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跑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架空跑道.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78430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0.15CN203878430U(21)申请号 201420298191.X(22)申请日 2014.06.06E01C 1/04(2006.01)E01C 13/00(2006.01)(73)专利权人梁平县新金带小学地址 405227 重庆市梁平县金带镇金桂路130号(72)发明人娄永琪 季详(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代理人李兴寰(54) 实用新型名称架空跑道(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架空跑道,包括设置在上层的跑道和设置在下层的走廊,所述跑道和走廊之间设置有立柱,跑道和走廊。
2、通过楼梯连接,在跑道和走廊的边缘均设置有护栏,该架空跑道,在建造过程中,不仅节约了大量空间,而且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78430 UCN 203878430 U1/1页21.一种架空跑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上层的跑道(1)和设置在下层的走廊(2),所述跑道(1)和走廊(2)之间设置有立柱(3),跑道和走廊通过楼梯(4)连接,在跑道和走廊的边缘均设置有护栏(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空跑道,其特征在于:。
3、所述跑道(1)包括环形跑道(11)和直线跑道(12),所述直线跑道(12)为沿环形跑道切线延伸的可加长跑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架空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跑道上设置有防共振检测装置(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架空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跑道上还设置有排水结构,所述排水结构包括与跑道相交的横排水沟(72)和设置在跑道两侧与横排水沟连接的纵排水沟(71)。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878430 U1/2页3架空跑道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架空跑道。背景技术0002 目前,学校、健身场所等的跑道都为地面跑道,在跑道建造过程中,不仅需要占用很大的空间,而且建造过程中因土方开挖对原。
4、生态造成了很大的破坏,通常,为保证跑道的平整性,需要对原生态地貌进行大量的改进,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发明内容0003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架空跑道,不仅能腾出大量空间,而且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0004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架空跑道,包括设置在上层的跑道和设置在下层的走廊,所述跑道和走廊之间设置有立柱,跑道和走廊通过楼梯连接,在跑道和走廊的边缘均设置有护栏。0005 进一步,所述跑道包括环形跑道和直线跑道,所述直线跑道为沿环形跑道切线延伸的可加长跑道。0006 进一步,所述跑道上设置有防共振检测装置。0007 进一步,所述跑道上还设置有排水结。
5、构,所述排水结构包括与跑道相交的横排水沟和设置在跑道两侧与横排水沟连接的纵排水沟。000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架空跑道,包括设置在上层的跑道和设置在下层的走廊,所述跑道和走廊之间设置有立柱,跑道和走廊通过楼梯连接,在跑道和走廊的边缘均设置有护栏,该架空跑道,在建造过程中,不仅节约了大量空间,而且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附图说明000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1 图2为该跑道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12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该架空跑道,包括设置在上层的跑道1和设置在下层的走廊2。
6、,所述跑道和走廊之间设置有立柱3,跑道和走廊通过楼梯4连接,在跑道和走廊的边缘均设置有护栏5,该架空跑道,在建造过程中,不仅节约了大量空间,而且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0013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如图2所示:所述跑道1包括环形跑道11和直线跑道12,所述直线跑道12为沿环形跑道切线延伸的可加长跑道,既可进行环形长跑,说 明 书CN 203878430 U2/2页4也可进行直线短跑,直线跑道可加长,以便适应不同距离的跑道需求。0014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跑道上设置有防共振检测装置6,防共振检测装置6可以显示跑道的振幅情况,当超过额定的幅度时,会报警,避免人在上面跑。
7、步时引起共振,防止造成安全事故。0015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跑道上还设置有排水结构,所述排水结构包括与跑道相交的横排水沟72和设置在跑道两侧与横排水沟连接的纵排水沟71,纵横交错的排水沟便于将跑道上的积水排出。0016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说 明 书CN 203878430 U1/1页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78430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