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止动的片式制动栓的片式锁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盘式制动栓锁柱(也被称为片式(wafer)锁柱)型的圆柱锁,该圆柱锁具有锁柱壳体和可在锁柱壳体中转动的锁芯,在锁芯中设置有具有至少一个相应的接合部的多个盘式制动栓(也称为片式制动栓)。盘式制动栓可在解锁位置与闭锁位置之间移动并沿各自的偏置方向被偏置到闭锁位置。在闭锁位置,相应的接合部接合在锁柱壳体中相关联的切除部中,从而止动锁芯以使其无法相对于锁柱壳体转动。当盘式制动栓处于解锁位置时,锁芯可相对于锁柱壳体在转动开锁方向上转动。
背景技术
这种圆柱锁的问题是所谓的撬锁。这可以理解为企图在没有钥匙且非暴力的情况下打开圆柱锁。为此要使用特殊的开锁工具,通过这种开锁工具使盘式制动栓克服偏置作用离开其各自的闭锁位置而到达锁柱壳体与锁芯之间的环形间隙。如果在该过程中同时在锁芯上施加转动开锁方向上的合适扭矩(例如借助于所谓的张力杠杆),那么在采用通常现有的转动动作的某些情况下,盘式制动栓可以卡在锁柱壳体的相关联的切除部的边缘处,从而可以使锁芯在没有所需止动作用的情况下转动。就这一点而言,会提及盘式制动栓的“设定”,这种“设定”是对各盘式制动栓逐个进行的。
从文献DE10 2007 056 739 A1得知上述类型的圆柱锁。通过这种圆柱锁,由于盘式制动栓中的至少两个在对应的盘式制动栓的接合部与锁柱壳体中的相关联的切除部的、位于转动开锁方向上的横向边界之间具有不同的转动动作,因此获得了针对撬锁的提高的安全性。尽管这种圆柱锁在实践中证明了自身,但是仍需要更进一步提高针对撬锁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盘式制动栓锁柱型的圆柱锁,这种圆柱锁针对操纵,尤其是关于所述撬锁具有改进的安全性。
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圆柱锁得以实现,尤其是,盘式制动栓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带齿区域,可以使带齿区域与圆柱锁的带反向齿区域接合,从而当盘式制动栓处于闭锁位置并在锁芯上施加转动开锁方向上的扭矩时,阻止盘式制动栓沿着与各自的偏置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圆柱锁,一个或多个盘式制动栓的各自带齿区域与圆柱锁的相关联的带反向齿区域通过相互的齿接合进行协作,从而当在锁芯上施加转动开锁方向上的扭矩时,对应的盘式制动栓被止动于闭锁位置。就这一点而言,在所述带齿区域与相关联的带反向齿区域之间形成形状匹配。因此,由于完全阻止了以非授权方式使对应的盘式制动栓离开闭锁位置而进入解锁位置,因而防止了上述的对应盘式制动栓的“设定”。就这一点而言,在进行典型的操纵尝试时,会同时在锁芯上施加转动开锁方向上的扭矩,而这不同于通过相关联的钥匙对圆柱锁进行有意致动时的情况。换言之,只要使锁芯从盘式制动栓的闭锁位置开始在转动开锁方向上转动(由于存在转动动作,因此可以转动到特定的角度),那么对应的盘式制动栓的所述带齿区域会与相关联的带反向齿区域进行齿接合。因而,对于典型的撬锁企图,相应的盘式制动栓可以从一开始就不进入解锁位置,从而也根本不存在盘式制动栓(尤其是所有的盘式制动栓顺序地)被保持在解锁位置的风险。
在以下内容和独立权利要求中描述了本发明的有利实施方式。
根据特别简单的实施方式,至少一个盘式制动栓的所述带齿区域和圆柱锁的相关联的带反向齿区域具有至少一个凹陷或可被引入凹陷中的至少一个升高部分(elevated portion)。因而,由于无论如何都无法通过通常使用的撬锁工具传递特别大的力,因此可以实现所述的齿接合,从而能够将对应的盘式制动栓止动在闭锁位置。
