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及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1480218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158968.8

申请日:

2012.05.22

公开号:

CN103329693A

公开日:

2013.10.0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日:20120522授权公告日:20140702终止日期:20150522|||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日:20120522|||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0; A01G9/20; C05F17/00

主分类号:

A01G1/00

申请人:

恩施清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覃大吉; 帅超群; 李卫东; 向极钎; 杨永康; 郭光耀; 程新华

地址:

445000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施州大道51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及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其特征在于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a、基肥沤制;b、地上茎部喷施匍匐茎诱导液;c、夹装培养箱;d、滴灌马铃薯块茎诱导液;e、施肥。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在马铃薯培养箱本体(2)正面为百叶式箱板(1),在培养箱本体(2)的顶部设有箱顶固定槽(3)、箱顶透气孔(4)和用于将马铃薯植株夹起的培养孔(5),内设有蜂窝式填充基质(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扩大马铃薯栽培过程中的结薯空间;提高产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a、基肥沤制
在基肥沤制时加入对晚疫病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的野生植物原料,按质量比野生植物原料鲜重:基肥总量鲜重为1:100;所述的野生植物原料鲜叶重为:马桑叶50%;黄花蒿叶30%;油桐叶15%;贯众叶5%;所述的基肥用量是每亩用2500‑3000kg;
b、地上茎部喷施匍匐茎诱导液
在马铃薯始蕾期,对马铃薯地上茎部喷施马铃薯匍匐茎诱导液;所述的马铃薯匍匐茎诱导液为:0.0333‑0.2000mg/L IAA + 0.0175‑0.0700mg/L GA3;所述的马铃薯匍匐茎诱导液用量是1.07‑4.28L/667m2
c、夹装培养箱
在喷施马铃薯匍匐茎诱导液后,将马铃薯地上茎部置于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内培养;
d、滴灌马铃薯块茎诱导液
在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内培养10~15天,将马铃薯块茎诱导液滴灌入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内;所述的马铃薯块茎诱导液为0.0050‑0.7000mg/L B9 + 0.2012‑0.5505mg/L 6‑BA;所述的马铃薯块茎诱导液用量为1.07‑4.28L/667m2
e、施肥
在马铃薯植株现蕾期,施用尿素1‑2kg/667 m2、叶面喷洒浓度为0.3%的KH2PO40.06‑0.1kg/667m2

2.
   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中使用的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其特征在于马铃薯培养箱本体(2)正面为百叶式箱板(1),培养箱本体(2)下部设有箱底支架(6),在培养箱本体(2)的顶部设有箱顶固定槽(3)、箱顶透气孔(4)和用于将马铃薯植株夹起的培养孔(5),在培养箱本体(2)侧面设有箱侧面固定槽(7);在培养箱本体(2)内设有蜂窝式填充基质(8);马铃薯培养箱夹装植株后培养箱本体(2)由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固定连杆(9)通过箱顶固定槽(3)和箱侧面固定槽(7)组装为一整体。

