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镀锡绝缘绕组线.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1489666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8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391533.2

申请日:

2013.09.02

公开号:

CN103426515A

公开日:

2013.12.0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1B 7/00申请公布日:2013120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B 7/00申请日:20130902|||公开

IPC分类号:

H01B7/00; H01B7/02; H01B7/29; H01F27/32

主分类号:

H01B7/00

申请人:

丹阳利华电子有限公司

发明人:

汪亚英; 朱建华; 方澄秋

地址:

212312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后巷镇五星工业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新型镀锡绝缘绕组线,由铜导体、镀锡层、两层聚苯硫醚绝缘层和聚酰胺树脂层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镀锡层镀于铜导体外面,所述的两层聚苯硫醚绝缘层依次挤包于镀锡层外面,所述的聚酰胺树脂层挤包于两层聚苯硫醚绝缘层外面。本发明,耐热等级达F级(155℃),采用本发明的变压器及高频绕组线圈安全可靠、稳定性高,同时,由于省去了层间绝缘层和内骨架挡板,使初次级绕组紧耦合,变压器可缩小体积1/2以及1/3重量,可降低材料费和加工费,而且明显减少漏感和分布电容,显著提高了变压器的高频特性和抗干扰性。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新型镀锡绝缘绕组线,由铜导体、镀锡层、两层聚苯硫醚绝缘层和聚酰胺树脂层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镀锡层镀于铜导体表面,所述的两层聚苯硫醚绝缘层一次挤包于镀锡层外面,所述的聚酰胺树脂层挤包于两层聚苯硫醚绝缘层外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镀锡绝缘绕组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导体的规格为φ0.20~1.00mm。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新型镀锡绝缘绕组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三层绝缘绕组线技术领域,它应用于安全标准符合UL1950、IEC60950的变压器及高频绕组线圈,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镀锡绝缘绕组线。
背景技术
目前用在变压器上的三层绝缘绕组线,由铜导体、两层聚酯绝缘和外层聚酰胺绝缘组成,这类三层绝缘线耐热等级为E级(120℃)和B级(130℃)。随着电子、电讯、电源设备的发展趋势,E级(120℃)、B级(130℃)的耐温等级已不能满足安全、可靠、稳定性能的要求,市场也迫切要求耐热等级更高的三层绝缘绕组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在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耐热等级更高的新型镀锡绝缘绕组线。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新型镀锡绝缘绕组线,由铜导体、镀锡层、两层聚苯硫醚绝缘层和聚酰胺树脂层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镀锡层镀于铜导体外面,所述的两层聚苯硫醚绝缘层依次挤包于镀锡层外面,所述的聚酰胺树脂层挤包于两层聚苯硫醚绝缘层外面。
所述的铜导体的规格为φ0.20~1.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耐热等级达F级(155℃),采用本发明的变压器及高频绕组线圈安全可靠、稳定性高,同时,采用本发明的变压器由于省去了层间绝缘层和内骨架挡板,使初次级绕组紧耦合,变压器可缩小体积1/2以及1/3重量,可降低材料费和加工费,而且明显减少漏感和分布电容,显著提高了变压器的高频特性和抗干扰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镀锡绝缘绕组线,包括铜导体1、镀锡层2、两层聚苯硫醚绝缘层3、聚酰胺树脂层4,所述的镀锡层2镀于铜导体1外面,所述的两层聚苯硫醚绝缘层3依次挤包于镀锡层2外面,所述的聚酰胺树脂层4挤包于两层聚苯硫醚绝缘层3外面。
使用φ3mm铜杆经拉丝机拉细后进行退火涂锡,然后通过30型三头挤塑机将两层聚苯硫醚绝缘层3和聚酰胺树脂绝缘层4挤包在镀锡铜导体外面。
一种新型镀锡绝缘绕组线的性能为:
(1) 生产规格范围:φ0.20~1.00mm;
(2) 耐热等级F级(155℃);
(3) 由于Sn电子结构排列为(2,8,18,18,4)最外层电子为4个,而Cu电子结构为(2,8,18,1)最外层电子为1个,因此镀锡铜导体其抗干扰性和高频性都比铜导线佳;
(4) 镀锡铜线比纯铜导线抗氧化性要佳,因此F级(155℃)导体必须使用镀锡铜线;
(5) 耐电压特性优良,击穿电压大于15KV,获得强化绝缘(试验电压=3000Vrms,1min)的鉴定;
(6) 无须剥离外层就可直接焊接,焊锡性420℃≤3S;
(7) 优良的耐磨性和表面光滑性,静摩擦系数≤0.133;
(8) 耐化学溶剂和浸渍漆性能好。
新型镀锡绝缘绕组线GPX-F与普通GPX-B三层绝缘绕组线性能比较如表1所示。

