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节能现浇保温带窗复合外墙体系.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1479043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127740.7

申请日:

2014.03.20

公开号:

CN203856099U

公开日:

2014.10.0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B 2/56申请日:20140320授权公告日:20141001终止日期:20150320|||授权

IPC分类号:

E04B2/56; E04B2/58

主分类号:

E04B2/56

申请人: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旭腾; 刘治国; 杨庆泽; 安凤杰; 方鹏; 李建峰; 陈伟; 刘云霁

地址:

100054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街42号中建二局大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代理人:

李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绿色节能现浇保温带窗复合外墙体系,填充墙在框架柱的外侧连接形成包围框架柱体系的一体式围护结构,框架柱部分嵌在填充墙内,填充墙为现浇夹芯墙体,轻质多孔无机芯料内有与两侧水泥板锚固的轻钢龙骨,窗口周围填充墙内设加强龙骨,连接处设防水布。本实用新型将建筑外围护结构和外墙保温融为一体,加强龙骨兼墙体龙骨与外窗副框作用,节约材料的同时避免了“热桥”现象,增设防水布提高了围护结构的气密性和防水透气性,保温性能提高2~5%,气密性提高5~10%;回收工业废料作为原材料形成不易燃的无机发泡保温浆料,其内部丰富的多孔结构使其具有优异的保温隔音效果,施工简单,无需拆模,建筑施工效率提高30%,成本降低10%以上。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绿色节能现浇保温带窗复合外墙体系,包括框架柱(1)、设于框架柱之间的填充墙(2)以及填充墙上的窗口结构(7),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柱(1)两侧的填充墙(2)在框架柱的外侧连接形成包围框架柱体系的一体式围护结构,所述框架柱(1)的一部分嵌在填充墙(2)内;
所述填充墙(2)为现浇夹心墙体,包括两侧的面板(21)和现浇于面板之间的轻质多孔无机芯料(22),所述轻质多孔无机芯料(22)的内部预设有轻钢龙骨(3)作为墙体骨架,所述轻钢龙骨(3)的侧面与两侧的面板(21)锚固;所述轻质多孔无机芯料中预埋有水电设施管线(4);
所述窗口结构(7)四周的填充墙内在边沿都设有兼有墙体龙骨与外窗副框功能的加强龙骨(5),所述加强龙骨(5)位于填充墙的面板(21)的内侧,所述面板(21)从加强龙骨的位置断开,断开部位填充保温发泡胶(10);所述加强龙骨(5)与窗框(71)之间通过穿透保温发泡胶(10)的自攻螺丝钉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窗口结构(7)与四周填充墙的连接处铺设有防水布(8),所述防水布呈直角状,一边粘贴填充墙的面板(21),另一边粘贴窗框(7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节能现浇保温带窗复合外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21)中的外面板为水泥压力板,内面板为夹芯蜂窝复合板,所述面板(21)的外侧还设有装饰板(6)。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节能现浇保温带窗复合外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钢龙骨(3)为单排设置或内外双排设置的U形钢或C形钢,内外双排设置时排与排之间进行连接固定。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绿色节能现浇保温带窗复合外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龙骨(5)的上下端焊接有角钢(9),所述角钢与上下主体结构梁通过膨胀螺栓固定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绿色节能现浇保温带窗复合外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龙骨(5)为单个设置或内外成对设置,内外成对设置时,加强龙骨之间在竖向高度上每隔1.2~1.4m用角钢焊接加强,形成格构式加强龙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绿色节能现浇保温带窗复合外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布(8)的表面有凹凸网状压纹。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绿色节能现浇保温带窗复合外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布(8)中铺设在窗框内侧的为透气防水布,在窗框外侧的为不透气防水布。

