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高温掘进巷道分段降温装置.pdf

上传人:zhu****69 文档编号:1484837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96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313245.5

申请日:

2014.06.13

公开号:

CN203925562U

公开日:

2014.11.0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21F3/00

主分类号:

E21F3/00

申请人:

河南理工大学

发明人:

王成; 顾树圣; 黄存捍; 韩学峰; 支光辉; 徐汇

地址:

454000 河南省焦作市高新区世纪大道2001号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代理人:

张绍琳;郑园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高温掘进巷道分段降温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由下至上依次分为热气回收仓、进气仓和冷气排出仓,所述进气仓内设有涡流管,涡流管的冷气流端与冷气排出仓相连,涡流管的热气流端与热气回收仓相连接;在进气仓上设有进气口接口,涡流管与进气口接口之间设有气压管,所述进气仓通过进气口接口与压缩空气管道相连,在压缩空气管道上设有压力调节阀,所述热气回收仓通过其上设置的排气孔接口与热气排放管道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没有运动部件,结构紧凑、轻巧、成本低、寿命长;不利用氟利昂制冷剂并能及时制出冷气、制冷效率高速度快,只要接入压缩空气,就可以及时使井下工作面制冷。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煤矿高温掘进巷道分段降温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由下至上依次分为热气回收仓(9)、进气仓(7)和冷气排出仓(3),所述进气仓内设有涡流管(4),涡流管的冷气流端与冷气排出仓相连,涡流管的热气流端与热气回收仓相连接;在进气仓上设有进气口接口(6),涡流管与进气口接口之间设有气压管(5),所述进气仓通过进气口接口与压缩空气管道(12)相连,在压缩空气管道上设有压力调节阀(11),所述热气回收仓通过其上设置的排气孔接口(8)与热气排放管道(13)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工作面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管以并联或串联的连接方式安装在进气仓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工作面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气排出仓外缘设有导风板(2)。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井下工作面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分为内层和外层,在内层和外层中间填充阻燃保温隔热材料形成保温层(10)。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煤矿高温掘进巷道分段降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煤矿高温掘进巷道分段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矿井开采深度不断加大、通风距离不断延长、通风断面小等诸多因素,不能满足工作面需风量的要求,造成井下局部地点温度升高,产生高温热害,很大程度上与瓦斯治理、开采程序、劳动环境等不利于安全生产的矛盾尤为突出。经现场观察与论证,对矿井实施人工降温十分必要。
通过现场调查与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得出以下现有矿井降温措施:
1.对现有通风系统进行调整。存在的问题:当风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增风降温的效果就会减弱,同时增风降温还受到矿井断面和通风机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应用范围降低。
采取隔热措施。存在的问题:费用较高,时效较差,随着时间的推移,喷涂的隔热层的隔热作用会大大降低,同时还会产生火灾,有毒气体释放等不安全因素。
对进风流预降温。存在的问题:会增加进风流的湿度,会导致潮湿的作业环境,夏季外部环境温度较高,很难达到矿井所需制冷量,所以降温效果不明显。
通过分析发现,以上现有矿井降温措施,并不能有效的对矿井井下工作面进行降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煤矿高温掘进巷道分段降温装置,利用矿井井下压缩空气,实现矿井井下工作面降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煤矿高温掘进巷道分段降温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由下至上依次分为热气回收仓、进气仓和冷气排出仓,所述进气仓内设有涡流管,涡流管的冷气流端与冷气排出仓相连,涡流管的热气流端与热气回收仓相连接;在进气仓上设有进气口接口,涡流管与进气口接口之间设有气压管,所述进气仓通过进气口接口与压缩空气管道相连,在压缩空气管道上设有压力调节阀,所述热气回收仓通过其上设置的排气孔接口与热气排放管道相连接。
根据矿井井下工作面所需制冷量不同,所述涡流管以并联或串联的连接方式安装在进气仓内。
为方便引导涡流管的冷气流端冷气流的方向,并及时将分离出的冷气流对矿井的工作面进行降温,所述冷气排出仓外缘设有导风板。
