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险柜前后门互锁机构.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482934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145224.7

申请日:

2014.03.27

公开号:

CN203867361U

公开日:

2014.10.0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避免重复授予专利权IPC(主分类):E05G 1/04申请日:20140327授权公告日:20141008放弃生效日:20160824|||授权

IPC分类号:

E05G1/04

主分类号:

E05G1/04

申请人:

创斯达科技集团(中国)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赵旻昊; 龙梅; 曹汉军; 刘蜀通; 宣小秋; 顾春浩

地址:

226300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经济开发区金通大道18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彭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险柜前后门互锁机构,包括前锁具机构、后锁具机构、前门锁止机构和后门锁止机构;前门锁止机构通过保险柜前门与后锁具机构联动连接,而后门锁止机构则通过保险柜后门与前锁具机构联动连接;保险柜前门通过前锁具机构解锁后,后锁具机构通过后门锁止机构锁止,保险柜后门通过后锁具机构解锁后,前锁具机构通过前门锁止机构锁止;保险柜前门通过前锁具机构锁定、保险柜后门通过后锁具机构锁定时,后锁具机构与后门锁止机构解锁,前锁具机构与前门锁止机构解锁。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限制保险柜门的任意开启,两扇柜门中,只能择一开启其中的一扇门。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保险柜前后门互锁机构,包括前锁具机构、后锁具机构,保险柜前门通过前锁具机构与保险柜门框锁定/解锁,保险柜后门通过后锁具机构与保险柜门框锁定/解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后门互锁机构包括针对保险柜前门配装的前门锁止机构和针对保险柜后门配装的后门锁止机构;所述的前门锁止机构通过保险柜前门与后锁具机构联动连接,而后门锁止机构则通过保险柜后门与前锁具机构联动连接;所述保险柜前门通过前锁具机构解锁后,后锁具机构通过后门锁止机构锁止,所述保险柜后门通过后锁具机构解锁后,前锁具机构通过前门锁止机构锁止;所述保险柜前门通过前锁具机构锁定、保险柜后门通过后锁具机构锁定时,后锁具机构与后门锁止机构解锁,前锁具机构与前门锁止机构解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保险柜前后门互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门锁止机构、后门锁止机构分别安装在保险柜的顶板上;前门锁止机构、后门锁止机构的运动方向一致,前锁具机构、后锁具机构均为保险柜前门/后门的纵向,而前门锁止机构的运动方向与前锁具机构的运动方向垂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保险柜前后门互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门锁止机构、后门锁止机构均包括支撑座、推杆、摇杆以及扭簧;其中:摇杆、扭簧同轴地定位安装在顶板上,且摇杆的一端与推杆联动连接,另一端则穿过支撑座上所设置的导向机构活动设置;扭簧的一端与顶板相抵触,另一端则穿过摇杆上所设置的扭簧扣接部连接,扭簧扣接部与摇杆的定位部位存在间距;推杆可移动地安装在顶板上,且推杆的移动方向与前门/后门的垂线方向一致;所述前锁具机构/后锁具机构的门销对应于摇杆的活动端设置摇杆槽,所述前门锁止机构的推杆与保险柜后门联动连接、摇杆与保险柜前门相邻,而后门锁止机构的推杆则与保险柜前门联动连接、摇杆与保险柜后门相邻;所述保险柜前门、保险柜后门处于关闭状态时,前门锁止机构、后门锁止机构的推杆分别对应地受到保险柜后门、保险柜前门的作用,对各自的摇杆施加压力,促使各自的扭簧处于压缩状态,各自的摇杆与相应的摇杆槽处于解锁状态;所述保险柜前门通过前锁具机构解锁后,保险柜前门打开,后门锁止机构的推杆失去制约,后门锁止机构的扭簧由压缩状态回复至自然伸缩状态,带动后门锁止机构的摇杆发生旋转,促使后门锁止机构的摇杆与后锁具机构门销上的摇杆槽锁止,保险柜后门无法通过后锁具机构开启;所述保险柜后门通过后锁具机构解锁后,保险柜后门打开,前门锁止机构的推杆失去制约,致使前门锁止机构的扭簧由压缩状态回复至自然伸缩状态,带动前门锁止机构的摇杆发生旋转,促使前门锁止机构的摇杆与前锁具机构门销上的摇杆槽锁止,保险柜前门无法通过前锁具机构开启。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保险柜前后门互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为一开设的导向槽,导向槽的开设方向与推杆的移动方向相垂直。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保险柜前后门互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为一杆件,所述杆件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顶板上,另一端则沿杆体的延伸方向开设导向槽;所述支撑座的延伸方向与推杆的延伸方向相垂直。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保险柜前后门互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的杆体上至少开设有两个定位孔,顶板对应于每一个定位孔开设一个纵向导槽,所述的推杆通过穿过定位孔和相应纵向导槽的第一定位部件与顶板可移动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保险柜前后门互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通过第二定位部件与顶板定位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保险柜前后门互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定位部件均为螺栓组件或者定位销。

