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流装置.pdf

上传人:zhu****69 文档编号:1486411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66.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163976.6

申请日:

2014.04.04

公开号:

CN203808205U

公开日:

2014.09.0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3F 3/04申请日:20140404授权公告日:20140903终止日期:20160404|||授权

IPC分类号:

E03F3/04

主分类号:

E03F3/04

申请人:

苏州第五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成文琦; 孙卫东; 吴锦; 成斯哲; 向木生

地址:

215007 江苏省苏州市桐泾南路石塔头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代理人:

陆金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流装置,包括管道和分流阀,所述分流阀包括配合的阀体和阀芯;所述阀芯呈扇形,包括弧形密封板、连接杆和轴心,弧形密封板和轴心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分流阀还包括转轴,转轴的一端与所述轴心连接,另一端连接有阀门把手或自动执行器。实验证明:本实用新型的分流装置可以较好地实现分流,基本不会出现阀门堵塞的情况,而且制备简单,成本较低,尤其适用于含淤泥、泥砂、其它杂物等较多施工现场雨水和施工用水,因而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分流装置,包括管道和分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阀包括配合的阀体(3)和阀芯(4);
所述阀芯呈扇形,包括弧形密封板(5)、连接杆(6)和轴心(7),弧形密封板和轴心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
所述分流阀还包括转轴(8),转轴的一端与所述轴心连接,另一端连接有阀门把手或自动执行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阀具有3个流道管(10)。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密封板与阀体接触的一面上设有密封条,构成密封连接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有4根,分设于弧形密封板的四角。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执行器为气动执行器(9)。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还有盖板(11),盖板与阀体构成可拆卸式连接结构。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分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流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现场雨水、施工用水回收系统中的分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建筑绿色施工现场都设有中水回用系统,参见附图1所示,其处理的对象主要是施工现场雨水和施工用水,其核心装置是分流装置,用来将水流分流给沉淀池或排水设施。
然而,目前施工现场用的分流装置基本都是人工挖掘的水渠加挡水板的结构,参见附图2所示,操作方式是人工截流;该方法是当发现去流A下游沉淀池后的蓄水池满时,人工冒雨用挡水板A1截流,挡水板B2由截流状态转换为通流状态;而当发现去流A下游沉淀池后的蓄水池水位降低时,人工用挡水板A截流状态转换为通流状态,挡水板B通流状态转换为截流状态。
显然,上述分流装置和操作方式存在如下问题:(1) 全过程都是人工监视和操作,不仅需要人工观察蓄水池状态,而且需要工人冒雨通流或截流(即打开或关闭挡水板),不符合当前人性化管理的理念;(2) 由于人工操作的控制效果较差,极易造成下游雨水泛滥,因而现场绿色文明施工水平低下。
针对上述问题,出现了采用管道和分流阀配合的分流装置。所述分流阀通常采用常见的三通阀。然而,实际应用发现,由于雨水和施工用水收集时含淤泥、泥砂、其它杂物等较多,且不便于在流经分流阀之前做过滤处理,因而当采用三通阀这种精密阀时,常常会出现阀门堵塞的情况,这一方面影响了分流装置的正常运作,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阀门的寿命。由于这类阀门的价格非常昂贵,因此很难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分流装置。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流装置,包括管道和分流阀,所述分流阀包括配合的阀体和阀芯;
所述阀芯呈扇形,包括弧形密封板、连接杆和轴心,弧形密封板和轴心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
所述分流阀还包括转轴,转轴的一端与所述轴心连接,另一端连接有阀门把手或自动执行器。
上文中,所述分流阀是申请人自己制备的,其主要包括配合的阀体和阀芯,阀体外侧面设有3个管口,形成三通阀的结构;阀芯由自制的弧形密封板、连接杆和轴心组成,该弧形密封板与阀体密封连接,通过轴心和连接杆的驱动实现换向,实现不同管路的出水。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分流阀具有3个流道管。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弧形密封板与阀体接触的一面上设有密封条,构成密封连接结构。密封条的设置是为了实现密封结构,防止分流阀漏水。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杆有4根,分设于弧形密封板的四角。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自动执行器为气动执行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阀体上还有盖板,盖板与阀体构成可拆卸式连接结构。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设计得到了一种新的分流装置,可以用于建筑施工现场的中水回用系统,实验证明:本实用新型的分流装置可以较好地实现分流,基本不会出现阀门堵塞的情况,而且制备简单,成本较低,尤其适用于含淤泥、泥砂、其它杂物等较多施工现场雨水和施工用水,因而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 本实用新型的分流装置易于制备,成本较低,即使出现堵塞的情况,换一个分流阀即可,不会造成经济影响;
3. 本实用新型的阀体上还有盖板,当分流阀长时间使用后出现缠绕物堵塞的情况,打开盖板即可清理掉堵塞物;
4.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中水回用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背景技术中现有分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5是图4的B-B剖视图;
图6是图4的A-A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挡水板A;2、挡水板B;3、阀体;4、阀芯;5、弧形密封板;6、连接杆;7、轴心;8、转轴;9、气动执行器;10、流道管;11、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3~7所示,一种分流装置,包括管道和分流阀,所述分流阀包括配合的阀体3和阀芯4;
所述阀芯呈扇形,包括弧形密封板5、连接杆6和轴心7,弧形密封板和轴心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
所述分流阀还包括转轴8,转轴的一端与所述轴心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气动执行器9;
所述分流阀具有3个流道管10。所述阀体上还有盖板11,盖板与阀体构成可拆卸式连接结构;
所述弧形密封板与阀体接触的一面上设有密封条,构成密封连接结构;
所述连接杆有4根,分设于弧形密封板的四角。
本实用新型的运行原理:本装置运行时,初始态设定为去流A通流状态,去流B截流状态;当检测到去流A下游沉淀池后的蓄水池水位达到设定值时,分流阀自动从去流B截流状态转换为去流A截流状态(可以通过自动执行器实现自动控制),从而实现去流B通流,去流A截流,雨水、施工回用水汇流后流向B;同理,当检测到去流A下游沉淀池后的蓄水池水位低于设定值时,分流阀自动从去流A截流状态转换为去流B截流状态, 从而实现去流A通流,去流B截流,雨水、施工回用水汇流后流向A,蓄水池水位又处于上升态,整个过程实现自动动态控制。 

