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式智能车位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式智能车位锁.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91525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0.22CN203891525U(21)申请号 201420343460.X(22)申请日 2014.06.17E04H 6/42(2006.01)G05B 19/16(2006.01)(73)专利权人余姚市精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地址 315400 浙江省余姚市玉立路2号(72)发明人陈国章(54) 实用新型名称自动式智能车位锁(57) 摘要一种自动式智能车位锁,解决了现有的智能车位锁开关需要等待不够快捷的不足,提供一种快捷,自动式智能车位锁,它包括箱体、箱体上盖、阻挡摇臂、传动轴、电源、电机、控制系统;所述箱体两个。
2、相对侧面上均开有轴孔,传动轴穿过轴孔与阻挡摇臂连接,控制系统通过电线分别与电源和电机连接;还包括减速组件、离合器组件,所述离合器组件包括摩擦套,连接销;摩擦套嵌套在传动轴上,减速组件包括输出轮、输出轴等,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开关便捷,而且不容易损坏,使用寿命长,适宜推广应用。(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6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91525 UCN 203891525 U1/1页21.一种自动式智能车位锁,它包括箱体。
3、、箱体上盖、阻挡摇臂、传动轴、电源、电机、控制系统;所述箱体两个相对侧面上均开有轴孔,传动轴穿过轴孔与阻挡摇臂连接,控制系统通过电线分别与电源和电机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速组件、离合器组件,所述离合器组件包括摩擦套,连接销;摩擦套嵌套在传动轴上,减速组件包括输出轮、输出轴、蜗轮、蜗杆,所述蜗轮与蜗杆啮合连接,所述蜗杆与电机连接,输出轮嵌套在输出轴上,与蜗轮连接;输出轴通过连接销与摩擦套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式智能车位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组件还包括推套,所述推套嵌套在摩擦套外;所述减速组件还包括联动齿轮组,所述联动齿轮组,包括至少2个联动齿轮,蜗轮与联动齿轮啮合连接,联动齿。
4、轮与输出轮啮合连接;输出轮通过联动齿轮组和蜗轮与蜗杆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式智能车位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套包括推套体,助推环,加固条;所述推套体为筒状,助推环为环状凸起,位于推套体外表面,所述加固条为条状,位于推套体外表面,与助推环垂直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式智能车位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齿轮为3个;所述助推环为3个以上,所述加固条为4个,沿推套体外表面均匀排列;助推环与加固条呈90度交叉排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式智能车位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包括主传动轴,副传动轴;阻挡摇臂一端与主传动轴连接,另一端与副传动轴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式智能车。
5、位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动限位组件,所述制动限位组件由微动开关、制动凸轮构成;所述微动开关固定在箱体上,所述制动凸轮为环状体,嵌套固定在主传动轴上,制动凸轮与微动开关位置相对,制动凸轮的一部分与微动开关相接触;还包括双联限位组件,所述双联限位组件由微动开关、双联限位凸轮构成;所述微动开关固定在箱体上,所述双联限位凸轮为带有凸台的环状体,嵌套固定在主传动轴上,双联限位凸轮与微动开关位置相对,双联限位凸轮的一部分与微动开关相接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式智能车位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凸轮为带有凸点的圆环,或偏心轮,或一边直径小一边直径大的切面为卵形的环。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式智能。
