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桶外接排污装置.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1483380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09.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591266.3

申请日:

2014.10.14

公开号:

CN204225247U

公开日:

2015.03.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3D11/17

主分类号:

E03D11/17

申请人:

和成(中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兆劼; 姚晓鸣

地址:

215127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苏沪机场路甪直段11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06

代理人:

吕书桁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马桶外接排污装置,包括排污部、安装部和分位部;所述排污部具有一向上开设供与马桶之排污口相接的接续口,以及分别与接续口间隔一距离地向下开设的第一排放口和第二排放口;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排污部安装并提供一板面,以便定位于一地板面上;所述分位部形成一向下伸出的开口及向上凸起的塞部;所述开口和塞部之间的间距与排污部的第一排放口和第二排放口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分位部的开口和塞部的外径部至少设有一O形环,并以O形环紧迫入排污部的第一排放口和第二排放口之内径部,将分位部安装安装于排污部;本实用新型可免用工具及固定组件即可进行安装。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马桶外接排污装置,包括排污部、安装部和分位部;所述排污部具有一向上开设供与马桶之排污口相接的接续口,以及分别与接续口间隔一距离地向下开设的第一排放口和第二排放口;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排污部安装并提供一板面,以便定位于一地板面上;所述分位部形成一向下伸出的开口及向上凸起的塞部;所述开口和塞部之间的间距与排污部的第一排放口和第二排放口之间的间距相同;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位部的开口和塞部的外径部至少设有一O形环,并以O形环紧迫入排污部的第一排放口和第二排放口之内径部,将分位部安装安装于排污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位部之向下伸出的开口底缘低于地板面。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位部之向下伸出的开口底缘低于地板面5-50m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的板面底部形成至少一道环绕板面底部轮廓的沟槽。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部、安装部及分位部均为透明之结构。

