盘、触控显示面板或触控板。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其中上述近距离通讯包括无线射频识别通讯、近距离无线通讯或近场无线通讯。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其中上述近距离通讯芯片储存识别数据。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425187 A1/4页3可携式电子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案关于一种整合近距离通讯技术的可携式电子装置。背景技术0002 近年来,无线通讯技术大幅进步,便利了现代生活的各个层面,特别是不用触碰、不需用电、也没。

5、有如同蓝牙那些复杂的配对设定的近距离通讯技术,更是蔚为风行,成为有关产业争相开发的新宠。0003 概括而言,近距离通讯技术包括无线射频识别通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近距离无线通讯(Zigbee)或近场无线通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等种类。目前的发展状况则已达到通过一张轻薄短小而具有近距离通讯功能的卡片,就可以取代沉重的零钱包以及大串钥匙的阶段,对于电子商务或是身份认证等领域,都着实改善过去不方便之处。0004 然而,近距离通讯技术与同样是炙手可热的智能型手机或笔记本电脑等领域之间的整合却尚有相当。

6、大的发展空间。传统上,要使笔记本电脑能利用近距离通讯技术,就必须外接一个读取装置,以供摆放或插入对应的卡片,使用或携带上均不便利,且也无法同时具备读取与被读取功能。显而易见地,这种外接的方式终是难谓为一种良好的整合,更重要的是,为了读取装置的运作,笔记本电脑往往要花费掉一个额外的插槽,要不就是另外设计连接线路,必然会造成影响制作成本的增加。发明内容0005 本案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无需外接其它设备,甚至无需另外设计专用线路,便可整合近距离通讯技术,以增加装置本身的附加价值,而提供例如身分识别、电子商务或数据传输等加值功能。0006 本案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包括一壳体、一输入模块、一。

7、近距离通讯芯片以及一近距离通讯模块。输入模块包括一近距离通讯天线。近距离通讯芯片电性连接近距离通讯天线。近距离通讯模块容置于壳体,且近距离传输模块通过近距离通讯天线与近距离通讯芯片进行通讯。0007 如上所述,本案可携式电子装置整合近距离通讯技术至输入模块中,而达到提升装置附加价值的功效。具体来说,输入模块可为包括近距离通讯天线,或包括近距离通讯天线以及近距离通讯芯片的不同应用态样。前者可利用输入模块与主机模块间原有的线路架构,而搭配设置于主机模块中的近距离通讯芯片,便能与装置中另一近距离通讯模块进行通讯。后者则是输入模块本身即具有近距离通讯功能,因此,不论是对可携式电子装置内部的近距离通讯模。

8、块,或对外部其它的近距离通讯装置,均可进行通讯,从而增加装置的附加价值与功能,以提供例如身分识别或电子商务等应用。0008 由于本案是将近距离通讯模块直接设置于装置壳体中,并利用输入模块与近距离通讯技术的整合,故可免除外接装置的不便利性,以及额外配置线路的工艺与空间成本。另说 明 书CN 103425187 A2/4页4外,当同时具有芯片及天线时,输入模块甚至可以自可携式电子装置上拆卸下来,作为类似智能卡而用于购物、通勤或身份识别等用途,实为多功能的设计。附图说明0009 图1A为依据本案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外观部分分解示意图;0010 图1B为图1A所示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结合后一态样的系。

9、统方块图;0011 图1C及图1D分别为图1A所示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结合后其它态样的系统方块图;0012 图2A为依据本案另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系统方块图;以及0013 图2B及图2C分别为图2A所示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实施例的不同态样的系统方块图。具体实施方式0014 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据本案实施例所揭露的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0015 图1A为依据本案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外观部分分解示意图。依据本案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可以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型手机或任何用途相似但名称相异者,请参考图1A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以可携式电子装。

10、置1为笔记本电脑为例。可携式电子装置1包括一壳体11以及一输入模块12。其中,壳体11包括包覆屏幕面板的上盖壳体111以及包覆主要组件的主体壳体112。0016 于一实施例中,输入模块12可以为触控板,键盘或触控显示面板,在此不限。输入模块12可固定式或拆卸式的设置于主体壳体112的凹槽113中,其中拆卸式可例如为磁力,然其它连接手段亦可取代,非以此为限制性者。0017 依据本案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可包括一近距离通讯芯片以及一近距离通讯模块。其中,近距离通讯模块容置于壳体中,然近距离通讯芯片则可有不同的设置态样,惟要与近距离通讯天线电性连接。以图1A所示的实施例中两种具体的态样说明。0018 图1。