说明书

说明书绿色节能现浇保温带窗复合外墙体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绿色节能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绿色节能现浇保温带窗复合外墙体系。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是在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中,是对公共机构绿色节能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旨在发展绿色建筑、推动节能减排,提供一套技术适用、经济合理的绿色节能技术体系,强化能源资源管理,实现绿色施工和低碳经济。 
传统施工技术中,在框架柱之间砌筑填充墙形成连续围护结构墙体,再在外墙体的外侧施工保温层和面层,建筑材料用量大,施工过程复杂、施工效率较低,墙体隔音隔热效果不理想,且保温层有脱落隐患;近期出现的现浇轻质复合墙体不用拆模施工相对简单,但其多数用于内墙或隔墙,用于框架外墙结构时在框架柱部位存在断桥,造成墙体隔热保温效果差,且外墙一般厚度要求较大,保温材料用量大,而传统的保温材料成本较高,一些成分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此外,现有技术中窗口构造节点存在结构复杂,施工工艺多,现场测试的气密性难保障,易产生“热桥”,影响外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外窗施工的防水技术要求高,对施工人员操作要求严苛,且防水效果不理想,存在降低保温效果等诸多问题。因此,目前急需一种提升兼具外窗节能构造节点的、具保温隔音效果的、低成本的、绿色环保型的现浇轻质无机保温带窗复合外墙体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节能现浇保温带窗复合外墙体系,解决传统技术中填充墙仅设于框架柱之间、存在断桥、需要另外进行墙体外侧保温设计、结构复杂、建筑材料用量大、施工过程复杂、施工效率较低、墙体隔音隔热效果不理想且二次抹灰的墙面一般极易脱落的问题;同时还解决现有浇筑墙体多用于内墙或隔墙、用于框架外墙结构时在框架柱部位存在断桥、造成墙体隔热保温效果差问题;还解决由于外墙一般厚度要求较大、保温材料用量大、而传统的保温材料成本较高、一些成分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的问题;此外,还解决现有技术中窗口构造节点结构复杂、施工工艺多、现场测试的气密性难保障、易产生“热桥”、影响外护围结构的保温性能及外窗施工的防水技术要求高、对施工人员操作要求严苛、且防水效果不理想、存在降低保温效果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绿色节能现浇保温带窗复合外墙体系,包括框架柱、设于框架柱之间的填充墙以及填充墙上的窗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柱两侧的填充墙在框架柱的外侧连接形成包围框架柱体系的一体式围护结构,所述框架柱的一部分嵌在填充墙内;所述填充墙为现浇夹心墙体,包括两侧的面板和现浇于面板之间的轻质多孔无机芯料,所述轻质多孔无机芯料的内部预设有轻钢龙骨作为墙体骨架,所述轻钢龙骨的侧面与两侧的面板锚固;所述轻质多孔无机芯料中预埋有水电设施管线;所述窗口结构四周的填充墙内在边沿都设有兼有墙体龙骨与外窗副框功能的加强龙骨,所述加强龙骨位于填充墙的面板的内侧,所述面板从加强龙骨的位置断开,断开部位填充保温发泡胶;所述加强龙骨与窗框之间通过穿透保温发泡胶的自攻螺丝钉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窗口结构与四周填充墙的连接处铺设有防水布,所述防水布呈直角状,一边粘贴填充墙的面板,另一边粘贴窗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面板中的外面板为水泥压力板,内面板为夹芯蜂窝复合板, 蜂窝结构的夹芯芯料中填充微粉相变蓄能材料,所述面板的外侧还设有装饰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轻钢龙骨为单排设置或内外双排设置的U形钢或C形钢,内外双排设置时排与排之间进行连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强龙骨的上下端焊接有角钢,所述角钢与上下主体结构梁通过膨胀螺栓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强龙骨为单个设置或内外成对设置,内外成对设置时,加强龙骨之间在竖向高度上每隔1.2~1.4m用角钢焊接加强,形成格构式加强龙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水布的表面有凹凸网状压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水布中铺设在窗框内侧的为透气防水布,在窗框外侧的为不透气防水布。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势在于: 
本实用新型填充墙在框架柱的外侧连接成一体,无断桥,保温效果好,且成本低,绿色环保;