一种分流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分流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分流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分流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分流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08205 U(45)授权公告日 2014.09.03CN203808205U(21)申请号 201420163976.6(22)申请日 2014.04.04E03F 3/04(2006.01)(73)专利权人苏州第五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地址 215007 江苏省苏州市桐泾南路石塔头3号(72)发明人成文琦 孙卫东 吴锦 成斯哲向木生(74)专利代理机构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代理人陆金星(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分流装置(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流装置,包括管道和分流阀,所述分流阀包括配合的阀体和阀芯;所述阀芯呈扇形,包括弧形密封。

2、板、连接杆和轴心,弧形密封板和轴心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分流阀还包括转轴,转轴的一端与所述轴心连接,另一端连接有阀门把手或自动执行器。实验证明:本实用新型的分流装置可以较好地实现分流,基本不会出现阀门堵塞的情况,而且制备简单,成本较低,尤其适用于含淤泥、泥砂、其它杂物等较多施工现场雨水和施工用水,因而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08205 UCN 203808205 U1/1页21.一种分流装置,包括管道和分流阀,。

3、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阀包括配合的阀体(3)和阀芯(4);所述阀芯呈扇形,包括弧形密封板(5)、连接杆(6)和轴心(7),弧形密封板和轴心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分流阀还包括转轴(8),转轴的一端与所述轴心连接,另一端连接有阀门把手或自动执行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阀具有3个流道管(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密封板与阀体接触的一面上设有密封条,构成密封连接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有4根,分设于弧形密封板的四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执行器为气动执行器(9。

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还有盖板(11),盖板与阀体构成可拆卸式连接结构。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808205 U1/3页3一种分流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流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现场雨水、施工用水回收系统中的分流装置。背景技术0002 现有技术中,在建筑绿色施工现场都设有中水回用系统,参见附图1所示,其处理的对象主要是施工现场雨水和施工用水,其核心装置是分流装置,用来将水流分流给沉淀池或排水设施。0003 然而,目前施工现场用的分流装置基本都是人工挖掘的水渠加挡水板的结构,参见附图2所示,操作方式是人工截流;该方法是当发现去流。

5、A下游沉淀池后的蓄水池满时,人工冒雨用挡水板A1截流,挡水板B2由截流状态转换为通流状态;而当发现去流A下游沉淀池后的蓄水池水位降低时,人工用挡水板A截流状态转换为通流状态,挡水板B通流状态转换为截流状态。0004 显然,上述分流装置和操作方式存在如下问题:(1) 全过程都是人工监视和操作,不仅需要人工观察蓄水池状态,而且需要工人冒雨通流或截流(即打开或关闭挡水板),不符合当前人性化管理的理念;(2) 由于人工操作的控制效果较差,极易造成下游雨水泛滥,因而现场绿色文明施工水平低下。0005 针对上述问题,出现了采用管道和分流阀配合的分流装置。所述分流阀通常采用常见的三通阀。然而,实际应用发现,。

