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肋式连续槽形梁.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1489729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93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313946.9

申请日:

2014.06.12

公开号:

CN203960726U

公开日:

2014.11.2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1D19/00

主分类号:

E01D19/00

申请人: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严爱国; 薛照钧; 王庭正; 柯朝辉; 蔡建业; 李喜平; 张池权; 吴宜民; 彭文成; 严涛

地址:

430063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杨园和平大道74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代理人:

黄行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板肋式连续槽形梁,包括底板,底板表面沿其长度方向竖直设有两块腹板,腹板位于底板的两侧;每块腹板的顶面都设有一块顶板,腹板与顶板的中部连接;顶板底面与底板表面之间间隔设有多块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位于腹板的两侧;在底板上还设有隔板,隔板中心与支座中心重合。采用腹板与位于其两侧的肋板相结合,腹板及肋板共同承担扭矩,增强截面抗扭性能,可适用于较大跨度的连续槽形梁;横向宽度可仅考虑列车及检修基本限界要求,避车台、接触网基础等均可放置在肋板内侧,不需要另外增加横向宽度,在满足截面抗扭要求的前提下具有较小的截面横向宽度;并且本实用新型为敞开截面,施工方便。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板肋式连续槽形梁,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表面沿其长度方向竖直设有两块腹板,所述腹板位于底板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腹板的顶面都设有一块顶板,所述腹板的顶面与所述顶板的中部连接;所述顶板底面与所述底板表面之间间隔设有多块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所述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位于所述腹板的两侧;在所述底板上还设有隔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肋式连续槽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肋板位于所述腹板的外侧,且所述第一肋板的侧面通过圆弧段由所述顶板圆滑过渡至所述底板。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肋式连续槽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由所述底板和腹板厚度在横向加大形成。 

说明书

说明书板肋式连续槽形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桥梁技术领域,尤其是适用于立交跨线处净空受控制的桥梁结构和大跨度的桥梁结构,具体的说是一种板肋式连续槽形梁。 
背景技术
现有的槽形梁由两侧腹板与底板构成,其两侧腹板截面形式可分为板式与箱形两种。板式槽形梁的截面横向宽度小、构造简单、施工方便,但板式截面抗扭性能差,一般适用于48m及以下较小跨度简支梁;箱形槽形梁截面抗扭性能较好,可适用于较大跨度梁,但箱形截面需要增加横向宽度,增加了结构自重,另一方面箱形截面为薄壁结构,操作空间小,施工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满足截面抗扭要求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减小截面的横向宽度且施工方便的板肋式连续槽形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板肋式连续槽形梁,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表面沿其长度方向竖直设有两块腹板,所述腹板位于底板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腹板的顶面都设有一块顶板,所述腹板的顶面与所述顶板的中部连接;所述顶板底面与所述底板表面之间间隔设有多块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所述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位于所述腹板的两侧;在所述底板上还设有隔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肋板位于所述腹板的外侧,且所述第一肋板的侧面通过圆弧段由所述连接板圆滑过渡至所述底板。使侧面显得富有层次感且不显得突兀,达到较强的美观效果。 
优选的,所述隔板由所述底板和腹板厚度在横向加大形成。在安装和施工时,所述隔板的中心与支座的中心重合;也就是说所述隔板由横向上加大位于支座上方的底板和腹板的厚度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腹板、顶板与位于腹板两侧的肋板相结合,腹板及肋板共同承担扭矩,增强截面抗扭性能,可适用于较大跨度的连续槽形梁;横向宽度可仅考虑列车及检修基本限界要求,避车台、接触网基础等均可放置在肋板内侧,不需要另外增加横向宽度,在满足截面抗扭要求的前提下具 有较小的截面横向宽度,减轻了自重;并且本实用新型为敞开截面,施工方便;同时,结构高度低,能够应用于较大跨度结构,尤其适用于结构高度受限制的大跨度结构,并可降低线路标高、缩减桥梁长度、减少路基工程的土方量,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断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面图 
图中:底板1、腹板2、顶板3、第一肋板4、第二肋板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板肋式连续槽形梁,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表面沿其长度方向竖直设有两块腹板2,所述腹板2位于底板1的两侧;每块所述腹板2的顶面都设有一块顶板3,所述腹板2与所述顶板3的中部连接,这样顶板3的两侧端部就会突出于腹板2;所述顶板3底面与所述底板1表面之间间隔设有多块第一肋板4和第二肋板5;所述第一肋板4和第二肋板5位于所述腹板2的两侧;在所述底板1上还设有隔板6。这样,腹板2、第一肋板4和第二肋板5相结合,构造简单、抗扭性能好、横向宽度小、施工方便,最大限度保证了截面抗扭性能和施工方便的结合。优选的,所述隔板6由所述底板1和腹板2厚度在横向加大形成;施工时,所述隔板6的中心与支座的中心重合;也就是说所述隔板6由横向上加大位于支座上方的底板1和腹板2的厚度形成。 
再如图2所示,优选的,所述第一肋板4位于所述腹板2的外侧,且所述第一肋板4的侧面通过圆弧段由所述连接板3圆滑过渡至所述底板1。使侧面显得富有层次感且不显得突兀,达到较强的美观效果。 
板肋式连续槽形梁施工方式同板式及箱形槽形梁一样,一般均采用支架,对于大跨连续槽形梁,也可采用分段支架施工。 