本实用新型轻质多孔无机芯料是细密均匀的气泡结构,可以选择水泥、粉煤灰、尾矿粉等建筑废料混合后形成的面层砂浆,加入水泥以及复配添加剂,用化学发泡技术替代了物理发泡技术,有防腐成分,能防渗水、霉变、回潮,是合围护与保温、隔热于一体的刚性结构,无裂缝,整体性好,无外保温脱落后顾之忧,通过可回收再利用,实现变废为宝;具有防火、保温、轻质、抗震、隔音、节能、环保、成本低、效率高、寿命长、性能可靠、施工简便等特点,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填充墙工程,也可用于框架结构建筑的外墙及保温工程;
本实用新型外墙体系是利用轻钢龙骨和面板支模后,现场浇入新型轻质刚性保温材料而制成的一次成型复合墙体,无需拆模,施工过程简单,成型速度快,无需养护,施工机械化程度高,可以灵活连续浇筑,横向可分段、纵向可分层或整体立面浇筑,通过施工方法的改进,各种节点工艺的优化,形成更加成熟的现浇轻质无机保温复合墙体综合施工技术,质量稳定,建筑施工效率提高30%,成本降低10%以上,且施工过程中不产生灰尘、废气、废水和废渣,实现了绿色施工;
本实用新型窗口结构节点处理方式新型,铺设防水布避免渗水漏水现象,外窗的加强龙骨安装在现浇墙体内部,使外窗安装更简便;面板从加强龙骨的位置断开,断开部位填充保温发泡胶,使外窗安装后不易产生“冷桥”,整体保温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综合利废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创新,进行复合能源高效利用和降低资源消耗,是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的课题-公共机构新建建筑绿色节能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对于公共机构绿色节能关键技术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绿色节能现浇保温带窗复合外墙体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框架柱1和填充墙2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剖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B-B剖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框架柱、2-填充墙、21-面板、22-轻质多孔无机芯料、3-轻钢龙骨、4-水电设施管线、5-加强龙骨、6-装饰板、7-窗口结构、71-窗框、72-内侧窗台72-外侧窗台、8-防水布、9-角钢、10-保温发泡胶、11-楼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绿色节能现浇保温带窗复合外墙体系,包括框架柱1和设于框架柱之间的填充墙2,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柱1两侧的填充墙2在框架柱的外侧连接形成包围框架柱体系的一体式围护结构,所述框架柱1的一部分嵌在填充墙2内;所述填充墙2为现浇夹心墙体,包括两侧的面板21和现浇于面板之间的轻质多孔无机芯料22,所述轻质多孔无机芯料22的内部预设有轻钢龙骨3作为墙体骨架,所述轻钢龙骨3包括天龙骨、地龙骨和竖龙骨,所述天龙骨和地龙骨上开设有排气孔,且分别与上下端的框架梁进行连接固定,所述天龙骨、地龙骨和竖龙骨的侧面与两侧的面板21锚固;所述面板中的外面板为水泥压力板,内面板为夹芯蜂窝复合板, 蜂窝结构的夹芯芯料中填充微粉相变蓄能材料,所述面板的外侧还设有装饰板。所述轻质多孔无机芯料22中预埋有水电设施管线4。所述窗口结构7周围填充墙的边沿都设有加强龙骨5,外窗的加强龙骨5安装在现浇墙体内部,使外窗安装更简便;面板21从加强龙骨5的位置断开,断开部位填充保温发泡胶10,使外窗安装后不易产生“冷桥”,窗框71与底部的加强龙骨5进行粘结并锚固,粘结胶为保温发泡胶10,铆钉穿过发泡胶层将窗框71与加强龙骨5进行牢固固定,窗口结构7与填充墙的连接处设有防水布8,所述防水布8呈直角铺设,防水布位于装饰板6的底部,如图4所示,横边紧贴外侧窗台72或内侧窗台73底面的面板21,竖边贴紧窗框71,其中,防水布8中铺设在窗框结构内侧的为透气防水布,在窗框结构外侧的为不透气防水布;所述轻质多孔无机芯料22为发泡混凝土或聚苯颗粒保温砂浆,或由或由水泥:粉煤灰:尾矿粉:发泡剂:水按重量比1.0: 0.3~0.6:1.0~2.0:0.003:0.6~1.0混合后形成的面层砂浆。所述轻钢龙骨3为U形钢或C形钢,为单排设置或内外双排设置,内外双排设置时排与排之间进行连接固定。所述现浇轻质无机保温层复合外墙体系的端墙或门窗口的两侧还设置有加强龙骨5,加强龙骨的上下端焊接有角钢9,所述角钢与上下主体结构梁通过膨胀螺栓固定连接,加强龙骨为单个设置或内外成对设置,内外成对设置时,加强龙骨之间在竖向高度上每隔1.2~1.4m用角钢焊接加强,形成格构式的加强龙骨。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上述的绿色节能现浇保温带窗复合外墙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施工放线→加强龙骨的施工→轻钢龙骨的施工→水电设施管线的预埋与固定→面板的支设安装→孔洞及板缝胶泥抹平封堵→墙体轻质多孔无机芯料的浇筑→质检与验收。 
1施工放线 