9.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保险柜前后门互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通过顶板上所设置的定位轴定位连接。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保险柜前后门互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后门互锁机构,适用于双开门保险柜。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双开门保险柜,其前后门一般不配装互锁机构,因此,能够任意开启任一扇柜门,从而造成保险柜的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保险柜的前后门互锁机构,该机构能够限制保险柜门的任意开启,两扇柜门中,只能择一开启其中的一扇门。
为实现以上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将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保险柜前后门互锁机构,包括前锁具机构、后锁具机构,保险柜前门通过前锁具机构与保险柜门框锁定/解锁,保险柜后门通过后锁具机构与保险柜门框锁定/解锁,所述的前后门互锁机构包括针对保险柜前门配装的前门锁止机构和针对保险柜后门配装的后门锁止机构;所述的前门锁止机构通过保险柜前门与后锁具机构联动连接,而后门锁止机构则通过保险柜后门与前锁具机构联动连接;所述保险柜前门通过前锁具机构解锁后,后锁具机构通过后门锁止机构锁止,所述保险柜后门通过后锁具机构解锁后,前锁具机构通过前门锁止机构锁止;所述保险柜前门通过前锁具机构锁定、保险柜后门通过后锁具机构锁定时,后锁具机构与后门锁止机构解锁,前锁具机构与前门锁止机构解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门锁止机构、后门锁止机构分别安装在保险柜的顶板上;前门锁止机构、后门锁止机构的运动方向一致,前锁具机构、后锁具机构均为保险柜前门/后门的纵向,而前门锁止机构的运动方向与前锁具机构的运动方向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前门锁止机构、后门锁止机构均包括支撑座、推杆、摇杆以及扭簧;其中:摇杆、扭簧同轴地定位安装在顶板上,且摇杆的一端与推杆联动连接,另一端则穿过支撑座上所设置的导向机构活动设置;扭簧的一端与顶板相抵触,另一端则穿过摇杆上所设置的扭簧扣接部连接,扭簧扣接部与摇杆的定位部位存在间距;推杆可移动地安装在顶板上,且推杆的移动方向与前门/后门的垂线方向一致;所述前锁具机构/后锁具机构的门销对应于摇杆的活动端设置摇杆槽,所述前门锁止机构的推杆与保险柜后门联动连接、摇杆与保险柜前门相邻,而后门锁止机构的推杆则与保险柜前门联动连接、摇杆与保险柜后门相邻;所述保险柜前门、保险柜后门处于关闭状态时,前门锁止机构、后门锁止机构的推杆分别对应地受到保险柜后门、保险柜前门的作用,对各自的摇杆施加压力,促使各自的扭簧处于压缩状态,各自的摇杆与相应的摇杆槽处于解锁状态;所述保险柜前门通过前锁具机构解锁后,保险柜前门打开,后门锁止机构的推杆失去制约,后门锁止机构的扭簧由压缩状态回复至自然伸缩状态,带动后门锁止机构的摇杆发生旋转,促使后门锁止机构的摇杆与后锁具机构门销上的摇杆槽锁止,保险柜后门无法通过后锁具机构开启;所述保险柜后门通过后锁具机构解锁后,保险柜后门打开,前门锁止机构的推杆失去制约,致使前门锁止机构的扭簧由压缩状态回复至自然伸缩状态,带动前门锁止机构的摇杆发生旋转,促使前门锁止机构的摇杆与前锁具机构门销上的摇杆槽锁止,保险柜前门无法通过前锁具机构开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机构为一开设的导向槽,导向槽的开设方向与推杆的移动方向相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座为一杆件,所述杆件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顶板上,另一端则沿杆体的延伸方向开设导向槽;所述支撑座的延伸方向与推杆的延伸方向相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杆的杆体上至少开设有两个定位孔,顶板对应于每一个定位孔开设一个纵向导槽,所述的推杆通过穿过定位孔和相应纵向导槽的第一定位部件与顶板可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摇杆通过第二定位部件与顶板定位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第二定位部件均为螺栓组件或者定位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扭簧通过顶板上所设置的定位轴定位连接。
