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地段隧道支护结构.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1481427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969.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127870.0

申请日:

2014.03.20

公开号:

CN203796284U

公开日:

2014.08.2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21D11/18

主分类号:

E21D11/18

申请人:

中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志跃; 张志军; 畅建伟

地址:

710032 陕西省西安市浐灞生态区广安路2899号中铁七局三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代理人:

余锦曦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坡地段隧道支护结构,包括底拱(1)、二衬钢筋混凝土层(2)和阵列排布的加固桩(3),其中所述二衬钢筋混凝土层(2)衬砌在所述底拱(1)上,所述加固桩(3)穿过所述钢筋混凝土层(2)和底拱(1)并伸入滑坡面,所述加固桩(3)均倾斜设置,且每根加固桩(3)与其所对应的滑坡面垂直,该结构有效地提高隧道底拱的承载能力,使其具有抗剪能力,能够在隧道内部对滑坡进行防治,结构简单,便于施工,经济性好。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滑坡地段隧道支护结构,包括底拱(1)、二衬钢筋混凝土层(2)和阵列排布的加固桩(3),其中所述二衬钢筋混凝土层(2)衬砌在所述底拱(1)上,所述加固桩(3)穿过所述钢筋混凝土层(2)和底拱(1)并伸入滑坡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桩(3)均倾斜设置,且每根加固桩(3)与其所对应的滑坡面垂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坡地段隧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桩(3)在靠山体一侧的间距大于在背离山体一侧的间距。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滑坡地段隧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桩(3)在靠山体一侧的间距(D)为150cm*150cm,在背离山体一侧的间距(d)为90cm*90cm。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坡地段隧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桩(3)是由两根钢轨交错固定在一起形成的双轨束钢轨桩。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坡地段隧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桩(3)直径(D1)为180mm,桩长10m~15m。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坡地段隧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桩(3)桩身与隧道纵向断面间斜度为10°~15°。 

