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自然蓄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装置.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87703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303865.0

申请日:

2014.06.10

公开号:

CN203856052U

公开日:

2014.10.0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3F 5/00申请日:20140610授权公告日:20141001终止日期:20150610|||授权

IPC分类号:

E03F5/00; E03F5/22; E03F5/14; E03F5/10

主分类号:

E03F5/00

申请人:

大庆市凤博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发明人:

才红玉; 张有利; 王小青; 刘旭雅; 杨静

地址: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区火炬新街40号新兴产业孵化器4号楼A座808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大庆市远东专利商标事务所 23202

代理人:

马洪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的园林自然蓄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装置,涉及一种园林领域的水资源回收装置,是由收集池、粗滤池、精滤池、高位集水池和喷泉池构成,所述的收集池、粗滤池、精滤池和高位集水池依次管路连接,精滤池与高位集水池的管路上设有水位提升泵,精滤池与水处理装置管路连接,精滤池的旁路还设有污泥泵,高位集水池由人造瀑布管道和人造喷泉管道连接至喷泉池,喷泉池与收集池管路连接,收集池与雨水收集管相连。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雨水资源,经过粗滤、精滤和现有的水处理装置,将雨水处理为可用于人造喷泉、人造溪流和灌溉等用水,当水位不足时,可通过补水来保证水景观和灌溉用水,既节省了用水,减少了开支,也给游人更加舒适的游览环境。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园林自然蓄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装置,是由收集池(1)、粗滤池(2)、精滤池(3)、高位集水池(4)和喷泉池(5)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池(1)、粗滤池(2)、精滤池(3)和高位集水池(4)依次管路连接,精滤池(3)与高位集水池(4)的管路上设有水位提升泵(21),精滤池(3)与水处理装置(6)管路连接,精滤池(3)的旁路还设有污泥泵(7),高位集水池(4)由人造瀑布管道(8)和人造喷泉管道(9)连接至喷泉池(5),喷泉池(5)与收集池(1)管路连接,收集池(1)与雨水收集管(20)相连。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自然蓄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精滤池(3)内设有水质监测传感器(10),水质监测传感器(10)与水处理装置(6)电路连接。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自然蓄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粗滤池(2)内设有粗格栅(11)和细格栅(12)。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自然蓄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池(1)内设有水位传感器Ⅰ(13),水位传感器Ⅰ(13)与排水管路(14)上的电磁阀Ⅰ(15)电路连接。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自然蓄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泉池(5)内设有水位传感器Ⅱ(16),水位传感器Ⅱ(16)与电磁阀Ⅱ(17)电路连接,其中电磁阀Ⅱ(17)位于喷泉池(5)与收集池(1)之间的管路上。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自然蓄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位集水池(4)上连有补水管路(19)。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自然蓄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位集水池(4)上连有灌溉管路(18)。