此外,当至少一个盘式制动栓的带齿区域和圆柱锁的相关联的带反向齿区域在基本上垂直于偏置方向延伸的方向上协作时,相互的齿接合是特别有效的。换言之,由此可以实现形状匹配连接,该形状匹配连接特别可靠地防止了将盘式制动栓以非授权方式移动到解锁位置。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至少一个盘式制动栓的带齿区域和圆柱锁的带反向齿区域在锁芯中协作,即,在锁柱壳体与锁芯之间的环形间隙中关于转动轴线径向地协作。因而,例如由于不必在锁柱壳体的所述切除部中进行这种协作(对于盘式制动栓的接合部),因此可以更简单且更精确的形成带反向齿区域。
为了确保在不受通常的偏差影响的情况下通过相关联的钥匙进行授权致动时圆柱锁具有适当的功能,优选地,至少一个盘式制动栓的所述带齿区域和圆柱锁的相关联的带反向齿区域相互协作,从而可以因在锁芯上施加与转动开锁方向相反的扭矩而取消所述的相互接合。因此,为了能够取消因所述的齿接合产生的对应盘式制动栓被止动在闭锁位置,仅须通过相关联的钥匙使锁芯短暂地逆着转动开锁方向转动。
根据另一有利实施方式,至少一个盘式制动栓还具有除所述接合部之外的附加接合部,附加接合部被布置为关于各自的偏置方向与所述接合部相对。在这种情况下,当盘式制动栓在附加闭锁位置的方向上沿着与各自的偏置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时,盘式制动栓阻止锁芯相对于锁柱壳体转动,在附加闭锁位置,附加接合部接合在锁柱壳体中的相关联的附加切除部中。该实施方式中的盘式制动栓也具有附加带齿区域,可使附加带齿区域与锁柱锁的所述带反向齿区域接合,从而当盘式制动栓处于附加闭锁位置并在锁芯上施加转动开锁方向上的扭矩时,盘式制动栓被止动而无法沿各自的偏置方向移动。换言之,如果证明可以不受所述的齿接合的影响而使盘式制动栓逆着偏置方向移动并且在该移动过程中可以将盘式制动栓移动超出解锁位置并进入附加闭锁位置,那么盘式制动栓的附加接合部同样也起到止动锁芯以使其无法相对于锁柱壳体转动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所述附加带齿区域与相关联的带反向齿区域之间的齿接合使锁芯不可能转动。因此,该实施方式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针对操纵的安全性。
根据优选实施方式,带反向齿区域设置在圆柱锁的至少一个止动件处,至少一个止动件被制成与锁芯和锁柱壳体分离。因而,由于例如可以将带反向齿区域制成为所述止动件的外部带齿布局,并且例如不必使带反向齿区域作用在锁柱壳体的沟槽中等,因此可以简化圆柱锁的制造。
由于存在这种分离的止动件,更优选地,该分离的止动件被可移动地支撑在锁芯处。分离的止动件的可移动性可用于使所述带齿区域与相关联的带反向齿区域更加可靠地接合以及为锁芯提供针对转动的额外保护。
所述止动件尤其被可枢转地支撑在所述锁芯处,并且枢转轴线优选地平行于锁芯的转动轴线延伸。
为了还可使所述止动件的带反向齿区域可靠地重新脱开与对应盘式制动栓的相关联的带齿区域的接合,更优选地,所述止动件在锁柱壳体的方向上被偏置,所述锁柱壳体的方向是远离对应的带齿区域或对应的盘式制动栓的方向。
如果所述止动件是可移动的,那么更优选地,止动件被支撑在锁柱壳体处,而对应的盘式制动栓的带齿区域以上述方式与带反向齿区域协作以将盘式制动栓止动在闭锁位置。通过将止动件支撑在锁柱壳体处确保了当在锁芯上施加转动开锁方向上的扭矩时,在所述带齿区域与相关联的带反向齿区域之间可靠地建立相互的接合,并且就这一点而言止动件例如并不跟随锁芯转动。换言之,确保了相关联的盘式制动栓的止动件不“脱离”。
特别有利地,所述止动件当被支撑在锁柱壳体处时阻止锁芯相对于锁柱壳体转动。换言之,所述止动件可以(除了对应的盘式制动栓的接合部与锁柱壳体中的相关联的切除部协作外)形成针对锁芯转动的保护。因此,盘式制动栓可以具有比较小的尺寸。因而,通过盘式制动栓的具体在轴向方向(还是关于锁芯的转动轴线)上的相应较小的厚度实现了锁芯的特别紧凑的结构形状。
