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埋外旋式电梯井防护门.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1480334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259904.1

申请日:

2014.05.20

公开号:

CN203835190U

公开日:

2014.09.1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6B 5/10申请日:20140520授权公告日:20140917终止日期:20160520|||授权

IPC分类号:

E06B5/10

主分类号:

E06B5/10

申请人:

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邵定雷; 蔡培; 蔡璟衢; 徐玉键

地址:

226600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海安镇中坝南路1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埋外旋式电梯井防护门,包括防护门主体,防护门主体的顶部边框两端分别通过上部可旋固定支座固定于电梯门洞两侧的钢筋混凝土墙体上,防护门主体的底部边框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踢脚板,防护门主体的底部边框通过底部固定销固定于电梯门洞底部的现浇砼楼面上。本实用新型的中埋外旋式电梯井防护门内嵌于电梯门洞两侧的钢筋混凝土墙体之间,连接固定安全可靠;当工人需进入电梯井内作业时,可做到开启、关闭自如,真正做到随开随闭,而且不影响装修阶段抹灰护角涂饰等施工作业,实现装修阶段电梯门的同步防护;拆装方便,可重复利用,经济适用,值得推广。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中埋外旋式电梯井防护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门主体(2),所述防护门主体(2)的顶部边框(15)两端分别通过上部可旋固定支座(4)固定于电梯门洞两侧的钢筋混凝土墙体(1)上,所述防护门主体(2)的底部边框(11)通过合页(12)活动连接有踢脚板(6),防护门主体(2)的底部边框(11)通过底部固定销(5)固定于电梯门洞底部的现浇砼楼面(3)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埋外旋式电梯井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固定销(5)包括固定套管(9)、预埋套管(7)和L型插销(8),固定套管(9)竖向固定在防护门主体(2)底部边框(11)的电梯井一侧,与固定套管(9)位置对应的现浇砼楼面(3)上设有竖向预埋套管(7),L型插销(8)由上至下穿过固定套管(9)插入预埋套管(7)内。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埋外旋式电梯井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可旋固定支座(4)包括角铁(16)、横向固定于角铁(16)上的固定套管(9)、横向固定于防护门主体(2)顶部边框(15)上的插接套管(14)以及L型插销(8),角铁(16)通过膨胀螺栓(17)固定于电梯门洞两侧的钢筋混凝土墙体(1)的墙厚中线位置处,所述插接套管(14)固定于顶部边框(15)的两端,L型插销(8)预置于固定套管(9)内可沿水平方向移动,固定套管(9)与插接套管(14)通过L型插销(8)连接。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埋外旋式电梯井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可旋固定支座(4)的L型插销(8)的竖直边(18)外推至角铁(16)时,L型插销(8)的水平边(19)置于固定套管(9)内;所述L型插销(8)的竖直边(18)内推至固定套管(9)时,L型插销(8)的水平边(19)延伸至插接套管(14)的外侧。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埋外旋式电梯井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可旋固定支座(4)的固定套管(9)和插接套管(14)顶部均开设有螺孔,螺孔内设有用于固定L型插销(8)的制动螺栓(13)。 

