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坑防臭气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蹲坑防臭气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21538 U(45)授权公告日 2014.09.10CN203821538U(21)申请号 201420140322.1(22)申请日 2014.03.26E03D 11/00(2006.01)(73)专利权人卢成荣地址 311300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太阳镇景村村11组景村15号(72)发明人卢成荣(74)专利代理机构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代理人王梨华 陈丽霞(54) 实用新型名称蹲坑防臭气装置(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设备,公开了一种蹲坑防臭气装置,包括与蹲式大便池下粪口形状相适应的杯体和与杯体连接的底盖,杯体外侧壁下部设有至少一个转动装置。
2、,杯体外侧壁上设有固定翅,固定翅包括一端与杯体外侧壁固定连接的连接片和设置在连接片另一端的翅片,翅片并排设置,且翅片与翅片间具有缝隙。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翅可增加杯体与蹲式大便池下粪口的紧密性,该紧密性可达到杯体与蹲式大便池下粪口紧密贴合,除非割开或人为破坏,否则水的冲力再大也是冲不下去,也拿不上来的效果;在杯体外侧壁上设置两支耳,两支耳之间设置一弹簧板,底盖上设置凸块,还设有与弹簧板配合的挡块,该转动装置使得底盖的开合性能较为稳定。(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
3、号 CN 203821538 UCN 203821538 U1/1页21.蹲坑防臭气装置,包括与蹲式大便池下粪口形状相适应的杯体(1)和与杯体(1)连接的底盖(2),杯体(1)外侧壁下部设有至少一个转动装置(3),其特征在于:杯体(1)外侧壁上设有固定翅(11),固定翅(11)包括一端与杯体(1)外侧壁固定连接的连接片(12)和设置在连接片(12)另一端的翅片(13),翅片(13)并排设置,且翅片(13)与翅片(13)间具有缝隙(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蹲坑防臭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装置(3)包括与杯体(1)外侧壁固定连接的两个并排的支耳(4)和设置在支耳(4)间的弹簧板(5),两支。
4、耳(4)一端通过连接块(6)连接,连接块(6)上设有固定槽,弹簧板(5)上端设置在固定槽内,支耳(4)另一端均设有轴孔,底盖(2)上设有凸块(7),凸块(7)一端设有挡块(9),弹簧板(5)下端顶在挡块(9)内端,弹簧板(5)上部设有使弹簧板(5)具有弹性的弯折段(10),弯折段(10)顶在杯体(1)外侧壁上,弹簧板(5)下部与杯体(1)外侧壁具有空隙,底盖(2)通过转动装置(3)与杯体(1)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蹲坑防臭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杯体(1)设有上开口和下开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蹲坑防臭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底盖(2)为圆形,底盖(2)外形与下开口相契合。5.根据权利。
5、要求3所述的蹲坑防臭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装置(3)为两个,分别命名为左转动装置和右转动装置,每个转动装置(3)对应一组支耳(4),每组支耳(4)包括两个并排的支耳(4),两组支耳(4)并排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蹲坑防臭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底盖(2)包括左底盖和右底盖,左底盖和右底盖组合后为圆形且与下开口契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蹲坑防臭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左底盖通过左转动装置与杯体(1)活动连接,右底盖通过右转动装置与杯体(1)活动连接。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821538 U1/3页3蹲坑防臭气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设备,尤其涉及了一种蹲坑防臭气装置。。