6、由于雨水和施工用水收集时含淤泥、泥砂、其它杂物等较多,且不便于在流经分流阀之前做过滤处理,因而当采用三通阀这种精密阀时,常常会出现阀门堵塞的情况,这一方面影响了分流装置的正常运作,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阀门的寿命。由于这类阀门的价格非常昂贵,因此很难推广应用。发明内容0006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分流装置。0007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流装置,包括管道和分流阀,所述分流阀包括配合的阀体和阀芯;0008 所述阀芯呈扇形,包括弧形密封板、连接杆和轴心,弧形密封板和轴心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0009 所述分流阀还包括转轴,转轴的一端与所述轴心连接,另一端连接。

7、有阀门把手或自动执行器。0010 上文中,所述分流阀是申请人自己制备的,其主要包括配合的阀体和阀芯,阀体外侧面设有3个管口,形成三通阀的结构;阀芯由自制的弧形密封板、连接杆和轴心组成,该弧形密封板与阀体密封连接,通过轴心和连接杆的驱动实现换向,实现不同管路的出水。0011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分流阀具有3个流道管。0012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弧形密封板与阀体接触的一面上设有密封条,构成密封连说 明 书CN 203808205 U2/3页4接结构。密封条的设置是为了实现密封结构,防止分流阀漏水。0013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杆有4根,分设于弧形密封板的四角。0014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自。

8、动执行器为气动执行器。0015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阀体上还有盖板,盖板与阀体构成可拆卸式连接结构。0016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0017 1本实用新型设计得到了一种新的分流装置,可以用于建筑施工现场的中水回用系统,实验证明:本实用新型的分流装置可以较好地实现分流,基本不会出现阀门堵塞的情况,而且制备简单,成本较低,尤其适用于含淤泥、泥砂、其它杂物等较多施工现场雨水和施工用水,因而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0018 2.本实用新型的分流装置易于制备,成本较低,即使出现堵塞的情况,换一个分流阀即可,不会造成经济影响;0019 3.本实用新型的阀体上还有盖板,当分。

9、流阀长时间使用后出现缠绕物堵塞的情况,打开盖板即可清理掉堵塞物;0020 4.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适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0021 图1是背景技术中中水回用系统的示意图;0022 图2是背景技术中现有分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23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图;0024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图;0025 图5是图4的B-B剖视图;0026 图6是图4的A-A剖视图;0027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阀芯的结构示意图。0028 其中:1、挡水板A;2、挡水板B;3、阀体;4、阀芯;5、弧形密封板;6、连接杆;7、轴心;8、转轴;9、气动执行器;10、流道管;11、盖板。。

10、具体实施方式0029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0030 实施例一0031 参见图37所示,一种分流装置,包括管道和分流阀,所述分流阀包括配合的阀体3和阀芯4;0032 所述阀芯呈扇形,包括弧形密封板5、连接杆6和轴心7,弧形密封板和轴心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0033 所述分流阀还包括转轴8,转轴的一端与所述轴心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气动执行器9;0034 所述分流阀具有3个流道管10。所述阀体上还有盖板11,盖板与阀体构成可拆卸式连接结构;0035 所述弧形密封板与阀体接触的一面上设有密封条,构成密封连接结构;0036 所述连接杆有4根,分设于弧形密封板的四角。说 明 书C。

11、N 203808205 U3/3页50037 本实用新型的运行原理:本装置运行时,初始态设定为去流A通流状态,去流B截流状态;当检测到去流A下游沉淀池后的蓄水池水位达到设定值时,分流阀自动从去流B截流状态转换为去流A截流状态(可以通过自动执行器实现自动控制),从而实现去流B通流,去流A截流,雨水、施工回用水汇流后流向B;同理,当检测到去流A下游沉淀池后的蓄水池水位低于设定值时,分流阀自动从去流A截流状态转换为去流B截流状态, 从而实现去流A通流,去流B截流,雨水、施工回用水汇流后流向A,蓄水池水位又处于上升态,整个过程实现自动动态控制。说 明 书CN 203808205 U1/3页6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08205 U2/3页7图3图4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08205 U3/3页8图6图7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08205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