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管电点火管柱导向扶正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续管电点火管柱导向扶正器.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47017 U(45)授权公告日 2014.09.24CN203847017U(21)申请号 201420159266.6(22)申请日 2014.04.02E21B 17/10(2006.01)E21B 43/243(2006.01)(73)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100007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9号(72)发明人于晓聪 张玉龙 阚长宾 鲁笛黄小雷 黄鹤楠 孙洪岩 孙鹿恒姜佳悦 宋阳 杨婉玲(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代理人穆魁良(54) 实用新型名称连续管电点火管柱导向扶正器(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
2、一种连续管电点火管柱导向扶正器,呈管状,具有沿轴向设置、用以穿置电点火电缆的第一导引孔以及沿轴向设置、用以穿置监测电缆的第二导引孔。借此,实现大斜度井点火过程中空气的均匀加热,改善了大斜度井点火效果。(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47017 UCN 203847017 U1/1页21.一种连续管电点火管柱导向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扶正器呈管状,具有沿轴向设置、用以穿置电点火电缆的第一导引孔以及沿轴向设置、用以穿置监测电缆的第二导引孔。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引孔设于导向扶正器的轴心位置,所述第二导引孔设置在该第一导引孔的径向外侧,且第一导引孔的孔径大于第二导引孔的孔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向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引孔的内壁上下两端均具有向外扩径的导引锥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向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引孔的内壁上下两端均具有向外扩径的导引锥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向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扶正器具有多个第二导引孔,各第二导引孔间隔且周向排列在所述第一导引孔的径向外侧。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847017 U1/4页3连续管电点火管柱导向扶正器技术领域。
4、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烧油层采油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斜井火烧油层连续管电点火管柱的导向扶正器。背景技术0002 火烧油层是通过把空气或氧气气体注入到油层里,使其在油层中与一部分油层内重质组分起反应,用反应产生的热量和反应尾气将原油驱出地面。该技术是一种具有明显技术优势和潜力的热力采油方法,具有驱油效率高、单位热成本低、油藏适应范围广等特点。0003 火烧油层成功的关键是油层点火。目前所采用的点火方式主要有自燃点火、化学点火和电点火三种方式,其中电点火是应用最多的一种点火方式,该方式具有配套技术成熟、易于实现点火控制、点火成功率高的特点。0004 现场应用较多的是采用连续管电点火器,它是把井下。
5、集中电加热器并与连续管电缆预制为等径一体式的电点火器,在注气过程中,利用连续管注入装置将电点火器下入到预定位置,然后通电点火对注入空气进行加热。待油层完全点燃后,作业提出连续管点火器,可重复利用电点火器。0005 目前连续管电点火器点火过程中存在以下3个问题:0006 (1)因电点火器直径小,在大斜度点火井井筒中,点火器受重力贴靠于注气井注入油管下侧的管壁上,导致注入油层的热空气受热不均匀,点火器的功率损失较大;0007 (2)连续管电点火器下入的位置无法精确确定,如若没有到达设计位置进行点火,将会引起加热空气的热量损失(加热完的空气要经过一段更长距离后进入油层);如果超过设计位置或超过油管最。
6、下端,将会导致部分空气还未加热好就注入油层,严重降低了火驱效率;0008 (3)连续管采用热电偶测温,目的是监测点火过程中注气温度,及时调整点火器功率,保证成功而高效点火,热电偶上部连接测温电缆,测温电缆捆绑在油管外,通过电缆封隔器下至油管注气出口位置,点火完毕后,因封隔器的存在,在取出管柱时,连续管测温电缆会卡在封隔器的位置无法取出和回收,这给火驱生产带来很大浪费(每根测温管线大约50万左右),不利于节省成本。实用新型内容0009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是提供一种连续管电点火管柱导向扶正器,以克服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缺陷。0010 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0011 一种连续管电点火管柱。
7、导向扶正器,呈管状,具有沿轴向设置、用以穿置电点火电缆的第一导引孔以及沿轴向设置、用以穿置监测电缆的第二导引孔。0012 如上所述的导向扶正器,所述第一导引孔设于导向扶正器的轴心位置,所述第二说 明 书CN 203847017 U2/4页4导引孔设置在该第一导引孔的径向外侧,且第一导引孔的孔径大于第二导引孔的孔径。0013 如上所述的导向扶正器,所述第一导引孔的内壁上下两端均具有向外扩径的导引锥面。0014 如上所述的导向扶正器,所述第二导引孔的内壁上下两端均具有向外扩径的导引锥面。0015 如上所述的导向扶正器,具有多个第二导引孔,各第二导引孔间隔且周向排列在所述第一导引孔的径向外侧。001。
