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渣场排水及排泥石流结构.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1485135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78.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526087.1

申请日:

2014.09.12

公开号:

CN204212103U

公开日:

2015.03.1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2B3/10

主分类号:

E02B3/10

申请人: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钟伟斌; 魏芳; 王凤军; 董宝顺

地址:

310014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潮王路2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1

代理人:

韩小燕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渣场排水及排泥石流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渣场排水及排泥石流结构,既能起到排水和排泥石流的作用,又能达到快速、低成本施工,且适用性强、布置灵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渣场排水及排泥石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若干钢筋石笼构成的纵剖面为台阶型,横剖面为U型的柔性结构的排导明渠,该排导明渠周边3~10m范围内的弃渣经过碾压后形成渣体,并在该渣体内预留插筋;所述钢筋石笼之间采用连接筋连接,且通过预留的插筋与渣体连接,该钢筋石笼构成的排导明渠的内表面覆盖有土工膜,且土工膜表面覆盖有喷混凝土。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交通工程冲沟型弃渣场。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渣场排水及排泥石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若干钢筋石笼(1)构成的纵剖面为台阶型,横剖面为U型的柔性结构的排导明渠,该排导明渠周边3~10m范围内的弃渣经过碾压后形成渣体(6),并在该渣体内预留插筋(2);所述钢筋石笼(1)之间采用连接筋(3)连接,并通过预留的插筋(2)与渣体(6)连接,该钢筋石笼构成的排导明渠的内表面覆盖有土工膜(4),且土工膜表面(4)覆盖有喷混凝土(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渣场排水及排泥石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石笼(1)构成的排导明渠的明渠净宽W2:明渠净高H2为1:1~5:1;钢筋石笼(1)的宽度W1:明渠净宽W2为1:5;钢筋石笼(1)的厚度H1:明渠净高H2为1:3;纵向钢筋石笼(1)搭界长度L2:钢筋石笼(1)的长度L1为1:3。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渣场排水及排泥石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筋(2)采用C22~C28的钢筋,长度3~6m,间距1.5~3m,连接筋(3)采用Ф6.5的钢筋。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渣场排水及排泥石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膜(4)每10~15m预留伸缩节,喷混凝土(5)的厚度大于等于10cm。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渣场排水及排泥石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渣场排水及排泥石流结构,主要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交通工程冲沟型弃渣场。
背景技术
泥石流灾害是我国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之一,随着山区经济的发展、西部大开发的深化,泥石流工程治理需求越来越旺盛。
西部地区具备布置渣场的冲沟往往为泥石流沟,常用的排水及排泥石流措施有渣场两侧山体布置排导洞或排导明渠,渣场底部布置排导箱涵。但上述排导结构造价高、施工难度大,泥石流过后维修难度大。找到一种即可靠又经济的渣场排水及排泥石流结构,仍是目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渣场排水及排泥石流结构,既能起到排水和排泥石流的作用,又能达到快速、低成本施工,且适用性强、布置灵活。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渣场排水及排泥石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若干钢筋石笼构成的纵剖面为台阶型,横剖面为U型的柔性结构的排导明渠,该排导明渠周边3~10m范围内的弃渣经过碾压后形成渣体,并在该渣体内预留插筋;所述钢筋石笼之间采用连接筋连接,且通过预留的插筋与渣体连接,该钢筋石笼构成的排导明渠的内表面覆盖有土工膜,且土工膜表面覆盖有喷混凝土。
所述钢筋石笼构成的排导明渠的明渠净宽W2:明渠净高H2为1:1~5:1;钢 筋石笼的宽度W1:明渠净宽W2为1:5;钢筋石笼的厚度H1:明渠净高H2为1:3;纵向钢筋石笼搭界长度L2:钢筋石笼的长度L1为1:3。
所述插筋采用C22~C28的钢筋,长度3~6m,间距1.5~3m,连接筋采用Ф6.5的钢筋。
所述土工膜每10~15m预留伸缩节,喷混凝土的厚度大于等于1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渣场布置排导明渠,具有排水及排泥石流的功能,采用柔性结构,并布置成台阶型,防止了渣体不均匀沉降的不利影响,且排导明渠与渣体之间采用连接筋连接,防止了洪水及泥石流冲刷排导明渠;本实用新型具有施工方便、经济性好、适用性强、布置灵活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横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纵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为一种渣场排水及排泥石流结构,是由钢筋石笼1、插筋2、连接筋3、土工膜4、喷混凝土5组成的柔性结构的排导明渠。如图1所示,钢筋石笼1构成的排导明渠的明渠净宽W2:明渠净高H2等于1:1~5:1;排导明渠的侧墙的宽度,即钢筋石笼1的宽度W1:明渠净宽W2不小于1:5;排导明渠的底板的厚度,即钢筋石笼1的厚度H1:明渠净高H2不小于1:3;如图2所示,纵向钢筋石笼1搭界长度L2:钢筋石笼1的长度L1不小于1:3。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首先,完成排导明渠周边3~10m范围内的弃渣碾压,碾压后的渣体6内预留插筋2,插筋2采用C22~C28的钢筋,长度3~6m,间距1.5~3m;其次,按图1、图2所示,进行钢筋石笼1的施工,将钢筋石笼1横剖面上布置成“U”型,纵剖面上布置成台阶型,该钢筋石笼与渣体6通过预 留的插筋2连接,且钢筋石笼1之间采用连接筋3连接,该连接筋采用Ф6.5的钢筋;最后,在钢筋石笼1表面覆盖土工膜4,土工膜4表面覆盖喷混凝土5,且土工膜4每10~15m预留伸缩节,喷混凝土5厚度不小于10cm。