按照图纸放出墙体边线,内墙200mm厚,外墙290mm厚,其中结构边线内偏200mm厚,外偏90mm厚。
2加强龙骨5的设置 
端墙、门窗洞口两侧设置加强龙骨,外墙每侧设置两根,内墙每侧设置一根,用于固定门窗框;加强龙骨采用方管40×60×2mm方管,方管端部焊接25×25mm角钢,角钢用M8膨胀螺栓与混凝土结构固定,墙宽小于500mm的加强龙骨之间竖向高度每隔1.2~1.4m用25×25角钢焊接加强,形成格构柱,窗下墙设水平40×60mm加强方管。
3轻钢龙骨3的施工 
包括框架柱之间填充墙部分轻钢龙骨的支设以及框架柱周围轻钢龙骨的支设:
(1)墙体的天龙骨和底龙骨采用U75×40×0.6型轻钢,天龙骨和地龙骨用HYD52S8射钉与结构固定,射钉间距宜为600~800mm;天龙骨和地龙骨上开设3mm×50mm排气孔;竖向采用C75×45×1.0型竖龙骨,竖向龙骨间距≤410mm,竖向龙骨安装需要放置穿心骨和卡片;龙骨为里外双层,不允许连通;
(2)天龙骨和地龙骨在门窗洞口处需要截断时,射钉固定点距离端部不得小于50mm; 
(3)墙体内预埋管线应避开天龙骨和地龙骨,如须穿过时应在龙骨中间部位的相应位置上开孔,开孔宽度不得大于龙骨截面宽度的 1/2;
(4)竖龙骨需要接长时,宜采用对接连接,对接处内衬龙骨长度不应小于300 mm,并用拉铆钉固定,每面不得小于2个;
(5)外侧龙骨组件中的天龙骨和地龙骨用25×25mm长的角钢与框架梁连接,天龙骨和地龙骨与角钢用拉钉连接,角钢与框架梁用膨胀螺栓连接,连接点间距应不大于800mm;内侧天龙骨和地龙骨与框架梁固定时射钉的间距应不大于800mm。
4 水电设施管线4的预埋与固定 
(1)在铺装墙体面板前将水电设施的管线、线盒安装完毕;线盒与龙骨骨架固定,并在面板相应位置预留孔洞,孔洞与预埋线盒缝隙用密封胶泥嵌堵密实;
(2)墙体上预埋的水、电箱、柜等开洞处与竖龙骨位置冲突时,应对竖龙骨的布置进行调整,洞口四周采取加强措施。
5面板21的施工 
(1)面板安装前,横龙骨与主体结构间缝隙用胶泥堵严;
(2)面板安装时先外后里,自上而下,分层安装,每层安装后即进行浇筑,面板之间缝隙用10mm宽双面胶粘结牢固,面板板块的立边应与竖向龙骨固定,同一龙骨两侧不能同时出现拼缝;面板水平向连接面如无加强龙骨时,必须加面板备板,安装好的面板的层面必须平整,不得有起皮、掉角、空鼓和出现裂缝;
(3)面板用ST4.2热镀锌沉头自攻螺钉固定在龙骨上,自攻螺钉的间距应不大于200mm,板边缘的螺钉间距为150mm,自攻螺钉距离面板边缘为10mm~15mm,拧紧后的自攻螺钉的顶面应微凹入平板表面之下0.2mm~0.5mm;
(4)本实施例面板的板幅宽度为1220mm,当第二侧面板先安装到1220mm高时,待浇筑轻质多孔无机芯料后再向上安装1220mm高,以此类推直到墙体全部浇筑完毕;
(5)墙体浇筑范围内每1.2~1.5米左右之间设一道隔板,便于墙体分段浇筑施工。
孔洞及板缝的抹平封堵 
将两侧已安装的面板上的空洞、板缝及框架柱两侧与内模板的面板连接缝隙用胶泥进行封堵。
7 轻质多孔无机芯料22的现场浇筑施工 
(1)本实施例采用由水泥:粉煤灰:尾矿粉:发泡剂:水按重量比1.0:0.3~0.6:1.0~2.0~0.003:0.6~1.0混合后形成的面层砂浆,施工前应按设计及工艺要求确定轻质多孔无机芯料的施工配合比,并通过试配予以调整,施工现场应有专人负责按调整后的配合比配料;
(2)轻质多孔无机芯料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泵送浇筑,原料全部投入后的搅拌时间不宜少于3分钟,再与发泡剂混合搅拌30秒钟;
(3)轻质多孔无机芯料中各种材料的质量计量允许偏差:水、水泥、外加剂为±2%,尾矿粉为±3%,发泡剂为±1%;
(4)轻质多孔无机芯料应分层浇筑,每层浇筑高度宜控制在不大于600mm,20分钟便可一次成型,成型后能较快凝固,但两层轻质多孔无机芯料浇筑的间隔时间不宜少于 2小时,以不胀模为准,必要时可采取临时加固措施,减少间隔时间;
(5)轻质多孔无机芯料浇筑过程中,应注意已浇筑成型部位与浇灌口的高度,避免浇筑时轻质多孔无机芯料溢出;当墙体浇筑成型部分与建筑结构板下不大于600mm时,应计算好轻质多孔无机芯料投注量,确保轻质多孔无机芯料成型与建筑结构板无缝隙;
(6)浇筑轻质多孔无机芯料的施工中,轻质多孔无机芯料浇筑应在龙骨和面板安装验收合格后进行;浇筑轻质多孔无机芯料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墙体内预埋的水电管线不被破坏,预埋的箱、柜、盒等无变形移位;浇筑的材料与轻钢龙骨凝为一体,没有接缝和连接点,形成一个良好的刚性整体;轻质多孔无机芯料浇筑完成后,将板面和接缝处清理干净;应在轻质多孔无机芯料浇筑施工过程中留置检测试件。
8 浇筑后采用塑料布包裹墙体,墙体自发“出汗”,待24小时后撤除包裹。 
9 外窗围护结构构造节点高气密性施工技术 
(1)窗框采用铝合金断桥窗框,其与填充墙的缝隙内填塞防水砂浆,加强龙骨与窗框之间采用保温发泡剂密封,墙体外侧的连接处采用防水密封胶进行密封。同时窗框与加强龙骨连接时加入可调整的绝缘胶垫塞缝块,以保证铝合金窗不会由于加强龙骨的安装误差而影响其平整度,同时提升密闭性。
(2)在窗体外侧周圈,在装饰层与面板之间粘接不透水、可透气的防水布,在内侧周圈粘接不透水、不透气防水雨布,防水布沿连接拐角呈直角弯折,另一边紧贴铝合金断桥窗框。防水布为80mm宽成卷,一侧长边自带10mm宽的胶粘区,用来与窗框粘接,非胶粘区底部涂抹建筑胶与面板进行粘接;防水布的表面有便于与材料的结合凹凸压痕。 
10 质检及验收 
质检、隐蔽验收合格后,进行窗户内外侧面层装饰施工,施工完成。

