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平衡型厨房双竖井集中送风排烟系统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压力平衡型厨房双竖井集中送风排烟系统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91419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0.22CN203891419U(21)申请号 201420265686.2(22)申请日 2014.05.22E04F 17/02(2006.01)F24C 15/20(2006.01)(73)专利权人同济大学地址 200092 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72)发明人高军 简亚婷 刘炜东 陈磊侯玉梅(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代理人吴林松 刘静(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压力平衡型厨房双竖井集中送风排烟系统装置(57) 摘要一种压力平衡型厨房双竖井集中送风排烟系统装置,包括排烟井、与。
2、排烟井联通设置的多个厨房排烟支管,多个厨房排烟支管与位于各自楼层的抽油烟机分别联通,其还包括平行排烟井设置的新风送风井、位于新风送风井底端的新风总入口、多个厨房新风进风口以及多个厨房内部新风补风装置,新风总入口与新风送风井联通用于引入室外空气,多个厨房新风进风口对应多个厨房排烟支管的数量设置,其一端均与新风送风井联通,另一端与所在楼层的厨房内部新风补风装置联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另行设置新风送风井,利用同程原理,平衡阻力,底层用户送风进排风远,顶层用户送风远排风近,阻力一样,油烟机消耗阻力相同,排烟量一样,彻底解决排风不平衡的现象。(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3、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91419 UCN 203891419 U1/1页21.一种压力平衡型厨房双竖井集中送风排烟系统装置,包括排烟井(2)、与所述排烟井(2)联通设置的多个厨房排烟支管(13),所述多个厨房排烟支管(13)与位于各自楼层的抽油烟机(12)分别联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行所述排烟井(2)设置的新风送风井(1)、位于所述新风送风井(1)底端的新风总入口(5)、多个厨房新风进风口(6)以及多个厨房内部新风补风装置(3),所述新风总入口(5)与所。
4、述新风送风井(1)联通用于引入室外空气,所述多个厨房新风进风口(6)对应所述多个厨房排烟支管(13)的数量设置,且所述多个厨房新风进风口(6)的一端均与所述新风送风井(1)联通,所述多个厨房新风进风口(6)的另一端分别与所在楼层的厨房内部新风补风装置(3)联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平衡型厨房双竖井集中送风排烟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厨房内部新风补风装置(3)包括新风补风管(8)、设置在所述新风补风管(8)内的小型轴流风机(9)、设置于灶台前方的新风送风格栅(10)以及紧贴所述油烟机(12)左右两侧设置的挡风板(11),所述新风补风管(8)的两端分别联通所在楼层的厨房新风进风口(6)和。
5、所述新风送风格栅(10)设置以将室外新风引至灶台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平衡型厨房双竖井集中送风排烟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轴流风机(9)的全压大于或等于100Pa。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平衡型厨房双竖井集中送风排烟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补风管(8)为铁皮制矩形风管。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平衡型厨房双竖井集中送风排烟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送风格栅(10)为百叶窗型的送风口以调节送风角度。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压力平衡型厨房双竖井集中送风排烟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送风格栅(10)表层为耐火层。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平衡型厨房双竖井集中。
