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突起路标.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1485109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225709.7

申请日:

2014.05.05

公开号:

CN203866726U

公开日:

2014.10.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1F 9/0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黄登峰变更后权利人:深圳市拓安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422317 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山门镇田凼村永华组变更后权利人: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大浪街道高峰社区石观工业区联润路安丰工业区二期B1栋4楼登记生效日:20150518|||授权

IPC分类号:

E01F9/06

主分类号:

E01F9/06

申请人:

黄登峰

发明人:

黄登峰; 梁志明

地址:

422317 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山门镇田凼村永华组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交通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太阳能突起路标。它包括外壳体,外壳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灯位孔,灯位孔内套接有发光罩,外壳体上、与灯位孔相邻的位置设置有光片槽,光片槽内嵌装有反光片;发光罩内开设有灯体容置腔,灯体容置腔的前端上开设有凹陷结构的且与灯体容置腔相连通的聚光腔,聚光腔布置在灯体容置腔的中轴线上。本实用新型利用聚光腔实现发光罩的中心聚焦,使路标的发光亮度更亮,利用灯体容置腔的侧壁对灯珠侧面发出的光进行折射,增加了路标外围的出光面积,从而实现主动发光;同时,利用反光片可以在车辆的灯光的照射下实现被动发光;其结构简单,发光亮度高且面积大、可视距离远,具有良好的视线诱导及警示效果。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太阳能突起路标,它包括外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装配灯珠的灯位孔,所述灯位孔内套接有用于罩设灯珠的发光罩,所述外壳体上、与灯位孔相邻的位置设置有光片槽,所述光片槽内嵌装有反光片;
所述发光罩内开设有灯体容置腔,所述灯体容置腔的前端上开设有凹陷结构的且与灯体容置腔相连通的聚光腔,所述聚光腔布置在灯体容置腔的中轴线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突起路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容置腔的侧壁上环周的设置有凹陷结构的折射位。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突起路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罩的外壁上设置有众多呈矩阵排列分布的发光凸点。