6、车位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信号天线座和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天线座位于箱体上盖内侧,信号接收器位于信号天线座上,信号接收器与控制系统连接;还包括报警器,报警器位于箱体内壁,通过电线与控制系统连接;还包括智能卡,所述智能卡通过无线信号与信号接收器连接;还包括轴承固定套,所述轴承固定套位于轴孔外侧,阻挡摇臂与轴孔之间;还包括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位于摩擦套顶端。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式智能车位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初始设定模块,信号接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放锁处理模块,立锁处理模块,休眠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初始设定模块、信号接收模块、放锁处理模块、立锁处理模块、休眠模块相连接。权。
7、 利 要 求 书CN 203891525 U1/4页3自动式智能车位锁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停车用限位器具,具体涉及的是一种自动式智能车位锁。背景技术0002 车位锁是一种管理停车位的装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拥有私家车,停车难的问题日益突出,不管是在停车场还是在小区住户,都存在汽车乱停乱放的问题。为了便于管理,方便用户就近停车,合理利用停车场车位,使用车位锁进行限制是很有效和便捷的方式。0003 现有技术中的车位锁一般都是手动或半自动装置,手动车位锁结构简单,造价便宜,但是需要使用者手动解锁、锁住,使用不方便,停车时间长;半自动车位锁一般需要到达车位前通过遥控开关控。
8、制,等待车位锁解锁、锁住,使用较为方便,但也需要在车位前等待,在停车较多时会造成堵塞。0004 为了提高停车场利用效率,提高停车速度,尽量避免等待,全自动式的智能车位锁,是当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实用新型内容0005 为了克服现有的智能车位锁开关需要等待不够快捷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捷,自动式智能车位锁。0006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式智能车位锁,它包括箱体、箱体上盖、阻挡摇臂、传动轴、电源、电机、控制系统;所述箱体两个相对侧面上均开有轴孔,传动轴穿过轴孔与阻挡摇臂连接,控制系统通过电线分别与电源和电机连接;还包括减速组件、离合器组件,所述离。
9、合器组件包括摩擦套,连接销;摩擦套嵌套在传动轴上,减速组件包括输出轮、输出轴、蜗轮、蜗杆,所述蜗轮与蜗杆啮合连接,所述蜗杆与电机连接,输出轮嵌套在输出轴上,与蜗轮连接;输出轴通过连接销与摩擦套连接。0007 所述推套嵌套在摩擦套外;所述减速组件还包括联动齿轮组,所述联动齿轮组,包括至少2个联动齿轮,蜗轮与联动齿轮啮合连接,联动齿轮与输出轮啮合连接;输出轮通过联动齿轮组和蜗轮与蜗杆连接,将电机产生的动力通过输出轴输送到主传动轴上。0008 所述离合器组件还包括推套,所述推套嵌套在摩擦套外。0009 所述推套包括推套体,助推环,加固条;所述推套体为筒状,助推环为环状凸起,位于推套体外表面,所述加固。
10、条为条状,位于推套体外表面,与助推环垂直排列。0010 所述联动齿轮为3个;所述助推环为3个以上,优选4-10个,相互平行排列;所述加固条为4个,沿推套体外表面均匀排列,也就是说,加固条以轴心为圆心按照90度的角度分布;助推环与加固条呈90度交叉排列。0011 所述传动轴包括主传动轴、副传动轴、阻挡摇臂一端与主传动轴连接,另一端与副传动轴连接。0012 还包括制动限位组件,所述制动限位组件由微动开关、制动凸轮构成;所述微动开说 明 书CN 203891525 U2/4页4关固定在箱体上,所述制动凸轮为环状体,嵌套固定在主传动轴上,与微动开关位置相对,制动凸轮的一部分与微动开关相接触。0013 。