说明书

说明书马桶外接排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桶外接排污装置之改良,尤其是一种免用工具及固定组件即可进行安装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实用新型专利 ZL200720036264.8提出一种“马桶的外接排污装置”,指提供具有一向下的开口及一向上的塞部所组成的一分位部,藉由该分位部安装于一排污部底部的一第一排放口或第二排放口,以及藉分位部的塞部系置于第一排放口或第二排放口的不同,便可以根据排粪污管与墙壁距离为30cm或40cm,调整该外接排污装置与排粪污管的接合,再使马桶的排水(污)管与外接排污装置的排污部之接续口接合,便能只生产一种规格之马桶,而适用不同距墙壁距离的排粪污管之安装。
如上所述之“马桶的外接排污装置”的先前专利,其中分位部系以固定组件固装于排污部的第一及第二排放口底部,此种结合方式虽为该技术领域所惯用,但对于马桶的安装而言却非必要,例如仅以涂抹接合剂或水泥便可将马桶安置于地板上,因此上述以工具及固定组件(如螺丝)的结合方式,仍然具有一定的不便性。为此,我们研发了一种免用工具及固定组件即可进行安装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免用工具及固定组件即可进行安装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马桶外接排污装置,包括排污部、安装部和分位部;所述排污部具有一向上开设供与马桶之排污口相接的接续口,以及分别与接续口间隔一距离地向下开设的第一排放口和第二排放口;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排污部安装并提供一板面,以便定位于一地板面上;所述分位部形成一向下伸出的开口及向上凸起的塞部;所述开口和塞部之间的间距与排污部的第一排放口和第二排放口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分位部的开口和塞部的外径部至少设有一O形环,并以O形环紧迫入排污部的第一排放口和第二排放口之内径部,将分位部安装安装于排污部。
优选的,所述分位部之向下伸出的开口底缘低于地板面。
优选的,所述分位部之向下伸出的开口底缘低于地板面5-50mm。
优选的,所述安装部的板面底部形成至少一道环绕板面底部轮廓的沟槽。
优选的,所述排污部、安装部及分位部均为透明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得以在无工具及螺丝的条件下轻松将分位部安装于排污部,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极为方便;更甚者,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其马桶外接排污装置为透明可观视内部的结构体,因此在进行分位部的开口与排粪管接口的对位时更可以目视操作,而避免先前专利盲视操作的费时及不确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的分解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的第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的第二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中分位部与排污部安装时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中的安装部安装在地板面上时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其中:1、排污部;2、安装部;3、分位部;4、地板面;6、黏剂;11、接续口;12、第一排放口;13、第二排放口;21、板面;22、安装间距标示;23、沟槽;31、开口;32、塞部;33、O形环;41、排粪管接口;42、墙面;51、排污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述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包括:一排污部1、一安装部2及一分位部3,其中排污部1及安装部2在本较佳实施例系以一体成型形成,但也不排除两者以分体再组装的方式构成。 
如上述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其中,所述排污部1的上侧具有一向上开设的接续口11,所述排污部1的下侧具有第一排放口12和第二排放口13,所述第一排放口12和第二排放口13分别与该接续口11间隔一距离地向下开设;所述接续口11与马桶的排污口51相接,如附图3、4所示,所述接续口11及第一排放口12、第二排放口13在本较佳实施例中为各自沿着一直线呈分散布置,但在其他可能的实施型态中,该数个开口亦可沿非一直线布置。
如上述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所述安装部2提供一大面积的板面21,以便将与之结合的排污部1安装定位于地板面4上,如附图3、4所示;同时该地板面4亦为本实用新型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所应用的马桶之安装地板面。所述安装部2的外顶面可设有安装间距标示22,如附图3、4所示的30及40之标示,表示一般建筑之排粪管于地面之接口与墙壁的间距为30cm或40cm,即马桶之最终排污出口中心之通常尺寸,如将本实用新型使用于马桶,则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排放口12与墙壁的间距为30cm、第二排放口13与墙壁的间距为40cm。
如上述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所述分位部3可拆装地与排污部1的第一排放口12及第二排放口13结合;所述分位部3具有一向下伸出的开口31及向上凸起的塞部32,两者的间距与排污部1的第一排放口12和第二排放口13之间距相同;另外,所述分位部3的开口31及塞部32之外径部至少设有一O形环33。
如附图3、4所示,上述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之应用,系根据地板面4预埋的排粪管接口41中心与墙面42的距离,选择将所述分位部3的塞部32的一端置入第一排放口12(与墙面距离为40cm时,如附图3)或第二排放口13(与墙面距离为30cm时,如附图4)中,此时开口31的顶端亦同时置入第一排放口12或第二排放口13其中之一。由于分位部3的开口31及塞部32之外径部至少设有一O形环33,当开口31及塞部32置入第一排放口12或第二排放口13时,利用O形环33的材质弹性紧迫置于分位部3的开口31及塞部32之外径部及排污部1的第一排放口12或第二排放口13的内径表面之间(如附图5),而能将分位部3结合于第一排放口12及第二排放口13中,并能够抵抗马桶排污过程的冲击力量而不脱落。这种藉由O形环33的紧迫结合方式,改善了现有技术中的分位部必须以螺丝及使用工具始能与排污部结合的不方便性,而且O形环33还具有现有技术中止水环的防漏功能。
如附图3、4所示,如上述本较佳实施例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所述分位部3之向下伸出的开口31底缘安装于地板面4后系低于地板面4,即开口31底缘可深入排粪管接口41中,如此,当马桶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结合后,即马桶的排污口51与本实用新型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的接续口11导接后,在排污过程的水流将由排污部1导接并快速直入排粪管接口41中,而不会于排粪管接口41的顶缘处回绕甚至溢流出,而能产生最佳的虹吸效果。再者,低于地板面4的开口31底缘可利于安装时直接对位于排粪管接口41,而避免现有技术中的盲视对位的费时及不确定性。在本较佳实施例中,分位部3之开口31底缘低于地板面4约5-50mm。
如附图6所示,如上述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所述安装部2之大面积的板面21系为将所结合的排污部1安装定位于地板面4,为此,板面21的底部形成至少一道环绕板面21底部轮廓的沟槽23,藉此于安装时在沟槽23中填入黏剂6,以加强其安装稳固之效果。
如上述较佳实施例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得以在无工具及螺丝的条件下轻松将分位部3安装于排污部1,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极为方便;更甚者,本较佳实施例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其马桶外接排污装置中的排污部1、安装部2及分位部3分别为透明可观视内部的结构体,因此在进行分位部3的开口31与排粪管接口41的对位时更可以目视操作,而避免先前专利盲视操作的费时及不确定性。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制本新型的权利范围,任何本领域之通常知识者,在参酌本新型如上揭露之技术说明后,所进行不悖离本新型技术精神的改变、修饰,皆是可能的。因此,本新型之权利范围叙述于本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中。

马桶外接排污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马桶外接排污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马桶外接排污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桶外接排污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桶外接排污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20591266.3(22)申请日 2014.10.14E03D 11/17(2006.01)(73)专利权人和成(中国)有限公司地址 215127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苏沪机场路甪直段115号(72)发明人黄兆劼 姚晓鸣(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代理人吕书桁(54) 实用新型名称马桶外接排污装置(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马桶外接排污装置,包括排污部、安装部和分位部;所述排污部具有一向上开设供与马桶之排污口相接的接续口,以及分别与接续口间隔一距离地向下开设的第一排放口和第二排放口;所述安装部与所。