一种渣场排水及排泥石流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渣场排水及排泥石流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渣场排水及排泥石流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渣场排水及排泥石流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渣场排水及排泥石流结构.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20526087.1(22)申请日 2014.09.12E02B 3/10(2006.01)(73)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 310014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潮王路22号(72)发明人钟伟斌 魏芳 王凤军 董宝顺(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代理人韩小燕(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渣场排水及排泥石流结构(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渣场排水及排泥石流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渣场排水及排泥石流结构,既能起到排水和排泥石流的作用,又能达到快速、低成本施工,且适用性强、布置灵。

2、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渣场排水及排泥石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若干钢筋石笼构成的纵剖面为台阶型,横剖面为U型的柔性结构的排导明渠,该排导明渠周边310m范围内的弃渣经过碾压后形成渣体,并在该渣体内预留插筋;所述钢筋石笼之间采用连接筋连接,且通过预留的插筋与渣体连接,该钢筋石笼构成的排导明渠的内表面覆盖有土工膜,且土工膜表面覆盖有喷混凝土。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交通工程冲沟型弃渣场。(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212103 U(45)授权公告日 2015.03。

3、.18CN 204212103 U1/1页21.一种渣场排水及排泥石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若干钢筋石笼(1)构成的纵剖面为台阶型,横剖面为U型的柔性结构的排导明渠,该排导明渠周边310m范围内的弃渣经过碾压后形成渣体(6),并在该渣体内预留插筋(2);所述钢筋石笼(1)之间采用连接筋(3)连接,并通过预留的插筋(2)与渣体(6)连接,该钢筋石笼构成的排导明渠的内表面覆盖有土工膜(4),且土工膜表面(4)覆盖有喷混凝土(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渣场排水及排泥石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石笼(1)构成的排导明渠的明渠净宽W2:明渠净高H2为1:15:1;钢筋石笼(1)的宽度W1:明。

