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体钢球铰中的下球铰的滑块定位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体钢球铰中的下球铰的滑块定位系统.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20591928.7(22)申请日 2014.10.14E01D 21/08(2006.01)(73)专利权人北京铁五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地址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康庄路9号专利权人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72)发明人张磊 张立青 章远方 周衍领孙世豪 王浩 万鹏 纪博林孙振宇 赵博 王德乾 李刚王玲 耿冬梅 王鹏(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修典盛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24代理人杨方成 宋海龙(54) 实用新型名称转体钢球铰中的下球铰的滑块定位系统(57) 摘要本实用新型供一种转体钢球铰中的下球铰的滑。
2、块定位系统,其包括:位于下球铰上的多个滑块和下球铰上开设的多个滑块定位孔,其中,每一滑块定位孔均用于安置和定位一个滑块,并且其中,每一滑块的底部支承面均为凸出的球面,每一滑块定位孔的底部支承面均为凹入的球面,每一滑块的底部支承面与该滑块所在的滑块定位孔的底部支承面均相互贴合并且使得每一滑块均在该滑块所在的滑块定位孔中沿该滑块定位孔的底部支承面转动。该转体钢球铰中的下球铰的滑块定位系统解决了现有转体钢球铰中的下球铰上的滑块必须与滑块定位孔一一对应的问题,通过滑块型式的创新可实现滑块顶部滑动面与上球铰底部支承面的自适应贴合。(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
3、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212066 U(45)授权公告日 2015.03.18CN 204212066 U1/1页21.一种转体钢球铰中的下球铰的滑块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下球铰上的多个滑块和下球铰上开设的多个滑块定位孔,其中,每一滑块定位孔均用于安置和定位一个滑块,并且其中,每一滑块的底部支承面均为凸出的球面,每一滑块定位孔的底部支承面均为凹入的球面,每一滑块的底部支承面与该滑块所在的滑块定位孔的底部支承面均相互贴合并且使得每一滑块均在该滑块所在的滑块定位孔中沿该滑块定位孔的底部支承面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体钢球铰中的下球。
4、铰的滑块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体钢球铰还包括上球铰,上球铰具有形状为凸出的球面的底部支承面,每一滑块均具有顶部滑动面,并且每一滑块的顶部滑动面均与上球铰的底部支承面接触,在转体钢球铰的上球铰相对于下球铰转动时,每一滑块均在该滑块所在的滑块定位孔中沿该滑块定位孔的底部支承面转动使得该滑块的顶部滑动面与上球铰的底部支承面的自适应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体钢球铰中的下球铰的滑块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滑块的侧面均为圆柱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体钢球铰中的下球铰的滑块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滑块的顶部滑动面均为凹入的球面,并且每一滑块的顶部滑动面的球面半径均与上球铰的底部支承面。
5、的球面半径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体钢球铰中的下球铰的滑块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滑块的底部支承面的球面半径与每一滑块定位孔的底部支承面的球面半径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体钢球铰中的下球铰的滑块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滑块定位孔的侧壁均为圆柱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体钢球铰中的下球铰的滑块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滑块的侧面与该滑块所在的滑块定位孔的侧壁之间留有微小间隙,在转体钢球铰的上球铰相对于下球铰转动时,每一滑块均在该滑块所在的滑块定位孔中沿该滑块定位孔的底部支承面转动使得该滑块的顶部滑动面与上球铰的底部支承面的自适应贴合。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2120。