6.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埋外旋式电梯井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门主体(2)的边框内设有多条竖向格栅(10),相邻竖向格栅(10)之间的间距不超过150mm。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中埋外旋式电梯井防护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埋外旋式电梯井防护门。
背景技术
在高层建筑中,电梯作为一种竖向交通工具早已得到普及应用,按照电梯设计,电梯的最小开门净尺寸为800*2100mm,因此当电梯井筒为剪力墙结构,结构预留洞最小宽度一般至少为1000mm以上。
为防止电梯门洞部位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按照《建筑施工高出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墙面等处的竖向洞口,凡落地的洞口应加装开关式、工具式或固定式的防护门,门栅网格的间距不应大于15cm,也可采用防护栏杆,下设挡脚板(笆)。”
我们通常采用在电梯门外侧安装工具式防护门,防护门比洞口两侧各宽出50mm以上,采用膨胀螺栓或铁丝穿螺栓孔的方式与结构墙体固定。但上述防护门在结构施工阶段,电梯井内水平防护支设、拆除、清理时,必须先拆除再恢复防护门;而且装修阶段进行抹灰作业时,由于防护门紧贴结构面,无法进行抹灰护角等工序施工,必须先拆除,待装修作业完毕后,再恢复防护门,造成了装修作业阶段临边作业防护的缺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修阶段免拆除电梯防护门,安全可靠,经济实用,可重复利用,当工人需进入电梯井内作业时,可做到开启、关闭自如,真正做到随开随闭,而且不影响装修阶段抹灰护角涂饰等施工作业,实现装修阶段电梯门的同步防护。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埋外旋式电梯井防护门,包括防护门主体,防护门主体的顶部边框两端分别通过上部可旋固定支座固定于电梯门洞两侧的钢筋混凝土墙体上,防护门主体的底部边框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踢脚板,防护门主体的底部边框通过底部固定销固定于电梯门洞底部的现浇砼楼面上。
具体地,底部固定销包括固定套管、预埋套管和L型插销,固定套管竖向固定在防护门主体底部边框的电梯井一侧,与固定套管位置对应的现浇砼楼面上设有竖向预埋套管,L型插销由上至下穿过固定套管插入预埋套管内。
具体地,上部可旋固定支座包括角铁、横向固定于角铁上的固定套管、横向固定于防护门主体顶部边框上的插接套管以及L型插销,角铁通过膨胀螺栓固定于电梯门洞两侧的钢筋混凝土墙体的墙厚中线位置处,插接套管固定于顶部边框的两端,L型插销预置于固定套管内可沿水平方向移动,固定套管与插接套管通过L型插销连接。
为防止L型插销轻易从固定套管中抽出,上部可旋固定支座的L型插销的竖直边外推至角铁时,L型插销的水平边置于固定套管内;为保证L型插销有效连接固定固定套管和插接套管,L型插销的竖直边内推至固定套管时,L型插销的水平边延伸至插接套管的外侧。
为保证防护过程中防护门连接固定牢固可靠,上部可旋固定支座的固定套管和插接套管顶部均开设有螺孔,螺孔内设有用于固定L型插销的制动螺栓。
为满足《建筑施工高出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防护门主体的边框内设有多条竖向格栅,相邻竖向格栅之间的间距不超过150m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中埋外旋式电梯井防护门内嵌于电梯门洞两侧的钢筋混凝土墙体之间,连接固定安全可靠;当工人需进入电梯井内作业时,可做到开启、关闭自如,真正做到随开随闭,而且不影响装修阶段抹灰护角涂饰等施工作业,实现装修阶段电梯门的同步防护;拆装方便,可重复利用,经济适用,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底部固定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上部可旋固定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筋混凝土墙体,2、防护门主体,3、现浇砼楼面,4、上部可旋固定支座,5、底部固定销,6、踢脚板,7、预埋套管,8、L型插销,9、固定套管,10、竖向格栅,11、底部边框,12、合页,13、制动螺栓,14、插接套管,15、顶部边框,16、角铁,17、膨胀螺栓,18、竖直边,19、水平边。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中埋外旋式电梯井防护门,包括防护门主体2,防护门主体2的顶部边框15两端分别通过上部可旋固定支座4固定于电梯门洞两侧的钢筋混凝土墙体1上,防护门主体2的底部边框11通过合页12活动连接有踢脚板6,防护门主体2的底部边框11通过底部固定销5固定于电梯门洞底部的现浇砼楼面3上。
