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化扩展方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组合化扩展方舱.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61019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1.26CN203961019U(21)申请号 201420159608.4(22)申请日 2014.04.02E04B 1/344(2006.01)(73)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地址 210007 江苏省南京市苜蓿园东街1号1406信箱07分箱(72)发明人龚水莲 周远远 吕路 胡洋洋常建伟 康保利 汪国栋 田阳汤红霞 李强 阚剑平 徐玉双(74)专利代理机构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代理人胡建华(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组合化扩展方舱(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组合化扩展方舱,包括主舱。
2、顶板、主舱底板、主舱前端板以及主舱后端板构成的整体框架结构,剩余两面分别设置与主舱顶板连接的主舱左侧板和主舱右侧板;主舱左侧板和主舱右侧板分别对应铰接左侧舱顶板和右侧舱顶板,主舱底板两侧分别铰接左侧舱底板和右侧舱底板,主舱前端板两侧分别铰接左侧舱前端板和右侧舱前端板,主舱后端板两侧分别铰接左侧舱后端板和右侧舱后端板;左侧舱后端板包括前活动侧板、活动门以及后活动侧板,前活动侧板与左侧舱前端板铰接,后活动侧板与右侧舱后端板铰接;主舱左侧板和主舱右侧板分别与左侧舱顶板和右侧舱顶板之间铰接第一提升装置,主舱底板分别与左侧舱底板和右侧舱底板之间铰接第二提升装置。(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
3、书3页 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61019 UCN 203961019 U1/1页21.一种组合化扩展方舱,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舱顶板、主舱底板、主舱前端板以及主舱后端板构成的整体框架结构,剩余两面分别设置与主舱顶板连接的主舱左侧板和主舱右侧板;主舱左侧板和主舱右侧板分别对应铰接左侧舱顶板和右侧舱顶板,主舱底板两侧分别铰接左侧舱底板和右侧舱底板,主舱前端板两侧分别铰接左侧舱前端板和右侧舱前端板,主舱后端板两侧分别铰接左侧舱后端板和右侧舱后端板;左侧舱后端板包括前活动侧板、活动门以及后活动。
4、侧板,前活动侧板与左侧舱前端板铰接,后活动侧板与右侧舱后端板铰接;主舱左侧板和主舱右侧板分别与左侧舱顶板和右侧舱顶板之间铰接第一提升装置,主舱底板分别与左侧舱底板和右侧舱底板之间铰接第二提升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化扩展方舱,其特征在于,左侧舱底板和右侧舱底板下端设有调平支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化扩展方舱,其特征在于,第一提升装置和第一提升装置为手动机械助力装置或液压缸或电动推杆。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961019 U1/3页3一种组合化扩展方舱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舱,特别是扩展方舱,具体是一种既可单舱独立使用又可多舱组合使用的组合化扩展方。
5、舱。背景技术0002 近年来,方舱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已有技术中方舱的类型也较多,有硬壁方舱和软壁方舱,但各种方舱都是单舱独立使用,不能进行多舱组合以进一步扩展舱内使用面积。由于现有的方舱还处于传统方舱的简单舱体够高,因此没有变化和组合的功能,使用起来功能单一,扩展性、适应性、交互性都不够,不能满足现代化工业和野外的需求。实用新型内容0003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组合化扩展方舱。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化扩展方舱,包括主舱顶板、主舱底板、主舱前端板以及主舱后端板构成的整体框架结构,剩余两面分别设置与主舱顶板连接。
6、的主舱左侧板和主舱右侧板;主舱左侧板和主舱右侧板分别对应铰接左侧舱顶板和右侧舱顶板,主舱底板两侧分别铰接左侧舱底板和右侧舱底板,主舱前端板两侧分别铰接左侧舱前端板和右侧舱前端板,主舱后端板两侧分别铰接左侧舱后端板和右侧舱后端板;左侧舱后端板包括前活动侧板、活动门以及后活动侧板,前活动侧板与左侧舱前端板铰接,后活动侧板与右侧舱后端板铰接;0005 主舱左侧板和主舱右侧板分别与左侧舱顶板和右侧舱顶板之间铰接第一提升装置,主舱底板分别与左侧舱底板和右侧舱底板之间铰接第二提升装置。0006 本实用新型中,左侧舱底板和右侧舱底板下端设有调平支腿。0007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提升装置和第一提升装置为手动机。
