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桥机横移支撑.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487682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6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264852.7

申请日:

2014.05.22

公开号:

CN203878479U

公开日:

2014.10.1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1D21/00

主分类号:

E01D21/00

申请人:

中交四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法民; 徐峰; 宋高兴; 芦海涛; 郭琳琳

地址:

100123 北京市朝阳区甘露园南里25号国际创展中心21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代理人:

李广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解决前后跨桥面不同宽的架桥机横移支撑。包括:钢管柱、型钢、贝雷梁、砼挡块、架桥机横移轨道梁和钢板,其中,钢管柱与墩柱之间用20槽钢进行连接,钢管柱与砼基础里的预埋钢板焊接连接,盖梁内预埋钢板与型钢间焊接连接,贝雷梁与型钢间绑扎连接,贝雷梁与T梁之间设有砼挡块,贝雷梁上的型钢与T梁均与架桥机横移轨道梁相连接,并且共同支撑架桥机横移轨道梁。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架桥机横移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柱、型钢、贝雷梁、架桥机横移轨道梁和钢板,其中,钢管柱与墩柱之间用20槽钢进行连接,钢管柱与砼基础里的预埋钢板焊接连接,盖梁内预埋钢板与型钢间焊接连接,贝雷梁与型钢间绑扎连接,贝雷梁与T梁之间设有砼挡块,贝雷梁上的型钢与T梁均与架桥机横移轨道梁相连接,并且共同支撑架桥机横移轨道梁。

2.  如权利要求1的架桥机横移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贝雷梁用双10槽钢加强。

说明书

说明书架桥机横移支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架桥机横移支撑。
背景技术
目前,关于T梁架设施工技术的论述较多,其中,已有基于可横移架桥机50米T梁架设施工技术,但是这些方法多针对普通直线桥梁,没有涉及前后跨桥梁加宽架设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架桥机横移支撑,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前后跨桥面不同宽的问题的架桥机横移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架桥机横移支撑,包括:钢管柱、型钢、贝雷梁、架桥机横移轨道梁、砼挡块和钢板,其中,钢管柱与墩柱之间用20槽钢进行连接,钢管柱与砼基础里的预埋钢板焊接连接,盖梁内预埋钢板与型钢间焊接连接,贝雷梁与型钢间绑扎连接,贝雷梁与T梁之间设有砼挡块,贝雷梁上的型钢与T梁均与架桥机横移轨道梁相连接,并且共同支撑架桥机横移轨道梁。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解决前后跨桥面不同宽。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架桥机横移支撑外侧侧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架桥机横移支撑外侧立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2所示,一种架桥机横移支撑,包括:1,钢管柱,4,型钢,5,贝雷梁,6,砼挡块,8,架桥机横移轨道梁和9,预埋钢板,其中,钢管柱1与墩柱2之间用20槽钢进行连接,钢管柱1与砼基础里的预埋钢板焊接连接,盖梁3内预埋钢板与型钢间焊接连接,贝雷梁5与型钢间绑扎连接,贝雷梁5与T梁7之间设置砼挡块6,贝雷梁5上的型钢与T梁7均与架桥机横移轨道梁8相连接,并且共同支撑架桥机横移轨道梁8。贝雷梁5用双10槽钢加强。
本实用新型的架设安装过程如下:
1、支座放样及标高控制
a.在梁吊装之前安装好临时支座,临时支座采用钢砂筒。测量组精确放出支座中心线、临时支座中心线,用墨线弹在盖梁顶面上,用水准仪精确测量每个临时支座中心线标高,按顺序编号,避免混肴。
临时支座必须正确安装就位,安装完毕后复核其顶面标高及平整度符合要求。注意临时支座顶标高应与设计标高齐平。
b.墩顶滑板支座安装应在吊梁前将支座和钢板准确就位;并用水平尺测量保证支座水平。T梁就位后应保证滑板支座和主梁完全接触。
c.支座安装前,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2、架设
架桥机拼装顺序:1安放中横移轨道;2安放中托轮组;3拼装主梁;4拼装前框架;5拼装后上横梁;6拼装前支腿;7拼装后支腿;8拼装天车9电器系统安装10全面安检
架桥机纵横移动:1)架桥机纵移:首先铺设纵向延伸轨道至已安装梁的梁端;架桥机横移至轨道上方,再分别将后、中支腿顶离轨道,轮箱转向使平车轮骑在轨道上方,拆除中后支腿横向钢轨,然后将中、后支腿下落将平车轮落于纵向轨道上,起吊天车移至后支腿处做配重并收起前支腿;将下一跨盖梁横向轨道铺好,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安全检查后整机纵向运行到位。
2)架桥机横移:首先落下前支腿,前支腿顶实后顶升后支腿并铺横向钢轨,最后顶升中支腿铺横向钢轨,中支腿轮箱转向落在横向钢轨上;全面试运行安全检查即具备横移能力。
梁体架设:梁就位时,根据在盖梁上预先设置的底板外缘边线和梁端线控制梁体的位置,并参考横隔板对应位置适当调整,确保梁体纵横向位置准确,准备就绪后,缓慢下放将梁就位。
每片梁吊装就位后,应立即将相邻梁体横隔板焊接,形成整体。吊装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边梁的安全架设,边梁吊运到位后,及时做好支护工作,等相邻梁板架设完毕后及时将横隔板钢筋焊接,避免产生滑移现象。
1)边跨预制梁架设:①边跨边梁:其纵桥向控制以梁端距伸缩缝中心线距离应根据单联桥面形成整体时气温所计算的伸缩量控制。
横桥向控制以在盖梁上预先设置的底板外缘边线为准,并且以梁底中心亦与盖梁上两支座中心线的中线重合进行复核。中央分隔带处两内边梁还应根据预留的分隔带宽度进行控制。②边跨中梁:其纵桥向控制与边跨边梁相同。
横桥向控制是以在盖梁上预先设置的底板外缘边线为准,并且以梁底中心与盖梁上两支座中心线的中线重合进行复核。另外注意检查水平缝宽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中跨预制梁架设:①中跨边梁:其纵桥向控制是以梁前端距盖梁上永久支座中心线的设计宽度为标准,后端两梁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横桥向控制与边跨边梁控制与中跨边梁控制方法相同,同样应注意中央分隔带的宽度控制。②中跨中梁:其纵桥向控制与中跨边梁相同,横桥向控制亦与边跨中梁相同,应注意桥面水平缝的宽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架桥机横移支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架桥机横移支撑.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架桥机横移支撑.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架桥机横移支撑.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架桥机横移支撑.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78479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0.15CN203878479U(21)申请号 201420264852.7(22)申请日 2014.05.22E01D 21/00(2006.01)(73)专利权人中交四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地址 100123 北京市朝阳区甘露园南里25号国际创展中心21层(72)发明人刘法民 徐峰 宋高兴 芦海涛郭琳琳(74)专利代理机构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代理人李广(54) 实用新型名称架桥机横移支撑(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解决前后跨桥面不同宽的架桥机横移支撑。包括:钢管柱、型钢、贝。