11、所述制动凸轮为带有凸点的圆环,或偏心轮,或一边直径小一边直径大的切面为卵形的环。0014 还包括双联限位组件,所述双联限位组件由微动开关、双联限位凸轮构成;所述微动开关固定在箱体上,所述双联限位凸轮为带有凸台的环状体,嵌套固定在主传动轴上,双联限位凸轮与微动开关位置相对,双联限位凸轮的一部分与微动开关相接触;一般来说,接触的部位为凸台部位。0015 还包括报警器,报警器位于箱体内壁,通过电线与控制系统连接。0016 还包括信号天线座和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天线座位于箱体上盖内侧,信号接收器位于信号天线座上。还包括智能卡,所述智能卡通过无线信号与信号接收器连接。0017 还包括轴承固定套,所述轴承。
12、固定套位于轴孔外侧,阻挡摇臂与轴孔之间;还包括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位于摩擦套顶端。0018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初始设定模块,信号接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放锁处理模块,立锁处理模块,休眠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初始设定模块、信号接收模块、放锁处理模块、立锁处理模块、休眠模块相连接;数据处理模块录取运行参数,初始设定模块读取运行参数,初始化环境变量;所述信号接收模块通过数据信号与信号接收器连接,并将信号传输给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通过收到的信号发布指令给放锁处理模块,放锁处理模块启动电机,当无信号状态超时情况下,数据处理模块发布指令给立锁处理模块,控制立锁,此后发布信号给休眠模块,控制系统进入。
13、休眠状态。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20 本实用新型采用主传动轴、副传动轴、输出轴三轴式结构,并且采用多级减速的方式进行工作,电机带动蜗杆、蜗轮转动,实现第一级减速;与蜗轮连接在一起的减速轮带动双联齿轮1转动,实现第二级减速;双联齿轮2带动双联齿轮3转动,实现第三级减速;双联齿轮3带动输出轮转动,实现输出轴的低速转动,同时在减速过程中,力矩逐级加大,最后达到车位锁摇臂转动所需的力矩。本实用新型将蜗杆、蜗轮放置在第一级,转速高但力矩较小,这样可以将原来放置在最后级的金属蜗杆蜗轮的设计尺寸大大缩小,而且由于力矩较小,即便不是非常坚硬的材料也可以满足工作的需要,所以材料也。
14、可改为注塑件。成本有很大降低。同时,将主传动轴由整体分拆成主传动轴和副传动轴,所需的传动力矩下降,车位锁的整个电能消耗降低,延长了电池的使用时间。0021 本实用新型设有离合器部分,输出轴通过连接销带动摩擦套转动,同时,推套在锁紧螺母的旋压下,不断压紧摩擦套的前端部分,使其抱紧主传动轴,通过摩擦力带动主传动轴旋转。最后带动车位锁摇臂做“倒下”或“立起”的动作。设置此离合器的目的是当外力撞击车位锁摇臂时,摇臂能与车位锁的传动部分脱离,做“倒下”动作,以避免伤到撞击车辆。同时,被撞倒摇臂的车位锁通过微动开关的感知,发出持续的警报声,提醒撞击人和车位锁主人作出响应。0022 当装有RFID智能卡的车。
15、辆驶近进入到装有读写器的车位锁的作用区域时,此时车位锁内的阅读器将对RFID卡进行编码识别,当确认通过,控制部分即刻启动电机。电机通过减速器和离合器部分将动力传输至主传动轴上,主传动轴带动车位锁摇臂旋转至“倒说 明 书CN 203891525 U3/4页5下”放置,使车辆能安全停放在此车位上。0023 连接在主传动轴上的双联限位凸轮和制动凸轮将摇臂的位置信号通过微动开关传递至电路控制系统,对电机的开启、停止和正反向旋转进行控制。0024 为了增强传输信号,在车位锁的金属上盖中开了一个安装塑料天线座的长孔,在天线座上放置了信号接收天线,使得信号接收范围更广,信号更灵敏快捷。附图说明0025 图1。
16、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式智能车位锁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0026 图2是实施例1俯视结构示意图0027 图3是图2A-A剖面结构示意图;0028 图4是图2B-B剖面结构示意图;0029 图5是实施例1上盖结构示意图;0030 图6是实施例1摇臂立起结构示意图;0031 图7是实施例1摇臂放下结构示意图;0032 图8是实施例1智能卡结构示意图;0033 图9是实施例2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0034 图10是实施例2控制系统工作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3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0036 实施例1:0037 一种自动式智能车位锁,它包括箱体1、箱体上。