6、送风排烟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厨房新风入口(6)与新风补风管(8)之间还设有空气过滤器(7)。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平衡型厨房双竖井集中送风排烟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厨房新风入口(6)位于距离灶台最近且施工方便的外墙上以使新风补风装置阻力最小。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平衡型厨房双竖井集中送风排烟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厨房排烟支管(13)连接排烟管(2)的末端设置止回阀(14)。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平衡型厨房双竖井集中送风排烟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井(2)顶部还设有无动力风帽(4)。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891419 U1/4页3一种压力平衡型厨房。
7、双竖井集中送风排烟系统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定建筑物领域,涉及厨房通风道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厨房油烟的排烟系统。背景技术0002 目前常规的多层及高层建筑只设一个竖井排烟风道,而且普遍都存在底层烟气不能完全排除,同一系统不同楼层住户间出现串烟、串味的现象,造成室内二次污染和交叉污染,使厨房空气品质不能满足人们的健康要求。因此人们对排烟道系统进行了改进,如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在烟道内部设置变压板和导流装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人们对住宅室内空气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逆止阀的功能逐渐减退,还是无法避免串烟、串味等现象。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平衡型厨房双竖。
8、井集中送风排烟系统,在多层或高层住宅厨房排烟竖井旁加设新风竖井,这样新风竖井、厨房、排风竖井就形成了一个同程式管网系统。底层住户送新风距离短、排烟距离长;顶层用户送新风距离长,排烟距离短,能彻底解决排风不平衡的现象。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0005 一种压力平衡型厨房双竖井集中送风排烟系统装置,包括排烟井、与所述排烟井联通设置的多个厨房排烟支管,所述多个厨房排烟支管与位于各自楼层的抽油烟机分别联通,其还包括平行所述排烟井设置的新风送风井、位于所述新风送风井底端的新风总入口、多个厨房新风进风口以及多个厨房内部新风补风装置,所述新风总入口与所述新风送风井联通用于引入室外空。
9、气,所述多个厨房新风进风口对应所述多个厨房排烟支管的数量设置,且所述多个厨房新风进风口的一端均与所述新风送风井联通,所述多个厨房新风进风口的另一端分别与所在楼层的厨房内部新风补风装置联通。0006 优选的,所述厨房内部新风补风装置包括,新风补风管、设置在所述新风补风管内的小型轴流风机、设置于灶台前方的新风送风格栅以及紧贴所述油烟机设置的挡风板,所述新风补风管的两端分别联通所述该楼层的厨房新风进风口和所述新风送风格栅设置以将室外新风引至灶台处。0007 进一步的,所述小型轴流风机的全压大于或等于100Pa。0008 进一步的,所述新风补风管为铁皮制矩形风管。0009 进一步的,所述新风送风格栅为。
10、百叶窗型的送风口以调节送风角度。0010 所述新风送风格栅表层为耐火层。0011 所述厨房新风入口位于距离灶台最近且施工方便的外墙上以使新风补风装置阻力最小。0012 所述厨房新风入口与新风补风管之间还设有空气过滤器。0013 所述厨房排烟支管连接排烟管的末端设置止回阀。说 明 书CN 203891419 U2/4页40014 所述排烟井顶部还设有无动力风帽。0015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16 本实用新型所示的压力平衡型厨房双竖井集中送风排烟系统装置,通过另行设置新风送风井,利用同程原理,平衡阻力,底层用户送风进排风远,顶层用户送风远排风近,阻力一样,油烟机消耗阻力相。
11、同,排烟量一样,具备不同楼层间平衡排烟、新风配送、污染隔断、厨房供暖空调节能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避免了现有的送风排烟系统装置中底层用户阻力大,顶层用户阻力小,阻力不平衡,导致串烟、串味等现象,具体分析如下:0017 (1)设计简单,通过增设新风送风井以及厨房内部新风补风装置,即能够彻底解决多层及高层住宅排烟竖井排烟不平衡的问题。当厨房处于门窗关闭的相对封闭条件下时,开启油烟机,新风补风装置通过高负压吸风,实现室外新风定点配送,将油烟阻挡隔离并引导至油烟机吸烟口排出。新风井的设置使得多层或高层住宅每一层厨房新风送风和排烟的管网阻力相等,可彻底解决单设排烟井阻力不平衡、串烟串味的问题。另外整个装置。
12、送风不与室内的供暖或空调空气掺混。0018 (2)变厨房无组织补风为有组织补风,大幅提高厨房新风有效性;由于使用专门的进风管道,进风气流不与空调、供暖室内空气掺混,避免冷、热能量损失,保障寒冷冬季和炎热夏季厨房内不会产生由于冷热风无组织配送引起的热不舒适感。0019 (3)实现新风补风路径阻力特性优化设计,将厨房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采用无额外动力或微动力补风,依赖油烟机富余动力,实现厨房负压进风,定点配送,防止油烟污染在居室空间内扩散。附图说明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压力平衡型厨房双竖井集中送风排烟系统装置的整体示意图;0021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厨房内新风补风装置和排烟装置的安。