4.  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突起路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位孔的数量至少为一对,所述灯位孔和光片槽同时开设在外壳体的前侧面和/或后侧面上,所述光片槽位于同一侧面的两个灯位孔之间。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突起路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片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众多呈矩阵排列分布的反光凸点。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太阳能突起路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交通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太阳能突起路标。
背景技术
突起路标是一种用于结合道路的标线固定在路面上的装置,以在夜间或雨雾天气起到视线诱导及警示作用,具有主动发光和被动反光的视觉诱导效果,当车辆偏离正常行车道时会使车辆产生振颤,以引起驾驶人员警惕。
现有的突起路标大都采用主动发光的形式,即通过设置于路标壳体内的灯珠及贴附在灯珠外侧的发光片(或者是灯罩板)实现路标的发光,发光片一般采用平整的盖板形式,如此,此类发光结构的路标的外围发光面积较小,亮度低,可视距离短,进而使得整个路标的诱导及警示作用无法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
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突起路标进行结构及发光原理改进,以提高路标的使用效果,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接单、采用主动发光与被动发光相结合的方式,外围出光面积大、亮度高、可视距离远的太阳能突起路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突起路标,它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装配灯珠的灯位孔,所述灯位孔内套接有用于罩设灯珠的发光罩,所述外壳体上、与灯位孔相邻的位置设置有光片槽,所述光片槽内嵌装有反光片;
所述发光罩内开设有灯体容置腔,所述灯体容置腔的前端上开设有凹陷结构的且与灯体容置腔相连通的聚光腔,所述聚光腔布置在灯体容置腔的中轴线上。
优选地,所述灯体容置腔的侧壁上环周的设置有凹陷结构的折射位。
优选地,所述发光罩的外壁上设置有众多呈矩阵排列分布的发光凸点。
优选地,所述灯位孔的数量至少为一对,所述灯位孔和光片槽同时开设在外壳体的前侧面和/或后侧面上,所述光片槽位于同一侧面的两个灯位孔之间。
优选地,所述反光片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众多呈矩阵排列分布的反光凸点。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利用聚光腔实现发光罩的中心聚焦,使路标的发光亮度更亮,利用灯体容置腔的侧壁对灯珠侧面发出的光进行折射,增加了路标外围的出光面积,从而实现主动发光;同时,利用反光片可以在车辆的灯光的照射下实现被动发光;其结构简单,发光亮度高且面积大、可视距离远,具有良好的视线诱导及警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光罩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路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2和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突起路标,它包括外形呈赛车型结构的外壳体1,在外壳体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装配灯珠2的灯位孔 3,在灯位孔3内套接有用于罩设灯珠2的发光罩4,在外壳体1上、与灯位孔3相邻的位置设置有光片槽5,在光片槽5内嵌装有反光片6;同时,在发光罩4内开设有灯体容置腔7,以利用灯体容置腔7将灯珠2的主体套接在发光罩4内,而在灯体容置腔7的前端上开设有凹陷结构的且与灯体容置腔7相连通的聚光腔8,聚光腔8布置在灯体容置腔7的中轴线上。
如此,可使聚光腔8的中轴线与灯珠2的主光轴重合,通过聚光腔8将光线进行中心聚焦,使得整个路标的发光亮度更亮、可视距离更远;同时,利用灯体容置腔7的侧壁可将灯珠2的余光进行折射,极大的增加了发光罩4或路标的整个外围出光面积;从而实现路标的主动发光。而利用反光片6可使得路标在被车灯照射时,实现被动发光。
为了增强发光罩4的折射效果,进一步增加路标的外围出光面积,在灯体容置腔7的侧壁上环周的设置有凹陷结构的折射位7-1,折射位7-1的表面可设置弧线结构;同时,可在发光罩4的外壁上设置众多呈矩阵排列分布的发光凸点9,利用发光凸点9可以实现二次折射或反射。
路标的整个外部结构可以根据现有的路标结构进行选择,也可设置为本实施例的赛车型,而根据灯位孔3的设置位置和数量,可以形成单面发光路标或双面发光路标,本实施例优选的灯位孔3采用成对设置(即:灯位孔3的数量至少为一对),如此,可将灯位孔3和光片槽5同时开设在外壳体1的前侧面和/或后侧面上,而光片槽5则位于外壳体1的同一侧面的两个灯位孔3之间。为增强反光片6的反光效果,在反光片6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众多呈矩阵排列分布的反光凸点1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一种太阳能突起路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太阳能突起路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太阳能突起路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太阳能突起路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太阳能突起路标.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66726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0.08CN203866726U(21)申请号 201420225709.7(22)申请日 2014.05.05E01F 9/06(2006.01)(73)专利权人黄登峰地址 422317 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山门镇田凼村永华组(72)发明人黄登峰 梁志明(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太阳能突起路标(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交通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太阳能突起路标。它包括外壳体,外壳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灯位孔,灯位孔内套接有发光罩,外壳体上、与灯位孔相邻的位置设置有光片槽,光片槽内嵌装有反光片;发光罩内开设有灯体容。

2、置腔,灯体容置腔的前端上开设有凹陷结构的且与灯体容置腔相连通的聚光腔,聚光腔布置在灯体容置腔的中轴线上。本实用新型利用聚光腔实现发光罩的中心聚焦,使路标的发光亮度更亮,利用灯体容置腔的侧壁对灯珠侧面发出的光进行折射,增加了路标外围的出光面积,从而实现主动发光;同时,利用反光片可以在车辆的灯光的照射下实现被动发光;其结构简单,发光亮度高且面积大、可视距离远,具有良好的视线诱导及警示效果。(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66726 UCN 2038。

3、66726 U1/1页21.一种太阳能突起路标,它包括外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装配灯珠的灯位孔,所述灯位孔内套接有用于罩设灯珠的发光罩,所述外壳体上、与灯位孔相邻的位置设置有光片槽,所述光片槽内嵌装有反光片;所述发光罩内开设有灯体容置腔,所述灯体容置腔的前端上开设有凹陷结构的且与灯体容置腔相连通的聚光腔,所述聚光腔布置在灯体容置腔的中轴线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突起路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容置腔的侧壁上环周的设置有凹陷结构的折射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突起路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罩的外壁上设置有众多呈矩阵排列分布的发光凸点。4.如权利要求1。

4、-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突起路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位孔的数量至少为一对,所述灯位孔和光片槽同时开设在外壳体的前侧面和/或后侧面上,所述光片槽位于同一侧面的两个灯位孔之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突起路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片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众多呈矩阵排列分布的反光凸点。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866726 U1/2页3一种太阳能突起路标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交通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太阳能突起路标。背景技术0002 突起路标是一种用于结合道路的标线固定在路面上的装置,以在夜间或雨雾天气起到视线诱导及警示作用,具有主动发光和被动反光的视觉诱导效果,当车辆偏离。