说明书

说明书园林自然蓄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领域的水资源回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园林自然蓄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营造更好的园林环境,很多园林景观都增设了人造的瀑布、溪流、喷泉等水景,这样不但增加了园林的观赏性,也提高了环境湿度,使游人感觉更加舒适,但同时给管理者们带来的是水使用量急剧增大,进而导致管理费用增加,而这些水景观用水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水资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对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园林自然蓄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园林自然蓄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装置,是由收集池、粗滤池、精滤池、高位集水池和喷泉池构成,所述的收集池、粗滤池、精滤池和高位集水池依次管路连接,精滤池与高位集水池的管路上设有水位提升泵,精滤池与水处理装置管路连接,精滤池的旁路还设有污泥泵,高位集水池由人造瀑布管道和人造喷泉管道连接至喷泉池,喷泉池与收集池管路连接,收集池与雨水收集管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精滤池内设有水质监测传感器,水质监测传感器与水处理装置电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粗滤池内设有粗格栅和细格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收集池内设有水位传感器Ⅰ,水位传感器Ⅰ与排水管路上的电磁阀Ⅰ电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喷泉池内设有水位传感器Ⅱ,水位传感器Ⅱ与电磁阀Ⅱ电路连接,其中电磁阀Ⅱ位于喷泉池与收集池之间的管路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高位集水池上连有补水管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高位集水池上连有灌溉管路。
本实用新型的园林自然蓄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装置,充分利用了雨水资源,经过粗滤、精滤和现有的水处理装置,将雨水处理为可用于人造喷泉、人造溪流和灌溉等用水,当水位不足时,还可通过补水来保证水景观和灌溉用水,既节省了园林用水,减少了开支,也给游人更加舒适的游览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园林自然蓄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装置,是由收集池1、粗滤池2、精滤池3、高位集水池4和喷泉池5构成,所述的收集池1、粗滤池2、精滤池3和高位集水池4依次管路连接,精滤池3与高位集水池4的管路上设有水位提升泵21,精滤池3与水处理装置6管路连接,精滤池3的旁路还设有污泥泵7,高位集水池4由人造瀑布管道8和人造喷泉管道9连接至喷泉池5,喷泉池5与收集池1管路连接,收集池1与雨水收集管20相连。所述的精滤池3内设有水质监测传感器10,水质监测传感器10与水处理装置6电路连接。所述的粗滤池2内设有粗格栅11和细格栅12。所述的收集池1内设有水位传感器Ⅰ13,水位传感器Ⅰ13与排水管路14上的电磁阀Ⅰ15电路连接。所述的喷泉池5内设有水位传感器Ⅱ16,水位传感器Ⅱ16与电磁阀Ⅱ17电路连接,其中电磁阀Ⅱ17位于喷泉池5与收集池1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的高位集水池4上连有补水管路19。所述的高位集水池4上连有灌溉管路18。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为:收集池1由雨水收集管20供水,雨水进入粗滤池2经粗格栅11和细格栅12,滤去固体颗粒物,在进入精滤池3,精滤池3旁路的污泥泵7用于除去污泥沙,水处理装置6用于杀灭细菌及微生物,使水质达到园林用标准,水质合格的水由水位提升泵21泵入高位集水池4,高位集水池4内的水由于高度差形成瀑布、喷泉,也给灌溉用水带来一定的压力,进行喷水灌溉,瀑布和喷泉水均流入喷泉池,在流入收集池继续回收利用。
其中,位传感器Ⅰ13用于测量收集池1内的水位,当水位过高,则开启电磁阀Ⅰ15,将水排放至排水管路14中;水质监测传感器10用于检测精滤池3中的水质,水质不达标则水处理装置6会持续工作,水质达标后谁处理装置6停止工作;水位传感器Ⅱ16用于测量喷泉池5内的水位,当达到目标水位,电磁阀Ⅱ17开启,向收集池1内放水。

园林自然蓄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园林自然蓄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园林自然蓄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自然蓄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自然蓄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56052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0.01CN203856052U(21)申请号 201420303865.0(22)申请日 2014.06.10E03F 5/00(2006.01)E03F 5/22(2006.01)E03F 5/14(2006.01)E03F 5/10(2006.01)(73)专利权人大庆市凤博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地址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区火炬新街40号新兴产业孵化器4号楼A座808室(72)发明人才红玉 张有利 王小青 刘旭雅杨静(74)专利代理机构大庆市远东专利商标事务所 23202代理人马洪发(54) 实用新。

2、型名称园林自然蓄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装置(57) 摘要本实用新型的园林自然蓄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装置,涉及一种园林领域的水资源回收装置,是由收集池、粗滤池、精滤池、高位集水池和喷泉池构成,所述的收集池、粗滤池、精滤池和高位集水池依次管路连接,精滤池与高位集水池的管路上设有水位提升泵,精滤池与水处理装置管路连接,精滤池的旁路还设有污泥泵,高位集水池由人造瀑布管道和人造喷泉管道连接至喷泉池,喷泉池与收集池管路连接,收集池与雨水收集管相连。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雨水资源,经过粗滤、精滤和现有的水处理装置,将雨水处理为可用于人造喷泉、人造溪流和灌溉等用水,当水位不足时,可通过补水来保证水景观和灌溉用水,既节。

3、省了用水,减少了开支,也给游人更加舒适的游览环境。(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56052 UCN 203856052 U1/1页21.园林自然蓄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装置,是由收集池(1)、粗滤池(2)、精滤池(3)、高位集水池(4)和喷泉池(5)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池(1)、粗滤池(2)、精滤池(3)和高位集水池(4)依次管路连接,精滤池(3)与高位集水池(4)的管路上设有水位提升泵(21),精滤池(3)与水处理装置(6)管路连接,精滤。

4、池(3)的旁路还设有污泥泵(7),高位集水池(4)由人造瀑布管道(8)和人造喷泉管道(9)连接至喷泉池(5),喷泉池(5)与收集池(1)管路连接,收集池(1)与雨水收集管(20)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自然蓄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精滤池(3)内设有水质监测传感器(10),水质监测传感器(10)与水处理装置(6)电路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自然蓄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粗滤池(2)内设有粗格栅(11)和细格栅(1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自然蓄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池(1)内设有水位传感器(13),水位传感器(13)与。