绿色节能现浇保温带窗复合外墙体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绿色节能现浇保温带窗复合外墙体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绿色节能现浇保温带窗复合外墙体系.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色节能现浇保温带窗复合外墙体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节能现浇保温带窗复合外墙体系.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56099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0.01CN203856099U(21)申请号 201420127740.7(22)申请日 2014.03.20E04B 2/56(2006.01)E04B 2/58(2006.01)(73)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地址 100054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街42号中建二局大厦(72)发明人黄旭腾 刘治国 杨庆泽 安凤杰方鹏 李建峰 陈伟 刘云霁(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代理人李聚(54) 实用新型名称绿色节能现浇保温带窗复合外墙体系(57) 摘要一种绿色节能现浇保温带窗。

2、复合外墙体系,填充墙在框架柱的外侧连接形成包围框架柱体系的一体式围护结构,框架柱部分嵌在填充墙内,填充墙为现浇夹芯墙体,轻质多孔无机芯料内有与两侧水泥板锚固的轻钢龙骨,窗口周围填充墙内设加强龙骨,连接处设防水布。本实用新型将建筑外围护结构和外墙保温融为一体,加强龙骨兼墙体龙骨与外窗副框作用,节约材料的同时避免了“热桥”现象,增设防水布提高了围护结构的气密性和防水透气性,保温性能提高25%,气密性提高510%;回收工业废料作为原材料形成不易燃的无机发泡保温浆料,其内部丰富的多孔结构使其具有优异的保温隔音效果,施工简单,无需拆模,建筑施工效率提高30%,成本降低10%以上。(51)Int.Cl.(。

3、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4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56099 UCN 203856099 U1/1页21.一种绿色节能现浇保温带窗复合外墙体系,包括框架柱(1)、设于框架柱之间的填充墙(2)以及填充墙上的窗口结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柱(1)两侧的填充墙(2)在框架柱的外侧连接形成包围框架柱体系的一体式围护结构,所述框架柱(1)的一部分嵌在填充墙(2)内;所述填充墙(2)为现浇夹心墙体,包括两侧的面板(21)和现浇于面板之间的轻质多孔无。

4、机芯料(22),所述轻质多孔无机芯料(22)的内部预设有轻钢龙骨(3)作为墙体骨架,所述轻钢龙骨(3)的侧面与两侧的面板(21)锚固;所述轻质多孔无机芯料中预埋有水电设施管线(4);所述窗口结构(7)四周的填充墙内在边沿都设有兼有墙体龙骨与外窗副框功能的加强龙骨(5),所述加强龙骨(5)位于填充墙的面板(21)的内侧,所述面板(21)从加强龙骨的位置断开,断开部位填充保温发泡胶(10);所述加强龙骨(5)与窗框(71)之间通过穿透保温发泡胶(10)的自攻螺丝钉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窗口结构(7)与四周填充墙的连接处铺设有防水布(8),所述防水布呈直角状,一边粘贴填充墙的面板(21),另一边粘贴窗框。

5、(7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节能现浇保温带窗复合外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21)中的外面板为水泥压力板,内面板为夹芯蜂窝复合板,所述面板(21)的外侧还设有装饰板(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节能现浇保温带窗复合外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钢龙骨(3)为单排设置或内外双排设置的U形钢或C形钢,内外双排设置时排与排之间进行连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绿色节能现浇保温带窗复合外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龙骨(5)的上下端焊接有角钢(9),所述角钢与上下主体结构梁通过膨胀螺栓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绿色节能现浇保温带窗复合外墙体系,其特征在于:。

6、所述加强龙骨(5)为单个设置或内外成对设置,内外成对设置时,加强龙骨之间在竖向高度上每隔1.21.4m用角钢焊接加强,形成格构式加强龙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绿色节能现浇保温带窗复合外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布(8)的表面有凹凸网状压纹。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绿色节能现浇保温带窗复合外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布(8)中铺设在窗框内侧的为透气防水布,在窗框外侧的为不透气防水布。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856099 U1/5页3绿色节能现浇保温带窗复合外墙体系 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绿色节能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绿色节能现浇保温带窗复合外墙体系。背景技。

7、术0002 本实用新型是在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中,是对公共机构绿色节能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旨在发展绿色建筑、推动节能减排,提供一套技术适用、经济合理的绿色节能技术体系,强化能源资源管理,实现绿色施工和低碳经济。0003 传统施工技术中,在框架柱之间砌筑填充墙形成连续围护结构墙体,再在外墙体的外侧施工保温层和面层,建筑材料用量大,施工过程复杂、施工效率较低,墙体隔音隔热效果不理想,且保温层有脱落隐患;近期出现的现浇轻质复合墙体不用拆模施工相对简单,但其多数用于内墙或隔墙,用于框架外墙结构时在框架柱部位存在断桥,造成墙体隔热保温效果差,且外墙一般厚度要求较大,保温材料用量大,而传统的保温材。

8、料成本较高,一些成分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此外,现有技术中窗口构造节点存在结构复杂,施工工艺多,现场测试的气密性难保障,易产生“热桥”,影响外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外窗施工的防水技术要求高,对施工人员操作要求严苛,且防水效果不理想,存在降低保温效果等诸多问题。因此,目前急需一种提升兼具外窗节能构造节点的、具保温隔音效果的、低成本的、绿色环保型的现浇轻质无机保温带窗复合外墙体系。实用新型内容0004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节能现浇保温带窗复合外墙体系,解决传统技术中填充墙仅设于框架柱之间、存在断桥、需要另外进行墙体外侧保温设计、结构复杂、建筑材料用量大、施工过程复杂、施工效率较低。