4、渠净宽W2为1:5;钢筋石笼(1)的厚度H1:明渠净高H2为1:3;纵向钢筋石笼(1)搭界长度L2:钢筋石笼(1)的长度L1为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渣场排水及排泥石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筋(2)采用C22C28的钢筋,长度36m,间距1.53m,连接筋(3)采用6.5的钢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渣场排水及排泥石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膜(4)每1015m预留伸缩节,喷混凝土(5)的厚度大于等于10cm。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212103 U1/2页3一种渣场排水及排泥石流结构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渣场排水及排泥石流结构,主要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

5、、交通工程冲沟型弃渣场。背景技术0002 泥石流灾害是我国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之一,随着山区经济的发展、西部大开发的深化,泥石流工程治理需求越来越旺盛。0003 西部地区具备布置渣场的冲沟往往为泥石流沟,常用的排水及排泥石流措施有渣场两侧山体布置排导洞或排导明渠,渣场底部布置排导箱涵。但上述排导结构造价高、施工难度大,泥石流过后维修难度大。找到一种即可靠又经济的渣场排水及排泥石流结构,仍是目前需要考虑的问题。发明内容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渣场排水及排泥石流结构,既能起到排水和排泥石流的作用,又能达到快速、低成本施工,且适用性强、布置灵活。0005 本实。

6、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渣场排水及排泥石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若干钢筋石笼构成的纵剖面为台阶型,横剖面为U型的柔性结构的排导明渠,该排导明渠周边310m范围内的弃渣经过碾压后形成渣体,并在该渣体内预留插筋;所述钢筋石笼之间采用连接筋连接,且通过预留的插筋与渣体连接,该钢筋石笼构成的排导明渠的内表面覆盖有土工膜,且土工膜表面覆盖有喷混凝土。0006 所述钢筋石笼构成的排导明渠的明渠净宽W2:明渠净高H2为1:15:1;钢筋石笼的宽度W1:明渠净宽W2为1:5;钢筋石笼的厚度H1:明渠净高H2为1:3;纵向钢筋石笼搭界长度L2:钢筋石笼的长度L1为1:3。0007 所述插筋采用C22C2。

7、8的钢筋,长度36m,间距1.53m,连接筋采用6.5的钢筋。0008 所述土工膜每1015m预留伸缩节,喷混凝土的厚度大于等于10cm。00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渣场布置排导明渠,具有排水及排泥石流的功能,采用柔性结构,并布置成台阶型,防止了渣体不均匀沉降的不利影响,且排导明渠与渣体之间采用连接筋连接,防止了洪水及泥石流冲刷排导明渠;本实用新型具有施工方便、经济性好、适用性强、布置灵活等特点。附图说明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横剖面示意图。001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纵剖面示意图。说 明 书CN 204212103 U2/2页4具体实施方式0012 本实施例为一种渣。

8、场排水及排泥石流结构,是由钢筋石笼1、插筋2、连接筋3、土工膜4、喷混凝土5组成的柔性结构的排导明渠。如图1所示,钢筋石笼1构成的排导明渠的明渠净宽W2:明渠净高H2等于1:15:1;排导明渠的侧墙的宽度,即钢筋石笼1的宽度W1:明渠净宽W2不小于1:5;排导明渠的底板的厚度,即钢筋石笼1的厚度H1:明渠净高H2不小于1:3;如图2所示,纵向钢筋石笼1搭界长度L2:钢筋石笼1的长度L1不小于1:3。0013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首先,完成排导明渠周边310m范围内的弃渣碾压,碾压后的渣体6内预留插筋2,插筋2采用C22C28的钢筋,长度36m,间距1.53m;其次,按图1、图2所示,进行钢筋石笼1的施工,将钢筋石笼1横剖面上布置成“U”型,纵剖面上布置成台阶型,该钢筋石笼与渣体6通过预留的插筋2连接,且钢筋石笼1之间采用连接筋3连接,该连接筋采用6.5的钢筋;最后,在钢筋石笼1表面覆盖土工膜4,土工膜4表面覆盖喷混凝土5,且土工膜4每1015m预留伸缩节,喷混凝土5厚度不小于10cm。说 明 书CN 204212103 U1/1页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212103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