说明书

说明书滑坡地段隧道支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滑坡地段隧道的加固、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滑坡作为一种主要地质灾害,由于其多样性、多变性和复杂性,一直是世界各国研究的重要地质和工程问题之一。在传统的设计选线上,隧道、桥梁等结构物大部分采用的绕避方案,但是随着公路、铁路等基础交通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受到地形地理条件限制,隧道结构物不可避免要穿越滑坡体等特殊地层,如何安全、快捷、经济的完成滑坡治理是设计、施工单位面临的新课题。
目前大部分滑坡治理都采用的是抗滑桩方案,但是该方案只能对隧道外部进行处理,是一种被动方案,而且施工周期长,治理费用昂贵。
目前有在隧道仰拱进行小导管注浆和钢管桩施工的例子,导管一般采用50mm~70mm,主要是解决隧道的承载能力和处理软弱围岩基底。但是钢管桩和小导管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抗剪能力,不能起到抗滑作用,同时他们单独成孔,没有桩基承台支撑,承载能力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简单经济、承载能力好的滑坡地段隧道加强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滑坡地段隧道支护结构,包括底拱、二衬钢筋混凝土层和阵列排布的加固桩,其中所述二衬钢筋混凝土层衬砌在所述底拱上,所述加固桩穿过所述钢筋混凝土层和底拱并伸入滑坡面,所述加固桩均倾斜设置,且每根加固桩与其所对应的滑坡面垂直。
优选地,所述加固桩在靠山体一侧的间距大于在背离山体一侧的间距。
优选地,所述加固桩在靠山体一侧的间距为150cm*150cm,在背离山体一侧的间距为90cm*90cm。
优选地,所述加固桩是由两根钢轨交错固定在一起形成的双轨束钢轨桩。
优选地,所述加固桩直径为180mm,桩长10m~15m。
优选地,所述加强桩桩身与隧道纵向断面间斜度为10°~15°。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提高隧道底拱的承载能力,使其具有抗剪能力,能够在隧道内部对滑坡进行防治,结构简单,便于施工,经济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加固桩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加固桩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见图1至图3:一种滑坡地段隧道支护结构,包括底拱1、二衬钢筋混凝土层2和阵列排布的加固桩3,其中所述二衬钢筋混凝土层2衬砌在所述底拱1上,所述加固桩3穿过所述钢筋混凝土层2和底拱1并伸入滑坡面,所述加固桩3均倾斜设置,且每根加固桩3与其所对应的滑坡面垂直。
所述加固桩3与对应的滑坡面垂直,能够使加固桩桩身更好的固定在滑坡面上,增强隧道承载能力的同时,能够起到在隧道内部治理滑坡的目的。
在靠山体一侧,加固桩桩身深入滑坡面的深度较深,相应地,在背离山体一侧,桩身深入滑坡面的深度较浅,所述加固桩在靠山体一侧的间距D大于在背离山体一侧的间距d,能够使加固桩3在靠山体侧和背山体侧的受力更加均匀,有效改善加固桩3的受力情况,并在满足承载要求的同时尽可能地节约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加固桩3在靠山体一侧的间距D优选为150cm*150cm,在背山体一侧时的间距d优选为90cm*90cm。
所述加固桩3是由两根钢轨交错固定在一起形成的双轨束钢轨桩,采用以上结构,能够使加固桩具有抗剪能力,提高加固桩的承载性能。
为进一步增强所述加强桩3的承载能力,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加固桩(3)直径D1为180mm,桩长10m~15m。
为便于施工,并满足加固桩与对应滑坡面垂直的要求,加固桩与隧道纵向断面间斜度为10°~1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实用新型为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滑坡地段隧道支护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滑坡地段隧道支护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滑坡地段隧道支护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滑坡地段隧道支护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滑坡地段隧道支护结构.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96284 U(45)授权公告日 2014.08.27CN203796284U(21)申请号 201420127870.0(22)申请日 2014.03.20E21D 11/18(2006.01)(73)专利权人中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地址 710032 陕西省西安市浐灞生态区广安路2899号中铁七局三公司(72)发明人张志跃 张志军 畅建伟(74)专利代理机构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代理人余锦曦(54) 实用新型名称滑坡地段隧道支护结构(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坡地段隧道支护结构,包括底拱(1)、二衬钢筋混凝土层(2)。

2、和阵列排布的加固桩(3),其中所述二衬钢筋混凝土层(2)衬砌在所述底拱(1)上,所述加固桩(3)穿过所述钢筋混凝土层(2)和底拱(1)并伸入滑坡面,所述加固桩(3)均倾斜设置,且每根加固桩(3)与其所对应的滑坡面垂直,该结构有效地提高隧道底拱的承载能力,使其具有抗剪能力,能够在隧道内部对滑坡进行防治,结构简单,便于施工,经济性好。(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96284 UCN 203796284 U1/1页21.一种滑坡地段隧道支护结构,包。

3、括底拱(1)、二衬钢筋混凝土层(2)和阵列排布的加固桩(3),其中所述二衬钢筋混凝土层(2)衬砌在所述底拱(1)上,所述加固桩(3)穿过所述钢筋混凝土层(2)和底拱(1)并伸入滑坡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桩(3)均倾斜设置,且每根加固桩(3)与其所对应的滑坡面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坡地段隧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桩(3)在靠山体一侧的间距大于在背离山体一侧的间距。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滑坡地段隧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桩(3)在靠山体一侧的间距(D)为150cm*150cm,在背离山体一侧的间距(d)为90cm*90c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坡地段隧道支护。

4、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桩(3)是由两根钢轨交错固定在一起形成的双轨束钢轨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坡地段隧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桩(3)直径(D1)为180mm,桩长10m15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坡地段隧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桩(3)桩身与隧道纵向断面间斜度为1015。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796284 U1/2页3滑坡地段隧道支护结构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滑坡地段隧道的加固、支护结构。背景技术0002 滑坡作为一种主要地质灾害,由于其多样性、多变性和复杂性,一直是世界各国研究的重要地质和工程问题之一。在传。