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针对保险柜前门配装的前门锁止机构和针对保险柜后门配装的后门锁止机构,因此,能够限制保险柜门的任意开启,两扇柜门中,只能择一开启其中的一扇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保险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保险柜前门处于打开状态时的保险柜前后门互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保险柜前门处于闭合状态时的保险柜前后门互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保险柜前门1;保险柜顶板2;顶板内部21;保险柜后门3;支撑座4;摇杆5;扭簧6;推杆7;门销8;摇杆槽9。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非限制性地公开了本实用新型所涉及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险柜前后门互锁机构,包括前锁具机构、后锁具机构、针对保险柜前门配装的前门锁止机构和针对保险柜后门配装的后门锁止机构,保险柜前门通过前锁具机构与保险柜门框锁定/解锁,保险柜后门通过后锁具机构与保险柜门框锁定/解锁;所述的前门锁止机构通过保险柜前门与后锁具机构联动连接,而后门锁止机构则通过保险柜后门与前锁具机构联动连接;所述保险柜前门通过前锁具机构解锁后,后锁具机构通过后门锁止机构锁止,所述保险柜后门通过后锁具机构解锁后,前锁具机构通过前门锁止机构锁止;所述保险柜前门通过前锁具机构锁定、保险柜后门通过后锁具机构锁定时,后锁具机构与后门锁止机构解锁,前锁具机构与前门锁止机构解锁。
其中:所述前门锁止机构、后门锁止机构分别安装在保险柜的顶板上或者顶板内部;前门锁止机构、后门锁止机构的运动方向一致,为图中所示的水平方向;前锁具机构、后锁具机构均为保险柜前门/后门的纵向,为图中所示的垂直方向,而前门锁止机构的运动方向与前锁具机构的运动方向垂直,即被前/后门锁止机构锁止的是后锁具机构/前锁具机构的上门销。
所述的前门锁止机构、后门锁止机构均包括支撑座、推杆、摇杆以及扭簧;其中:摇杆、扭簧同轴地定位安装在顶板上,且摇杆的一端与推杆联动连接,另一端则穿过支撑座上所设置的导向机构活动设置;扭簧的一端与顶板相抵触,另一端则穿过摇杆上所设置的扭簧扣接部连接,扭簧扣接部与摇杆的定位部位存在间距;推杆可移动地安装在顶板上,且推杆的移动方向与前门/后门的垂线方向一致;所述前锁具机构/后锁具机构的门销对应于摇杆的活动端设置摇杆槽,所述前门锁止机构的推杆与保险柜后门联动连接、摇杆与保险柜前门相邻,而后门锁止机构的推杆则与保险柜前门联动连接、摇杆与保险柜后门相邻;所述保险柜前门、保险柜后门处于关闭状态时,前门锁止机构、后门锁止机构的推杆分别对应地受到保险柜后门、保险柜前门的作用,对各自的摇杆施加压力,促使各自的扭簧处于压缩状态,各自的摇杆与相应的摇杆槽处于解锁状态;所述保险柜前门通过前锁具机构解锁后,保险柜前门打开,后门锁止机构的推杆失去制约,后门锁止机构的扭簧由压缩状态回复至自然伸缩状态,带动后门锁止机构的摇杆发生旋转,促使后门锁止机构的摇杆与后锁具机构门销上的摇杆槽锁止,保险柜后门无法通过后锁具机构开启;所述保险柜后门通过后锁具机构解锁后,保险柜后门打开,前门锁止机构的推杆失去制约,致使前门锁止机构的扭簧由压缩状态回复至自然伸缩状态,带动前门锁止机构的摇杆发生旋转,促使前门锁止机构的摇杆与前锁具机构门销上的摇杆槽锁止,保险柜前门无法通过前锁具机构开启。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向机构为一导向槽,导向槽的开设方向与推杆的移动方向相垂直。所述支撑座为一杆件,所述杆件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顶板上,另一端则沿杆体的延伸方向开设导向槽;所述支撑座的延伸方向与推杆的延伸方向相垂直。所述推杆的杆体上至少开设有两个定位孔,顶板对应于每一个定位孔开设一个纵向导槽,所述的推杆通过穿过定位孔和相应纵向导槽的第一定位部件与顶板可移动连接。所述摇杆通过第二定位部件与顶板定位连接。所述第一、第二定位部件均为螺栓组件或者定位销。所述扭簧通过顶板上所设置的定位轴定位连接。

