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格构柱钢筋混凝土平台塔机基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格构柱钢筋混凝土平台塔机基础.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21427 U(45)授权公告日 2014.09.10CN203821427U(21)申请号 201420181645.5(22)申请日 2014.04.15E02D 27/42(2006.01)E02D 27/44(2006.01)(73)专利权人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地址 200083 上海市虹口区水电路180号(72)发明人黄兵 陈学方 金钱华 张伟叶绍铭(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代理人翁若莹(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格构柱钢筋混凝土平台塔机基础(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格构柱钢筋混凝土平台塔机基础,设于建筑物。
2、基础上,建筑物基础包括桩承台,钢筋混凝土平台固定于桩承台上方,钢筋混凝土平台上方设有钢结构裙房,所述钢筋混凝土平台上设有塔吊基础承载梁,塔吊设于所述钢结构裙房屋面之上,第一格构支撑柱顶部穿出所述钢结构裙房屋面并与塔吊塔身底座连接,第一格构支撑柱底部与塔吊基础承载梁上的预埋件刚性连接在一起;塔吊基础承载梁与所述桩承台之间设有第二格构支撑柱。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充分利用建筑物的桩承台及钢筋混凝土平台作为塔吊基础,格构支撑柱可多次周转使用,避免了单独施工塔吊基础桩、承台及埋设格构架的工作,不仅缩短了施工时间,而且节约了成本。(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
3、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21427 UCN 203821427 U1/1页21.一种格构柱钢筋混凝土平台塔机基础,设于建筑物基础上,建筑物基础包括桩承台(1),桩承台(1)底部通过钻孔灌注桩(2)与地基固定,钢筋混凝土平台(3)通过柱体(4)固定于桩承台(1)上方,钢筋混凝土平台(3)上方设有由钢结构梁柱(5)构成的钢结构裙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平台(3)上设有塔吊基础承载梁,塔吊(6)设于所述钢结构裙房屋面之上,所述钢结构裙房屋面与塔吊基础承载梁之间设有第一格构支撑柱(7),第一格构支撑柱(7)顶部穿。
4、出所述钢结构裙房屋面并与塔吊塔身底座连接,第一格构支撑柱(7)底部与塔吊基础承载梁上的预埋件刚性连接在一起;塔吊基础承载梁与所述桩承台(1)之间设有第二格构支撑柱(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格构柱钢筋混凝土平台塔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格构支撑柱(7)顶部通过米字型支撑与所述钢结构裙房屋面的钢结构主梁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格构柱钢筋混凝土平台塔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米字型支撑由工字钢制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格构柱钢筋混凝土平台塔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格构支撑柱(7)和第二格构支撑柱(8)均为钢质结构。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821427 U1/3页3一。
5、种格构柱钢筋混凝土平台塔机基础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格构柱钢筋混凝土平台塔机基础,用于解决塔吊塔身与主体结构间空间关系复杂、难以设置常规塔吊基础的问题,属于钢结构吊装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 目前,外部附着式塔吊,常规做法不外乎矩形板式(十字梁式)基础、矩形板式(十字梁式)桩基础、矩形(十字)格构式基础几种,附墙件一般与主体结构的梁、柱或剪力墙连接。0003 当塔吊设置的外部条件比较特殊,塔吊塔身与主体结构间空间关系复杂时,就会出现难以设置上述常规塔吊基础的工况。如某拟建建筑物位于湖面之上,主要由核心筒、顶部钢结构球体及三个月牙钢结构组成,顶部钢结构球体设于核心筒顶部,三个月牙。
6、钢结构等距设于核心筒外侧。其中,核心筒半径4m,顶部钢结构球体半径10.5m,建筑高度98m。图1为该建筑物基础示意图,包括桩承台1,桩承台1底部通过钻孔灌注桩2与地基固定,钢筋混凝土平台3通过柱体4固定于桩承台1上方,钢筋混凝土平台3上方设有由钢结构梁柱5构成的钢结构裙房。钢筋混凝土平台3施工完成,围堰拆除后,钢筋混凝土平台3以下部分将被水淹没。0004 因建筑物呈现头大脚小的状态,塔吊塔身必须布置在球体范围之外,造成附墙长度超长。因该建筑物位于湖面之上,则塔吊承受的风载还较市区或郊区大。因此,该工况下难以设置常规塔吊基础。实用新型内容0005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塔吊。
