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水平承载特性试验模型.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482221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73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171482.2

申请日:

2014.04.10

公开号:

CN203795485U

公开日:

2014.08.2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2D33/00

主分类号:

E02D33/00

申请人: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基文; 岳红亚; 亓乐; 周志东; 任宪骏; 张宏博; 杨庆义; 庄培芝; 宋修广; 吴建清

地址: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闵子骞路10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代理人:

郑华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水平承载特性试验模型,模型包括一个模型槽,所述的模型槽内设有用于承载模型桩的承台,且模型桩的上端嵌入到承台中;在所述的模型槽的上方设有一个与反力架相连的且对承台实施垂直力的竖向加载系统,模型槽内侧设有与其连接的且对承台实施水平力的水平加载系统,且在所述的承台、模型桩和加载系统上设有监测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较好地控制桩基荷载试验的荷载条件要求,更真实地模拟桩基的实际工作状况,探究管桩单桩和群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承载特性的试验装置。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水平承载特性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模型槽,所述的模型槽内设有用于承载模型桩的承台,且模型桩的上端嵌入到承台中;在所述的模型槽的上方设有一个与反力架相连的且对承台实施垂直力的竖向加载系统,模型槽内侧设有与其连接的且对承台实施水平力的水平加载系统,且在所述的承台、模型桩和加载系统上设有监测装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水平承载特性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监测装置为设置于承台上的千分表、设置于模型桩上的应变片、设置于模型桩周围的土压力盒。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水平承载特性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向加载系统包括载油压千斤顶I,所述的载油压千斤顶I竖向安装在反力架上,所述的反力架安装在承台的顶部;且在千斤顶I端部设有压力传感器I。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水平承载特性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加载系统包括载油压千斤顶II,所述的载油压千斤顶II水平安装在与其连接的模型槽的内壁上,且在千斤顶II端部设有压力传感器II。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水平承载特性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槽包括多个连接在一起的钢板框架单元,在所述的框架单元内嵌有钢化玻璃。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水平承载特性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化玻璃中间部位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排水孔。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水平承载特性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桩为有机玻璃管桩,在其外侧粘贴有电阻应变片。