2、雷梁、砼挡块、架桥机横移轨道梁和钢板,其中,钢管柱与墩柱之间用20槽钢进行连接,钢管柱与砼基础里的预埋钢板焊接连接,盖梁内预埋钢板与型钢间焊接连接,贝雷梁与型钢间绑扎连接,贝雷梁与T梁之间设有砼挡块,贝雷梁上的型钢与T梁均与架桥机横移轨道梁相连接,并且共同支撑架桥机横移轨道梁。(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78479 UCN 203878479 U1/1页21.一种架桥机横移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柱、型钢、贝雷梁、架桥机横移轨道梁和钢板。

3、,其中,钢管柱与墩柱之间用20槽钢进行连接,钢管柱与砼基础里的预埋钢板焊接连接,盖梁内预埋钢板与型钢间焊接连接,贝雷梁与型钢间绑扎连接,贝雷梁与T梁之间设有砼挡块,贝雷梁上的型钢与T梁均与架桥机横移轨道梁相连接,并且共同支撑架桥机横移轨道梁。2.如权利要求1的架桥机横移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贝雷梁用双10槽钢加强。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878479 U1/3页3架桥机横移支撑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架桥机横移支撑。背景技术0002 目前,关于T梁架设施工技术的论述较多,其中,已有基于可横移架桥机50米T梁架设施工技术,但是这些方法多针对普通直线桥梁,没有涉。

4、及前后跨桥梁加宽架设的问题。0003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架桥机横移支撑,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实用新型内容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前后跨桥面不同宽的问题的架桥机横移支撑。0005 本实用新型的架桥机横移支撑,包括:钢管柱、型钢、贝雷梁、架桥机横移轨道梁、砼挡块和钢板,其中,钢管柱与墩柱之间用20槽钢进行连接,钢管柱与砼基础里的预埋钢板焊接连接,盖梁内预埋钢板与型钢间焊接连接,贝雷梁与型钢间绑扎连接,贝雷梁与T梁之间设有砼挡块,贝雷梁上的型钢与T梁均与架桥机横移轨道梁相连接,并且共同支撑架桥机横移轨道梁。。