11、B为图1A所示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结合后一态样的系统方块图。请参考图1B所示,可携式电子装置1包括一主机模块13以及一近距离通讯模块14。主机模块13可以为主机板,容置于可携式电子装置1的主体壳体112中,而近距离通讯模块14同样可容置于主体壳体112中,惟技术细节将于后说明。0019 请同时参考图1A及图1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输入模块12包括一近距离通讯天线121,其以环绕输入模块12周缘一圈或数圈的方式设置于输入模块12中。然而,近距离通讯天线121亦可以同心圆的形状直接设置于输入模块12的中心,或以其它图样排设于输入模块12内,本案在此不限。0020 需特别说明的是,本案的近距离通讯以强调。

12、近距离或短距离间的通讯技术为原则,而不限制交换数据或信息的实质技术类型。至于,近距离或短距离通讯的范围以0公尺至5公尺为佳,较佳为0公尺至3公尺,而更佳为以0公尺至50公分。其中,0公尺是指两者表面至少部分已有直接接触的情况。符合上述的近距离通讯技术包括无线射频识别通讯(RFID)、近距离无线通讯(Zigbee)、近场无线通讯(NFC)或其它以上述三者为基础开发所得但名称不同者。说 明 书CN 103425187 A3/4页50021 请同时参考图1A及图1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凹槽113上设计有四个接脚114,其电性连接至主机模块13,而输入装置12则对应设计有四个接点122,以分别电性连接。

13、触控单元123以及近距离通讯天线121,是以,当输入模块12结合至凹槽113中后,输入模块12及其近距离通讯天线121可以与主机模块13电性连接。由于主机模块13包括一近距离通讯芯片131,是以,当上述电性连接关系建立时,近距离通讯天线121可同时与近距离通讯芯片131电性连接,而共同组成一个近距离通讯模块15。值得特别说明的是,在此设计下,触控单元123与其近距离通讯天线121仅需共享一条连接的排线或软线即可分别与主机模块13与其近距离通讯芯片131连接,使得近距离通讯的整合不仅能增加可携式电子装置1的附加功能,更有维持成本与空间配置的优点。0022 以下将以近距离通讯天线121与近距离通讯。

14、芯片131电性连接而共同组成的近距离通讯模块15为第一近距离通讯模块,而另将设置于可携式电子装置1中的近距离通讯模块14称为第二近距离通讯模块,以示区别。0023 因为第二近距离通讯模块同样可具有天线,故当输入模块12与主机模块13电性连接,且第一近距离通讯模块形成后,可以通过与第一近距离通讯模块的近距离通讯天线间传输数据或信号的方式,达到与第一近距离通讯模块的近距离通讯芯片通讯的目的,此可称为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内部通讯。0024 然而,第一与第二近距离通讯模块也可以分别或共同地与其它近距离通讯模块进行数据或信号传输,使可携式电子装置具有与其它装置或系统外部通讯的能力。0025 以内部的近距离通。

15、讯而言,可例如应用于身分识别及安全管制,即只在持有的输入模块为正确的情况下,近距离通讯方能建立,从而使储存于近距离通讯芯片中的识别数据能通过主机模块的确认,进而开放锁定的功能。尤其是在输入模块是可拆卸地设置于壳体时,其功效更为明显,仅需依使用者身份核发不同的输入模块,且该些输入模块具有不同的接脚或配线,通过能否正确地电性连接,作为门槛,即可以在开放使用式的装置上建立不同的安全层级。0026 至于,当输入模块结合至主体壳体后,对外部的近距离通讯则可以例如以第一近距离通讯装置独立作为储值卡,惟使用上要以可携式电子装置直接靠近或接触外部通讯装置;或者是独立以第二近距离通讯装置作为数据传输装置,以通过。