说明书

一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及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及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 
背景技术
传统栽培模式下的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关注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力求通过采用各种栽培措施对构成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株数×单株块茎数×块茎平均重量)的诸要素进行合理化改进,期望根据不同生态区域、不同品种类型和不同生产目的(商品薯、种薯)的相应要求为马铃薯种植者提供更理想的高产栽培方法。传统栽培模式下的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克服了马铃薯生产实践中诸多明显不合理的技术问题,诸如生产区域、海拔高度、生产目的、品种类型、种薯来源、播种数量、播种日期、栽培密度、施肥种类与数量、防冻措施、排灌方法、病虫杂草防除等,虽然在一定程度地提高了各生态区域的马铃薯产量,但仍然没有达到预期的高产目标。由于业内专家学者对马铃薯栽培模式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式,而对马铃薯植株的无限生长习性和经济转化率的可塑性的研究重视不够,或则研究仍在传统马铃薯栽培模式下进行,导致长期以来无法取得突破性的技术成果,因为传统马铃薯栽培模式本身已成为实现马铃薯高效生产的最大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铃薯高效生产方法及设备,利用马铃薯植株的无限生长习性,最大限度提高其经济转化率。 
本发明一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a、基肥沤制 
在基肥沤制时加入对晚疫病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的野生植物原料,按质量比野生植物原料鲜重:基肥总量鲜重为1:100;所述的野生植物原料鲜叶重为:马桑叶50%;黄花蒿叶30%;油桐叶15%;贯众叶5%;所述的基肥用量是每亩用2500‑3000kg; 
b、地上茎部喷施匍匐茎诱导液 
在马铃薯始蕾期,对马铃薯地上茎部喷施马铃薯匍匐茎诱导液;所述的马铃薯匍匐茎诱导液为:0.0333‑0.2000mg/L IAA + 0.0175‑0.0700mg/L GA3;所述的马铃薯匍匐茎诱导液用量是1.07‑4.28L/667m2; 
c、夹装培养箱 
在喷施马铃薯匍匐茎诱导液后,将马铃薯地上茎部置于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内培养; 
d、滴灌马铃薯块茎诱导液 
在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内培养10~15天,将马铃薯块茎诱导液滴灌入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内;所述的马铃薯块茎诱导液为0.0050‑0.7000mg/L B9 + 0.2012‑0.5505mg/L 6‑BA;所述的马铃薯块茎诱导液用量为1.07‑4.28L/667m2; 
e、施肥 
在马铃薯植株现蕾期,施用尿素1‑2kg/667 m2、叶面喷洒浓度为0.3%的KH2PO40.06~0.1kg/667 m2。 
本发明一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中使用的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其特征在于马铃薯培养箱本体正面为百叶式箱板,培养箱本体下部设有箱底支架,在培养箱本体的顶部设有箱顶固定槽、箱顶透气孔和用于将马铃薯植株夹起的培养孔,在培养箱本体侧面设有箱侧面固定槽;在培养箱本体内设有蜂窝式填充基质;马铃薯培养箱夹装植株后培养箱本体由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固定连杆通过箱顶固定槽和箱侧面固定槽组装为一整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扩大马铃薯栽培过程中的结薯空间50%‑60%;提高马铃薯植株光合产物利用率30%‑40%;提高马铃薯的单位面积商品薯产量30%‑40%;提高单位面积脱毒种薯数量40%‑60%。 
本发明可控性好,操作性强,配套设备结构简单,高效实用,可广泛用于马铃薯商品薯的田间集约化生产,显著提高马铃薯的单位面积商品薯产量;同时,该方法特别适用于马铃薯脱毒种薯规模化生产经营,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脱毒种薯数量。 
附图说明
图1是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俯视示意图; 
图2是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侧视示意图; 
图3是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正视示意图; 
