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蛾吸引剂组合物.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147176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84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828416.X

申请日:

2002.12.23

公开号:

CN1622753A

公开日:

2005.06.0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01N31/14; A01N35/04

主分类号:

A01N31/14; A01N35/04

申请人:

生物环球有限公司;

发明人:

S·塞克斯顿

地址: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

优先权:

2002.01.02 AU PR9788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程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于成年夜蛾或其它鳞翅类种群的吸引剂组合物,包括如下物质的混合物:约10-45%w/w苯乙醛,5-30%w/w茴香脑,0-30%w/w4-甲氧基苄醇,和0-30%w/w 2-甲氧基苄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成年夜蛾或其它鳞翅类种群的吸引剂组合物,包括如下物质的混合物:约10-45%w/w苯乙醛,5-30%w/w茴香脑,0-30%w/w4-甲氧基苄醇,和0-30%w/w 2-甲氧基苄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引剂组合物,进一步包括5-30%w/w石竹烯,该石竹烯包括β石竹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引剂组合物,进一步包括5-30%w/w的4-甲氧基-2-苯乙醇。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引剂组合物,进一步包括5-30%w/wZ,3己烯基水杨酸酯。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引剂组合物,进一步包括10-20%w/w茴香脑。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引剂组合物,进一步包括10-20%w/w4-甲氧基苄醇。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引剂组合物,进一步包括10-20%w/w2-甲氧基苄醇。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引剂组合物,进一步包括10-20%w/w石竹烯。

9.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引剂组合物,进一步包括10-20%w/w4-甲氧基-2-苯乙醇。

10.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引剂组合物,进一步包括10-20%w/w水杨酸2,3己烯酯。

11.
  一种用于成年夜蛾或其它鳞翅类种群的吸引剂和杀灭组合物,包括0.5-3.0%w/w任何前述权利要求的吸引剂组合物与0.1-1.0%农药,并且组合物的剩余部分包含其它组分,该其它组分包括液体或固体载体。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引剂和杀灭组合物,包括10-50%w/w糖。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吸引剂和杀灭组合物,包括5-25%w/w湿润剂。

14.
  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吸引剂和杀灭组合物,包括0.5-3.0%w/w增稠剂。

15.
  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吸引剂和杀灭组合物,包括0.5-3.0%w/w乳化剂。

16.
  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吸引剂和杀灭组合物,包括0.2-1.0%w/w抗氧剂。

17.
  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吸引剂和杀灭组合物,包括0.1-1.0%w/w防腐剂。

18.
  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吸引剂和杀灭组合物,包括0.5-3.0%w/w成膜聚合物。

19.
  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吸引剂和杀灭组合物,包括0.1-2.0%w/w日光稳定剂。

20.
  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吸引剂和杀灭组合物,包括0.1-1.0%w/w紫胶、甲基丙烯酸甲酯或其混合物。

21.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意一项所述的吸引剂和杀灭组合物,包括2.5-15.0%w/w蜡。

