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门内扣手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车门内扣手结构.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35090 U(45)授权公告日 2014.09.17CN203835090U(21)申请号 201420144197.1(22)申请日 2014.03.27E05B 85/12(2014.01)E05B 79/22(2014.01)E05B 85/08(2014.01)(73)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仁和镇双河大街99号(72)发明人王岩 金相吉 宋策(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代理人许静 安利霞(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车门内扣手结构(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门内扣手结构,包括设于。
2、车门内板上的底座,及设于底座内的用于拉动锁扣的拉索,及一端部铰接于底座上的手柄,所述手柄向内侧延伸有一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转动安装一主轴,所述主轴上固定连接一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啮合一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上连接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通过连接线连接所述拉索。本实用新型通过齿轮啮合传动结构代替传统的摆臂结构,大大节省安装空间,方便其他零件的布置,而且使本体在解锁过程中与钣金间隙不变节省布置空间;还可通过更换齿轮传动比,以达到不同锁的开锁行程,实现开锁目的,节省模具开发费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
3、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35090 UCN 203835090 U1/1页21.一种车门内扣手结构,包括设于车门内板上的底座,及设于底座内的用于拉动锁扣的拉索,及一端部铰接于底座上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向内侧延伸有一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转动安装一主轴,所述主轴上固定连接一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啮合一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上连接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通过连接线连接所述拉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内扣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和从动轴均沿竖直方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内扣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
4、或从动轴上设有用于提供回复力的扭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内扣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与底座之间设有缓冲块。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门内扣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轴上设有螺纹凹槽用以对连接线缠绕轨迹进行导向。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门内扣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轴上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上设有螺纹凹槽。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835090 U1/3页3一种车门内扣手结构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车门内扣手结构。背景技术0002 车门内扣手是汽车重要的组成零件,既是功能件又是外观件,用以实现车内乘员正常开门功能。如图1所示的,手。
5、柄4设于底座3上,乘员扣动手柄4,带动与手柄4相连的摆臂5旋转,形成一摆臂开启过程轨迹2,拉索1一端卡接在门锁内开摇臂上,一端卡接在摆臂5上,达到开锁目的。对于内扣手的布置,由于内扣手与钣金在解锁过程中,由于摆臂5的旋转,所以必须保证两者的运动间隙,达到安全解锁。0003 目前车门内扣手通过拉动手柄带动与门锁内拉索相连接的摆臂,达到解锁的目的。根据人机工程的要求,手拉动手柄开门的角度为45左右,在角度一定的情况下要使门锁正常开启,摆臂的长度需要满足设计要求,因此会增大内扣手本体的体积,这对内扣手的安装空间要求较大,间接影响车内乘员空间,在车辆行驶震动的过程以及长期使用后,内扣手结构与门钣金还有。
6、可能发生干涉。实用新型内容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门内扣手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内扣手体积大需要较大安装空间以及内扣手结构与门钣金还有可能发生干涉的问题。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车门内扣手结构,包括设于车门内板上的底座,及设于底座内的用于拉动锁扣的拉索,及一端部铰接于底座上的手柄,所述手柄向内侧延伸有一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转动安装一主轴,所述主轴上固定连接一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啮合一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上连接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通过连接线连接所述拉索。0006 其中,所述主轴和从动轴均沿竖直方向设置。0007 其中。
7、,所述主轴或从动轴上设有用于提供回复力的扭簧。0008 其中,所述手柄与底座之间设有缓冲块。0009 其中,所述从动轴上设有螺纹凹槽用以对连接线缠绕轨迹进行导向。0010 其中,所述从动轴上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上设有螺纹凹槽。0011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0012 上述方案中,通过齿轮啮合传动结构代替传统的摆臂结构,大大节省安装空间,方便其他零件的布置,而且使本体在解锁过程中与钣金间隙不变节省布置空间;还可通过更换齿轮传动比,以达到不同锁的开锁行程,实现开锁目的,节省模具开发费用。附图说明0013 图1是现有技术的车门内扣手结构的示意图;0014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
8、车门内扣手结构的示意图;说 明 书CN 203835090 U2/3页40015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内扣手结构的立体图一;0016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内扣手结构的立体图二;0017 图5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0018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内扣手结构的分解图。0019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0020 1:拉锁;0021 2:摆臂开启过程轨迹;0022 3:底座;0023 4:手柄;0024 401:安装部;0025 5:摆臂;0026 6:主轴;0027 7:驱动齿轮;0028 8:从动齿轮;0029 9:从动轴;0030 10:连接线;0031 11:扭簧;0032 12。
9、:缓冲块;0033 13:螺纹凹槽;0034 14:导向部。具体实施方式0035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0036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内扣手体积大需要较大安装空间以及内扣手结构与门钣金还有可能发生干涉的问题,提供一种车门内扣手结构。0037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门内扣手结构,包括设于车门内板上的底座3,及设于底座3内的用于拉动门锁内开摇臂(图中未示出)的拉索1,及一端部铰接于底座3上的手柄4,所述手柄4向内侧延伸有一安装部401,所述安装部401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转动安装一主轴6,所述主。
10、轴6上固定连接一驱动齿轮7,所述驱动齿轮7啮合一从动齿轮8,所述从动齿轮8上连接有从动轴9,所述从动轴9通过连接线10连接所述拉索1。所述主轴6和从动轴9均沿竖直方向设置。0038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主轴6或从动轴9上设有用于提供回复力的扭簧11,当手柄4向外拉动,通过驱动齿轮7带动拉索1运动后,在乘员的手放开手柄4后,扭簧1可使手柄4复位,所述手柄4与底座3之间设有缓冲块12,该缓冲块12可缓冲扭簧11的回复力,降低手柄4复位时与底座3之间的撞击声音。0039 如图5所示的,所述从动轴上设有导向部14,所述导向部14上设有螺纹凹槽13用以对连接线10缠绕轨迹进行导向,导向部14圈径可根据。
11、拉索1行程设计,螺纹凹槽13可对拉索在运动过程中起稳定作用。说 明 书CN 203835090 U3/3页5004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乘员扳动手柄4时,手柄4上的驱动齿轮7绕着主轴6旋转,带动从动轴9旋转,由此拉动卡接在从动轴9上的拉索1运动,解锁后整个机构通过套在主轴6上的扭簧11回位,整个解锁过程完成。0041 本实用新型通过齿轮啮合传动结构代替传统的摆臂结构,大大节省安装空间,方便其他零件的布置,而且使本体在解锁过程中与钣金间隙不变节省布置空间;还可通过更换齿轮传动比,以达到不同锁的开锁行程,实现开锁目的,节省模具开发费用。0042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说 明 书CN 203835090 U1/3页6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35090 U2/3页7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35090 U3/3页8图5图6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35090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