17、盖2、阻挡摇臂3、传动轴4、电源5、电机6、控制系统7;所述箱体两个相对侧面上均开有轴孔8,传动轴4穿过轴孔8与阻挡摇臂3连接,控制系统7通过电线分别与电源5和电机6连接;还包括减速组件9、离合器组件10,所述离合器组件10包括摩擦套11,连接销12;摩擦套11嵌套在传动轴4上,减速组件9包括输出轮13、输出轴14、蜗轮17、蜗杆15,所述蜗轮17与蜗杆15啮合连接,所述蜗杆15与电机6连接,输出轮13嵌套在输出轴14上,与蜗轮17连接;输出轴14通过连接销12与摩擦套11连接。0038 所述离合器组件10还包括推套16,所述推套16嵌套在摩擦套11外;所述减速组件9还包括联动齿轮组18,所述。
18、联动齿轮组18,包括3个联动齿轮,蜗轮17与联动齿轮啮合连接,联动齿轮与输出轮13啮合连接;输出轮13通过联动齿轮组18和蜗轮17与蜗杆15连接,将电机6产生的动力通过输出轴14输送到主传动轴19上。0039 所述推套16包括推套体,助推环,加固条;所述推套体为筒状,助推环为环状凸起,位于推套体外表面,所述加固条为条状,位于推套体外表面,与助推环垂直排列。0040 所述助推环为3个以上,所述加固条为4个,沿推套体外表面均匀排列,也就是说,加固条以轴心为圆心按照90度的角度分布。0041 所述传动轴4包括主传动轴19、副传动轴20,阻挡摇臂3一端与主传动轴19连接,另一端与副传动轴20连接。说 。
19、明 书CN 203891525 U4/4页60042 还包括制动限位组件,所述制动限位组件由微动开关21、制动凸轮22构成;所述微动开关21固定在箱体上,所述制动凸轮22为环状体,嵌套固定在主传动轴上,与微动开关21位置相对,制动凸轮22的一部分与微动开关21相接触。0043 所述制动凸轮22为带有凸点的圆环,或偏心轮,或一边直径小一边直径大的切面为卵形的环。0044 还包括双联限位组件,所述双联限位组件由微动开关21、双联限位凸轮23构成;所述微动开关21固定在箱体上,所述双联限位凸轮23为带有凸台的环状体,嵌套固定在主传动轴上,双联限位凸轮23与微动开关21位置相对,双联限位凸轮23的一部。
20、分与微动开关21相接触。0045 还包括报警器24,报警器位于箱体内壁,通过电线与控制系统连接。0046 还包括信号天线座25和信号接收器26,所述信号天线座25位于箱体上盖2内侧,信号接收器26位于信号天线座上。还包括智能卡。放置位置可在车体驾驶室的任何位置。0047 还包括轴承固定套27,所述轴承固定套位于轴孔8外侧,阻挡摇臂3与轴孔8之间;还包括锁紧螺母28,所述锁紧螺母位于摩擦套11顶端。0048 实施例2:0049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初始设定模块29,信号接收模块30,数据处理模块31,放锁处理模块32,立锁处理模块33,休眠模块34;所述数据处理模块31与初始设定模块29、信号接收模。
21、块30、放锁处理模块32、立锁处理模块33、休眠模块相连接;数据处理模块31录取运行参数,初始设定模块29读取运行参数,初始化环境变量;所述信号接收模块30通过数据信号与信号接收器30连接,并将信号传输给数据处理模块31,当收到正确卡号,数据处理模块31进行收到卡逻辑处理,通过收到的信号发布指令给放锁处理模块32,进行放锁逻辑处理,放锁处理模块32启动电机6,将锁放下,当信号持续时,进入节能休眠状态,等待下一次唤醒;当未收到正确卡号时,数据处理模块31进行未收到卡逻辑处理,当无信号状态超时情况下,数据处理模块31发布指令给立锁处理模块33,检查当前锁状态是否为立起状态,如果为非立起状态,进行立锁逻辑处理,控制立锁,此后发布信号给休眠模块34,控制系统进入节能休眠状态等待下一次唤醒。其余同实施例1。0050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说 明 书CN 203891525 U1/6页7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91525 U2/6页8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91525 U3/6页9图4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91525 U4/6页10图6图7图8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91525 U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