9、、墙体隔音隔热效果不理想且二次抹灰的墙面一般极易脱落的问题;同时还解决现有浇筑墙体多用于内墙或隔墙、用于框架外墙结构时在框架柱部位存在断桥、造成墙体隔热保温效果差问题;还解决由于外墙一般厚度要求较大、保温材料用量大、而传统的保温材料成本较高、一些成分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的问题;此外,还解决现有技术中窗口构造节点结构复杂、施工工艺多、现场测试的气密性难保障、易产生“热桥”、影响外护围结构的保温性能及外窗施工的防水技术要求高、对施工人员操作要求严苛、且防水效果不理想、存在降低保温效果的问题。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06 一种绿色节能现浇保温带窗复合外。

10、墙体系,包括框架柱、设于框架柱之间的填充墙以及填充墙上的窗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柱两侧的填充墙在框架柱的外侧连接形成包围框架柱体系的一体式围护结构,所述框架柱的一部分嵌在填充墙内;所述填充墙为现浇夹心墙体,包括两侧的面板和现浇于面板之间的轻质多孔无机芯料,所述轻质多孔无机芯料的内部预设有轻钢龙骨作为墙体骨架,所述轻钢龙骨的侧面与两侧的面板锚固;所述轻质多孔无机芯料中预埋有水电设施管线;所述窗口结构四周的填充墙内在边沿都设说 明 书CN 203856099 U2/5页4有兼有墙体龙骨与外窗副框功能的加强龙骨,所述加强龙骨位于填充墙的面板的内侧,所述面板从加强龙骨的位置断开,断开部位填充保温。

11、发泡胶;所述加强龙骨与窗框之间通过穿透保温发泡胶的自攻螺丝钉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窗口结构与四周填充墙的连接处铺设有防水布,所述防水布呈直角状,一边粘贴填充墙的面板,另一边粘贴窗框。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面板中的外面板为水泥压力板,内面板为夹芯蜂窝复合板, 蜂窝结构的夹芯芯料中填充微粉相变蓄能材料,所述面板的外侧还设有装饰板。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轻钢龙骨为单排设置或内外双排设置的U形钢或C形钢,内外双排设置时排与排之间进行连接固定。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强龙骨的上下端焊接有角钢,所述角钢与上下主体结构梁通过膨胀螺栓固。

12、定连接。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强龙骨为单个设置或内外成对设置,内外成对设置时,加强龙骨之间在竖向高度上每隔1.21.4m用角钢焊接加强,形成格构式加强龙骨。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水布的表面有凹凸网状压纹。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水布中铺设在窗框内侧的为透气防水布,在窗框外侧的为不透气防水布。0013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势在于:0014 本实用新型填充墙在框架柱的外侧连接成一体,无断桥,保温效果好,且成本低,绿色环保;0015 本实用新型轻质多孔无机芯料是细密均匀的气泡结构,可以选择水泥、粉煤。

13、灰、尾矿粉等建筑废料混合后形成的面层砂浆,加入水泥以及复配添加剂,用化学发泡技术替代了物理发泡技术,有防腐成分,能防渗水、霉变、回潮,是合围护与保温、隔热于一体的刚性结构,无裂缝,整体性好,无外保温脱落后顾之忧,通过可回收再利用,实现变废为宝;具有防火、保温、轻质、抗震、隔音、节能、环保、成本低、效率高、寿命长、性能可靠、施工简便等特点,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填充墙工程,也可用于框架结构建筑的外墙及保温工程;0016 本实用新型外墙体系是利用轻钢龙骨和面板支模后,现场浇入新型轻质刚性保温材料而制成的一次成型复合墙体,无需拆模,施工过程简单,成型速度快,无需养护,施工机械化程度高,可以灵活连续浇筑。

14、,横向可分段、纵向可分层或整体立面浇筑,通过施工方法的改进,各种节点工艺的优化,形成更加成熟的现浇轻质无机保温复合墙体综合施工技术,质量稳定,建筑施工效率提高30%,成本降低10%以上,且施工过程中不产生灰尘、废气、废水和废渣,实现了绿色施工;0017 本实用新型窗口结构节点处理方式新型,铺设防水布避免渗水漏水现象,外窗的加强龙骨安装在现浇墙体内部,使外窗安装更简便;面板从加强龙骨的位置断开,断开部位填充保温发泡胶,使外窗安装后不易产生“冷桥”,整体保温效果好;0018 本实用新型综合利废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创新,进行复合能源高效利用和降低资源消耗,是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的课题-公共机构新建建。

15、筑绿色节能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对于公共机构绿色节能关键技术的要求。说 明 书CN 203856099 U3/5页5附图说明0019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绿色节能现浇保温带窗复合外墙体系的结构示意图;0020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框架柱1和填充墙2的连接结构示意图;0021 图3是图1中A-A剖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0022 图4是图1中B-B剖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0023 图5是图4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0024 附图标记:1-框架柱、2-填充墙、21-面板、22-轻质多孔无机芯料、3-轻钢龙骨、4-水电设施管线、5-加强龙骨、6-装饰板、7-窗口结构、71-窗框、72-内侧窗台72-外侧窗。