5、统的设计选线上,隧道、桥梁等结构物大部分采用的绕避方案,但是随着公路、铁路等基础交通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受到地形地理条件限制,隧道结构物不可避免要穿越滑坡体等特殊地层,如何安全、快捷、经济的完成滑坡治理是设计、施工单位面临的新课题。0003 目前大部分滑坡治理都采用的是抗滑桩方案,但是该方案只能对隧道外部进行处理,是一种被动方案,而且施工周期长,治理费用昂贵。0004 目前有在隧道仰拱进行小导管注浆和钢管桩施工的例子,导管一般采用50mm70mm,主要是解决隧道的承载能力和处理软弱围岩基底。但是钢管桩和小导管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抗剪能力,不能起到抗滑作用,同时他们单独成孔,没有桩基承台支撑,承。

6、载能力较差。实用新型内容0005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简单经济、承载能力好的滑坡地段隧道加强结构。0006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0007 一种滑坡地段隧道支护结构,包括底拱、二衬钢筋混凝土层和阵列排布的加固桩,其中所述二衬钢筋混凝土层衬砌在所述底拱上,所述加固桩穿过所述钢筋混凝土层和底拱并伸入滑坡面,所述加固桩均倾斜设置,且每根加固桩与其所对应的滑坡面垂直。0008 优选地,所述加固桩在靠山体一侧的间距大于在背离山体一侧的间距。0009 优选地,所述加固桩在靠山体一侧的间距为150cm*150cm,在背离山体一侧的间距为90cm*90cm。0010 优选地,所述加固桩。

7、是由两根钢轨交错固定在一起形成的双轨束钢轨桩。0011 优选地,所述加固桩直径为180mm,桩长10m15m。0012 优选地,所述加强桩桩身与隧道纵向断面间斜度为1015。0013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提高隧道底拱的承载能力,使其具有抗剪能力,能够在隧道内部对滑坡进行防治,结构简单,便于施工,经济性好。附图说明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加固桩的平面布置示意图;说 明 书CN 203796284 U2/2页4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加固桩的横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0018 请。

8、参见图1至图3:一种滑坡地段隧道支护结构,包括底拱1、二衬钢筋混凝土层2和阵列排布的加固桩3,其中所述二衬钢筋混凝土层2衬砌在所述底拱1上,所述加固桩3穿过所述钢筋混凝土层2和底拱1并伸入滑坡面,所述加固桩3均倾斜设置,且每根加固桩3与其所对应的滑坡面垂直。0019 所述加固桩3与对应的滑坡面垂直,能够使加固桩桩身更好的固定在滑坡面上,增强隧道承载能力的同时,能够起到在隧道内部治理滑坡的目的。0020 在靠山体一侧,加固桩桩身深入滑坡面的深度较深,相应地,在背离山体一侧,桩身深入滑坡面的深度较浅,所述加固桩在靠山体一侧的间距D大于在背离山体一侧的间距d,能够使加固桩3在靠山体侧和背山体侧的受力。

9、更加均匀,有效改善加固桩3的受力情况,并在满足承载要求的同时尽可能地节约了成本.0021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加固桩3在靠山体一侧的间距D优选为150cm*150cm,在背山体一侧时的间距d优选为90cm*90cm。0022 所述加固桩3是由两根钢轨交错固定在一起形成的双轨束钢轨桩,采用以上结构,能够使加固桩具有抗剪能力,提高加固桩的承载性能。0023 为进一步增强所述加强桩3的承载能力,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加固桩(3)直径D1为180mm,桩长10m15m。0024 为便于施工,并满足加固桩与对应滑坡面垂直的要求,加固桩与隧道纵向断面间斜度为1015。002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实用新型为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203796284 U1/2页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96284 U2/2页6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96284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