6、66 U1/4页3转体钢球铰中的下球铰的滑块定位系统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体钢球铰,尤其涉及转体钢球铰中的下球铰的滑块定位系统。背景技术0002 目前,在国内桥梁转体施工过程中,转体钢球铰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转体钢球铰一般包括上球铰和下球铰,其中下球铰上可设有多个滑块,并且下球铰上具有多个滑块定位孔以安置和定位各个滑块。现有的转体钢球铰中的下球铰上的滑块为圆柱形,下球铰的底部支承面为平面,下球铰的顶部滑动面是与上球铰球面半径相同的球面。但由于加工误差的存在,为实现下球铰上的滑块的滑动面与上球铰底面的完全贴合,需要对全部滑块和滑块定位孔进行编号,使滑块和滑块定位孔一一对应。因此,现有。
7、技术的钢球铰的实际施工中尚存在不便之处。实用新型内容0003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转体钢球铰中的下球铰的滑块定位系统,用于解决现有转体钢球铰中的下球铰上的滑块必须与滑块定位孔一一对应的问题,通过滑块型式的创新可实现滑块顶部滑动面与上球铰底部支承面的自适应贴合。000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转体钢球铰中的下球铰的滑块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下球铰上的多个滑块和下球铰上开设的多个滑块定位孔,其中,每一滑块定位孔均用于安置和定位一个滑块,并且其中,每一滑块的底部支承面均为凸出的球面,每一滑块定位孔的底部支承面均为凹入的球面,每一滑块的底部支承面与该滑块所。
8、在的滑块定位孔的底部支承面均相互贴合并且使得每一滑块均在该滑块所在的滑块定位孔中沿该滑块定位孔的底部支承面转动。000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转体钢球铰中的下球铰的滑块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体钢球铰还包括上球铰,上球铰具有形状为凸出的球面的底部支承面,每一滑块均具有顶部滑动面,并且每一滑块的顶部滑动面均与上球铰的底部支承面接触,在转体钢球铰的上球铰相对于下球铰转动时,每一滑块均在该滑块所在的滑块定位孔中沿该滑块定位孔的底部支承面转动使得该滑块的顶部滑动面与上球铰的底部支承面的自适应贴合。000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的转体钢球铰中的下球铰的滑块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滑块的侧。
9、面均为圆柱面。000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的转体钢球铰中的下球铰的滑块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滑块的顶部滑动面均为凹入的球面,并且每一滑块的顶部滑动面的球面半径均与上球铰的底部支承面的球面半径相同。0008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面的转体钢球铰中的下球铰的滑块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滑块的底部支承面的球面半径与每一滑块定位孔的底部支承面的球面半径相同。0009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方面的转体钢球铰中的下球铰的滑块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滑块定位孔的侧壁均为圆柱形。说 明 书CN 204212066 U2/4页400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七方面的转体钢球铰中的下球铰的滑块定位系统,。
10、其特征在于,每一滑块的侧面与该滑块所在的滑块定位孔的侧壁之间留有微小间隙,在转体钢球铰的上球铰相对于下球铰转动时,每一滑块均在该滑块所在的滑块定位孔中沿该滑块定位孔的底部支承面转动使得该滑块的顶部滑动面与上球铰的底部支承面的自适应贴合。001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转体钢球铰中的下球铰的滑块定位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转体钢球铰中的下球铰的滑块定位系统通过使下球铰上的各个滑块和开设于下球铰上的各个滑块定位孔的底部支承面形成为球面形状并相互贴合,从而通过滑块在滑块定位孔中的小范围滑动来调整滑块的姿态,使得滑块的顶部滑动面与上球铰的底部支承面自适应贴合。在此情况下,不需要使滑块与滑块定位。
11、孔一一对应,可以将各个滑块制造为相同形状,并且将滑块定位孔制造为相同形状,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转体钢球铰中的下球铰的滑块定位系统能够降低转体钢球铰加工难度,提高了使用转体钢球铰时的施工速度。附图说明001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13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转体钢球铰中的下球铰的滑块定位系统的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