图4是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组装原理示意图; 
图5是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使用效果示意图。 
图中:1‑为百叶式箱板;2‑为培养箱本体;3‑为箱顶固定槽;4‑为箱顶透气孔;5‑为培养孔;6‑为箱底支架;7‑为箱侧面固定槽;8‑为蜂窝式填充基质;9‑为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固定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在恩施市三岔乡水井槽(海拔900米)进行鄂马铃薯5号新品种种薯生产,试种面积为1亩。 7‑11月打青集肥,进行基肥沤制,同时称取马桑叶15kg、黄花蒿叶9kg、油桐叶4.5kg、贯众叶1.5kg、基肥3000kg混合均匀后置于沤肥池内,用水泥板密封沤肥池池口沤制待用。11月20日取出沤制基肥挖穴施于10厘米以下的土层中,起垄后地膜覆盖,第二年1月18日进行马铃薯播种,单作密度为8000株/亩。在马铃薯始蕾期,对马铃薯地上茎部喷施马铃薯匍匐茎诱导液,匍匐茎诱导液成分为:0.0815mg/L IAA + 0.0376mg/L GA3,施用量为1.8L。在喷施马铃薯匍匐茎诱导液后,将马铃薯地上茎部置于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内培养,箱内培养14天后,将马铃薯块茎诱导液滴灌入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内,块茎诱导液成分为0.0150mg/L B9 + 0.265mg/L 6‑BA,施用量为2.0L。在马铃薯植株现蕾期,结合施用地上茎部匍匐茎、块茎诱导液时,同时施用尿素1kg,叶面喷洒0.6公斤浓度为0.3%的KH2PO4。待花期结束后,植株上部茎叶倒伏变黄时马铃薯块茎成熟,开始收获,收获种薯情况为:地下6.4万个,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内4.2万个,合计10.6万个,重量为3784公斤。 
实施例2在恩施市天池山(海拔1200m)进行鄂马铃薯5号新品种种薯生产,试种植面积为1亩。7‑11月打青集肥,进行基肥沤制,同时称取马桑叶13.5kg、黄花蒿叶8.1kg、油桐叶4.05kg、贯众叶1.35kg、基肥2700kg混合均匀后置于沤肥池内,用水泥板密封沤肥池池口沤制待用。11月18日取出沤制基肥挖穴施于10厘米以下的土层中,起垄后地膜覆盖,其后进行播种,单作密度为9000株/ 亩。在马铃薯始蕾期,对马铃薯地上茎部喷施马铃薯匍匐茎诱导液,匍匐茎诱导液成分为:0.1000mg/L IAA + 0.0500mg/L GA3,施用量为2.8L。在喷施马铃薯匍匐茎诱导液后,将马铃薯地上茎部置于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内培养,箱内培养15天后,将马铃薯块茎诱导液滴灌入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内,块茎诱导液成分为0.300mg/L B9 + 0.326mg/L 6‑BA,施用量为3.0L。在马铃薯植株现蕾期,结合施用地上茎部匍匐茎、块茎诱导液时,同时施用尿素1.5kg,叶面喷洒0.8公斤浓度为0.3%的KH2PO4。待花期结束后,植株上部茎叶倒伏变黄时马铃薯块茎成熟,开始收获,收获种薯情况为:地下6.8万个,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内4.8万个,合计11.6万个,重量为4165公斤。 
实施例 3在恩施市红庙(海拔450m)进行鄂马铃薯5号新品种商品薯生产,试种植面积为1亩。5‑9月打青集肥,进行基肥沤制,同时称取马桑叶14.5kg、黄花蒿叶8.7kg、油桐叶4.35kg、贯众叶1.45kg、基肥2900kg混合均匀后置于沤肥池内,用水泥板密封沤肥池池口沤制待用。10月18日取出沤制基肥挖穴施于10厘米以下的土层中,起垄后地膜覆盖,第二年2月18日进行马铃薯播种,单作密度为5000株/亩。在马铃薯始蕾期,对马铃薯地上茎部喷施马铃薯匍匐茎诱导液,匍匐茎诱导液成分为:0.1800mg/L IAA + 0.0650mg/L GA3,施用量为4.0L。在喷施马铃薯匍匐茎诱导液后,将马铃薯地上茎部置于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内培养,箱内培养11天后,将马铃薯块茎诱导液滴灌入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内,块茎诱导液成分为0.6200mg/L B9 + 0.5136mg/L 6‑BA,施用量为4.0L。在马铃薯植株现蕾期,结合施用地上茎部匍匐茎、块茎诱导液时,同时施用尿素2kg,叶面喷洒浓度为0.3%的KH2PO4。待花期结束后,植株上部茎叶倒伏变黄时马铃薯块茎成熟,开始收获,收获商品薯总计5508公斤。 
本发明的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在马铃薯培养箱本体2正面为百叶式箱板1,培养箱本体2下部设有箱底支架6,在培养箱本体2的顶部设有箱顶固定槽3、箱顶透气孔4和用于将马铃薯植株夹起的培养孔5,在培养箱本体2侧面设有箱侧面固定槽7;在培养箱本体2内设有蜂窝式填充基质8;马铃薯培养箱夹装植株后培养箱本体2由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固定连杆9通过箱顶固定槽3和箱侧面固定槽7组装为一整体。 