说明书

说明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水平承载特性试验模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建试验模型,尤其是一种建筑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承载特性试验模型。
背景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水平承载特性研究主要包括管桩单桩的水平承载特性研究、管桩群桩的水平承载特性研究以及管桩群桩承受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水平承载特性研究。由于桩基属于地下工程,不确定因素较多,现场试验受工程的建设工期、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的影响,难以全面的多工况的分析研究桩基的承载特性。因此现阶段对于桩基础的研究主要依赖于数值计算、理论分析等方法。但是数值计算等方法受物理参数和本构模型的影响较大,因此计算结果的真实性和精确性难以判定,有时结果跟工程实际相差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较好地控制桩基荷载试验的荷载条件要求,更真实地模拟桩基的实际工作状况,探究管桩单桩和群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承载特性的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水平承载特性试验模型,包括一个模型槽、承台和模型桩,在所述的模型槽的上方设有与其连接的且对承台实施垂直力的竖向加载系统,内侧设有与其连接的且对承台实施水平力的水平加载系统,所述的模型桩的上端嵌入到承台中,且在所述的承台和模型桩上设有监测装置。
所述的监测装置为设置于承台上的千分表和设置于模型桩上的应变片。
所述的竖向加载系统包括载油压千斤顶I、设置于千斤顶I端部的压力传感器和竖向反力架,所述的竖向反力架活动安装在与其连接的模型槽的顶部,且载油压千斤顶I的竖向安装在竖向反力架的顶部。
所述的水平加载系统包括载油压千斤顶II和设置于千斤顶端部的压力传感器II,所述的载油压千斤顶II水平安装在与其连接的模型槽的上。
所述模型槽包括多个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的钢板焊接框架单元,在所述的焊接框架单元内嵌有钢化玻璃。
所述的钢化玻璃中间部位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直径为40mm的排水孔。
所述模型桩为有机玻璃管桩,在其外侧粘贴有电阻应变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模型不仅能够对数值计算的结果准确性进行验证,而且操作简便、可调控性高、避免了现场试验的局限性。本实用新型试验模型不仅能够进行桩基单、群桩水平承载特性的模型试验,而且能够研究群桩同时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时的工作性状。并且本实用新型模型能够自行拆装,可重复使用,亦能够模拟渗流稳定、注浆机理、边坡稳定等各种室内模型试验。
附图说明
图1模型槽立体图
图2是模型试验加载系统剖面图。
图3是模型试验监测系统和模型桩剖面图。
图中:1模型槽、2竖向反力架、3水平加载系统、4竖向加载系统、5压力传感器、6承台、7模型桩、8砂土、9千分表、10土压力盒、11应变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水平承载特性试验模型,包括一个模型槽1,所述的模型槽1内设有用于承载模型桩的承台6,且模型桩7的上端嵌入到承台6中,下端嵌入到砂土8中;在所述的模型槽1的上方设有一个与竖向反力架2相连的且对承台实施垂直力的竖向加载系统4,模型槽1内侧设有与其连接的且对承台实施水平力的水平加载系统3,且在所述的承台6、模型桩7和加载系统上设有监测装置。
监测装置为设置于承台上的千分表9、设置于模型桩上的应变片11、设置于模型桩周围的土压力盒10。
竖向加载系统4包括载油压千斤顶I,所述的载油压千斤顶I竖向安装在反力架上,所述的反力架安装在承台的顶部;且在千斤顶I端部设有压力传感器5I;
水平加载系统3包括载油压千斤顶II,所述的载油压千斤顶II水平安装在与其连接的模型槽的内壁上,且在千斤顶II端部设有压力传感器5II。
模型槽1包括多个连接在一起的钢板框架单元,在所述的框架单元内嵌有钢化玻璃;所述的钢化玻璃中间部位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排水孔;所述模型桩为有机玻璃管桩,在其外侧粘贴有电阻应变片11。千分表的量程为50mm; 电阻式土压力盒的量程为0.6MPa;电阻式应变片采用BX120-5AA系列应变片。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水平承载特性试验模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水平承载特性试验模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水平承载特性试验模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水平承载特性试验模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水平承载特性试验模型.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95485 U(45)授权公告日 2014.08.27CN203795485U(21)申请号 201420171482.2(22)申请日 2014.04.10E02D 33/00(2006.01)(73)专利权人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地址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闵子骞路106号(72)发明人王基文 岳红亚 亓乐 周志东任宪骏 张宏博 杨庆义 庄培芝宋修广 吴建清(74)专利代理机构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代理人郑华清(54) 实用新型名称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水平承载特性试验模型(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水平承载。

2、特性试验模型,模型包括一个模型槽,所述的模型槽内设有用于承载模型桩的承台,且模型桩的上端嵌入到承台中;在所述的模型槽的上方设有一个与反力架相连的且对承台实施垂直力的竖向加载系统,模型槽内侧设有与其连接的且对承台实施水平力的水平加载系统,且在所述的承台、模型桩和加载系统上设有监测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较好地控制桩基荷载试验的荷载条件要求,更真实地模拟桩基的实际工作状况,探究管桩单桩和群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承载特性的试验装置。(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

3、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95485 UCN 203795485 U1/1页21.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水平承载特性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模型槽,所述的模型槽内设有用于承载模型桩的承台,且模型桩的上端嵌入到承台中;在所述的模型槽的上方设有一个与反力架相连的且对承台实施垂直力的竖向加载系统,模型槽内侧设有与其连接的且对承台实施水平力的水平加载系统,且在所述的承台、模型桩和加载系统上设有监测装置。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水平承载特性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监测装置为设置于承台上的千分表、设置于模型桩上的应变片、设置于模型桩周围的土压力盒。3.。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水平承载特性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向加载系统包括载油压千斤顶I,所述的载油压千斤顶I竖向安装在反力架上,所述的反力架安装在承台的顶部;且在千斤顶I端部设有压力传感器I。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水平承载特性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加载系统包括载油压千斤顶II,所述的载油压千斤顶II水平安装在与其连接的模型槽的内壁上,且在千斤顶II端部设有压力传感器II。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水平承载特性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槽包括多个连接在一起的钢板框架单元,在所述的框架单元内嵌有钢化玻璃。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应力。