12、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15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转体钢球铰中的下球铰的滑块定位系统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转体钢球铰中的下球铰的滑块定位系统的改进。0016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转体钢球铰中的下球铰的滑块定位系统的局部示意图。0017 图1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转体钢球铰中的下球铰的滑块定位系统包括:位于下球铰1上。
13、的多个滑块11和下球铰上开设的多个滑块定位孔12(图1中仅示出了下球铰1上的一个滑块定位孔12和一个滑块11)。每一滑块定位孔12均用于安置和定位一个滑块11,并且每一滑块11的底部支承面均为凸出的球面。每一滑块定位孔12的底部支承面均为凹入的球面。各个滑块11的底部支承面与各个滑块定位孔12的底部支承面均相互贴合并且使得每一滑块11均在该滑块所在的滑块定位孔12中沿该滑块定位孔的底部支承面转动。0018 在图1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转体钢球铰中的下球铰的滑块定位系统中,转体钢球铰还包括上球铰(图1中未示出)。上球铰具有形状为凸出的球面的底部支说 明 书CN 204212066 U3/。
14、4页5承面,每一滑块11均具有顶部滑动面,并且每一滑块11的顶部滑动面均与上球铰的底部支承面接触。在转体钢球铰的上球铰相对于下球铰转动时,每一滑块11均在该滑块11所在的滑块定位孔12中沿该滑块定位孔12的底部支承面转动使得该滑块11的顶部滑动面与上球铰的底部支承面的自适应贴合。在桥梁转体施工中,各个滑块11可以提供桥梁转体所需的滑动面,并承受上球铰以上结构的荷载。0019 在图1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转体钢球铰中的下球铰的滑块定位系统中,每一滑块11的侧面可以为各种形状。优选地,每一滑块11的侧面均为圆柱面。0020 在图1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转体钢球铰中的下球铰的滑块定位。
15、系统中,每一滑块11的顶部滑动面可以为平面或凹入的表面。优选地,每一滑块11的顶部滑动面均为凹入的球面,并且每一滑块11的顶部滑动面的球面半径均与上球铰的底部支承面的球面半径相同。因此,各个滑块11可以均匀承受上球铰底部支承面传递的荷载。而且,各个滑块11的底部支承面与上球铰底部支承面同样为球面,各个滑块11转体时可产生微小转动,可以实现各个滑块11的顶部滑动面与上球铰底部支承面的自适应贴合,减小上球铰底部支承面或滑块的加工误差造成的不利影响。0021 在图1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转体钢球铰中的下球铰的滑块定位系统中,每一滑块11的底部支承面的球面半径与每一滑块定位孔12的底部支承面的。
16、球面半径相同。因此,各个滑块11可以将所承受的上球铰传来的载荷均匀传递到下球铰上的各个滑块定位孔12的底部支承面。0022 在图1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转体钢球铰中的下球铰的滑块定位系统中,每一滑块定位孔12的侧壁可以为各种形状。优选地,每一滑块定位孔12的侧壁均为圆柱形。在本实用新型中,每一滑块定位孔12的侧壁的形状应该与每一滑块11的侧面的形状相匹配,以便于滑块11的安装。优选地,在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转体钢球铰中的下球铰的滑块定位系统中,滑块定位孔12侧壁可以为具有一定深度的圆柱面,其底部支承面为与滑块11底部支承面半径相同的球面,因此可以实现滑块11转动角度的可调节性。00。
17、23 在图1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转体钢球铰中的下球铰的滑块定位系统中,每一滑块11的侧面与该滑块11所在的滑块定位孔12的侧壁之间留有微小间隙,在转体钢球铰的上球铰相对于下球铰转动时,每一滑块11均在该滑块11所在的滑块定位孔12中沿该滑块定位孔12的底部支承面转动使得该滑块11的顶部滑动面与上球铰的底部支承面的自适应贴合。在本实用新型中,各个滑块11的侧面与该滑块11所在的滑块定位孔12的侧壁之间的微小间隙的尺寸只要能够满足实现各个滑块11的顶部滑动面与上球铰底部支承面的自适应贴合时所需的滑块11在滑块定位孔12内的转动空间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例如,上球铰的的底部。
18、支承面的球面半径、滑块的大小等)设定。0024 本实用新型的转体钢球铰中的下球铰的滑块定位系统通过使下球铰上的各个滑块和开设于下球铰上的各个滑块定位孔的底部支承面形成为球面形状并相互贴合,从而通过滑块在滑块定位孔中的小范围滑动来调整滑块的姿态,使得滑块的顶部滑动面与上球铰的底部支承面自适应贴合。在此情况下,不需要使滑块与滑块定位孔一一对应,可以将各个滑块制造为相同形状,并且将滑块定位孔制造为相同形状,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转体钢球铰中的下球铰的滑块定位系统能够降低转体钢球铰加工难度,提高了使用转体钢球铰时的施工速度。说 明 书CN 204212066 U4/4页60025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204212066 U1/1页7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212066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