板肋式连续槽形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板肋式连续槽形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板肋式连续槽形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板肋式连续槽形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板肋式连续槽形梁.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60726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1.26CN203960726U(21)申请号 201420313946.9(22)申请日 2014.06.12E01D 19/00(2006.01)(73)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地址 430063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杨园和平大道745号(72)发明人严爱国 薛照钧 王庭正 柯朝辉蔡建业 李喜平 张池权 吴宜民彭文成 严涛(74)专利代理机构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代理人黄行军(54) 实用新型名称板肋式连续槽形梁(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板肋式连续槽形梁,包括底板,底板表面沿其。

2、长度方向竖直设有两块腹板,腹板位于底板的两侧;每块腹板的顶面都设有一块顶板,腹板与顶板的中部连接;顶板底面与底板表面之间间隔设有多块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位于腹板的两侧;在底板上还设有隔板,隔板中心与支座中心重合。采用腹板与位于其两侧的肋板相结合,腹板及肋板共同承担扭矩,增强截面抗扭性能,可适用于较大跨度的连续槽形梁;横向宽度可仅考虑列车及检修基本限界要求,避车台、接触网基础等均可放置在肋板内侧,不需要另外增加横向宽度,在满足截面抗扭要求的前提下具有较小的截面横向宽度;并且本实用新型为敞开截面,施工方便。(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

3、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60726 UCN 203960726 U1/1页21.板肋式连续槽形梁,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表面沿其长度方向竖直设有两块腹板,所述腹板位于底板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腹板的顶面都设有一块顶板,所述腹板的顶面与所述顶板的中部连接;所述顶板底面与所述底板表面之间间隔设有多块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所述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位于所述腹板的两侧;在所述底板上还设有隔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肋式连续槽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肋板位于所述腹板的外侧,且所述第一肋板的侧面通过圆弧段由所述顶板圆滑。

4、过渡至所述底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肋式连续槽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由所述底板和腹板厚度在横向加大形成。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960726 U1/2页3板肋式连续槽形梁 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桥梁技术领域,尤其是适用于立交跨线处净空受控制的桥梁结构和大跨度的桥梁结构,具体的说是一种板肋式连续槽形梁。背景技术0002 现有的槽形梁由两侧腹板与底板构成,其两侧腹板截面形式可分为板式与箱形两种。板式槽形梁的截面横向宽度小、构造简单、施工方便,但板式截面抗扭性能差,一般适用于48m及以下较小跨度简支梁;箱形槽形梁截面抗扭性能较好,可适用于较大跨度梁,但箱形截面需要增。

5、加横向宽度,增加了结构自重,另一方面箱形截面为薄壁结构,操作空间小,施工难度大。实用新型内容0003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满足截面抗扭要求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减小截面的横向宽度且施工方便的板肋式连续槽形梁。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板肋式连续槽形梁,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表面沿其长度方向竖直设有两块腹板,所述腹板位于底板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腹板的顶面都设有一块顶板,所述腹板的顶面与所述顶板的中部连接;所述顶板底面与所述底板表面之间间隔设有多块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所述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位于所述腹板的两侧;在所述底板上还设有隔板。0005 。

6、优选的,所述第一肋板位于所述腹板的外侧,且所述第一肋板的侧面通过圆弧段由所述连接板圆滑过渡至所述底板。使侧面显得富有层次感且不显得突兀,达到较强的美观效果。0006 优选的,所述隔板由所述底板和腹板厚度在横向加大形成。在安装和施工时,所述隔板的中心与支座的中心重合;也就是说所述隔板由横向上加大位于支座上方的底板和腹板的厚度形成。000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腹板、顶板与位于腹板两侧的肋板相结合,腹板及肋板共同承担扭矩,增强截面抗扭性能,可适用于较大跨度的连续槽形梁;横向宽度可仅考虑列车及检修基本限界要求,避车台、接触网基础等均可放置在肋板内侧,不需要另外增加横向宽度,在满足截面抗扭要求。

7、的前提下具 有较小的截面横向宽度,减轻了自重;并且本实用新型为敞开截面,施工方便;同时,结构高度低,能够应用于较大跨度结构,尤其适用于结构高度受限制的大跨度结构,并可降低线路标高、缩减桥梁长度、减少路基工程的土方量,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0008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0009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断面图说 明 书CN 203960726 U2/2页40010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面图0011 图中:底板1、腹板2、顶板3、第一肋板4、第二肋板5。具体实施方式0012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板肋式连续槽形梁,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表面沿其长度方向竖直设有两块腹板2,所述腹。

8、板2位于底板1的两侧;每块所述腹板2的顶面都设有一块顶板3,所述腹板2与所述顶板3的中部连接,这样顶板3的两侧端部就会突出于腹板2;所述顶板3底面与所述底板1表面之间间隔设有多块第一肋板4和第二肋板5;所述第一肋板4和第二肋板5位于所述腹板2的两侧;在所述底板1上还设有隔板6。这样,腹板2、第一肋板4和第二肋板5相结合,构造简单、抗扭性能好、横向宽度小、施工方便,最大限度保证了截面抗扭性能和施工方便的结合。优选的,所述隔板6由所述底板1和腹板2厚度在横向加大形成;施工时,所述隔板6的中心与支座的中心重合;也就是说所述隔板6由横向上加大位于支座上方的底板1和腹板2的厚度形成。0013 再如图2所示,优选的,所述第一肋板4位于所述腹板2的外侧,且所述第一肋板4的侧面通过圆弧段由所述连接板3圆滑过渡至所述底板1。使侧面显得富有层次感且不显得突兀,达到较强的美观效果。0014 板肋式连续槽形梁施工方式同板式及箱形槽形梁一样,一般均采用支架,对于大跨连续槽形梁,也可采用分段支架施工。说 明 书CN 203960726 U1/1页5图1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60726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