实施例2
如图1、2、3所示,一种中埋外旋式电梯井防护门,包括防护门主体2,防护门主体2的顶部边框15两端分别通过上部可旋固定支座4固定于电梯门洞两侧的钢筋混凝土墙体1上,防护门主体2的底部边框11通过合页12活动连接有踢脚板6,防护门主体2的底部边框11通过底部固定销5固定于电梯门洞底部的现浇砼楼面3上,防护门主体2的边框内设有 多条竖向格栅10,相邻竖向格栅10之间的间距不超过150mm。
底部固定销5包括固定套管9、预埋套管7和L型插销8,固定套管9竖向固定在防护门主体2底部边框11的电梯井一侧,与固定套管9位置对应的现浇砼楼面3上设有竖向预埋套管7,L型插销8由上至下穿过固定套管9插入预埋套管7内。
上部可旋固定支座4包括角铁16、横向固定于角铁16上的固定套管9、横向固定于防护门主体2顶部边框15上的插接套管14以及L型插销8,角铁16通过膨胀螺栓17固定于电梯门洞两侧的钢筋混凝土墙体1的墙厚中线位置处,插接套管14固定于顶部边框15的两端,L型插销8预置于固定套管9内可沿水平方向移动,固定套管9与插接套管14通过L型插销8连接。上部可旋固定支座4的L型插销8的竖直边18外推至角铁16时,L型插销8的水平边19置于固定套管9内;L型插销8的竖直边18内推至固定套管9时,L型插销8的水平边19延伸至插接套管14的外侧。
上部可旋固定支座4的固定套管9和插接套管14顶部均开设有螺孔,螺孔内设有用于固定L型插销8的制动螺栓13。
本实用新型中埋外旋式电梯井防护门的施工步骤如下:
电梯前室钢筋绑扎完成前,在电梯门中线位置,按离洞口不超过300mm,中间间距不大于600mm的间距,预埋镀锌铁管(预埋套管),预埋套管下部焊接40*40小铁片置于楼面模板上,上端高出现浇砼楼面约20mm,为便于预埋套管固定和防止混凝土进入,可在上部用胶带封堵。
依据电梯门尺寸加工制作电梯防护门,防护门主体可采用30*30方管做边框,间距不超过150mm的20*20方管做竖向格栅,在防护门主体的左、右上角,双面焊接20mm长镀锌铁管即插接套管,用于上部旋转、固定。
将左侧L形插销穿过固定套管,并将固定套管焊接在左侧角铁支座上,然后将门洞左、右角铁支座用膨胀螺栓固定在相同高度及墙厚中线位置处。
将左侧L行形插销从左往右依次穿过固定套管及插接套管,L型插销水平边延伸至插接套管外侧;将右侧L行形插销从左往右依次穿过插接套管及固定套管,L型插销水平边延伸至固定套管内侧角铁支座位置。
最后用预设在左、右固定套管和插接套管上的制动螺栓将左、右L形插销加以紧固、固定。
电梯防护门主体上部安装固定后,比照下部结构预埋镀锌铁管(预埋套管)的位置,在防护门底部边框上对应焊接竖向镀锌铁管即固定套管,确保上、下镀锌铁管中心对应,然后从上往下穿入形插销,并确保L型插销深入楼板中不小于50mm。
电梯防护门安装牢固后,将180mm高花纹钢板制作的踢脚板,通过合页与外边框及内竖向格栅焊接固定,这样在电梯前室地坪施工时,可将踢脚板翻转向上。
结构施工阶段,需进行电梯井内水平防护支设、拆除、清理时,应先将上部可旋固定支座处制动螺栓拧松,然后拔出下部L形插销,即可顺利向外旋转防护门,人进入电梯井后,再依次插上下部L形插销和拧紧上部可旋固定支座处制动螺栓。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一种中埋外旋式电梯井防护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中埋外旋式电梯井防护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中埋外旋式电梯井防护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中埋外旋式电梯井防护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中埋外旋式电梯井防护门.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35190 U(45)授权公告日 2014.09.17CN203835190U(21)申请号 201420259904.1(22)申请日 2014.05.20E06B 5/10(2006.01)(73)专利权人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226600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海安镇中坝南路18号(72)发明人邵定雷 蔡培 蔡璟衢 徐玉键(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中埋外旋式电梯井防护门(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埋外旋式电梯井防护门,包括防护门主体,防护门主体的顶部边框两端分别通过上部可旋固定支座固定于电梯门洞两侧的钢筋混凝土墙。