一种保险柜前后门互锁机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保险柜前后门互锁机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保险柜前后门互锁机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保险柜前后门互锁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保险柜前后门互锁机构.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67361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0.08CN203867361U(21)申请号 201420145224.7(22)申请日 2014.03.27E05G 1/04(2006.01)(73)专利权人创斯达科技集团(中国)有限责任公司地址 226300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经济开发区金通大道1888号(72)发明人赵旻昊 龙梅 曹汉军 刘蜀通宣小秋 顾春浩(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代理人彭英(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保险柜前后门互锁机构(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险柜前后门互锁机构,包括前锁具机构、后锁具机构、前。

2、门锁止机构和后门锁止机构;前门锁止机构通过保险柜前门与后锁具机构联动连接,而后门锁止机构则通过保险柜后门与前锁具机构联动连接;保险柜前门通过前锁具机构解锁后,后锁具机构通过后门锁止机构锁止,保险柜后门通过后锁具机构解锁后,前锁具机构通过前门锁止机构锁止;保险柜前门通过前锁具机构锁定、保险柜后门通过后锁具机构锁定时,后锁具机构与后门锁止机构解锁,前锁具机构与前门锁止机构解锁。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限制保险柜门的任意开启,两扇柜门中,只能择一开启其中的一扇门。(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

3、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67361 UCN 203867361 U1/2页21.一种保险柜前后门互锁机构,包括前锁具机构、后锁具机构,保险柜前门通过前锁具机构与保险柜门框锁定/解锁,保险柜后门通过后锁具机构与保险柜门框锁定/解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后门互锁机构包括针对保险柜前门配装的前门锁止机构和针对保险柜后门配装的后门锁止机构;所述的前门锁止机构通过保险柜前门与后锁具机构联动连接,而后门锁止机构则通过保险柜后门与前锁具机构联动连接;所述保险柜前门通过前锁具机构解锁后,后锁具机构通过后门锁止机构锁止,所述保险柜后门通过后锁具机构解。