5、混凝土管桩水平承载特性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化玻璃中间部位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排水孔。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水平承载特性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桩为有机玻璃管桩,在其外侧粘贴有电阻应变片。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795485 U1/2页3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水平承载特性试验模型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建试验模型,尤其是一种建筑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承载特性试验模型。背景技术0002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水平承载特性研究主要包括管桩单桩的水平承载特性研究、管桩群桩的水平承载特性研究以及管桩群桩承受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水平承载特性研究。由于桩基属于地下工程,。

6、不确定因素较多,现场试验受工程的建设工期、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的影响,难以全面的多工况的分析研究桩基的承载特性。因此现阶段对于桩基础的研究主要依赖于数值计算、理论分析等方法。但是数值计算等方法受物理参数和本构模型的影响较大,因此计算结果的真实性和精确性难以判定,有时结果跟工程实际相差很大。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较好地控制桩基荷载试验的荷载条件要求,更真实地模拟桩基的实际工作状况,探究管桩单桩和群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承载特性的试验装置。0004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0005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水平承载特性试验模型,包括一个模型槽、承台和。

7、模型桩,在所述的模型槽的上方设有与其连接的且对承台实施垂直力的竖向加载系统,内侧设有与其连接的且对承台实施水平力的水平加载系统,所述的模型桩的上端嵌入到承台中,且在所述的承台和模型桩上设有监测装置。0006 所述的监测装置为设置于承台上的千分表和设置于模型桩上的应变片。0007 所述的竖向加载系统包括载油压千斤顶I、设置于千斤顶I端部的压力传感器和竖向反力架,所述的竖向反力架活动安装在与其连接的模型槽的顶部,且载油压千斤顶I的竖向安装在竖向反力架的顶部。0008 所述的水平加载系统包括载油压千斤顶II和设置于千斤顶端部的压力传感器II,所述的载油压千斤顶II水平安装在与其连接的模型槽的上。00。

8、09 所述模型槽包括多个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的钢板焊接框架单元,在所述的焊接框架单元内嵌有钢化玻璃。0010 所述的钢化玻璃中间部位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直径为40mm的排水孔。0011 所述模型桩为有机玻璃管桩,在其外侧粘贴有电阻应变片。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0013 该模型不仅能够对数值计算的结果准确性进行验证,而且操作简便、可调控性高、避免了现场试验的局限性。本实用新型试验模型不仅能够进行桩基单、群桩水平承载特性的模型试验,而且能够研究群桩同时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时的工作性状。并且本实用新型模型能够自行拆装,可重复使用,亦能够模拟渗流稳定、注浆机理、边坡稳定等各种室说 明 书C。

9、N 203795485 U2/2页4内模型试验。附图说明0014 图1模型槽立体图0015 图2是模型试验加载系统剖面图。0016 图3是模型试验监测系统和模型桩剖面图。0017 图中:1模型槽、2竖向反力架、3水平加载系统、4竖向加载系统、5压力传感器、6承台、7模型桩、8砂土、9千分表、10土压力盒、11应变片。具体实施方式001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0019 如图1-图3所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水平承载特性试验模型,包括一个模型槽1,所述的模型槽1内设有用于承载模型桩的承台6,且模型桩7的上端嵌入到承台6中,下端嵌入到砂土8中;在所述的模型槽1的上方设有一个与竖向反力架。

10、2相连的且对承台实施垂直力的竖向加载系统4,模型槽1内侧设有与其连接的且对承台实施水平力的水平加载系统3,且在所述的承台6、模型桩7和加载系统上设有监测装置。0020 监测装置为设置于承台上的千分表9、设置于模型桩上的应变片11、设置于模型桩周围的土压力盒10。0021 竖向加载系统4包括载油压千斤顶I,所述的载油压千斤顶I竖向安装在反力架上,所述的反力架安装在承台的顶部;且在千斤顶I端部设有压力传感器5I;0022 水平加载系统3包括载油压千斤顶II,所述的载油压千斤顶II水平安装在与其连接的模型槽的内壁上,且在千斤顶II端部设有压力传感器5II。0023 模型槽1包括多个连接在一起的钢板框架单元,在所述的框架单元内嵌有钢化玻璃;所述的钢化玻璃中间部位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排水孔;所述模型桩为有机玻璃管桩,在其外侧粘贴有电阻应变片11。千分表的量程为50mm; 电阻式土压力盒的量程为0.6MPa;电阻式应变片采用BX120-5AA系列应变片。说 明 书CN 203795485 U1/2页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95485 U2/2页6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95485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