16、台、8-防水布、9-角钢、10-保温发泡胶、11-楼板。具体实施方式0025 如图15所示,一种绿色节能现浇保温带窗复合外墙体系,包括框架柱1和设于框架柱之间的填充墙2,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柱1两侧的填充墙2在框架柱的外侧连接形成包围框架柱体系的一体式围护结构,所述框架柱1的一部分嵌在填充墙2内;所述填充墙2为现浇夹心墙体,包括两侧的面板21和现浇于面板之间的轻质多孔无机芯料22,所述轻质多孔无机芯料22的内部预设有轻钢龙骨3作为墙体骨架,所述轻钢龙骨3包括天龙骨、地龙骨和竖龙骨,所述天龙骨和地龙骨上开设有排气孔,且分别与上下端的框架梁进行连接固定,所述天龙骨、地龙骨和竖龙骨的侧面与两侧的面板。

17、21锚固;所述面板中的外面板为水泥压力板,内面板为夹芯蜂窝复合板, 蜂窝结构的夹芯芯料中填充微粉相变蓄能材料,所述面板的外侧还设有装饰板。所述轻质多孔无机芯料22中预埋有水电设施管线4。所述窗口结构7周围填充墙的边沿都设有加强龙骨5,外窗的加强龙骨5安装在现浇墙体内部,使外窗安装更简便;面板21从加强龙骨5的位置断开,断开部位填充保温发泡胶10,使外窗安装后不易产生“冷桥”,窗框71与底部的加强龙骨5进行粘结并锚固,粘结胶为保温发泡胶10,铆钉穿过发泡胶层将窗框71与加强龙骨5进行牢固固定,窗口结构7与填充墙的连接处设有防水布8,所述防水布8呈直角铺设,防水布位于装饰板6的底部,如图4所示,横。

18、边紧贴外侧窗台72或内侧窗台73底面的面板21,竖边贴紧窗框71,其中,防水布8中铺设在窗框结构内侧的为透气防水布,在窗框结构外侧的为不透气防水布;所述轻质多孔无机芯料22为发泡混凝土或聚苯颗粒保温砂浆,或由或由水泥:粉煤灰:尾矿粉:发泡剂:水按重量比1.0: 0.30.6:1.02.0:0.003:0.61.0混合后形成的面层砂浆。所述轻钢龙骨3为U形钢或C形钢,为单排设置或内外双排设置,内外双排设置时排与排之间进行连接固定。所述现浇轻质无机保温层复合外墙体系的端墙或门窗口的两侧还设置有加强龙骨5,加强龙骨的上下端焊接有角钢9,所述角钢与上下主体结构梁通过膨胀螺栓固定连接,加强龙骨为单个设置。

19、或内外成对设置,内外成对设置时,加强龙骨之间在竖向高度上每隔1.21.4m用角钢焊接加强,形成格构式的加强龙骨。0026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上述的绿色节能现浇保温带窗复合外墙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施工放线加强龙骨的施工轻钢龙骨的施工水电设施管线的预埋与固定面板的支设安装孔洞及板缝胶泥抹平封堵墙体轻质多孔无机芯料的浇筑质检与验收。0027 1施工放线说 明 书CN 203856099 U4/5页60028 按照图纸放出墙体边线,内墙200mm厚,外墙290mm厚,其中结构边线内偏200mm厚,外偏90mm厚。0029 2加强龙骨5的设置0030 端墙、门窗洞口两侧设置加强龙。

20、骨,外墙每侧设置两根,内墙每侧设置一根,用于固定门窗框;加强龙骨采用方管40602mm方管,方管端部焊接2525mm角钢,角钢用M8膨胀螺栓与混凝土结构固定,墙宽小于500mm的加强龙骨之间竖向高度每隔1.21.4m用2525角钢焊接加强,形成格构柱,窗下墙设水平4060mm加强方管。0031 3轻钢龙骨3的施工0032 包括框架柱之间填充墙部分轻钢龙骨的支设以及框架柱周围轻钢龙骨的支设:0033 (1)墙体的天龙骨和底龙骨采用U75400.6型轻钢,天龙骨和地龙骨用HYD52S8射钉与结构固定,射钉间距宜为600800mm;天龙骨和地龙骨上开设3mm50mm排气孔;竖向采用C75451.0型。

21、竖龙骨,竖向龙骨间距410mm,竖向龙骨安装需要放置穿心骨和卡片;龙骨为里外双层,不允许连通;0034 (2)天龙骨和地龙骨在门窗洞口处需要截断时,射钉固定点距离端部不得小于50mm;0035 (3)墙体内预埋管线应避开天龙骨和地龙骨,如须穿过时应在龙骨中间部位的相应位置上开孔,开孔宽度不得大于龙骨截面宽度的 1/2;0036 (4)竖龙骨需要接长时,宜采用对接连接,对接处内衬龙骨长度不应小于300 mm,并用拉铆钉固定,每面不得小于2个;0037 (5)外侧龙骨组件中的天龙骨和地龙骨用2525mm长的角钢与框架梁连接,天龙骨和地龙骨与角钢用拉钉连接,角钢与框架梁用膨胀螺栓连接,连接点间距应不。