4、锁后,前锁具机构通过前门锁止机构锁止;所述保险柜前门通过前锁具机构锁定、保险柜后门通过后锁具机构锁定时,后锁具机构与后门锁止机构解锁,前锁具机构与前门锁止机构解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保险柜前后门互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门锁止机构、后门锁止机构分别安装在保险柜的顶板上;前门锁止机构、后门锁止机构的运动方向一致,前锁具机构、后锁具机构均为保险柜前门/后门的纵向,而前门锁止机构的运动方向与前锁具机构的运动方向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保险柜前后门互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门锁止机构、后门锁止机构均包括支撑座、推杆、摇杆以及扭簧;其中:摇杆、扭簧同轴地定位安装在顶板上,且摇杆的一端与推杆。

5、联动连接,另一端则穿过支撑座上所设置的导向机构活动设置;扭簧的一端与顶板相抵触,另一端则穿过摇杆上所设置的扭簧扣接部连接,扭簧扣接部与摇杆的定位部位存在间距;推杆可移动地安装在顶板上,且推杆的移动方向与前门/后门的垂线方向一致;所述前锁具机构/后锁具机构的门销对应于摇杆的活动端设置摇杆槽,所述前门锁止机构的推杆与保险柜后门联动连接、摇杆与保险柜前门相邻,而后门锁止机构的推杆则与保险柜前门联动连接、摇杆与保险柜后门相邻;所述保险柜前门、保险柜后门处于关闭状态时,前门锁止机构、后门锁止机构的推杆分别对应地受到保险柜后门、保险柜前门的作用,对各自的摇杆施加压力,促使各自的扭簧处于压缩状态,各自的摇杆。

6、与相应的摇杆槽处于解锁状态;所述保险柜前门通过前锁具机构解锁后,保险柜前门打开,后门锁止机构的推杆失去制约,后门锁止机构的扭簧由压缩状态回复至自然伸缩状态,带动后门锁止机构的摇杆发生旋转,促使后门锁止机构的摇杆与后锁具机构门销上的摇杆槽锁止,保险柜后门无法通过后锁具机构开启;所述保险柜后门通过后锁具机构解锁后,保险柜后门打开,前门锁止机构的推杆失去制约,致使前门锁止机构的扭簧由压缩状态回复至自然伸缩状态,带动前门锁止机构的摇杆发生旋转,促使前门锁止机构的摇杆与前锁具机构门销上的摇杆槽锁止,保险柜前门无法通过前锁具机构开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保险柜前后门互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为一。

7、开设的导向槽,导向槽的开设方向与推杆的移动方向相垂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保险柜前后门互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为一杆件,所述杆件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顶板上,另一端则沿杆体的延伸方向开设导向槽;所述支撑座的延伸方向与推杆的延伸方向相垂直。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保险柜前后门互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的杆体上至少开设有两个定位孔,顶板对应于每一个定位孔开设一个纵向导槽,所述的推杆通过穿过定位孔和相应纵向导槽的第一定位部件与顶板可移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保险柜前后门互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通过第二定位部件与顶板定位连接。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867361 U2/2页3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保险柜前后门互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定位部件均为螺栓组件或者定位销。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保险柜前后门互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通过顶板上所设置的定位轴定位连接。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867361 U1/3页4一种保险柜前后门互锁机构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后门互锁机构,适用于双开门保险柜。背景技术0002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双开门保险柜,其前后门一般不配装互锁机构,因此,能够任意开启任一扇柜门,从而造成保险柜的不安全。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保险柜的前后门互锁机构,该机构能够限制保险柜门的任意开启,。

9、两扇柜门中,只能择一开启其中的一扇门。0004 为实现以上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将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0005 一种保险柜前后门互锁机构,包括前锁具机构、后锁具机构,保险柜前门通过前锁具机构与保险柜门框锁定/解锁,保险柜后门通过后锁具机构与保险柜门框锁定/解锁,所述的前后门互锁机构包括针对保险柜前门配装的前门锁止机构和针对保险柜后门配装的后门锁止机构;所述的前门锁止机构通过保险柜前门与后锁具机构联动连接,而后门锁止机构则通过保险柜后门与前锁具机构联动连接;所述保险柜前门通过前锁具机构解锁后,后锁具机构通过后门锁止机构锁止,所述保险柜后门通过后锁具机构解锁后,前锁具机构通过前门锁止机构锁止;所述。