根据另一有利实施方式,所述盘式制动栓在邻近所述带齿区域的位置具有释放切除部,当盘式制动栓处于解锁位置时,对应的止动件可被引入释放切除部中,并且当止动件接合在盘式制动栓的释放切除部中时,止动件对锁芯的上述止动被取消。因此,所述释放切除部使止动件能够移动以取消锁芯与锁柱壳体之间的所述针对转动的保护,并且当对应的盘式制动栓处于解锁位置时,止动件只可以进行相应的移动。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对应的止动件与多个盘式制动栓相关联、尤其与所有盘式制动栓相关联。因而实现了针对操纵的特别高的安全性。
共用的止动件可尤其与多个盘式制动栓相关联。因而不需要多个分离的止动件,因此实现了圆筒锁的有利的简单结构。
附图说明
以下参照附图并仅以示例的方式对本发明进行描述。
图1以分解图示出了盘式制动栓锁;
图2a和2b分别以横截面图和立体图(无锁柱壳体)示出了处于闭锁状态的盘式制动栓锁;
图3a和3b分别以横截面图(锁芯转动90°)和立体图(无锁柱壳体)示出了处于解锁状态的盘式制动栓锁。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主要参照图1对所示盘式制动栓圆筒锁进行描述。该锁具有锁柱壳体11和可在锁柱壳体11中转动的锁芯13。锁柱壳体11具有切除部15和附加切除部17(图2a和3a),切除部15和附加切除部17在锁柱壳体11的内护套面处平行于锁柱壳体11的转动轴线A以沟槽形状延伸,并且这两个切除部15、17被布置为彼此径向相对。此外,锁柱壳体11在其内护套面处还具有止动切除部19,止动切除部19同样平行于转动轴线A延伸。切除部15、17和止动切除部19形成与锁柱壳体11的内护套面基本为圆形的横截面的偏离。
多个盘式制动栓21以平移的方式可移动地保持在锁芯13中。每个盘式制动栓21具有芯部23、接合部25和被布置为关于转动轴线A与接合部25径向相对的附加接合部27。对应的芯部23围绕对应的盘式制动栓的钥匙孔29,并且盘式制动栓21的钥匙孔29和锁芯13的引入孔31共同形成钥匙槽33。每个盘式制动栓21处形成有带齿区域35和(在偏置方向X上邻近带齿区域35的)附加带齿区域37。在每个盘式制动栓21的带齿区域35与附加带齿区域37之间形成有释放切除部39。因此,释放切除部39同样被布置为在偏置方向X上邻近对应的带齿区域35。此外,偏置弹簧41与每个盘式制动栓21相关联,盘式制动栓21通过偏置弹簧41沿偏置方向X被偏置到闭锁位置,稍后对闭锁位置进行解释。
此外,所示的盘式制动栓圆筒锁还包括用于防止转动的制动栓43,制动栓43同样可移动地被保持在锁芯13中,并且偏置弹簧45与该制动栓43相关联。
此外,所述盘式制动栓圆筒锁还具有止动件47,止动件47通过连接销49以枢轴的方式可枢转地安装于锁芯13,连接销49接合在锁芯13的连接孔51中。连接销49穿过扭转弹簧53,扭转弹簧53与止动件47和锁芯13协作以将止动件47远离盘式制动栓21的各自带齿区域35偏置到偏置方向Y上,稍后会(参照图2a和3a)对此进行解释。该偏置还得到了压缩弹簧55的支持,压缩弹簧55接合在止动件47的支撑部57与锁芯13的弹簧安装件59之间。此外,止动件47还具有条形部61,条形部61平行于锁芯13的转动轴线A延伸。条形部61在朝向盘式制动栓21的一侧具有带反向齿的区域63。此外,止动件47还在其远离盘式制动栓21的外侧具有支撑部65,支撑部65同样平行于转动轴线A延伸。
此外,所示盘式制动栓锁还包括防钻板67和相关联的钥匙69。
以下主要参照图2a和3a对所示盘式制动栓圆筒锁的总体操作进行描述。图2a示出了完全引入相关联的钥匙69之前的锁。由于通过各自的偏置弹簧41进行偏置,因而盘式制动栓21处于闭锁位置,在闭锁位置,相应的接合部25接合在锁柱壳体11的相关联的切除部15中。因此,锁芯13被阻止相对于锁柱壳体11转动。相反,如果将相关联的钥匙69完全引入钥匙槽33中,那么会使盘式制动栓21沿与偏置方向X相反的方向进入相应的解锁位置,在解锁位置,接合部25从锁柱壳体11的切除部15退回到形成于锁柱壳体11与锁芯13之间的环形间隙处。现在,可通过钥匙69使锁芯13在开锁方向O上转动。图3a示出了这样转动90°后的结果。只要尚未完全将相关联的钥匙69完全引入钥匙槽33中,防转制动栓43(图1)就可防止锁芯13的转动致动。