所述箱体由金属材料或其他不可燃材料制作,箱体分为内层和外层,内层和外层中间填充阻燃保温隔热材料形成保温层,对热气收集仓和冷气排出仓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
一种煤矿高温掘进巷道分段降温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将箱体安装在矿井井下工作面中,压缩空气管道接入压缩空气,通过压力调节阀调节输入压缩空气的压力和流量;②压缩空气通过压缩空气管道与进气口连接,进气接口与装置内部的气压管连接,气压管与涡流管连接;③压缩空气输送到涡流管后在涡流管内发生能量分离,涡流管一端产生低温冷气流,另一端产生高温热气流;④冷气流通过冷气排出仓和导风板排出,冷气释放到矿井工作面内,实现矿井工作面降温;热气流进入热气回收仓,然后通过排气孔接口与热气排放管道连接,排放到工作面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①本实用新型没有运动部件,结构紧凑、轻巧、成本低、免维护,寿命长;②本实用新型不利用氟利昂制冷剂并能及时制出冷气、环保无污染、并且不受矿井通风断面和通风机能力制约、不受井下环境影响、制冷效率高速度快,只要接入压缩空气,就可以及时使井下工作面制冷;③涡流管产生的热气流采用集中排放,不与井下工作面空气产生二次热交换;④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井下降温成本,提高了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中:1-箱体,2-导风板,3-冷气排出仓,4-涡流管,5-气压管,6-进气接口,7-进气仓,8-排气孔接口,9-热气收集仓,10-保温层,11-压力调节阀12-压缩空气管道,13-热气排放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井下工作面降温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热气回收仓9、进气仓7和冷气排出仓3,所述进气仓内设有涡流管4,涡流管以并联的连接方式安装在进气仓内,涡流管的冷气流端与冷气排出仓相连,冷气排出仓外缘设有导风板2,及时引导冷气流流动的方向;涡流管的热气流端与热气回收仓相连接;在进气仓上设有进气口接口6,涡流管与进气口接口之间设有气压管5,所述进气仓通过设置在进气口接口上的压力调节阀11与压缩空气管道12相连,所述热气回收仓通过其上设置的排气孔接口8与热气排放管道13相连接。
本实施例箱体由不锈钢、泡沫玻璃、岩棉板或其他不可燃材料制作;箱体分为内层和外层,内层和外层中间填充阻燃保温隔热材料形成保温层10,对热气收集仓和冷气排出仓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
本实施例井下工作面降温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将箱体安装在矿井井下工作面中,压缩空气管道接入压缩空气,通过压力调节阀调节输入压缩空气的压力和流量;②压缩空气通过压缩空气管道与进气口连接,进气接口与装置内部的气压管连接,气压管与涡流管连接;③压缩空气输送到涡流管后在涡流管内发生能量分离,涡流管一端产生低温冷气流,另一端产生高温热气流;④冷气流通过冷气排出仓和导风板排出,冷气释放到矿井工作面内,实现矿井工作面降温;热气流进入热气回收仓,然后通过排气孔接口与热气排放管道连接,排放到工作面外。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井下工作面降温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热气回收仓、进气仓和冷气排出仓,所述进气仓内设有涡流管,涡流管以串联的连接方式安装在进气仓内,涡流管的冷气流端与冷气排出仓相连,冷气排出仓外缘设有导风板,及时引导冷气流流动的方向;涡流管的热气流端与热气回收仓相连接;在进气仓上设有进气口接口,涡流管与进气口接口之间设有气压管,所述进气仓通过设置在进气口接口上的压力调节阀与压缩空气管道相连,所述热气回收仓通过其上设置的排气孔接口与热气排放管道相连接。
本实施例箱体由金属材料制作;箱体分为内层和外层,内层和外层中间填充阻燃保温隔热材料形成保温层,对热气收集仓和冷气排出仓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
本实施例井下工作面降温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将箱体安装在矿井井下工作面中,压缩空气管道接入压缩空气,通过压力调节阀调节输入压缩空气的压力和流量;②压缩空气通过压缩空气管道与进气口连接,进气接口与装置内部的气压管连接,气压管与涡流管连接;③压缩空气输送到涡流管后在涡流管内发生能量分离,涡流管一端产生低温冷气流,另一端产生高温热气流;④冷气流通过冷气排出仓和导风板排出,冷气释放到矿井工作面内,实现矿井工作面降温;热气流进入热气回收仓,然后通过排气孔接口与热气排放管道连接,排放到工作面外。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矿井空气压缩机产生压缩空气,压缩空气通过压缩空气管道与本装置的进气口连接,进气口接口与装置内部的气压管连接,压风管与涡流管连接。通过上述管路连接后,将压缩空气输送到涡流管内。涡流管一端产生低温冷气流,另一端产生高温热气流。此时的冷气流通过本装置的冷气排出仓,导风板,冷气将释放到矿井工作面内,实现矿井工作面降温。涡流管产生的热气进入热气回收仓,再通过排气孔接口与热气排放管道连接,排放到工作面以外的地方。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将井下的压缩空气通过压缩空气管道压力调节阀进气接口气压管输入到涡流管内,当具有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进入涡流管,压缩空气在涡流管内部发生能量分离。涡流管把压缩空气分离成一股冷流和一股热气流。冷气流从冷气端流出,热气流从热气端流出。本实用新型利用压缩空气通过涡流管分离出的冷气流对矿井的工作面进行降温,同时将涡流管产生的热气流通过热气收集仓进行收集,收集的热气流通过热气排放管道,排放到井下工作面外。避免了工作面空气去涡流管产生的热气流的接触,实现工作面降温。