13、装局部示意图;0022 图3为厨房新风补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23 其中:新风送风井1、排烟井2、厨房新风补风装置3、无动力风帽4、新风总入口5、厨房新风进风口6、空气过滤器7、新风补风管8、小型轴流风机9、新风送风格栅10、油烟机左右挡风板11、油烟机12、厨房排烟支管13、止回阀14。具体实施方式0024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0025 如图1所示,一种压力平衡型厨房双竖井集中送风排烟系统装置,包括排烟井2、位于排烟井2顶部的无动力风帽4以及多个厨房排烟支管13,每个厨房排烟支管13均一端经止回阀14跟排烟井2联通设置以防止油烟倒灌串烟,另一端与位于该厨房排烟。
14、支管13所在楼层的抽油烟机12分别联通,其还包括平行排烟井2设置的新风送风井1、位于新风送风井1底端的新风总入口5、多个厨房新风进风口6以及厨房内部新风补风装置3,新风总入口5与新风送风井1联通用于引入室外空气,厨房新风进风口6对应多个厨房排烟支管13的数量设置,每个厨房新风进风口6的一端与新风送风井1连接,每个厨房新风进风口6的另一端与该厨房新风进风口6所在楼层的厨房内部新风补风装置3连接。说 明 书CN 203891419 U3/4页50026 本实用新型所示的压力平衡型厨房双竖井集中送风排烟系统装置从多层及高层住宅厨房通风角度出发,通过在多层或高层住宅厨房排烟竖井旁加设新风竖井,这样新风。
15、竖井、厨房、排风竖井就形成了一个同程式管网系统。底层住户送新风距离短、排烟距离长;顶层用户送新风距离长,排烟距离短,能彻底解决排风不平衡的现象,具备不同楼层间平衡排烟、新风配送、污染隔断、厨房供暖空调节能等多方面的功能。0027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每一个厨房内部新风补风装置3包括新风补风管8、设置在新风补风管8内的小型轴流风机9、设置于灶台前方的新风送风格栅10以及紧贴油烟机12设置的挡风板11,新风补风管8的两端分别联通该楼层的厨房新风进风口6和新风送风格栅10设置以将室外新风引至灶台处。当负压足够大时,新风通过厨房新风进风口6、新风补风管8到达新风送风格栅10处;若负压不够时,。
16、可通过启动设置在新风补风装置的外部的小型轴流风机开关开启小型轴流风机9,使其加压提供动力,从而新风可有效的通过厨房新风进风口6、新风补风管8到达新风送风格栅10处。通常在烹饪时,为保证效果,可保持小型轴流风机9一直开启直至烹饪结束。0028 具体而言,在双竖井排烟系统的使用过程中,首先保证厨房内抽油烟机12正常开启,同时厨房门及厨房窗尽量保持相对封闭,使得室内形成的高负压,当室内负压足够大时,新风补风管8接通,通往新风竖井的厨房新风入口6将在负压作用下自动引入室外新风,经由新风补风管8所在支路到达新风送风格栅10,引入的有组织新风经由送风格栅10喷出。该新风一方面在油烟和人员间形成空气幕,将油。
17、烟和人体呼吸区相隔离,另一方面其与油烟机左右挡风板形成类似排风柜的形式,将油烟机隔离在排风范围内排除,直接被油烟机抽取并经由厨房排烟支管13和排烟井2排到室外。0029 本实用新型所示的双竖井排烟系统变厨房无组织补风为有组织补风,还同时解决无组织渗风带来的能耗问题和热不舒适问题的同时提高油烟隔断效率,此外在烹饪过程中还能给人员呼吸区送新风,实现厨房负压进风,定点配送,且新风送风格栅10为百叶窗型的送风口,使用人员可根据需要任意调节送风角度。0030 考虑到高层建筑室内负压一般不足,故新风补风管8中设置了小型轴流风机9,使用时,可保持小型轴流风机9一直处于开启状态,使其加压提供动力,从而新风可有。
18、效的通过厨房新风进风口6、新风补风管8到达新风送风格栅10处,可更为有效的解决高层建筑排风不平衡的现象,使得不同楼层间平衡排烟,且具备新风配送、污染隔断、厨房供暖空调节能等多方面的功能。0031 本实施例中,厨房新风入口(6)位于距离灶台最近且施工方便的外墙上以使新风补风装置阻力最小;在厨房新风补风装置的安装过程中,为尽量减少新风补风装置的管道长度,一般的,厨房内部装修时在灶台电磁炉或燃气炉靠近人员处预留一矩形风口,用于安装新风送风格栅10。同时,由于新风送风格栅10位于灶台前端,此处温度相对而言较高,且容易与火源直接接触,故新风送风格栅10整体采用耐火耐热不燃材料制成。0032 此外,考虑到。
19、由于室外空气中可能会有一些杂质或大型微粒,当其通过微动力污染隔断式新风补风装置时,长期使用容易导致新风补风装置的堵塞,故本实施例中,厨房新风入口6与新风补风管8之间还设有空气过滤器7,空气过滤器7一端与新风入口6连接,另一端与新风补风管8连接,用于过滤新风中的大颗粒。0033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实说 明 书CN 203891419 U4/4页6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203891419 U1/2页7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91419 U2/2页8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91419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