5、0006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解决前后跨桥面不同宽。0007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0008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架桥机横移支撑外侧侧面图;0009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架桥机横移支撑外侧立面图。具体实施方式001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0011 参见图1-2所示,一种架桥机横移支撑,包括:1,钢管柱,4,型钢,。

6、5,贝雷梁,6,砼挡块,8,架桥机横移轨道梁和9,预埋钢板,其中,钢管柱1与墩柱2之间用20槽钢进行连接,钢管柱1与砼基础里的预埋钢板焊接连接,盖梁3内预埋钢板与型钢间焊接连接,贝雷梁5与型钢间绑扎连接,贝雷梁5与T梁7之间设置砼挡块6,贝雷梁5上的型钢与T梁7均与架桥机横移轨道梁8相连接,并且共同支撑架桥机横移轨道梁8。贝雷梁5用双10槽钢加强。说 明 书CN 203878479 U2/3页40012 本实用新型的架设安装过程如下:0013 1、支座放样及标高控制0014 a.在梁吊装之前安装好临时支座,临时支座采用钢砂筒。测量组精确放出支座中心线、临时支座中心线,用墨线弹在盖梁顶面上,用水。

7、准仪精确测量每个临时支座中心线标高,按顺序编号,避免混肴。0015 临时支座必须正确安装就位,安装完毕后复核其顶面标高及平整度符合要求。注意临时支座顶标高应与设计标高齐平。0016 b墩顶滑板支座安装应在吊梁前将支座和钢板准确就位;并用水平尺测量保证支座水平。T梁就位后应保证滑板支座和主梁完全接触。0017 c.支座安装前,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0018 2、架设0019 架桥机拼装顺序:1安放中横移轨道;2安放中托轮组;3拼装主梁;4拼装前框架;5拼装后上横梁;6拼装前支腿;7拼装后支腿;8拼装天车9电器系统安装10全面安检0020 架桥机纵横移动:1)架桥机纵移:首先铺设纵向延伸轨道至。

8、已安装梁的梁端;架桥机横移至轨道上方,再分别将后、中支腿顶离轨道,轮箱转向使平车轮骑在轨道上方,拆除中后支腿横向钢轨,然后将中、后支腿下落将平车轮落于纵向轨道上,起吊天车移至后支腿处做配重并收起前支腿;将下一跨盖梁横向轨道铺好,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安全检查后整机纵向运行到位。0021 2)架桥机横移:首先落下前支腿,前支腿顶实后顶升后支腿并铺横向钢轨,最后顶升中支腿铺横向钢轨,中支腿轮箱转向落在横向钢轨上;全面试运行安全检查即具备横移能力。0022 梁体架设:梁就位时,根据在盖梁上预先设置的底板外缘边线和梁端线控制梁体的位置,并参考横隔板对应位置适当调整,确保梁体纵横向位置准确,准备就绪后,缓慢。

9、下放将梁就位。0023 每片梁吊装就位后,应立即将相邻梁体横隔板焊接,形成整体。吊装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边梁的安全架设,边梁吊运到位后,及时做好支护工作,等相邻梁板架设完毕后及时将横隔板钢筋焊接,避免产生滑移现象。0024 1)边跨预制梁架设:边跨边梁:其纵桥向控制以梁端距伸缩缝中心线距离应根据单联桥面形成整体时气温所计算的伸缩量控制。0025 横桥向控制以在盖梁上预先设置的底板外缘边线为准,并且以梁底中心亦与盖梁上两支座中心线的中线重合进行复核。中央分隔带处两内边梁还应根据预留的分隔带宽度进行控制。边跨中梁:其纵桥向控制与边跨边梁相同。0026 横桥向控制是以在盖梁上预先设置的底板外缘边线为准。

10、,并且以梁底中心与盖梁上两支座中心线的中线重合进行复核。另外注意检查水平缝宽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0027 2)中跨预制梁架设:中跨边梁:其纵桥向控制是以梁前端距盖梁上永久支座中心线的设计宽度为标准,后端两梁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横桥向控制与边跨边梁控制与中跨边梁控制方法相同,同样应注意中央分隔带的宽度控制。中跨中梁:其纵桥向控制与中跨边梁相同,横桥向控制亦与边跨中梁相同,应注意桥面水平缝的宽度。0028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说 明 书CN 203878479 U3/3页5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说 明 书CN 203878479 U1/1页6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78479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