2、体上,防护门主体的底部边框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踢脚板,防护门主体的底部边框通过底部固定销固定于电梯门洞底部的现浇砼楼面上。本实用新型的中埋外旋式电梯井防护门内嵌于电梯门洞两侧的钢筋混凝土墙体之间,连接固定安全可靠;当工人需进入电梯井内作业时,可做到开启、关闭自如,真正做到随开随闭,而且不影响装修阶段抹灰护角涂饰等施工作业,实现装修阶段电梯门的同步防护;拆装方便,可重复利用,经济适用,值得推广。(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35190 UCN 2。

3、03835190 U1/1页21.一种中埋外旋式电梯井防护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门主体(2),所述防护门主体(2)的顶部边框(15)两端分别通过上部可旋固定支座(4)固定于电梯门洞两侧的钢筋混凝土墙体(1)上,所述防护门主体(2)的底部边框(11)通过合页(12)活动连接有踢脚板(6),防护门主体(2)的底部边框(11)通过底部固定销(5)固定于电梯门洞底部的现浇砼楼面(3)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埋外旋式电梯井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固定销(5)包括固定套管(9)、预埋套管(7)和L型插销(8),固定套管(9)竖向固定在防护门主体(2)底部边框(11)的电梯井一侧,与固定套管(9)。

4、位置对应的现浇砼楼面(3)上设有竖向预埋套管(7),L型插销(8)由上至下穿过固定套管(9)插入预埋套管(7)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埋外旋式电梯井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可旋固定支座(4)包括角铁(16)、横向固定于角铁(16)上的固定套管(9)、横向固定于防护门主体(2)顶部边框(15)上的插接套管(14)以及L型插销(8),角铁(16)通过膨胀螺栓(17)固定于电梯门洞两侧的钢筋混凝土墙体(1)的墙厚中线位置处,所述插接套管(14)固定于顶部边框(15)的两端,L型插销(8)预置于固定套管(9)内可沿水平方向移动,固定套管(9)与插接套管(14)通过L型插销(8)连接。4.如权利。

5、要求3所述的中埋外旋式电梯井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可旋固定支座(4)的L型插销(8)的竖直边(18)外推至角铁(16)时,L型插销(8)的水平边(19)置于固定套管(9)内;所述L型插销(8)的竖直边(18)内推至固定套管(9)时,L型插销(8)的水平边(19)延伸至插接套管(14)的外侧。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埋外旋式电梯井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可旋固定支座(4)的固定套管(9)和插接套管(14)顶部均开设有螺孔,螺孔内设有用于固定L型插销(8)的制动螺栓(13)。6.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埋外旋式电梯井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门主体(2)的边框内设有多条竖向格栅(1。

6、0),相邻竖向格栅(10)之间的间距不超过150mm。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835190 U1/3页3一种中埋外旋式电梯井防护门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埋外旋式电梯井防护门。背景技术0002 在高层建筑中,电梯作为一种竖向交通工具早已得到普及应用,按照电梯设计,电梯的最小开门净尺寸为800*2100mm,因此当电梯井筒为剪力墙结构,结构预留洞最小宽度一般至少为1000mm以上。0003 为防止电梯门洞部位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按照建筑施工高出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墙面等处的竖向洞口,凡落地的洞口应加装开关式、工具式或固定式的防护门,门栅网格的间。