10、保险柜前门通过前锁具机构锁定、保险柜后门通过后锁具机构锁定时,后锁具机构与后门锁止机构解锁,前锁具机构与前门锁止机构解锁。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门锁止机构、后门锁止机构分别安装在保险柜的顶板上;前门锁止机构、后门锁止机构的运动方向一致,前锁具机构、后锁具机构均为保险柜前门/后门的纵向,而前门锁止机构的运动方向与前锁具机构的运动方向垂直。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前门锁止机构、后门锁止机构均包括支撑座、推杆、摇杆以及扭簧;其中:摇杆、扭簧同轴地定位安装在顶板上,且摇杆的一端与推杆联动连接,另一端则穿过支撑座上所设置的导向机构活动设置;扭簧的一端与顶板相抵触。

11、,另一端则穿过摇杆上所设置的扭簧扣接部连接,扭簧扣接部与摇杆的定位部位存在间距;推杆可移动地安装在顶板上,且推杆的移动方向与前门/后门的垂线方向一致;所述前锁具机构/后锁具机构的门销对应于摇杆的活动端设置摇杆槽,所述前门锁止机构的推杆与保险柜后门联动连接、摇杆与保险柜前门相邻,而后门锁止机构的推杆则与保险柜前门联动连接、摇杆与保险柜后门相邻;所述保险柜前门、保险柜后门处于关闭状态时,前门锁止机构、后门锁止机构的推杆分别对应地受到保险柜后门、保险柜前门的作用,对各自的摇杆施加压力,促使各自的扭簧处于压缩状态,各自的摇杆与相应的摇杆槽处于解锁状态;所述保险柜前门通过前锁具机构解锁后,保险柜前门打开。

12、,后门锁止机构的推杆失去制约,后门锁止机构的扭簧由压缩状态回复至自然伸缩状态,带动后门锁止机构的摇杆发生旋转,促使后门锁止机构的摇杆与后锁具机构门销上的摇杆槽锁止,保险柜后门无法通过后锁具机构开启;所述保险柜后门通过后锁具机构解锁后,保险柜后门打开,前门锁止机构的推杆失说 明 书CN 203867361 U2/3页5去制约,致使前门锁止机构的扭簧由压缩状态回复至自然伸缩状态,带动前门锁止机构的摇杆发生旋转,促使前门锁止机构的摇杆与前锁具机构门销上的摇杆槽锁止,保险柜前门无法通过前锁具机构开启。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机构为一开设的导向槽,导向槽的开设方向与推杆的移动方向相。

13、垂直。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座为一杆件,所述杆件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顶板上,另一端则沿杆体的延伸方向开设导向槽;所述支撑座的延伸方向与推杆的延伸方向相垂直。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杆的杆体上至少开设有两个定位孔,顶板对应于每一个定位孔开设一个纵向导槽,所述的推杆通过穿过定位孔和相应纵向导槽的第一定位部件与顶板可移动连接。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摇杆通过第二定位部件与顶板定位连接。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第二定位部件均为螺栓组件或者定位销。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扭簧通过顶板上所设置的定位轴定位连。

14、接。0014 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0015 本实用新型针对保险柜前门配装的前门锁止机构和针对保险柜后门配装的后门锁止机构,因此,能够限制保险柜门的任意开启,两扇柜门中,只能择一开启其中的一扇门。附图说明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保险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17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保险柜前门处于打开状态时的保险柜前后门互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0018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保险柜前门处于闭合状态时的保险柜前后门互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0019 图4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0020 图中:保险柜前门1;保险柜顶板2;顶板内部21;保险柜后门3;支撑。