一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及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及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及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及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及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29693 A(43)申请公布日 2013.10.02CN103329693A*CN103329693A*(21)申请号 201210158968.8(22)申请日 2012.05.22A01G 1/00(2006.01)A01G 9/20(2006.01)C05F 17/00(2006.01)(71)申请人恩施清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地址 445000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施州大道517号(72)发明人覃大吉 帅超群 李卫东 向极钎杨永康 郭光耀 程新华(54) 发明名称一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及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57)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马铃薯的种植。

2、方法及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其特征在于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a、基肥沤制;b、地上茎部喷施匍匐茎诱导液;c、夹装培养箱;d、滴灌马铃薯块茎诱导液;e、施肥。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在马铃薯培养箱本体(2)正面为百叶式箱板(1),在培养箱本体(2)的顶部设有箱顶固定槽(3)、箱顶透气孔(4)和用于将马铃薯植株夹起的培养孔(5),内设有蜂窝式填充基质(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扩大马铃薯栽培过程中的结薯空间;提高产量。(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

3、3329693 ACN 103329693 A1/1页21.一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a、基肥沤制在基肥沤制时加入对晚疫病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的野生植物原料,按质量比野生植物原料鲜重:基肥总量鲜重为1:100;所述的野生植物原料鲜叶重为:马桑叶50%;黄花蒿叶30%;油桐叶15%;贯众叶5%;所述的基肥用量是每亩用2500-3000kg;b、地上茎部喷施匍匐茎诱导液在马铃薯始蕾期,对马铃薯地上茎部喷施马铃薯匍匐茎诱导液;所述的马铃薯匍匐茎诱导液为:0.0333-0.2000mg/L IAA + 0.0175-0.0700mg/L GA3;所述的马铃薯匍匐茎。

4、诱导液用量是1.07-4.28L/667m2;c、夹装培养箱在喷施马铃薯匍匐茎诱导液后,将马铃薯地上茎部置于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内培养;d、滴灌马铃薯块茎诱导液在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内培养1015天,将马铃薯块茎诱导液滴灌入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内;所述的马铃薯块茎诱导液为0.0050-0.7000mg/L B9+ 0.2012-0.5505mg/L 6-BA;所述的马铃薯块茎诱导液用量为1.07-4.28L/667m2;e、施肥在马铃薯植株现蕾期,施用尿素1-2kg/667 m2、叶面喷洒浓度为0.3%的KH2PO40.06-0.1kg/667m2。2.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中使用的。

5、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其特征在于马铃薯培养箱本体(2)正面为百叶式箱板(1),培养箱本体(2)下部设有箱底支架(6),在培养箱本体(2)的顶部设有箱顶固定槽(3)、箱顶透气孔(4)和用于将马铃薯植株夹起的培养孔(5),在培养箱本体(2)侧面设有箱侧面固定槽(7);在培养箱本体(2)内设有蜂窝式填充基质(8);马铃薯培养箱夹装植株后培养箱本体(2)由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固定连杆(9)通过箱顶固定槽(3)和箱侧面固定槽(7)组装为一整体。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329693 A1/3页3一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及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 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及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

6、。 背景技术0002 传统栽培模式下的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关注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力求通过采用各种栽培措施对构成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株数单株块茎数块茎平均重量)的诸要素进行合理化改进,期望根据不同生态区域、不同品种类型和不同生产目的(商品薯、种薯)的相应要求为马铃薯种植者提供更理想的高产栽培方法。传统栽培模式下的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克服了马铃薯生产实践中诸多明显不合理的技术问题,诸如生产区域、海拔高度、生产目的、品种类型、种薯来源、播种数量、播种日期、栽培密度、施肥种类与数量、防冻措施、排灌方法、病虫杂草防除等,虽然在一定程度地提高了各生态区域的马铃薯产量,但仍然没有达到预期的高产。

7、目标。由于业内专家学者对马铃薯栽培模式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式,而对马铃薯植株的无限生长习性和经济转化率的可塑性的研究重视不够,或则研究仍在传统马铃薯栽培模式下进行,导致长期以来无法取得突破性的技术成果,因为传统马铃薯栽培模式本身已成为实现马铃薯高效生产的最大限制。 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铃薯高效生产方法及设备,利用马铃薯植株的无限生长习性,最大限度提高其经济转化率。 0004 本发明一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0005 a、基肥沤制 0006 在基肥沤制时加入对晚疫病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的野生植物原料,按质量比野生植物原料鲜重:基肥总量鲜重。