7、距不应大于15cm,也可采用防护栏杆,下设挡脚板(笆)。”0004 我们通常采用在电梯门外侧安装工具式防护门,防护门比洞口两侧各宽出50mm以上,采用膨胀螺栓或铁丝穿螺栓孔的方式与结构墙体固定。但上述防护门在结构施工阶段,电梯井内水平防护支设、拆除、清理时,必须先拆除再恢复防护门;而且装修阶段进行抹灰作业时,由于防护门紧贴结构面,无法进行抹灰护角等工序施工,必须先拆除,待装修作业完毕后,再恢复防护门,造成了装修作业阶段临边作业防护的缺失。发明内容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修阶段免拆除电梯防护门,安全可靠,经济实用,可重复利用,当工人需进入电梯井内作业时,可做到开启、关闭自如,真正。

8、做到随开随闭,而且不影响装修阶段抹灰护角涂饰等施工作业,实现装修阶段电梯门的同步防护。0006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埋外旋式电梯井防护门,包括防护门主体,防护门主体的顶部边框两端分别通过上部可旋固定支座固定于电梯门洞两侧的钢筋混凝土墙体上,防护门主体的底部边框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踢脚板,防护门主体的底部边框通过底部固定销固定于电梯门洞底部的现浇砼楼面上。0007 具体地,底部固定销包括固定套管、预埋套管和L型插销,固定套管竖向固定在防护门主体底部边框的电梯井一侧,与固定套管位置对应的现浇砼楼面上设有竖向预埋套管,L型插销由上至下穿过固定套管插入预埋套管内。0008 。

9、具体地,上部可旋固定支座包括角铁、横向固定于角铁上的固定套管、横向固定于防护门主体顶部边框上的插接套管以及L型插销,角铁通过膨胀螺栓固定于电梯门洞两侧的钢筋混凝土墙体的墙厚中线位置处,插接套管固定于顶部边框的两端,L型插销预置于固定套管内可沿水平方向移动,固定套管与插接套管通过L型插销连接。0009 为防止L型插销轻易从固定套管中抽出,上部可旋固定支座的L型插销的竖直边外推至角铁时,L型插销的水平边置于固定套管内;为保证L型插销有效连接固定固定套管和插接套管,L型插销的竖直边内推至固定套管时,L型插销的水平边延伸至插接套管的外侧。0010 为保证防护过程中防护门连接固定牢固可靠,上部可旋固定支。

10、座的固定套管和插说 明 书CN 203835190 U2/3页4接套管顶部均开设有螺孔,螺孔内设有用于固定L型插销的制动螺栓。0011 为满足建筑施工高出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防护门主体的边框内设有多条竖向格栅,相邻竖向格栅之间的间距不超过150mm。0012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中埋外旋式电梯井防护门内嵌于电梯门洞两侧的钢筋混凝土墙体之间,连接固定安全可靠;当工人需进入电梯井内作业时,可做到开启、关闭自如,真正做到随开随闭,而且不影响装修阶段抹灰护角涂饰等施工作业,实现装修阶段电梯门的同步防护;拆装方便,可重复利用,经济适用,值得推广。附图说明0013 图1是本实用。

11、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0014 图2是底部固定销的结构示意图。0015 图3是上部可旋固定支座的结构示意图。0016 图中,1、钢筋混凝土墙体,2、防护门主体,3、现浇砼楼面,4、上部可旋固定支座,5、底部固定销,6、踢脚板,7、预埋套管,8、L型插销,9、固定套管,10、竖向格栅,11、底部边框,12、合页,13、制动螺栓,14、插接套管,15、顶部边框,16、角铁,17、膨胀螺栓,18、竖直边,19、水平边。具体实施方式0017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18 实施例10019 如图1所示,一种中埋外旋式电梯井防护门,包括防护门主体2,防护门主体2的顶部边框15两端分。

12、别通过上部可旋固定支座4固定于电梯门洞两侧的钢筋混凝土墙体1上,防护门主体2的底部边框11通过合页12活动连接有踢脚板6,防护门主体2的底部边框11通过底部固定销5固定于电梯门洞底部的现浇砼楼面3上。0020 实施例20021 如图1、2、3所示,一种中埋外旋式电梯井防护门,包括防护门主体2,防护门主体2的顶部边框15两端分别通过上部可旋固定支座4固定于电梯门洞两侧的钢筋混凝土墙体1上,防护门主体2的底部边框11通过合页12活动连接有踢脚板6,防护门主体2的底部边框11通过底部固定销5固定于电梯门洞底部的现浇砼楼面3上,防护门主体2的边框内设有多条竖向格栅10,相邻竖向格栅10之间的间距不超过。