一种煤矿高温掘进巷道分段降温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煤矿高温掘进巷道分段降温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煤矿高温掘进巷道分段降温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煤矿高温掘进巷道分段降温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煤矿高温掘进巷道分段降温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25562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1.05CN203925562U(21)申请号 201420313245.5(22)申请日 2014.06.13E21F 3/00(2006.01)(73)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地址 454000 河南省焦作市高新区世纪大道2001号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72)发明人王成 顾树圣 黄存捍 韩学峰支光辉 徐汇(74)专利代理机构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代理人张绍琳 郑园(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煤矿高温掘进巷道分段降温装置(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高温掘进巷道分段降温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

2、由下至上依次分为热气回收仓、进气仓和冷气排出仓,所述进气仓内设有涡流管,涡流管的冷气流端与冷气排出仓相连,涡流管的热气流端与热气回收仓相连接;在进气仓上设有进气口接口,涡流管与进气口接口之间设有气压管,所述进气仓通过进气口接口与压缩空气管道相连,在压缩空气管道上设有压力调节阀,所述热气回收仓通过其上设置的排气孔接口与热气排放管道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没有运动部件,结构紧凑、轻巧、成本低、寿命长;不利用氟利昂制冷剂并能及时制出冷气、制冷效率高速度快,只要接入压缩空气,就可以及时使井下工作面制冷。(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

3、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25562 UCN 203925562 U1/1页21.一种煤矿高温掘进巷道分段降温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由下至上依次分为热气回收仓(9)、进气仓(7)和冷气排出仓(3),所述进气仓内设有涡流管(4),涡流管的冷气流端与冷气排出仓相连,涡流管的热气流端与热气回收仓相连接;在进气仓上设有进气口接口(6),涡流管与进气口接口之间设有气压管(5),所述进气仓通过进气口接口与压缩空气管道(12)相连,在压缩空气管道上设有压力调节阀(。

4、11),所述热气回收仓通过其上设置的排气孔接口(8)与热气排放管道(13)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工作面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管以并联或串联的连接方式安装在进气仓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工作面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气排出仓外缘设有导风板(2)。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井下工作面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分为内层和外层,在内层和外层中间填充阻燃保温隔热材料形成保温层(10)。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925562 U1/3页3一种煤矿高温掘进巷道分段降温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煤矿高温掘进巷道分段降温装置。背。