2、述排污部安装并提供一板面,以便定位于一地板面上;所述分位部形成一向下伸出的开口及向上凸起的塞部;所述开口和塞部之间的间距与排污部的第一排放口和第二排放口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分位部的开口和塞部的外径部至少设有一O形环,并以O形环紧迫入排污部的第一排放口和第二排放口之内径部,将分位部安装安装于排污部;本实用新型可免用工具及固定组件即可进行安装。(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225247 U(45)授权公告日 2015.03.25CN 204225247 U1/1页21.一种马桶外接排。

3、污装置,包括排污部、安装部和分位部;所述排污部具有一向上开设供与马桶之排污口相接的接续口,以及分别与接续口间隔一距离地向下开设的第一排放口和第二排放口;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排污部安装并提供一板面,以便定位于一地板面上;所述分位部形成一向下伸出的开口及向上凸起的塞部;所述开口和塞部之间的间距与排污部的第一排放口和第二排放口之间的间距相同;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位部的开口和塞部的外径部至少设有一O形环,并以O形环紧迫入排污部的第一排放口和第二排放口之内径部,将分位部安装安装于排污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位部之向下伸出的开口底缘低于地板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桶。

4、外接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位部之向下伸出的开口底缘低于地板面5-5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的板面底部形成至少一道环绕板面底部轮廓的沟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部、安装部及分位部均为透明之结构。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225247 U1/3页3马桶外接排污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桶外接排污装置之改良,尤其是一种免用工具及固定组件即可进行安装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背景技术0002 现有技术中,实用新型专利 ZL200720036264.8提出一种“马桶的外接排污装置”,指提供具有一向。

5、下的开口及一向上的塞部所组成的一分位部,藉由该分位部安装于一排污部底部的一第一排放口或第二排放口,以及藉分位部的塞部系置于第一排放口或第二排放口的不同,便可以根据排粪污管与墙壁距离为30cm或40cm,调整该外接排污装置与排粪污管的接合,再使马桶的排水(污)管与外接排污装置的排污部之接续口接合,便能只生产一种规格之马桶,而适用不同距墙壁距离的排粪污管之安装。0003 如上所述之“马桶的外接排污装置”的先前专利,其中分位部系以固定组件固装于排污部的第一及第二排放口底部,此种结合方式虽为该技术领域所惯用,但对于马桶的安装而言却非必要,例如仅以涂抹接合剂或水泥便可将马桶安置于地板上,因此上述以工具及。

6、固定组件(如螺丝)的结合方式,仍然具有一定的不便性。为此,我们研发了一种免用工具及固定组件即可进行安装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0004 实用新型内容0005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免用工具及固定组件即可进行安装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马桶外接排污装置,包括排污部、安装部和分位部;所述排污部具有一向上开设供与马桶之排污口相接的接续口,以及分别与接续口间隔一距离地向下开设的第一排放口和第二排放口;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排污部安装并提供一板面,以便定位于一地板面上;所述分位部形成一向下伸出的开口及向上凸起的塞部;所述开口和塞部之间。

7、的间距与排污部的第一排放口和第二排放口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分位部的开口和塞部的外径部至少设有一O形环,并以O形环紧迫入排污部的第一排放口和第二排放口之内径部,将分位部安装安装于排污部。0007 优选的,所述分位部之向下伸出的开口底缘低于地板面。0008 优选的,所述分位部之向下伸出的开口底缘低于地板面5-50mm。0009 优选的,所述安装部的板面底部形成至少一道环绕板面底部轮廓的沟槽。0010 优选的,所述排污部、安装部及分位部均为透明之结构。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得以在无工具及螺丝的条件下轻松将分位部安装于排污部,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极为方便。

8、;更甚者,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其马桶外接排污装置为透明可观视内部的结构体,因此在进行分位部的开口与排粪管接口的对位时更可以目视操作,而避免先前专利盲视操作的费时及不确定性。说 明 书CN 204225247 U2/3页4附图说明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的立体分解图;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的分解状态的局部剖视图;0014 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的第一使用状态示意图;0015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的第二使用状态示意图;0016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中分位部与排污部安装时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9、;0017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中的安装部安装在地板面上时的局部剖视放大图;0018 其中:1、排污部;2、安装部;3、分位部;4、地板面;6、黏剂;11、接续口;12、第一排放口;13、第二排放口;21、板面;22、安装间距标示;23、沟槽;31、开口;32、塞部;33、O形环;41、排粪管接口;42、墙面;51、排污口。0019 具体实施方式0020 如附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述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包括:一排污部1、一安装部2及一分位部3,其中排污部1及安装部2在本较佳实施例系以一体成型形成,但也不排除两者以分体再组装的方式构成。0021 如上述的马桶外接排。