13、150mm。0022 底部固定销5包括固定套管9、预埋套管7和L型插销8,固定套管9竖向固定在防护门主体2底部边框11的电梯井一侧,与固定套管9位置对应的现浇砼楼面3上设有竖向预埋套管7,L型插销8由上至下穿过固定套管9插入预埋套管7内。0023 上部可旋固定支座4包括角铁16、横向固定于角铁16上的固定套管9、横向固定于防护门主体2顶部边框15上的插接套管14以及L型插销8,角铁16通过膨胀螺栓17固定于电梯门洞两侧的钢筋混凝土墙体1的墙厚中线位置处,插接套管14固定于顶部边框15的两端,L型插销8预置于固定套管9内可沿水平方向移动,固定套管9与插接套管14通过L型插销8连接。上部可旋固定支。

14、座4的L型插销8的竖直边18外推至角铁16时,L型插销8的水平边19置于固定套管9内;L型插销8的竖直边18内推至固定套管9时,L型插说 明 书CN 203835190 U3/3页5销8的水平边19延伸至插接套管14的外侧。0024 上部可旋固定支座4的固定套管9和插接套管14顶部均开设有螺孔,螺孔内设有用于固定L型插销8的制动螺栓13。0025 本实用新型中埋外旋式电梯井防护门的施工步骤如下:0026 电梯前室钢筋绑扎完成前,在电梯门中线位置,按离洞口不超过300mm,中间间距不大于600mm的间距,预埋镀锌铁管(预埋套管),预埋套管下部焊接40*40小铁片置于楼面模板上,上端高出现浇砼楼面。

15、约20mm,为便于预埋套管固定和防止混凝土进入,可在上部用胶带封堵。0027 依据电梯门尺寸加工制作电梯防护门,防护门主体可采用30*30方管做边框,间距不超过150mm的20*20方管做竖向格栅,在防护门主体的左、右上角,双面焊接20mm长镀锌铁管即插接套管,用于上部旋转、固定。0028 将左侧L形插销穿过固定套管,并将固定套管焊接在左侧角铁支座上,然后将门洞左、右角铁支座用膨胀螺栓固定在相同高度及墙厚中线位置处。0029 将左侧L行形插销从左往右依次穿过固定套管及插接套管,L型插销水平边延伸至插接套管外侧;将右侧L行形插销从左往右依次穿过插接套管及固定套管,L型插销水平边延伸至固定套管内侧。

16、角铁支座位置。0030 最后用预设在左、右固定套管和插接套管上的制动螺栓将左、右L形插销加以紧固、固定。0031 电梯防护门主体上部安装固定后,比照下部结构预埋镀锌铁管(预埋套管)的位置,在防护门底部边框上对应焊接竖向镀锌铁管即固定套管,确保上、下镀锌铁管中心对应,然后从上往下穿入形插销,并确保L型插销深入楼板中不小于50mm。0032 电梯防护门安装牢固后,将180mm高花纹钢板制作的踢脚板,通过合页与外边框及内竖向格栅焊接固定,这样在电梯前室地坪施工时,可将踢脚板翻转向上。0033 结构施工阶段,需进行电梯井内水平防护支设、拆除、清理时,应先将上部可旋固定支座处制动螺栓拧松,然后拔出下部L形插销,即可顺利向外旋转防护门,人进入电梯井后,再依次插上下部L形插销和拧紧上部可旋固定支座处制动螺栓。0034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0035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说 明 书CN 203835190 U1/3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35190 U2/3页7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35190 U3/3页8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35190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一般门、窗、百叶窗或卷辊遮帘;梯子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