必须注意,对于不同的盘式制动栓21,还可将偏置方向X定向为彼此相反,尤其在使用可反转的钥匙69时。因此,在该情况下,盘式制动栓21之一的闭锁位置被布置为与另一盘式制动栓21的闭锁位置径向相对。
所示盘式制动栓圆筒锁的特殊特征是盘式制动栓21的各自带齿区域35,带齿区域35与位于可枢转的止动件47的条形部61处的带反向齿区域63协作。假设在锁芯13上施加开锁方向O上的力矩,只要相应的制动栓21还处于根据图2a的闭锁位置,那么盘式制动栓21的各自带齿区域35就与所述带反向齿区域63以形状匹配的方式进行接合。在偏置方向Y上被偏置的止动件47被支撑在锁柱壳体11的内护套面处,并且止动件47的支撑部65接合在锁柱壳体11的止动切除部19中,从而尽管所述扭矩加载在锁芯13上,止动件47也无法后退。由于在带齿区域35与带反向齿区域63之间产生了形状匹配方式的接合,因此对应盘式制动栓21被阻止沿与偏置方向X相反的方向移动,即从图2a所示的闭锁位置在解锁位置的方向上移动。因而有效地保护了锁,以防在施加扭矩的同时通过对盘式制动栓21逐个进行“设定”来进行非授权开锁,并且完全阻止了将相应的盘式制动栓21从闭锁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
就这一点而言,相应的带齿区域35与带反向齿区域63之间的所述形状匹配方式的接合的作用方向基本上垂直于盘式制动栓21的偏置方向X延伸,即,基本上平行于止动件47的偏置方向Y延伸。由于存在止动件47在方向Y上的偏置,因此防止了盘式制动栓21的带齿区域35与止动件47的带反向齿区域63无意的相互接合。
由于止动件47的支撑部65接合在锁柱壳体11的止动切除部19中,因此只要盘式制动栓21处于根据图2a的闭锁位置,止动件47就可以阻止锁芯13(以及盘式制动栓21的接合部25)相对于锁柱壳体11转动。然而,只要通过将相关联的钥匙69引入钥匙槽33中以使所有的盘式制动栓21进入各自的解锁位置,那么通过使锁芯13在转动开锁方向O上转动,止动件47的条形部61就可枢转进入盘式制动栓21的各自释放切除部61中,从而取消止动件47的所述额外止动作用。就这一点而言,锁柱壳体11的内护套面起到对于止动件47枢转移动的带槽连接引导作用。图3b示出了盘式制动栓21的释放切除部39在这种状态下形成贯通沟槽以容纳止动件47的条形部61。
从图2a还可看到,如果对应的盘式制动栓21离开根据图2a的闭锁位置并超出所述闭锁位置而进入附加闭锁位置,那么锁柱壳体11的附加切除部17能够与盘式制动栓21的各自的附加接合部27协作从而阻止锁芯13相对于锁柱壳体11转动。在该情况下,在对应的盘式制动栓21的附加带齿区域37与止动件47的带反向齿区域63之间产生形状匹配方式的接合,从而防止了在锁芯13上施加转动开锁方向O上的扭矩的情况下盘式制动栓21回撤。
参考标记清单
11 锁柱壳体
13 锁芯
15 切除部
17 附加切除部
19 止动切除部
21 盘式制动栓
23 芯部
25 接合部
27 进一步接合部
29 钥匙孔
31 引入孔
33 钥匙槽
35 带齿区域
37 附加带齿区域
39 释放切除部
41 偏置弹簧
43 防转盘式制动栓
45 偏置弹簧
47 止动件
49 连接销
51 连接孔
53 扭转弹簧
55 压缩弹簧
57 支撑部
59 弹簧安装件
61 条形部
63 带反向齿区域
65 支撑部
67 防钻板
69 钥匙
A 锁芯的转动轴线
X 盘式制动栓的偏置方向
Y 止动件的偏置方向
O 锁芯的转动开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