5、景技术0002 近年来,随着矿井开采深度不断加大、通风距离不断延长、通风断面小等诸多因素,不能满足工作面需风量的要求,造成井下局部地点温度升高,产生高温热害,很大程度上与瓦斯治理、开采程序、劳动环境等不利于安全生产的矛盾尤为突出。经现场观察与论证,对矿井实施人工降温十分必要。0003 通过现场调查与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得出以下现有矿井降温措施:0004 1.对现有通风系统进行调整。存在的问题:当风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增风降温的效果就会减弱,同时增风降温还受到矿井断面和通风机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应用范围降低。0005 采取隔热措施。存在的问题:费用较高,时效较差,随着时间的推移,喷涂的隔热层的隔。

6、热作用会大大降低,同时还会产生火灾,有毒气体释放等不安全因素。0006 对进风流预降温。存在的问题:会增加进风流的湿度,会导致潮湿的作业环境,夏季外部环境温度较高,很难达到矿井所需制冷量,所以降温效果不明显。0007 通过分析发现,以上现有矿井降温措施,并不能有效的对矿井井下工作面进行降温。实用新型内容0008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煤矿高温掘进巷道分段降温装置,利用矿井井下压缩空气,实现矿井井下工作面降温。0009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0010 一种煤矿高温掘进巷道分段降温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由下至上依次分为热气回收仓、进气仓和冷气排出仓,。

7、所述进气仓内设有涡流管,涡流管的冷气流端与冷气排出仓相连,涡流管的热气流端与热气回收仓相连接;在进气仓上设有进气口接口,涡流管与进气口接口之间设有气压管,所述进气仓通过进气口接口与压缩空气管道相连,在压缩空气管道上设有压力调节阀,所述热气回收仓通过其上设置的排气孔接口与热气排放管道相连接。0011 根据矿井井下工作面所需制冷量不同,所述涡流管以并联或串联的连接方式安装在进气仓内。0012 为方便引导涡流管的冷气流端冷气流的方向,并及时将分离出的冷气流对矿井的工作面进行降温,所述冷气排出仓外缘设有导风板。0013 所述箱体由金属材料或其他不可燃材料制作,箱体分为内层和外层,内层和外层中间填充阻燃。

8、保温隔热材料形成保温层,对热气收集仓和冷气排出仓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说 明 书CN 203925562 U2/3页40014 一种煤矿高温掘进巷道分段降温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箱体安装在矿井井下工作面中,压缩空气管道接入压缩空气,通过压力调节阀调节输入压缩空气的压力和流量;压缩空气通过压缩空气管道与进气口连接,进气接口与装置内部的气压管连接,气压管与涡流管连接;压缩空气输送到涡流管后在涡流管内发生能量分离,涡流管一端产生低温冷气流,另一端产生高温热气流;冷气流通过冷气排出仓和导风板排出,冷气释放到矿井工作面内,实现矿井工作面降温;热气流进入热气回收仓,然后通过排气孔接口与热气排放管道。

9、连接,排放到工作面外。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没有运动部件,结构紧凑、轻巧、成本低、免维护,寿命长;本实用新型不利用氟利昂制冷剂并能及时制出冷气、环保无污染、并且不受矿井通风断面和通风机能力制约、不受井下环境影响、制冷效率高速度快,只要接入压缩空气,就可以及时使井下工作面制冷;涡流管产生的热气流采用集中排放,不与井下工作面空气产生二次热交换;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井下降温成本,提高了降温效果。附图说明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7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0018 图中:1-箱体,2-导风板,3-冷气排出仓,4-涡流管,5-气压管,6-进气接口,7-。

10、进气仓,8-排气孔接口,9-热气收集仓,10-保温层,11-压力调节阀12-压缩空气管道,13-热气排放管。具体实施方式0019 实施例10020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井下工作面降温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热气回收仓9、进气仓7和冷气排出仓3,所述进气仓内设有涡流管4,涡流管以并联的连接方式安装在进气仓内,涡流管的冷气流端与冷气排出仓相连,冷气排出仓外缘设有导风板2,及时引导冷气流流动的方向;涡流管的热气流端与热气回收仓相连接;在进气仓上设有进气口接口6,涡流管与进气口接口之间设有气压管5,所述进气仓通过设置在进气口接口上的压力调节阀11与压缩空气管道12相连,所述热。