15、座4;摇杆5;扭簧6;推杆7;门销8;摇杆槽9。具体实施 方式0021 附图非限制性地公开了本实用新型所涉及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0022 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险柜前后门互锁机构,包括前锁具机构、后锁具机构、针对保险柜前门配装的前门锁止机构和针对保险柜后门配装的后门锁止机构,保险柜前门通过前锁具机构与保险柜门框锁定/解锁,保险柜后门通过后锁具机构与保险柜门框锁定/解锁;所述的前门锁止机构通过保险柜前门与后锁具机构联动连接,而后门锁止机构则通过保险柜后门与前锁具机构联动连接;所述保险柜前门通过前锁具机构解锁后,后锁具机构通过后门锁止机。

16、构锁止,所述保险柜后门通过后锁具机构解锁后,前锁具机构通过前门锁止机构锁止;所述保险柜前门通过前锁具机构锁定、保险柜后门通过后锁具说 明 书CN 203867361 U3/3页6机构锁定时,后锁具机构与后门锁止机构解锁,前锁具机构与前门锁止机构解锁。0023 其中:所述前门锁止机构、后门锁止机构分别安装在保险柜的顶板上或者顶板内部;前门锁止机构、后门锁止机构的运动方向一致,为图中所示的水平方向;前锁具机构、后锁具机构均为保险柜前门/后门的纵向,为图中所示的垂直方向,而前门锁止机构的运动方向与前锁具机构的运动方向垂直,即被前/后门锁止机构锁止的是后锁具机构/前锁具机构的上门销。0024 所述的前。

17、门锁止机构、后门锁止机构均包括支撑座、推杆、摇杆以及扭簧;其中:摇杆、扭簧同轴地定位安装在顶板上,且摇杆的一端与推杆联动连接,另一端则穿过支撑座上所设置的导向机构活动设置;扭簧的一端与顶板相抵触,另一端则穿过摇杆上所设置的扭簧扣接部连接,扭簧扣接部与摇杆的定位部位存在间距;推杆可移动地安装在顶板上,且推杆的移动方向与前门/后门的垂线方向一致;所述前锁具机构/后锁具机构的门销对应于摇杆的活动端设置摇杆槽,所述前门锁止机构的推杆与保险柜后门联动连接、摇杆与保险柜前门相邻,而后门锁止机构的推杆则与保险柜前门联动连接、摇杆与保险柜后门相邻;所述保险柜前门、保险柜后门处于关闭状态时,前门锁止机构、后门锁。

18、止机构的推杆分别对应地受到保险柜后门、保险柜前门的作用,对各自的摇杆施加压力,促使各自的扭簧处于压缩状态,各自的摇杆与相应的摇杆槽处于解锁状态;所述保险柜前门通过前锁具机构解锁后,保险柜前门打开,后门锁止机构的推杆失去制约,后门锁止机构的扭簧由压缩状态回复至自然伸缩状态,带动后门锁止机构的摇杆发生旋转,促使后门锁止机构的摇杆与后锁具机构门销上的摇杆槽锁止,保险柜后门无法通过后锁具机构开启;所述保险柜后门通过后锁具机构解锁后,保险柜后门打开,前门锁止机构的推杆失去制约,致使前门锁止机构的扭簧由压缩状态回复至自然伸缩状态,带动前门锁止机构的摇杆发生旋转,促使前门锁止机构的摇杆与前锁具机构门销上的摇。

19、杆槽锁止,保险柜前门无法通过前锁具机构开启。0025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向机构为一导向槽,导向槽的开设方向与推杆的移动方向相垂直。所述支撑座为一杆件,所述杆件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顶板上,另一端则沿杆体的延伸方向开设导向槽;所述支撑座的延伸方向与推杆的延伸方向相垂直。所述推杆的杆体上至少开设有两个定位孔,顶板对应于每一个定位孔开设一个纵向导槽,所述的推杆通过穿过定位孔和相应纵向导槽的第一定位部件与顶板可移动连接。所述摇杆通过第二定位部件与顶板定位连接。所述第一、第二定位部件均为螺栓组件或者定位销。所述扭簧通过顶板上所设置的定位轴定位连接。说 明 书CN 203867361 U1/2页7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67361 U2/2页8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67361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