8、为1:100;所述的野生植物原料鲜叶重为:马桑叶50%;黄花蒿叶30%;油桐叶15%;贯众叶5%;所述的基肥用量是每亩用2500-3000kg; 0007 b、地上茎部喷施匍匐茎诱导液 0008 在马铃薯始蕾期,对马铃薯地上茎部喷施马铃薯匍匐茎诱导液;所述的马铃薯匍匐茎诱导液为:0.0333-0.2000mg/L IAA + 0.0175-0.0700mg/L GA3;所述的马铃薯匍匐茎诱导液用量是1.07-4.28L/667m2; 0009 c、夹装培养箱 0010 在喷施马铃薯匍匐茎诱导液后,将马铃薯地上茎部置于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内培养; 0011 d、滴灌马铃薯块茎诱导液 0012 在马。

9、铃薯蜂窝式培养箱内培养1015天,将马铃薯块茎诱导液滴灌入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内;所述的马铃薯块茎诱导液为0.0050-0.7000mg/L B9 + 0.2012-0.5505mg/L 6-BA;所述的马铃薯块茎诱导液用量为1.07-4.28L/667m2; 说 明 书CN 103329693 A2/3页40013 e、施肥 0014 在马铃薯植株现蕾期,施用尿素1-2kg/667 m2、叶面喷洒浓度为0.3%的KH2PO40.060.1kg/667 m2。 0015 本发明一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中使用的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其特征在于马铃薯培养箱本体正面为百叶式箱板,培养箱本体下部设有箱底支架,。

10、在培养箱本体的顶部设有箱顶固定槽、箱顶透气孔和用于将马铃薯植株夹起的培养孔,在培养箱本体侧面设有箱侧面固定槽;在培养箱本体内设有蜂窝式填充基质;马铃薯培养箱夹装植株后培养箱本体由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固定连杆通过箱顶固定槽和箱侧面固定槽组装为一整体。 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扩大马铃薯栽培过程中的结薯空间50%-60%;提高马铃薯植株光合产物利用率30%-40%;提高马铃薯的单位面积商品薯产量30%-40%;提高单位面积脱毒种薯数量40%-60%。 0017 本发明可控性好,操作性强,配套设备结构简单,高效实用,可广泛用于马铃薯商品薯的田间集约化生产,显著提高马铃薯的单位面积商品薯产量;同时,。

11、该方法特别适用于马铃薯脱毒种薯规模化生产经营,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脱毒种薯数量。 附图说明0018 图1是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俯视示意图; 0019 图2是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侧视示意图; 0020 图3是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正视示意图; 0021 图4是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组装原理示意图; 0022 图5是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使用效果示意图。 0023 图中:1-为百叶式箱板;2-为培养箱本体;3-为箱顶固定槽;4-为箱顶透气孔;5-为培养孔;6-为箱底支架;7-为箱侧面固定槽;8-为蜂窝式填充基质;9-为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固定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0024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发。

12、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5 实施例1在恩施市三岔乡水井槽(海拔900米)进行鄂马铃薯5号新品种种薯生产,试种面积为1亩。 7-11月打青集肥,进行基肥沤制,同时称取马桑叶15kg、黄花蒿叶9kg、油桐叶4.5kg、贯众叶1.5kg、基肥3000kg混合均匀后置于沤肥池内,用水泥板密封沤肥池池口沤制待用。11月20日取出沤制基肥挖穴施于10厘米以下的土层中,起垄后地膜覆盖,第二年1月18日进行马铃薯播种,单作密度为8000株/亩。在马铃薯始蕾期,对马铃薯地上茎部喷施马铃薯匍匐茎诱导液,匍匐茎诱导液成分为:0.0815mg/L IAA + 0.0376mg/L GA3,施用量为1.8L。在喷。