5、正常行车道时会使车辆产生振颤,以引起驾驶人员警惕。0003 现有的突起路标大都采用主动发光的形式,即通过设置于路标壳体内的灯珠及贴附在灯珠外侧的发光片(或者是灯罩板)实现路标的发光,发光片一般采用平整的盖板形式,如此,此类发光结构的路标的外围发光面积较小,亮度低,可视距离短,进而使得整个路标的诱导及警示作用无法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0004 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突起路标进行结构及发光原理改进,以提高路标的使用效果,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实用新型内容0005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接单、采用主动发光与被动发光相结合的方式,外围出光面积大、亮度高、可视距离远的太阳。

6、能突起路标。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7 一种太阳能突起路标,它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装配灯珠的灯位孔,所述灯位孔内套接有用于罩设灯珠的发光罩,所述外壳体上、与灯位孔相邻的位置设置有光片槽,所述光片槽内嵌装有反光片;0008 所述发光罩内开设有灯体容置腔,所述灯体容置腔的前端上开设有凹陷结构的且与灯体容置腔相连通的聚光腔,所述聚光腔布置在灯体容置腔的中轴线上。0009 优选地,所述灯体容置腔的侧壁上环周的设置有凹陷结构的折射位。0010 优选地,所述发光罩的外壁上设置有众多呈矩阵排列分布的发光凸点。0011 优选地,所述灯位孔的数量至少为。

7、一对,所述灯位孔和光片槽同时开设在外壳体的前侧面和/或后侧面上,所述光片槽位于同一侧面的两个灯位孔之间。0012 优选地,所述反光片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众多呈矩阵排列分布的反光凸点。0013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利用聚光腔实现发光罩的中心聚焦,使路标的发光亮度更亮,利用灯体容置腔的侧壁对灯珠侧面发出的光进行折射,增加了路标外围的出光面积,从而实现主动发光;同时,利用反光片可以在车辆的灯光的照射下实现被动发光;其结构简单,发光亮度高且面积大、可视距离远,具有良好的视线诱导及警示效果。附图说明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说 明 书CN 203866726 U2/2页40。

8、015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光罩的截面结构示意图;0016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路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7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0018 如图1、2和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突起路标,它包括外形呈赛车型结构的外壳体1,在外壳体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装配灯珠2的灯位孔3,在灯位孔3内套接有用于罩设灯珠2的发光罩4,在外壳体1上、与灯位孔3相邻的位置设置有光片槽5,在光片槽5内嵌装有反光片6;同时,在发光罩4内开设有灯体容置腔7,以利用灯体容置腔7将灯珠2的主体套接在发光罩4内,而在灯体容置。

9、腔7的前端上开设有凹陷结构的且与灯体容置腔7相连通的聚光腔8,聚光腔8布置在灯体容置腔7的中轴线上。0019 如此,可使聚光腔8的中轴线与灯珠2的主光轴重合,通过聚光腔8将光线进行中心聚焦,使得整个路标的发光亮度更亮、可视距离更远;同时,利用灯体容置腔7的侧壁可将灯珠2的余光进行折射,极大的增加了发光罩4或路标的整个外围出光面积;从而实现路标的主动发光。而利用反光片6可使得路标在被车灯照射时,实现被动发光。0020 为了增强发光罩4的折射效果,进一步增加路标的外围出光面积,在灯体容置腔7的侧壁上环周的设置有凹陷结构的折射位7-1,折射位7-1的表面可设置弧线结构;同时,可在发光罩4的外壁上设置。

10、众多呈矩阵排列分布的发光凸点9,利用发光凸点9可以实现二次折射或反射。0021 路标的整个外部结构可以根据现有的路标结构进行选择,也可设置为本实施例的赛车型,而根据灯位孔3的设置位置和数量,可以形成单面发光路标或双面发光路标,本实施例优选的灯位孔3采用成对设置(即:灯位孔3的数量至少为一对),如此,可将灯位孔3和光片槽5同时开设在外壳体1的前侧面和/或后侧面上,而光片槽5则位于外壳体1的同一侧面的两个灯位孔3之间。为增强反光片6的反光效果,在反光片6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众多呈矩阵排列分布的反光凸点10。002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说 明 书CN 203866726 U1/2页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66726 U2/2页6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66726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