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污水中钴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去除污水中钴的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64007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3.13CN102964007A*CN102964007A*(21)申请号 201210532242.6(22)申请日 2012.12.11C02F 9/04(2006.01)(71)申请人常州大学地址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滆湖路1号(72)发明人万玉山 李娜 王莉(54) 发明名称一种去除污水中钴的方法(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污水中钴的方法,属于环境保护中污水处理领域。本发明通过向含钴污水中加入聚合氯化铝、离子分散剂和表面活性剂,絮凝搅拌、曝气从而达到去除钴的目的。其中离子分散剂为羧甲基纤维。
2、素钠、乙撑双硬脂酸酰胺蜡中的一种;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一种。本发明具有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药剂投加量相对较小,运行费用低,处理过程无二次污染,除钴效率高,去除率可以达到99.9以上等特点。(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1/1页21.一种去除污水中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在含钴废水中先后加入300ppm的聚合氯化铝进行絮凝沉降;(2)沉降后的废水用苛性碱调节pH为9.511.0;(3)然后先后加入1015ppm。
3、离子分散剂和2030ppm的表面活性剂,搅拌1530分钟;(4)然后在含钴废水中装入微纳米曝气器进行曝气处理,曝气3045分钟后,废水上层出现一层油腻物质,用刮渣机刮除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去除污水中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子分散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乙撑双硬脂酸酰胺蜡中的一种;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去除污水中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曝气器的气泡直径为15m。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64007 A1/2页3一种去除污水中钴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
4、去除污水中钴的方法,属于环境保护中废水处理领域。背景技术0002 钴是一种稀少而分布广泛、剧毒的金属元素,多以化合物形态存在,在自然界中的丰度很低,仅为0.75mg/kg,其毒性大于汞、镉、铅、砷及铬,仅次于甲基汞。钴及其化合物已被列入水体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和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监测指标体系。天然水体中钴的浓度非常低,但随着钴的使用日益增多,钴及其化合物大量进入环境,特别是通过矿山风化淋滤、工业废水排放、大气沉降及土壤冲刷等进入水体的钴不断增加,由食物链、皮肤接触、漂尘烟雾进入人体,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进入血液后,分布于全身的组织器官,易透过血脑屏障,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因此,去。
5、除饮用水的钴是非常必要的。0003 目前,国内外废水中钴的处理方法尚不多见,国内更是尚无专利对饮用水中钴进行处理。美国环保署推荐的处理含钴废水的方法主要是活性氧化铝净化法和离子交换法,此两种方法处理得当,可以应用于引用水中除钴,但成本较高、且离子交换法处理的水不适宜直接饮用。公开号为CN1067229公开了一种“含钴废水处理方法”,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含钴废水在酸性环境中依次加入氧化剂、共沉淀剂和碱,钴最终以氢氧化钴形式沉淀下来,但该方法化学试剂容易产生二次污染,显然不适合应用于饮用水中。公开号为CN1715204公开了一种利用黄铁矿粉处理含钴废水的方法,实现了以废治废的效果,但黄铁矿粉中含有众。
6、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因此也不适合应用于饮用水中。发明内容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去除污水中钴的方法,本发明具有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药剂投加量相对较小,运行费用低,处理过程无二次污染,除钴效率高,去除率可以达到99.9以上等特点。0005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通过向含钴污水中加入聚合氯化铝、离子分散剂和表面活性剂,絮凝搅拌、曝气从而达到去除钴的目的。0006 所述的离子分散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乙撑双硬脂酸酰胺蜡中的一种;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一种。0007 所述微纳米曝气器的气。
7、泡直径为15m。0008 本发明的具体操作步骤为:(1)在含钴废水中先后加入300ppm的聚合氯化铝进行絮凝沉降;(2)沉降后的废水用苛性碱调节pH为9.511.0;(3)然后先后加入1015ppm离子分散剂和2030ppm的表面活性剂,搅拌1530分钟;(4)然后在含钴废水中装入微纳米曝气器进行曝气处理,曝气3045分钟后,废水上说 明 书CN 102964007 A2/2页4层出现一层油腻物质,用刮渣机刮除即可。000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工艺流程简单,运行成本低;(2)处理效果显著,经一次处理后即可得到去除钴的污水;(3)处理过程无二次污染,除钴效率高,去除率可以达到99.9以上。
8、。具体实施方式0010 实例1(1)在含钴废水中先后加入300ppm的聚合氯化铝进行絮凝沉降;(2)沉降后的废水用苛性碱调节pH为9.5;(3)然后先后加入10ppm离子分散剂和20ppm的表面活性剂,搅拌15分钟;(4)然后在含钴废水中装入气泡直径为1m的微纳米曝气器进行曝气处理,曝气30分钟后,废水上层出现一层油腻物质,用刮渣机刮除即可。废水中的钴由171mg/L降到0.17mg/L,钴去除率达到了99.91。0011 实例2(1)在含钴废水中先后加入300ppm的聚合氯化铝进行絮凝沉降;(2)沉降后的废水用苛性碱调节pH为10.0;(3)然后先后加入12ppm离子分散剂和25ppm的表面。
9、活性剂,搅拌25分钟;(4)然后在含钴废水中装入气泡直径为3m的微纳米曝气器进行曝气处理,曝气40分钟后,废水上层出现一层油腻物质,用刮渣机刮除即可。废水中的钴由98mg/L降到0.05mg/L,钴去除率达到了99.95。0012 实例3(1)在含钴废水中先后加入300ppm的聚合氯化铝进行絮凝沉降;(2)沉降后的废水用苛性碱调节pH为11.0;(3)然后先后加入15ppm离子分散剂和30ppm的表面活性剂,搅拌30分钟;(4)然后在含钴废水中装入气泡直径为5m的微纳米曝气器进行曝气处理,曝气45分钟后,废水上层出现一层油腻物质,用刮渣机刮除即可。废水中的钴由69mg/L降到0.03mg/L,钴去除率达到了99.96。说 明 书CN 10296400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