16、近距离通讯技术与外部装置或系统进行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短距离无线数据交换。0027 图1C及图1D分别为图1A所示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结合后的其它态样的系统方块图。请参考图1C所示,可携式电子装置1c与图1B所示者具有相似的元件组成与架构,惟近距离通讯模块14c,即第二近距离通讯模块,设置于主机模块13c上,如此可进一步减少额外设置元件以及线路的需求。又,请参考图1D所示,同样地,可携式电子装置1d也与前述图1B所示的态样具有相似的元件组成与架构,惟近距离通讯模块14d,即第二近距离通讯模块,设置于输入模块12d上,如此可使输入模块12d具有另外的近距离通讯功能,例如作为其它装置发送信号的接收端。00。

17、28 图2A为依据本案另一实施例中一态样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系统方块图。请参考图2A所示,在本实施态样中,可携式电子装置2的外观、元件结构及线路连接方式与前述实施例各态样大致相同,例如可携式电子装置2可包括一主机模块23,主机模块23设置于壳体内,且输入模块22与主机模块23电性连接,故相关内容可参考前述说明,惟不同之处在说 明 书CN 103425187 A4/4页6于,前述实施例各态样中设置于主机模块13的近距离通讯芯片131,在本实施例中则设置于输入模块22。此外,输入模块22中的近距离通讯天线221与近距离通讯芯片225间电性连接,是以,两者可直接组成一第一近距离通讯模块25,而与可携式。

18、电子装置2中对应的近距离通讯模块24,即第二近距离通讯模块,进行内部通讯,当然,不论第一近距离通讯模块25或第二近距离通讯模块亦可独立或共同地与外部装置或系统进行信息或数据交换。而触控单元223同样作为接收触控事件控制可携式电子装置2使用。0029 与前述实施例各态样相同地,输入模块22可拆卸或不可拆卸地设置于壳体上,尤其当输入模块22可拆卸时,本实施例的应用可包括在不进行可携式电子装置2操作时,将输入模块22取下,利用其如图1A所示的类似卡片的结构特征以及近距离通讯的功能,而可作为身分认证、电子商务或数据传输的媒介,使用上相当方便。而要操可携式电子装置2时,则可以将输入模块22接近或结合至可。

19、携式电子装置2,而使第一近距离通讯模块25与第二近距离通讯模块相互通讯,以进行身分识别,启动装置或开启锁定功能。0030 图2B及图2C分别为图2A所示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变化态样的系统方块图。请参考图2B所示,可携式电子装置2b与前述实施例具有相似的组件组成与架构,惟近距离通讯模块24b,即第二近距离通讯模块,设置于主机模块23b上,如此可进一步减少额外设置组件以及线路的需求。又,请参考图2C所示,同样地,可携式电子装置2c也与前述实施例具有相似的组件组成与架构,惟近距离通讯模块24c,即第二近距离通讯模块,设置于输入模块22c上,如此可使进行近距离通讯所需的元件能以模块化的方式制成,有利于成。

20、本降低。0031 综上所述,因依据本案的可携式电子装置,整合近距离通讯技术至输入模块中,而达到提升装置附加价值的功效。具体来说,输入模块可具有包括近距离通讯天线,或包括近距离通讯天线以及近距离通讯芯片的不同应用态样。前者可利用输入模块与主机模块间原有的线路架构,而搭配设置于主机模块中的近距离通讯芯片,便能与装置中另一近距离通讯模块进行通讯。后者则是输入模块本身即具有近距离通讯功能,因此,不论是对可携式电子装置内部的近距离通讯模块,或对外部其它的近距离通讯装置,均可进行通讯,从而增加装置的附加价值与功能,以提供例如身分识别或电子商务等应用。0032 由于本案是将近距离通讯模块直接设置于装置壳体中。

21、,并利用输入模块与近距离通讯技术的整合,故可免除外接装置的不便利性,以及额外配置线路的工艺与空间成本。另外,当同时具有芯片及天线时,输入模块甚至可以自可携式电子装置上拆卸下来,作为类似智能卡而用于购物、通勤或身份识别等用途,实为多功能的设计。0033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说 明 书CN 103425187 A1/4页7图1A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425187 A2/4页8图1B图1C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425187 A3/4页9图1D图2A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425187 A4/4页10图2B图2C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425187 A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