22.
  根据权利要求11-21任意一项所述的吸引剂和杀灭组合物,其中组合物的余量包括液体载体。

说明书

夜蛾吸引剂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颖的夜蛾吸引剂组合物和它作为雄性和雌性夜蛾和其它鳞翅类害虫吸引剂的用途。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描述
已知苯乙醛长期以来为许多鳞翅类种群的吸引剂,并且已知为玉米穗丝中的吸引成分。(Cantelo.W.W.和Jacobson,M.EnvironmentalEntormology 8,444,1979;Cantelo.W.W.和Jacobson,M.J.Environ.Sci.Health A14,695,1979;CRC Handbook of Natural Pesticides V1卷1990)。
美国农业部对日本金银花的挥发物的吸引性进行了研究。结果US专利6190652被授权,该专利描述了单独使用顺式-茉莉酮或与其它吸引剂结合使用的用途,该其它吸收剂包括作为鳞翅目吸引剂的芳樟醇和苯乙醛。
在更深入的研究中,美国农业部进行了试验,对一定范围内的植物挥发性化合物进行生物测定,以确定对谷实夜蛾(helicoverpa zea)的吸引性。主要采用嗅觉计进行这些试验。这项工作导致Lopez,Jr.等人的US专利6074634中描述的发明,该专利在2000年6月13日授权。此参考文献描述了一定范围的成年鳞翅类种群的吸引剂,该吸引剂至少由如下物质组成:苯乙醛、水杨酸甲酯和2-甲氧基苯甲酸甲酯和优选2-苯乙醇和柠檬烯(limonene)。
导致本发明的产生的工作是为了尝试改进由以前的工作者开发的共混物而进行的,是关于这种共混物用于棉铃虫控制的功用,棉铃虫是澳大利亚的主要害虫并且不在美国出现。
发明内容
                          发明概述
一种用于成年夜蛾或其它鳞翅类种群的吸引剂组合物,包括如下物质的混合物:约10-45wt%苯基乙醛,5-30wt%和更优选10-20wt%茴香脑,0-30wt%,更优选5-30wt%和最优选10-20wt%2-甲氧基苄醇,和0-30wt%,更优选5-30wt%和最优选10-20wt%4-甲氧基苄醇。也可以提供5-30wt%和最优选10-20wt%包括β石竹烯的石竹烯,5-30wt%和最优选10-20wt%4-甲氧基-2-苯乙醇,和5-30wt%和最优选10-20wt%Z,3己烯基水杨酸酯。这些可选择的组分中最优选的包括2甲氧基苄醇和4甲氧基苄醇的结合。
本发明还提供夜蛾和/或其它鳞翅类种群数目的降低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吸引剂组合物吸引昆虫种群。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吸引剂组合物用于从周围区域引出成年夜蛾和/或其它鳞翅类昆虫。将吸引剂与包含杀虫剂的各种食品源结合使用,或置于包含杀虫剂的各种食品源附近。起反应的成虫进食和因此被杀死。
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可以由病原体如核型多角体病毒代替杀虫剂。在此情况下,蛾不被杀死,但它们的身体被重度感染,并且用于通过农作物分布病毒。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陷阱和包含吸引剂组合物的受控释放的配制剂。
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是使用吸引剂组合物与食物刺激和杀虫剂结合使用,提供降低或预防由于夜蛾和/或其它鳞翅类种群造成的植物伤害的方法。
相对于Lopez,Jr.等人的US专利6074634中描述的发明,本发明具有一些优点。我们的测试显示本组合物的吸引性至少在统计学上不显著不同于在US专利6074634中对于棉铃虫描述的吸引性,但是总体上使用了更高分子量和更低挥发性的化合物。因此,本发明的吸引剂共混物具有的更大功用,在于它相对容易配制成长时间释放的形式。它相对于US专利6190652中描述的共混物的优点在于成分较便宜。
                         发明详述
本发明的吸引剂组合物有效用于吸引和控制各种农艺学上重要的鳞翅目成年昆虫。也可以设想其它特别重要的害虫将被组合物吸引和控制,包括棉铃虫(corn earworm,cotton bollworm)、细点突夜蛾(nativebudworm)、Chrysodeixus argentifera(尺蠖)和其它鳞翅目如Leucaniaconvecta和灰翅夜蛾属。
此外,本发明的吸引剂组合物有效吸引两种性别的成年鳞翅目。由于雌性蛾是能够产卵的繁殖性别,捕获雌性可作为降低下一代数量的主要工具。
可以从分离形式或不纯形式的这些挥发性物质制备合适的配制剂。然而,实际上,希望采用基本上纯的挥发性物质与惰性载体形成配制剂用作昆虫吸引剂组合物。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将认识到可以采用液体或固体形式配制这些挥发性物质。在此使用的液体载体包括但不限于水和有机溶剂,如多元醇、酯、低芳族矿物油和植物油。其它载体可包括固体载体,该固体载体包括木材、面粉和纤维素粉末和吸附性聚甲基丙烯酸酯产品如Polytrap。蜡的乳液是合适的并且当与乳化剂结合时,产生挥发性吸引剂的简单受控释放机理。合适的蜡包括石蜡和蜂蜡,但其它蜡可同样有效。合适的乳化剂包括但不限于单硬脂酸脱水山梨醇酯、倍半油酸脱水山梨醇酯、单月桂酸脱水山梨醇酯、单棕榈酸脱水山梨醇酯、可可胺和大豆胺聚乙氧基化物和及硬脂酸、棕榈酸和油酸的聚乙氧基化物和十六烷基-油基醇。