10、污装置,其中,所述排污部1的上侧具有一向上开设的接续口11,所述排污部1的下侧具有第一排放口12和第二排放口13,所述第一排放口12和第二排放口13分别与该接续口11间隔一距离地向下开设;所述接续口11与马桶的排污口51相接,如附图3、4所示,所述接续口11及第一排放口12、第二排放口13在本较佳实施例中为各自沿着一直线呈分散布置,但在其他可能的实施型态中,该数个开口亦可沿非一直线布置。0022 如上述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所述安装部2提供一大面积的板面21,以便将与之结合的排污部1安装定位于地板面4上,如附图3、4所示;同时该地板面4亦为本实用新型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所应用的马桶之安装地板面。所。

11、述安装部2的外顶面可设有安装间距标示22,如附图3、4所示的30及40之标示,表示一般建筑之排粪管于地面之接口与墙壁的间距为30cm或40cm,即马桶之最终排污出口中心之通常尺寸,如将本实用新型使用于马桶,则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排放口12与墙壁的间距为30cm、第二排放口13与墙壁的间距为40cm。0023 如上述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所述分位部3可拆装地与排污部1的第一排放口12及第二排放口13结合;所述分位部3具有一向下伸出的开口31及向上凸起的塞部32,两者的间距与排污部1的第一排放口12和第二排放口13之间距相同;另外,所述分位部3的开口31及塞部32之外径部至少设有一O形环33。0024。

12、 如附图3、4所示,上述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之应用,系根据地板面4预埋的排粪管接口41中心与墙面42的距离,选择将所述分位部3的塞部32的一端置入第一排放口12(与墙面距离为40cm时,如附图3)或第二排放口13(与墙面距离为30cm时,如附图4)中,此时开口31的顶端亦同时置入第一排放口12或第二排放口13其中之一。由于分位部3的开口31及塞部32之外径部至少设有一O形环33,当开口31及塞部32置入第一排放口12或第二排放口13时,利用O形环33的材质弹性紧迫置于分位部3的说 明 书CN 204225247 U3/3页5开口31及塞部32之外径部及排污部1的第一排放口12或第。

13、二排放口13的内径表面之间(如附图5),而能将分位部3结合于第一排放口12及第二排放口13中,并能够抵抗马桶排污过程的冲击力量而不脱落。这种藉由O形环33的紧迫结合方式,改善了现有技术中的分位部必须以螺丝及使用工具始能与排污部结合的不方便性,而且O形环33还具有现有技术中止水环的防漏功能。0025 如附图3、4所示,如上述本较佳实施例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所述分位部3之向下伸出的开口31底缘安装于地板面4后系低于地板面4,即开口31底缘可深入排粪管接口41中,如此,当马桶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结合后,即马桶的排污口51与本实用新型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的接续口11导接后,在排污过程的水流。

14、将由排污部1导接并快速直入排粪管接口41中,而不会于排粪管接口41的顶缘处回绕甚至溢流出,而能产生最佳的虹吸效果。再者,低于地板面4的开口31底缘可利于安装时直接对位于排粪管接口41,而避免现有技术中的盲视对位的费时及不确定性。在本较佳实施例中,分位部3之开口31底缘低于地板面4约5-50mm。0026 如附图6所示,如上述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所述安装部2之大面积的板面21系为将所结合的排污部1安装定位于地板面4,为此,板面21的底部形成至少一道环绕板面21底部轮廓的沟槽23,藉此于安装时在沟槽23中填入黏剂6,以加强其安装稳固之效果。0027 如上述较佳实施例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得以在无工具。

15、及螺丝的条件下轻松将分位部3安装于排污部1,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极为方便;更甚者,本较佳实施例的马桶外接排污装置,其马桶外接排污装置中的排污部1、安装部2及分位部3分别为透明可观视内部的结构体,因此在进行分位部3的开口31与排粪管接口41的对位时更可以目视操作,而避免先前专利盲视操作的费时及不确定性。0028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制本新型的权利范围,任何本领域之通常知识者,在参酌本新型如上揭露之技术说明后,所进行不悖离本新型技术精神的改变、修饰,皆是可能的。因此,本新型之权利范围叙述于本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中。说 明 书CN 204225247 U1/3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225247 U2/3页7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225247 U3/3页8图4图5图6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225247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