22、大于800mm;内侧天龙骨和地龙骨与框架梁固定时射钉的间距应不大于800mm。0038 4 水电设施管线4的预埋与固定0039 (1)在铺装墙体面板前将水电设施的管线、线盒安装完毕;线盒与龙骨骨架固定,并在面板相应位置预留孔洞,孔洞与预埋线盒缝隙用密封胶泥嵌堵密实;0040 (2)墙体上预埋的水、电箱、柜等开洞处与竖龙骨位置冲突时,应对竖龙骨的布置进行调整,洞口四周采取加强措施。0041 5面板21的施工0042 (1)面板安装前,横龙骨与主体结构间缝隙用胶泥堵严;0043 (2)面板安装时先外后里,自上而下,分层安装,每层安装后即进行浇筑,面板之间缝隙用10mm宽双面胶粘结牢固,面板板块的立。

23、边应与竖向龙骨固定,同一龙骨两侧不能同时出现拼缝;面板水平向连接面如无加强龙骨时,必须加面板备板,安装好的面板的层面必须平整,不得有起皮、掉角、空鼓和出现裂缝;0044 (3)面板用ST4.2热镀锌沉头自攻螺钉固定在龙骨上,自攻螺钉的间距应不大于200mm,板边缘的螺钉间距为150mm,自攻螺钉距离面板边缘为10mm15mm,拧紧后的自攻螺钉的顶面应微凹入平板表面之下0.2mm0.5mm;0045 (4)本实施例面板的板幅宽度为1220mm,当第二侧面板先安装到1220mm高时,待浇筑轻质多孔无机芯料后再向上安装1220mm高,以此类推直到墙体全部浇筑完毕;0046 (5)墙体浇筑范围内每1.。

24、21.5米左右之间设一道隔板,便于墙体分段浇筑施说 明 书CN 203856099 U5/5页7工。0047 孔洞及板缝的抹平封堵0048 将两侧已安装的面板上的空洞、板缝及框架柱两侧与内模板的面板连接缝隙用胶泥进行封堵。0049 7 轻质多孔无机芯料22的现场浇筑施工0050 (1)本实施例采用由水泥:粉煤灰:尾矿粉:发泡剂:水按重量比1.0:0.30.6:1.02.00.003:0.61.0混合后形成的面层砂浆,施工前应按设计及工艺要求确定轻质多孔无机芯料的施工配合比,并通过试配予以调整,施工现场应有专人负责按调整后的配合比配料;0051 (2)轻质多孔无机芯料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泵送。

25、浇筑,原料全部投入后的搅拌时间不宜少于3分钟,再与发泡剂混合搅拌30秒钟;0052 (3)轻质多孔无机芯料中各种材料的质量计量允许偏差:水、水泥、外加剂为2%,尾矿粉为3%,发泡剂为1%;0053 (4)轻质多孔无机芯料应分层浇筑,每层浇筑高度宜控制在不大于600mm,20分钟便可一次成型,成型后能较快凝固,但两层轻质多孔无机芯料浇筑的间隔时间不宜少于 2小时,以不胀模为准,必要时可采取临时加固措施,减少间隔时间;0054 (5)轻质多孔无机芯料浇筑过程中,应注意已浇筑成型部位与浇灌口的高度,避免浇筑时轻质多孔无机芯料溢出;当墙体浇筑成型部分与建筑结构板下不大于600mm时,应计算好轻质多孔无。

26、机芯料投注量,确保轻质多孔无机芯料成型与建筑结构板无缝隙;0055 (6)浇筑轻质多孔无机芯料的施工中,轻质多孔无机芯料浇筑应在龙骨和面板安装验收合格后进行;浇筑轻质多孔无机芯料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墙体内预埋的水电管线不被破坏,预埋的箱、柜、盒等无变形移位;浇筑的材料与轻钢龙骨凝为一体,没有接缝和连接点,形成一个良好的刚性整体;轻质多孔无机芯料浇筑完成后,将板面和接缝处清理干净;应在轻质多孔无机芯料浇筑施工过程中留置检测试件。0056 8 浇筑后采用塑料布包裹墙体,墙体自发“出汗”,待24小时后撤除包裹。0057 9 外窗围护结构构造节点高气密性施工技术0058 (1)窗框采用铝合金断桥窗框。

27、,其与填充墙的缝隙内填塞防水砂浆,加强龙骨与窗框之间采用保温发泡剂密封,墙体外侧的连接处采用防水密封胶进行密封。同时窗框与加强龙骨连接时加入可调整的绝缘胶垫塞缝块,以保证铝合金窗不会由于加强龙骨的安装误差而影响其平整度,同时提升密闭性。0059 (2)在窗体外侧周圈,在装饰层与面板之间粘接不透水、可透气的防水布,在内侧周圈粘接不透水、不透气防水雨布,防水布沿连接拐角呈直角弯折,另一边紧贴铝合金断桥窗框。防水布为80mm宽成卷,一侧长边自带10mm宽的胶粘区,用来与窗框粘接,非胶粘区底部涂抹建筑胶与面板进行粘接;防水布的表面有便于与材料的结合凹凸压痕。0060 10 质检及验收0061 质检、隐蔽验收合格后,进行窗户内外侧面层装饰施工,施工完成。说 明 书CN 203856099 U1/4页8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56099 U2/4页9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56099 U3/4页10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56099 U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