吸引剂组合物可以进一步地与各种可选择的组分或助剂配制,这些可选择的组分或助剂包括但不限于其它植物挥发性物质、食物刺激如蔗糖或转化糖和昆虫毒药。
还有一些可以包括在配制剂中的其它组分包括湿润剂、防腐剂、或抗菌剂、增稠剂、抗菌剂、抗氧剂、乳化剂,成膜聚合物、日光稳定剂及其混合物。
优选是阻碍或减缓活性混合物挥发性的添加剂。湿润剂可包括多元醇、糖和二元醇和更优选的湿润剂可包括甘油、蜂蜜和山梨醇。优选是降低苯乙醛聚合的抗氧剂,并且这些抗氧剂可包括丁基化羟基甲苯(BHT)、丁基化羟基苯甲醚(BHA)和D/Lα生育酚(维生素E)。成膜聚合物包括松香、胶乳、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乙烯醇、聚氯乙烯、聚乙烯、聚醋酸乙烯酯及其混合物。合适地增稠剂包括黄原胶、羟基纤维素胶、鹿角菜胶、黄蓍胶、刺槐豆胶和瓜尔胶。合适日光稳定剂的例子是二氧化钛和氧化锌。另外可选用的添加剂包括紫胶、甲基丙烯酸甲酯及其混合物。
优选本发明的吸引剂组合物与以上讨论的惰性液体或固体载体和其它组分结合。这些其它组分可包括10-50%w/w和更优选25%糖,5-25%w/w和更优选10%湿润剂,0.5-3.0%w/w和更优选1.0%增稠剂,0.5-3.0%w/w和更优选1.0%乳化剂,2.5-15.0%w/w和更优选5.0%蜡,当存在时0.2-1.0%w/w和更优选0.5%抗氧剂,0.1-1.0%w/w和更优选0.5%防腐剂,0.5-3.0%w/w和更优选1.0%成膜聚合物,当存在时0.1-2.0%w/w日光稳定剂,和当存在时0.1-1.0%w/w和更优选0.5%紫胶、甲基丙烯酸甲酯及其混合物。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用于成年昆虫或蛾的食物刺激剂包括在吸引剂组合物中并用于诱导目标昆虫以接触和/或摄取饵。不限于下列食物刺激剂,优选是喂养刺激剂如果糖、葡萄糖、和特别是蔗糖。已经发现不纯的糖如糖蜜、粗甘蔗糖和转化粗糖较不如纯白甘蔗糖的吸引性。
本发明成虫控制系统的另一种重要组分是包括0.1-1.0wt%昆虫毒药或杀虫剂,它们对成年昆虫或蛾是高度毒性的,但当与食品源结合并且施加到由喂养吸引剂治理过的农作物上或附近(如在植物上或在诱捕物中或在铒站)时,不显著抑制吸引效果或对食物的响应。
优选当它包含昆虫杀虫剂或毒药时,结合的组合物或吸引剂和杀灭组合物会结合0.5-3%w/w和更优选1.0%本发明的吸引剂组合物。
可以包括在吸引剂组合物中的昆虫毒药包括但不限于杀虫剂如胺甲萘、纳乃得、乙酰甲胺磷、硫双灭多威、马拉硫磷、氯吡硫磷、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赐诺杀、安杀番、及其混合物。也包括细菌和病毒病原体,以及昆虫生长调节剂或引起行为调节或中断生理功能的化合物。
与采用相同杀虫剂的常规商业撒播应用以控制昆虫害虫的相比,杀虫剂与本发明吸引剂组合物和浓缩蔗糖的结合允许使用显著更低浓度的杀虫剂以在田间条件下杀死成虫。因此,本发明的一个优点是与常规杀虫作物保护相比,要求的杀虫剂数量和浓度的降低。
采用这种方式证明在害虫对农艺学上重要作物产生损害之前,可抑制目标种群。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吸引剂组合物可以包含在诱捕物或其它固体载体中作为一部分,该诱捕物或其它固体载体也可包含、构成或靠近食物刺激剂、和/或一种杀虫剂、农药、或机械组件(如“微波灭虫器”)、毒性或生物活性剂,以消除、降低、或预防目标昆虫种群的繁殖。
可以设想本吸引剂可以与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合适诱捕物或吸引剂传播物结合使用。本吸引剂可以采用各种常规技术进行应用或散播,如在曝露溶液中,浸入芯绳材料或其它底物中。此外,吸引剂的组分可以与单个诱捕器中提供的单个分配器结合,或在单个诱捕器的多个分配器中单独使用。可以将吸引剂组合物未稀释地施加到设备,或在惰性载体中配制。可以通过包括上述组分控制或阻碍挥发。也可以通过放置在覆盖可透过隔膜或带盖的小瓶中,通过使用常规技术的囊化,或吸收入多孔底物中实现对吸引剂长时间的控制、缓慢释放。
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活性成分混合物从诱捕物中的来源点的释放速度。这可以通过控制诱捕物中的组件完成,诱捕器的组件例如储槽和基底,其中储槽的尺寸和基底的渗透性可以改变以控制吸引剂共混物的释放。本发明的输送机理优选能够至少持续一周提供本发明活性成分混合物的释放或挥发。
使用本发明吸引剂组合物的施加方案和方法也包括通过已知的方法将食物刺激-杀虫剂的混合物单独应用到植物上,其中吸引剂组合物的放置方式会吸引夜蛾和/或其它鳞翅目种群到达食物刺激剂-杀虫剂混合物。例如,吸引剂食物刺激剂-杀虫剂混合物可以采用平行带在50米间隔下沿作物如棉花或高梁的行施加。这会吸引蛾从未治理的行到具有吸引剂/食物刺激剂的行,在这里它们吞食杀虫剂并且被杀死。本发明的吸引剂组合物可应用于例如颗粒中或颗粒表面、塑料喷洒器、或芯绳等,并且可以平行于食物刺激剂-杀虫剂混合物的喷雾施加。由于增加了具有有效挥发浓度的面积,以及蛾在植物株冠中迎风飞行以觅食和产卵行为,交叉风向施加可提供昆虫种群的更大控制。依赖于现有的风条件,也可以有效使用吸引剂组合物的单点施加。可以收到保护免受昆虫害虫的植物包括但不限于农艺学重要作物如棉花和蔬菜、高梁、田玉米、种玉米、甜玉米、芸苔属植物和西红柿。
在任何上述实施方案的实施中,吸引剂以有效吸引目标昆虫的数量用作诱捕铒或另外施加到侵扰部位或附近。因素如种群密度、降水量、温度、风速、和释放速率会影响捕获的昆虫实际数量。
具体实施方式
                   试验部分
实施例I
吸引剂共混物的有用配制剂描述于表1:吸引剂共混物
表1