8、6 借由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在于:0017 通过导向扶正器实现电点火器在油管中的扶正和监测电缆的顺利起下,通过电点火器、导向限位器、监测电缆、导向扶正器的综合运用及点火管柱的优化设计,实现大斜度井点火过程中空气的均匀加热,改善了大斜度井点火效果。附图说明0018 为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手段及技术效果有更完整及清楚的揭露,以下进行详细说明,并请一并参阅附图及部件标号。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连续管电点火管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向扶正器的俯视图;0021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0022 图4为图1中导向限位器的俯视图;0023 图5为图4的。
9、B-B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24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斜井火烧油层连续管电点火管柱,所述管柱在油管1中设有电点火电缆21和监测电缆31,在油管1管段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导向扶正器6,且在油管1的底端设有导向限位器5;所述电点火电缆21穿设所述导向扶正器6而被悬挂在油管1中,电点火电缆21的底端连接电点火器22,所述电点火器22支承于所述导向限位器5中;所述监测电缆31分别穿设所述导向扶正器6和导向限位器5而被悬挂在油管1中,并且监测电缆31的底端伸出油管1而连接有传感器32,传感器32可以是注气井温压探头。0025 如图1所示的点火管柱,通过油管扶正器12扶正在套管9内,油管1管段。
10、之间可以连接伸缩管15,在井下电点火区段,油管1外套设有隔热管11,隔热管11通过隔热管扶正器13扶正于套管9中,在井底油层位置,套管9具有多个炮眼,并在套管9内设置筛管92,筛管92通过筛管悬挂器91固定。油管1和套管9之间还设置用来封隔上下部油套管环空的封隔器14。0026 其中,导向扶正器6可以参照如下的具体实施例:0027 请参阅图2和图3,导向扶正器6呈管状,其两端分别连接上下两根油管管段,且具有沿轴向设置、用以穿置电点火电缆21的第一导引孔61以及沿轴向设置、用以穿置监测电缆31的第二导引孔62。0028 较佳地,所述第一导引孔61设于导向扶正器6的轴心位置,所述第二导引孔62设说。
11、 明 书CN 203847017 U3/4页5置在该第一导引孔61的径向外侧,且第一导引孔61的孔径大于第二导引孔62的孔径。因为电点火电缆21的直径大于监测电缆31的直径,所以当首先下入电点火电缆21时,可以设置第二导引孔62的孔径不足以穿置该电点火电缆21,使得电点火电缆21能自动伸入第一导引孔61中。0029 较佳地,所述第一导引孔61的内壁上下两端均具有向外扩径的导引锥面,如图3中所示的下入导引锥面63和起出导引锥面64,以利于电点火电缆21顺利导入该导引孔中。0030 较佳地,所述第二导引孔62的内壁上下两端均具有向外扩径的导引锥面,如图3中所示的下入导引锥面65和起出导引锥面66,。
12、以利于监测电缆31顺利导入该导引孔中。0031 较佳地,请参阅图2,所述导向扶正器6具有多个第二导引孔62,各第二导引孔62间隔且周向排列在所述第一导引孔61的径向外侧,图2中示出具有四个第二导引孔62。0032 一般地,为了与油管连接,导向扶正器6具有上接头67和下接头68,连接部位较佳为螺纹连接,以与现有油管适配,如图3。而各个导引孔的位置和构型可以通过扶正托架69限定。0033 导向限位器5可以参照如下的具体实施例:0034 请参阅图4和图5,导向限位器5呈管状,其具有用以支承电点火器22的承托体51以及沿轴向设置、用以穿置监测电缆31的探头导引孔52。0035 所述承托体51设于导向限。
13、位器5的轴心位置,其顶部具有用以容置所述传感器32的内凹的承托碗511,所述探头导引孔52设置在该承托体51的径向外侧。因为设置探头导引孔52的孔径小于电点火器22的尺寸,所以承托碗511能够将电点火器22限位在导向限位器5中,只要在下入管柱时设定导向限位器5的位置,就能够控制电点火器22的下入位置。此外,承托碗511的构型不限于内凹碗状,也可以是其他内凹形状,甚至不限于内凹,只要能将电点火器22限位在导向限位器5中,就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宗旨。0036 较佳地,所述承托体51的顶部具有向外扩径的导引锥面512,如图5所示,以利于电点火器22顺利导入该承托碗511中。0037 较佳地,所述探。
14、头导引孔52的内壁上下两端均具有向外扩径的导引锥面,如图5中所示的下入导引锥面521和起出导引锥面522,以利于监测电缆31顺利导入该导引孔中。0038 较佳地,请参阅图4,所述导向限位器5具有多个探头导引孔52,各探头导引孔52间隔且周向排列在所述承托体51的径向外侧,图4中示出具有四个探头导引孔62。0039 一般地,为了与油管连接,导向限位器5具有上接头54,也可具有下接头55,连接部位较佳为螺纹连接,以与现有油管适配,如图5。而各个导引孔的位置和构型可以通过限位托架53限定。0040 应用如上所述的斜井火烧油层连续管电点火管柱的电点火方法,包括:0041 在油管1最下端安装导向限位器5。
15、,在油管1管段之间连接导向扶正器6;0042 将油管1下入斜井套管9中,并用封隔器14封隔油套管环空;0043 将电点火器22连接电点火电缆21,将电点火器22沿油管1内下入并贯穿各导向扶正器6的第一导引孔61,直至电点火器22下入至导向限位器5的承托碗511中;0044 将传感器32连接监测电缆31,将传感器32沿油管1内下入并贯穿各导向扶正器6的第二导引孔62,最后贯穿导向限位器5,使传感器32暴露于油管1底端外;0045 油井作业完井后,按照采油工程方案设计的注气量、注气速度等注入参数对火烧说 明 书CN 203847017 U4/4页6井进行注气;达到初期注气量后,连通电点火器电源,同。
16、时继续注气;电源连通后,通过监测系统(传感器32)监测电点火器的井下工作温度,同时通过电点火器的地面控制系统,控制其温度在设定的工作温度范围内;达到设计点火时间后,关断电点火电源,起出电点火器,点火过程结束,并继续注气并监测井筒温度。004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说 明 书CN 203847017 U1/5页7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47017 U2/5页8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47017 U3/5页9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47017 U4/5页10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47017 U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