13、施马铃薯匍匐茎诱导液后,将马铃薯地上茎部置于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内培养,箱内培养14天后,将马铃薯块茎诱导液滴灌入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内,块茎诱导液成分为0.0150mg/L B9 + 0.265mg/L 6-BA,施用量为2.0L。在马铃薯植株现蕾期,结合施用地上茎部匍匐茎、块茎诱导液时,同时施用尿素1kg,叶面喷洒0.6公斤浓度为0.3%的KH2PO4。待花期结束后,植株上部茎叶倒伏变黄时马铃薯块茎成熟,开始收获,收获种薯情况为:地下6.4万个,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内4.2万个,合计10.6万个,重量为3784说 明 书CN 103329693 A3/3页5公斤。 0026 实施例2在恩施市天池。

14、山(海拔1200m)进行鄂马铃薯5号新品种种薯生产,试种植面积为1亩。7-11月打青集肥,进行基肥沤制,同时称取马桑叶13.5kg、黄花蒿叶8.1kg、油桐叶4.05kg、贯众叶1.35kg、基肥2700kg混合均匀后置于沤肥池内,用水泥板密封沤肥池池口沤制待用。11月18日取出沤制基肥挖穴施于10厘米以下的土层中,起垄后地膜覆盖,其后进行播种,单作密度为9000株/ 亩。在马铃薯始蕾期,对马铃薯地上茎部喷施马铃薯匍匐茎诱导液,匍匐茎诱导液成分为:0.1000mg/L IAA + 0.0500mg/L GA3,施用量为2.8L。在喷施马铃薯匍匐茎诱导液后,将马铃薯地上茎部置于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

15、内培养,箱内培养15天后,将马铃薯块茎诱导液滴灌入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内,块茎诱导液成分为0.300mg/L B9 + 0.326mg/L 6-BA,施用量为3.0L。在马铃薯植株现蕾期,结合施用地上茎部匍匐茎、块茎诱导液时,同时施用尿素1.5kg,叶面喷洒0.8公斤浓度为0.3%的KH2PO4。待花期结束后,植株上部茎叶倒伏变黄时马铃薯块茎成熟,开始收获,收获种薯情况为:地下6.8万个,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内4.8万个,合计11.6万个,重量为4165公斤。 0027 实施例 3在恩施市红庙(海拔450m)进行鄂马铃薯5号新品种商品薯生产,试种植面积为1亩。5-9月打青集肥,进行基肥沤制,同时称。

16、取马桑叶14.5kg、黄花蒿叶8.7kg、油桐叶4.35kg、贯众叶1.45kg、基肥2900kg混合均匀后置于沤肥池内,用水泥板密封沤肥池池口沤制待用。10月18日取出沤制基肥挖穴施于10厘米以下的土层中,起垄后地膜覆盖,第二年2月18日进行马铃薯播种,单作密度为5000株/亩。在马铃薯始蕾期,对马铃薯地上茎部喷施马铃薯匍匐茎诱导液,匍匐茎诱导液成分为:0.1800mg/L IAA + 0.0650mg/L GA3,施用量为4.0L。在喷施马铃薯匍匐茎诱导液后,将马铃薯地上茎部置于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内培养,箱内培养11天后,将马铃薯块茎诱导液滴灌入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内,块茎诱导液成分为0.6。

17、200mg/L B9 + 0.5136mg/L 6-BA,施用量为4.0L。在马铃薯植株现蕾期,结合施用地上茎部匍匐茎、块茎诱导液时,同时施用尿素2kg,叶面喷洒浓度为0.3%的KH2PO4。待花期结束后,植株上部茎叶倒伏变黄时马铃薯块茎成熟,开始收获,收获商品薯总计5508公斤。 0028 本发明的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在马铃薯培养箱本体2正面为百叶式箱板1,培养箱本体2下部设有箱底支架6,在培养箱本体2的顶部设有箱顶固定槽3、箱顶透气孔4和用于将马铃薯植株夹起的培养孔5,在培养箱本体2侧面设有箱侧面固定槽7;在培养箱本体2内设有蜂窝式填充基质8;马铃薯培养箱夹装植株后培养箱本体2由马铃薯蜂窝式培养箱固定连杆9通过箱顶固定槽3和箱侧面固定槽7组装为一整体。 说 明 书CN 103329693 A1/2页6图1图2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329693 A2/2页7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329693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