成分    百分比w/w苯乙醛    14.34甲氧基2-苯乙醇    14.3Z,3己烯基水杨酸酯    14.3石竹烯    14.3茴香脑    14.32甲氧基苄醇    14.34甲氧基苄醇    14.3总计    100.0

将表1的吸引剂共混物与表2中所述的其它组分混合:
表2成分    目的    克每千克    载体    100.0吸引剂    活性成分    10.0维生素E    抗氧剂    1.0BHT    抗氧剂    1.0Kemotan*    乳化剂    22.0黄原胶    增稠剂    0.5    食物刺激剂    400.0    补充剂    464.5总计    1000.0

*单硬脂酸脱水山梨醇酯
将表2的配制剂与水在1∶1体积/体积基础上结合并且可以加入合适数量的杀虫剂。获得的稀混合物然后可以作为粗喷雾以10-20升每千米行的比率施加到一或两行每100米,优选在下午。包括实施例I以显示如何可以配制本发明的优选组合物。
实施例II
使用“粘着板”诱捕器的宽范围吸引剂共混物的比较
背景
在澳大利亚,昆士兰Darling Downs地区进行一些吸引共混物的对比,使用棉花作物附近的粘着板诱捕器。此试验设置允许在作物挥发性物质存在下进行吸引剂的比较,而没有混淆因素如非挥发性食物刺激剂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以50米的间隔将一系列1.2高×1.5米宽的矩形板放置在棉花地以外大约1米。使用星形柱在地面以上1米的高度悬挂板。在板的中心做出四个100mm直径圆孔,并且使用纸夹在这些孔中悬挂包含试验吸引剂混合物的棉芯绳。在板两侧涂敷500-700克聚丁烯粘着剂使得被吸引到试验挥性物质的昆虫捕获在板上。将浸渍的芯绳在午后放入诱捕器中并且在48小时之后检查诱捕器。
诱捕器的粘着诱捕结果包括如下:
使用粘着诱捕器的吸引剂共混物的比较:
在表3中显示粘着诱捕器中的蛾计数。
表3治理    平均值(蛾/板)**    标准Dev.    平行测试未治理    1.19a    1.60    16PAA    1.00a    1.00    9Lopez    5.75c    3.51    16D23    4.41bc    3.87    17D24    3.18b    2.32    17