11、气回收仓通过其上设置的排气孔接口8与热气排放管道13相连接。0021 本实施例箱体由不锈钢、泡沫玻璃、岩棉板或其他不可燃材料制作;箱体分为内层和外层,内层和外层中间填充阻燃保温隔热材料形成保温层10,对热气收集仓和冷气排出仓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0022 本实施例井下工作面降温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箱体安装在矿井井下工作面中,压缩空气管道接入压缩空气,通过压力调节阀调节输入压缩空气的压力和流量;压缩空气通过压缩空气管道与进气口连接,进气接口与装置内部的气压管连接,气压管与涡流管连接;压缩空气输送到涡流管后在涡流管内发生能量分离,涡流管一端产生低温冷气流,另一端产生高温热气流;冷气流通过。

12、冷气排出仓和导风板排出,冷气释放到矿井工作面内,实现矿井工作面降温;热气流进入热气回收仓,然后通过排气孔接口与热说 明 书CN 203925562 U3/3页5气排放管道连接,排放到工作面外。0023 实施例20024 本实施例井下工作面降温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热气回收仓、进气仓和冷气排出仓,所述进气仓内设有涡流管,涡流管以串联的连接方式安装在进气仓内,涡流管的冷气流端与冷气排出仓相连,冷气排出仓外缘设有导风板,及时引导冷气流流动的方向;涡流管的热气流端与热气回收仓相连接;在进气仓上设有进气口接口,涡流管与进气口接口之间设有气压管,所述进气仓通过设置在进气口接口上的压力调。

13、节阀与压缩空气管道相连,所述热气回收仓通过其上设置的排气孔接口与热气排放管道相连接。0025 本实施例箱体由金属材料制作;箱体分为内层和外层,内层和外层中间填充阻燃保温隔热材料形成保温层,对热气收集仓和冷气排出仓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0026 本实施例井下工作面降温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箱体安装在矿井井下工作面中,压缩空气管道接入压缩空气,通过压力调节阀调节输入压缩空气的压力和流量;压缩空气通过压缩空气管道与进气口连接,进气接口与装置内部的气压管连接,气压管与涡流管连接;压缩空气输送到涡流管后在涡流管内发生能量分离,涡流管一端产生低温冷气流,另一端产生高温热气流;冷气流通过冷气排出仓和。

14、导风板排出,冷气释放到矿井工作面内,实现矿井工作面降温;热气流进入热气回收仓,然后通过排气孔接口与热气排放管道连接,排放到工作面外。002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0028 矿井空气压缩机产生压缩空气,压缩空气通过压缩空气管道与本装置的进气口连接,进气口接口与装置内部的气压管连接,压风管与涡流管连接。通过上述管路连接后,将压缩空气输送到涡流管内。涡流管一端产生低温冷气流,另一端产生高温热气流。此时的冷气流通过本装置的冷气排出仓,导风板,冷气将释放到矿井工作面内,实现矿井工作面降温。涡流管产生的热气进入热气回收仓,再通过排气孔接口与热气排放管道连接,排放到工作面以外的地方。0029 本实用新。

15、型工作原理如下:0030 将井下的压缩空气通过压缩空气管道压力调节阀进气接口气压管输入到涡流管内,当具有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进入涡流管,压缩空气在涡流管内部发生能量分离。涡流管把压缩空气分离成一股冷流和一股热气流。冷气流从冷气端流出,热气流从热气端流出。本实用新型利用压缩空气通过涡流管分离出的冷气流对矿井的工作面进行降温,同时将涡流管产生的热气流通过热气收集仓进行收集,收集的热气流通过热气排放管道,排放到井下工作面外。避免了工作面空气去涡流管产生的热气流的接触,实现工作面降温。说 明 书CN 203925562 U1/2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25562 U2/2页7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25562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