6、背景技术0002 目前市场上销售或居民楼房内蹲式大便池的下粪口一般是敞开式,下接一带D型或S型的PVC排水管,D型或S型管制成的水封能起到一定隔水除臭作用,但是D型或S型管内存在粪或其他残渣,这些污秽物在管内发酵而产生臭气,另外还有从下水管中翻上来的臭气会一并传入室内,污染室内空气,令人难以忍受。目前市场上也公开有一些用于防臭气的装置,其包括杯体和底盖,底盖通过转动装置与杯体转动连接,但是杯体与蹲式大便池下粪口的紧密性不够,杯体安装后容易在冲水的时候被冲起或是被冲入下水道,且臭气易从杯体与蹲式大便池下粪口间的缝隙中传出;市场上的装置的转动装置结构较为复杂,且开合稳定性较差,并不能保证每次水都能。
7、将底盖冲开,冲开后底盖的与杯体的封合度较差,臭气易从杯体与底盖间的缝隙中传到空气中,其防臭气的效果并不好。发明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杯体与蹲式大便池下粪口的紧密性差、底盖开合稳定性差,造成防臭气效果差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设有固定翅,固定翅能使杯体与蹲式大便池下粪口紧密贴合,杯体与蹲式大便池下粪口无缝隙,且采用弹簧板的转动方式,底盖能达到较好的开合性能,底盖能完全封合杯体下开口,防臭气较佳的蹲坑防臭气装置。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0005 蹲坑防臭气装置,包括与蹲式大便池下粪口形状相适应的杯体和与杯体连接的底盖,杯体外侧壁下部设有至少一个。
8、转动装置,杯体外侧壁上设有固定翅,固定翅包括一端与杯体外侧壁固定连接的连接片和设置在连接片另一端的翅片,翅片并排设置,且翅片与翅片间具有缝隙。固定翅一方面起着加强筋的作用,可防止在外力的作用下杯体变形或者损坏;另一方面,在安装杯体的时候,需要挤压固定翅,在挤压的时候可能会有翅片被折断,因为翅片间具有缝隙,因此不会是全部的翅片都折断,而部分折断的翅片并不会影响杯体在蹲式大便池下粪口的紧密性,且具有缝隙的翅片可方便翅片在被挤压的过程中可以左右弯折,从而增加杯体与蹲式大便池下粪口的紧密性,该紧密性可达到杯体与蹲式大便池下粪口紧密贴合,除非割开或人为破坏,否则水的冲力再大也是冲不下去,也拿不上来的效果。
9、;且该方式较为简单,只需在杯体外侧壁设置至少一片固定翅即可,而不用整个杯体外侧壁都布满可防止杯体下滑的材料,可节省制造成本和制造工序。0006 作为优选,转动装置包括与杯体外侧壁固定连接的两个并排的支耳和设置在支耳间的弹簧板,两支耳一端通过连接块连接,连接块上设有固定槽,弹簧板上端设置在固定槽内,支耳另一端均设有轴孔,底盖上设有凸块,凸块一端设有挡块,弹簧板下端顶在挡块内端,弹簧板上部设有使弹簧板具有弹性的弯折段,弯折段顶在杯体外侧壁上,弹簧板下部与杯体外侧壁具有空隙,底盖通过转动装置与杯体活动连接。弹簧板下部与外侧壁间具有一说 明 书CN 203821538 U2/3页4定的空隙,这样当底盖。
10、受到外力而翻转时,凸块会带动挡块旋转而挤压弹簧板,当底盖受到的外力消失后,因弹簧板的回复力使得底盖能够归位;整体结构简单,且弹簧板采用具有弹性的金属制成,其回复力好,本身使用寿命较长,能保证底盖的开合性能。设有连接块和支耳,可保护弹簧板,减少冲下来的水碰到弹簧板,因此弹簧板不易生锈而影响本身的使用寿命,弹簧板有一部分插入固定槽内,更是与水隔绝了。0007 作为优选,杯体设有上开口和下开口。0008 作为优选,底盖为圆形,底盖外形与下开口相契合。底盖与下开口契合从而封住整个下开口,防止臭气从缝隙中跑出,影响使用效果。0009 作为优选,转动装置为两个,分别命名为左转动装置和右转动装置,每个转动装。
11、置对应一组支耳,每组支耳包括两个并排的支耳,两组支耳并排设置。采用二个弹簧板来控制底盖,这样由原本一个弹簧板来受的力转变为由两个弹簧板来受力,这样一方面可加强底盖的回复力,使得底盖能正常归位,且可增加对底盖的压力,保证底盖与杯体间的密封度,可防止臭气从空隙跑出,该密封度比单个弹簧板的密封度还要好;另一方面弹簧板受到的力被平分,从而可延长整个洁具的使用寿命,减少频繁更换的可能性,减少不必要的麻烦。0010 作为优选,底盖包括左底盖和右底盖,左底盖和右底盖组合后为圆形且与下开口契合。0011 作为优选,左底盖通过左转动装置与杯体活动连接,右底盖通过右转动装置与杯体活动连接。0012 本实用新型设置。