一种新型镀锡绝缘绕组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新型镀锡绝缘绕组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新型镀锡绝缘绕组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新型镀锡绝缘绕组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镀锡绝缘绕组线.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26515 A(43)申请公布日 2013.12.04CN103426515A*CN103426515A*(21)申请号 201310391533.2(22)申请日 2013.09.02H01B 7/00(2006.01)H01B 7/02(2006.01)H01B 7/29(2006.01)H01F 27/32(2006.01)(71)申请人丹阳利华电子有限公司地址 212312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后巷镇五星工业区(72)发明人汪亚英 朱建华 方澄秋(54) 发明名称一种新型镀锡绝缘绕组线(57) 摘要新型镀锡绝缘绕组线,由铜导体、镀锡层、两层聚苯硫醚绝缘层。

2、和聚酰胺树脂层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镀锡层镀于铜导体外面,所述的两层聚苯硫醚绝缘层依次挤包于镀锡层外面,所述的聚酰胺树脂层挤包于两层聚苯硫醚绝缘层外面。本发明,耐热等级达F级(155),采用本发明的变压器及高频绕组线圈安全可靠、稳定性高,同时,由于省去了层间绝缘层和内骨架挡板,使初次级绕组紧耦合,变压器可缩小体积1/2以及1/3重量,可降低材料费和加工费,而且明显减少漏感和分布电容,显著提高了变压器的高频特性和抗干扰性。(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 CN。

3、 103426515 ACN 103426515 A1/1页21.一种新型镀锡绝缘绕组线,由铜导体、镀锡层、两层聚苯硫醚绝缘层和聚酰胺树脂层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镀锡层镀于铜导体表面,所述的两层聚苯硫醚绝缘层一次挤包于镀锡层外面,所述的聚酰胺树脂层挤包于两层聚苯硫醚绝缘层外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镀锡绝缘绕组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导体的规格为0.201.00mm。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426515 A1/2页3一种新型镀锡绝缘绕组线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三层绝缘绕组线技术领域,它应用于安全标准符合UL1950、IEC60950的变压器及高频绕组线圈,尤其涉及一种新。

4、型镀锡绝缘绕组线。背景技术0002 目前用在变压器上的三层绝缘绕组线,由铜导体、两层聚酯绝缘和外层聚酰胺绝缘组成,这类三层绝缘线耐热等级为E级(120)和B级(130)。随着电子、电讯、电源设备的发展趋势,E级(120)、B级(130)的耐温等级已不能满足安全、可靠、稳定性能的要求,市场也迫切要求耐热等级更高的三层绝缘绕组线。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在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耐热等级更高的新型镀锡绝缘绕组线。0004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新型镀锡绝缘绕组线,由铜导体、镀锡层、两层聚苯硫醚绝缘层和聚酰胺树脂层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镀锡层镀于铜导体外面,所述。

5、的两层聚苯硫醚绝缘层依次挤包于镀锡层外面,所述的聚酰胺树脂层挤包于两层聚苯硫醚绝缘层外面。0005 所述的铜导体的规格为0.201.00mm。000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耐热等级达F级(155),采用本发明的变压器及高频绕组线圈安全可靠、稳定性高,同时,采用本发明的变压器由于省去了层间绝缘层和内骨架挡板,使初次级绕组紧耦合,变压器可缩小体积1/2以及1/3重量,可降低材料费和加工费,而且明显减少漏感和分布电容,显著提高了变压器的高频特性和抗干扰性。附图说明0007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08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镀锡绝缘绕组线,包括铜导体1、镀锡层2、两层聚苯硫醚绝缘。

6、层3、聚酰胺树脂层4,所述的镀锡层2镀于铜导体1外面,所述的两层聚苯硫醚绝缘层3依次挤包于镀锡层2外面,所述的聚酰胺树脂层4挤包于两层聚苯硫醚绝缘层3外面。0009 使用3mm铜杆经拉丝机拉细后进行退火涂锡,然后通过30型三头挤塑机将两层聚苯硫醚绝缘层3和聚酰胺树脂绝缘层4挤包在镀锡铜导体外面。0010 一种新型镀锡绝缘绕组线的性能为:(1) 生产规格范围:0.201.00mm;(2) 耐热等级F级(155);(3) 由于Sn电子结构排列为(2,8,18,18,4)最外层电子为4个,而Cu电子结构为说 明 书CN 103426515 A2/2页4(2,8,18,1)最外层电子为1个,因此镀锡铜导体其抗干扰性和高频性都比铜导线佳;(4) 镀锡铜线比纯铜导线抗氧化性要佳,因此F级(155)导体必须使用镀锡铜线;(5) 耐电压特性优良,击穿电压大于15KV,获得强化绝缘(试验电压=3000Vrms,1min)的鉴定;(6) 无须剥离外层就可直接焊接,焊锡性4203S;(7) 优良的耐磨性和表面光滑性,静摩擦系数0.133;(8) 耐化学溶剂和浸渍漆性能好。0011 新型镀锡绝缘绕组线GPX-F与普通GPX-B三层绝缘绕组线性能比较如表1所示。说 明 书CN 103426515 A1/1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426515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