7、塔身与建筑物主体结构间空间关系复杂的工况的便于拆装且节约成本的格构柱钢筋混凝土平台塔机基础。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格构柱钢筋混凝土平台塔机基础,设于建筑物基础上,建筑物基础包括桩承台,桩承台底部通过钻孔灌注桩与地基固定,钢筋混凝土平台通过柱体固定于桩承台上方,钢筋混凝土平台上方设有由钢结构梁柱构成的钢结构裙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平台上设有塔吊基础承载梁,塔吊设于所述钢结构裙房屋面之上,所述钢结构裙房屋面与塔吊基础承载梁之间设有第一格构支撑柱,第一格构支撑柱顶部穿出所述钢结构裙房屋面并与塔吊塔身底座连接,第一格构支撑柱底部与塔吊基础承载梁上的预埋件。
8、刚性连接在一起;塔吊基础承载梁与所述桩承台之间设有第二格构支撑柱。0007 优选地,所述第一格构支撑柱顶部通过米字型支撑与所述钢结构裙房屋面的钢结构主梁连接。0008 优选地,所述米字型支撑由工字钢制成。0009 优选地,所述第一格构支撑柱和第二格构支撑柱均为钢质结构。001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充分利用建筑物的桩承台及钢筋说 明 书CN 203821427 U2/3页4混凝土平台作为塔吊基础,格构支撑柱可多次周转使用,避免了单独施工塔吊基础桩、承台及埋设格构架的工作,不仅缩短了施工时间,而且节约了成本,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0011 图1为建筑物基础示意图;0。
9、0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格构柱钢筋混凝土平台塔机基础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3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一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格构柱钢筋混凝土平台塔机基础示意图,在建筑物基础的钢筋混凝土平台3上增加塔吊基础承载梁。塔吊6安装在钢结构裙房屋面之上,钢结构裙房屋面之下与钢筋混凝土平台3上的塔吊基础承载梁之间采用钢质的第一格构支撑柱7支撑,第一格构支撑柱7顶部穿出钢结构裙房屋面结构层并与塔吊塔身底座连接,第一格构支撑柱7底部与塔吊基础承载梁上的预埋件刚性连接在一起。在塔吊基础承载梁与桩承台1之间安装第二格构支撑柱8。这样,在塔吊基础承载。
10、梁与桩承台1之间采用钢质格构支撑柱顶紧,以便将塔吊竖向荷载传递至建筑物底部的群桩承台之上。0015 第一格构支撑柱7顶部采用型钢米字支撑与钢结构裙房屋面的钢结构主梁连接在一起,以抵抗塔吊的弯矩及扭矩,防止格构支撑柱的变形造成屋面混凝土开裂漏水。0016 塔吊的附墙,采用定制长度的附墙间,与月牙钢结构连接。为防止扭矩过大造成变形,月牙钢结构与附墙连接截面处采用钢管进行加固。0017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格构柱钢筋混凝土平台塔机基础的具体安装步骤如下:0018 第一步:安装钢筋混凝土平台3与桩承台1之间的第二格构支撑柱8,为便于后期拆除,第二格构支撑柱8底座与桩承台1连接。第二格构支撑柱8底座、第二格。
11、构支撑柱8顶部与钢筋混凝土平台3上的塔吊基础承载梁间的空隙采用灌浆处理,以保证顶紧效果。0019 第二步:安装钢结构裙房之内的第一格构支撑柱7。第一格构支撑柱7顶部穿出钢结构裙房屋面与塔吊塔身连接,第一格构支撑柱7安装垂直度控制在11000以内,第一格构支撑柱7的柱顶不平整度控制在2mm以内。第一格构支撑柱7的柱顶端头板厚度不得小于20mm,第一格构支撑柱7的柱底与塔吊基础承载梁上的预埋件满焊在一起,刚性柱脚做法。0020 第三步:安装第一格构支撑柱7顶部的米字型支撑。考虑到第一格构支撑柱7穿过钢结构裙房屋面钢筋混凝土楼板,塔吊运行时扭矩过大将会造成楼板开裂,故决定加设米字型支撑,同时在第一格。
12、构支撑柱7钢管位于混凝土范围内设置止水钢板一道。采用36#工字钢制作米字型支撑,米字型支撑一端与第一格构支撑柱7连接,米字型支撑另一端与钢结构裙房屋面钢梁中的主梁连接。在塔吊第一道附墙安装前,扭矩基本由米字型撑和钢筋混凝土楼板共同承担;第一道附墙安装后,扭矩主要由附墙承担。试验证明,米字型支撑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钢筋混凝土楼板无任何裂缝。0021 附墙安装:因核心筒直径太小,附墙如果安装在核心筒主梁之上,将造成附墙夹角过小,无法满足要求。故决定将附墙安装在月牙钢结构之上,考虑到月牙钢结构本身的抗扭能力,决定在连接截面上增加钢管结构加固月牙。说 明 书CN 203821427 U3/3页5002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格构柱钢筋混凝土平台塔机基础拆除时,拆除格构支撑柱即可,第一格构支撑柱7埋入钢筋混凝土平台部分不予取出,需做好钢筋混凝土平台的防水措施。002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格构柱钢筋混凝土平台塔机基础充分利用建筑物的桩承台及钢筋混凝土平台作为塔吊基础,格构支撑柱可多次周转使用,避免了单独施工塔吊基础桩、承台及埋设格构架的工作,不仅节约了施工时间,而且节约了成本,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说 明 书CN 203821427 U1/2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21427 U2/2页7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21427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