5、排水管路(14)上的电磁阀(15)电路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自然蓄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泉池(5)内设有水位传感器(16),水位传感器(16)与电磁阀(17)电路连接,其中电磁阀(17)位于喷泉池(5)与收集池(1)之间的管路上。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自然蓄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位集水池(4)上连有补水管路(19)。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自然蓄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位集水池(4)上连有灌溉管路(18)。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856052 U1/2页3园林自然蓄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

6、涉及园林领域的水资源回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园林自然蓄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装置。背景技术0002 为了营造更好的园林环境,很多园林景观都增设了人造的瀑布、溪流、喷泉等水景,这样不但增加了园林的观赏性,也提高了环境湿度,使游人感觉更加舒适,但同时给管理者们带来的是水使用量急剧增大,进而导致管理费用增加,而这些水景观用水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水资源。发明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对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园林自然蓄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装置。0004 本实用新型的园林自然蓄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装置,是由收集池、粗滤池、精滤池、高位集水池和喷泉池构成,所述的收集池、粗滤池、精滤池和高位集。

7、水池依次管路连接,精滤池与高位集水池的管路上设有水位提升泵,精滤池与水处理装置管路连接,精滤池的旁路还设有污泥泵,高位集水池由人造瀑布管道和人造喷泉管道连接至喷泉池,喷泉池与收集池管路连接,收集池与雨水收集管相连。000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精滤池内设有水质监测传感器,水质监测传感器与水处理装置电路连接。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粗滤池内设有粗格栅和细格栅。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收集池内设有水位传感器,水位传感器与排水管路上的电磁阀电路连接。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喷泉池内设有水位传感器,水位传感器与电磁阀电路连接,其。

8、中电磁阀位于喷泉池与收集池之间的管路上。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高位集水池上连有补水管路。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高位集水池上连有灌溉管路。0011 本实用新型的园林自然蓄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装置,充分利用了雨水资源,经过粗滤、精滤和现有的水处理装置,将雨水处理为可用于人造喷泉、人造溪流和灌溉等用水,当水位不足时,还可通过补水来保证水景观和灌溉用水,既节省了园林用水,减少了开支,也给游人更加舒适的游览环境。附图说明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说 明 书CN 203856052 U2/2页40013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园林自然蓄水。

9、回收处理循环利用装置,是由收集池1、粗滤池2、精滤池3、高位集水池4和喷泉池5构成,所述的收集池1、粗滤池2、精滤池3和高位集水池4依次管路连接,精滤池3与高位集水池4的管路上设有水位提升泵21,精滤池3与水处理装置6管路连接,精滤池3的旁路还设有污泥泵7,高位集水池4由人造瀑布管道8和人造喷泉管道9连接至喷泉池5,喷泉池5与收集池1管路连接,收集池1与雨水收集管20相连。所述的精滤池3内设有水质监测传感器10,水质监测传感器10与水处理装置6电路连接。所述的粗滤池2内设有粗格栅11和细格栅12。所述的收集池1内设有水位传感器13,水位传感器13与排水管路14上的电磁阀15电路连接。所述的喷泉。

10、池5内设有水位传感器16,水位传感器16与电磁阀17电路连接,其中电磁阀17位于喷泉池5与收集池1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的高位集水池4上连有补水管路19。所述的高位集水池4上连有灌溉管路18。0014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为:收集池1由雨水收集管20供水,雨水进入粗滤池2经粗格栅11和细格栅12,滤去固体颗粒物,在进入精滤池3,精滤池3旁路的污泥泵7用于除去污泥沙,水处理装置6用于杀灭细菌及微生物,使水质达到园林用标准,水质合格的水由水位提升泵21泵入高位集水池4,高位集水池4内的水由于高度差形成瀑布、喷泉,也给灌溉用水带来一定的压力,进行喷水灌溉,瀑布和喷泉水均流入喷泉池,在流入收集池继续回收利用。0015 其中,位传感器13用于测量收集池1内的水位,当水位过高,则开启电磁阀15,将水排放至排水管路14中;水质监测传感器10用于检测精滤池3中的水质,水质不达标则水处理装置6会持续工作,水质达标后谁处理装置6停止工作;水位传感器16用于测量喷泉池5内的水位,当达到目标水位,电磁阀17开启,向收集池1内放水。说 明 书CN 203856052 U1/1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56052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