12、的固定翅一方面起着加强筋的作用,可防止在外力的作用下杯体变形或者损坏;另一方面,在安装杯体的时候,需要挤压固定翅,在挤压的时候可能会有翅片被折断,因为翅片间具有缝隙,因此不会是全部的翅片都折断,而部分折断的翅片并不会影响杯体在蹲式大便池下粪口的紧密性,且具有缝隙的翅片可方便翅片在被挤压的过程中可以左右弯折,从而增加杯体与蹲式大便池下粪口的紧密性,该紧密性可达到杯体与蹲式大便池下粪口紧密贴合,除非割开或人为破坏,否则水的冲力再大也是冲不下去,也拿不上来的效果;且该方式较为简单,只需在杯体外侧壁设置至少一片固定翅即可,而不用整个杯体外侧壁都布满可防止杯体下滑的材料,可节省制造成本和制造工序;其能实。
13、现杯体与蹲式大便池下粪口无缝隙,从而臭气不会传出。在杯体外侧壁上设置两支耳,两支耳之间设置一弹簧板,底盖上设置凸块,还设有与弹簧板配合的挡块,底盖与杯体转动连接,当外力冲开底盖时,挡块挤压弹簧板,外力消失后,在弹簧板的作用下,底盖归位封住杯体下开口,从而将下水管的臭气挡住,防止臭气外传,采用弹簧板,其弹力较强,开合性能较为稳定,其使用寿命较长,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较低;采用双片底盖可提高底盖的开合稳定性。附图说明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0014 图2是图1的底盖与弹簧板配合的结构图。0015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杯体、2底盖、3转动装置、4支耳、5弹簧板、。
14、6连接块、7凸块、8转轴、9挡块、10弯折段、11固定翅、12连接片、13翅片、14缝隙。说 明 书CN 203821538 U3/3页5具体实施方式0016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0017 实施例10018 蹲坑防臭气装置,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与蹲式大便池下粪口形状相适应的杯体1和与杯体1连接的底盖2,杯体1设有上开口和下开口,杯体1外侧壁下部设有至少一个转动装置3,杯体1外侧壁上设有固定翅11,固定翅11包括一端与杯体1外侧壁固定连接的连接片12和设置在连接片12另一端的翅片13,翅片13并排设置,且翅片13与翅片13间具有缝隙14。0019 转动装置3包括与。
15、杯体1外侧壁固定连接的两个并排的支耳4和设置在支耳4间的弹簧板5,两支耳4一端通过连接块6连接,连接块6上设有固定槽,弹簧板5上端设置在固定槽内,支耳4另一端均设有轴孔,底盖2上设有凸块7,凸块7上设有转轴8,转轴8两端分别插入轴孔,底盖2通过转轴8、轴孔与杯体1转动连接,凸块7一端设有挡块9,弹簧板5下端顶在挡块9内端。弹簧板5上部设有使弹簧板5具有弹性的弯折段10,弯折段10顶在杯体1外侧壁上,弹簧板5下部与杯体1外侧壁具有空隙。弹簧板5采用不易生锈的具有弹簧的金属材料制成。0020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装置3为一个,底盖2为圆形,底盖2外形与下开口相契合。0021 安装时,只需将杯体1慢慢。
16、往下压,直到杯体1的杯口与蹲坑边缘紧密贴合即可,除非割开或人为破坏,否则水的冲力再大也是冲不下去,也拿不上来。0022 当冲洗粪便时,靠粪水的重力和冲水的冲力即可把底盖2冲开,粪水排入下水管,停止冲洗时,底盖2在弹簧板5的作用下归位,实现将下水管与厕所内的空气分隔的目的,从而可防止下水管的臭气外泄,达到防臭气的效果。采用弹簧板5、转轴8的方式来实现底盖2的翻转,开合性能较为稳定,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较低,且使用寿命较长。在杯体1外侧壁上设置固定翅11,可使杯体1卡紧在蹲式大便池下粪口,保证在适量的外力作用下杯体1不会被冲入下水管或被冲起。0023 实施例20024 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17、,不同之处在与转动装置3为两个,分别命名为左转动装置和右转动装置,每个转动装置对应一组支耳4,每组支耳4包括两个并排的支耳4,两组支耳4并排设置。0025 底盖2包括左底盖和右底盖,左底盖和右底盖组合后为圆形且与下开口契合。0026 左底盖通过左转动装置与杯体1活动连接,右底盖通过右转动装置与杯体1活动连接。0027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说 明 书CN 203821538 U1/2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21538 U2/2页7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21538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