7、械助力装置或液压缸或电动推杆。0008 方舱左、右两侧舱体可以翻板扩展,使舱内的空间高度和宽度增加,提高人体舒适性;方舱在组合展开时,第一台舱右侧舱和第二台舱左侧舱的前活动侧板绕侧舱前端板翻转折叠,后活动侧板绕侧舱后端板翻转折叠;第一台舱的右侧顶、底板分别与第二台舱的左侧顶、底板型材密封搭接,第一台舱的前、后端板分别与第二台舱的前、后端板型材密封搭接。0009 第一台舱和第二台舱可以左、右互换位置,第一台舱和第二台舱的两侧可重复组合本结构扩展方舱。0010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显著特点和有益效果是左、右两侧舱体可以翻板扩展,使舱内的宽度提高,提高人体舒适性;扩展舱体可不扩展或单侧扩展或双侧扩。
8、展单舱独立使用,也可按需多个舱体在两侧面扩展组合使用,扩展组合后空间利用率大;舱体回收后,外形结构尺寸同非扩展方舱;整个扩展方舱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结构稳定。说 明 书CN 203961019 U2/3页4附图说明0011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0012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结构示意图;0013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状态剖视图;0014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收拢状态示意图;0015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展开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6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组合扩展方舱,有主舱体,包括主舱顶板、。
9、主舱底板、主舱前端板、主舱后端板、主舱左侧板和主舱右侧板,主舱左侧板和主舱右侧板分别开有矩形扩展口,主舱体两侧有左、右两个扩展舱体,其中左、右扩展舱体侧顶板分别与主舱左、右侧板外端铰链连接,左、右扩展舱体侧底板与主舱底板内端铰链连接,左、右扩展舱体端板分别与侧底板内端铰链连接,左、右扩展舱体上侧板分别由若干块小侧板组成,小侧板与左、右扩展舱体上的前后侧端板内端铰链连接,前后侧端板与主舱体内端铰链连接,侧舱底板下端设有支撑腿,可在主舱体前后端板、侧舱体前后端板或侧舱体小侧板端板上设置舱门和窗户;主舱体与左、右扩展舱体侧顶板之间、及主舱体底板与左、右扩展舱体侧底板之间分别铰接有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
10、构可为手动机械助力装置或液压缸或电动推杆。0017 实施例0018 参见图1和图2,一种可组合扩展方舱,主要有主舱顶板1、主舱底板2、主舱前端板3、主舱后端板4、主舱左侧板5和主舱右侧板6固接成长方体形主舱,左、右侧舱顶板7与主舱左侧板5和主舱右侧板6外端铰链连接,左、右侧舱底板8与主舱底板2内端铰链连接,左、右侧舱前端板9与主舱前端板3内端铰链连接,左、右侧舱后端板10以及主舱后端板4内端铰链连接,左、右侧舱的侧板由前活动侧板11和后活动侧板12组成,前活动侧板11与左、右侧舱前端板9内端铰链连接,后活动侧板12与左、右侧舱后端板10内端铰链连接,左、右侧舱底板8下端设有调平支腿13,在主舱。
11、左侧板5和主舱右侧板6与左、右侧舱顶板7之间铰接第一提升装置14,主舱底板2与左、右侧舱底板8之间铰接第二提升装置15,提升装置可为手动机械助力装置或液压缸或电动推杆。0019 方舱在收拢时,主舱顶板1不动,前活动侧板11绕左、右侧舱前端板9翻转折叠,再绕主舱前端3板翻转至与主舱左侧板5和主舱右侧板6平行;后活动侧板12绕左、右侧舱后端板10翻转折叠,再绕主舱后端板翻转至与主舱侧板平行;然后第二提升装置15开始收缩使得左、右侧舱底板8开始围绕主舱底板翻转至与其垂直时停止运动;最后第一提升装置14开始收缩使得左、右侧舱顶板7开始围绕主舱侧板翻转至与其共面时停止运动,如示意图3所示。0020 方舱。
12、在组合展开时,第一台舱21右侧舱和第二台舱22左侧舱的前活动侧板绕侧舱前端板翻转折叠,后活动侧板绕侧舱后端板翻转折叠;第一台舱的右侧顶、底板分别与第二台舱的左侧顶、底板型材密封搭接,第一台舱的前、后端板分别与第二台舱的前、后端板型材密封搭接;方舱组合时,第一台舱和第二台舱可以左、右互换位置,第一台舱和第二台说 明 书CN 203961019 U3/3页5舱的两侧可重复组合本结构扩展方舱,第一台舱的主舱后端板4和左、右侧舱后端板10如示意图4所示。0021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化扩展方舱,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说 明 书CN 203961019 U1/3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61019 U2/3页7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61019 U3/3页8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61019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