*所有夜蛾的总数  **相同字母后的数字没有显著不同P=0.05。学生t测试。
共混物D23和Lopez是可比的但D24比Lopez捕获的蛾显著更少。D24具有显著更少的计数,表明茴香脑是对D23共混物的有效添加剂。这表示D24不是本发明的组合物,但D23是本发明的组合物。包含D24仅为了比较的目的。苯基乙醛(PAA)不如单独使用的吸引力显著。
表4针对吸引剂PAA、Lopez、D23和D24的比较。
表4成分千克吸引剂每粘着板PAA Lopez D23 D24苯乙醛3.12 3.12 3.12 3.12石竹烯0 0 3.12 3.124甲氧基2-苯乙醇0 0 3.12 3.122甲氧基苄醇0 0 3.12 3.12Z,3己烯基水杨酸酯0 0 3.12 3.12茴香脑0 0 3.12 0水杨酸甲酯0 3.12 0 0苯乙醇0 3.12 0 0柠檬烯0 3.12 0 02-甲氧基苯甲酸甲酯0 3.12 0 0

在表5和表6中描述进一步的吸引剂试验。
表5治理    平均值(蛾/板)**    标准Dev.    平行测试未治理    0.929a    0.997    14D23    6.750b    3.337    16D30    7.438b    3.52    16

*所有夜蛾的总数  **相同字母后的数字没有显著不同P=0.05。学生t测试。
表6治理    平均值(蛾/板)**    平行测试未治理    0    6D30    3    6D37    22    6

共混物D30和D37描述于表7,比较于共混物23。
表7千克吸引剂每粘着板成分D23 D30 D37苯乙醛3.12 3.12 3.12石竹烯3.12 3.12 3.124甲氧基苯乙醇3.12 3.12 3.122甲氧基苄醇3.12 0 3.124甲氧基苄醇0 0 3.12Z,3己烯基水杨酸酯3.12 3.12 3.12茴香脑3.12 3.12 3.12

注意到共混物D30优于共混物D23,如表5所示。根据表6所示的结果,共混物D37优于D30,并且表明包括优选组分2甲氧基苄醇和4甲氧基苄醇的益处。此外,当表5和表6的结果一起审阅时,结果表明如果所有的组分2甲氧基苄醇、4甲氧基苄醇和茴香脑一起使用时将获得显著的益处。
试验III
在棉铃虫控制中的试验结果
场所:
在澳大利亚,昆士兰Darling Downs靠近Oakey属于KingsleyChapman的绿豆田。
材料和方法
背景
以上表9所述的吸引剂共混物用于可喷雾配制剂,用于如下方面的害虫控制:
1)吸引成年棉铃虫到诱捕作物(生长在商业作物以外的吸引昆虫的小作物-诱捕作物被切割下来或采用杀虫剂喷雾以杀死昆虫)
2)吸引成年棉铃虫进入源作物(生长为有益昆虫源的作物-棉铃虫捕食者和寄生虫)
3)在罐混合物中与杀虫剂结合用作“吸引和杀灭”产品,以吸引成年棉铃虫到达商业作物的边界以控制从外部作物源迁入的成年蛾。这具有显著减少(到1-2%)用于控制害虫的杀虫剂数量的潜力。
表8中所述的简单可喷雾配制剂用于初步试验。
    表8成分蜂蜡100吸引剂5Kemotan20440440总计1005

将100克蜂蜡与20克单硬脂酸脱水山梨醇酯(乳化剂)熔融并混合直到均匀。将5克吸引剂混合物加入到蜡乳化剂混合物中并混合直到均匀。然后加入水以形成水包蜡乳液。最后,在掺合机中将糖加入并剧烈搅拌以得到最终的配制剂。
使用表9中所列的吸引剂混合物制备以上的配制剂。
表9成分    %w/w苯基乙醛    16.7石竹烯    16.72-甲氧基苄醇    16.7茴香脑    16.7Z,3己烯基水杨酸酯    16.74-甲氧基2苯乙醇    16.7

将1升水加入到同等体积升数的以上液体中以稀化吸引剂混合物。
向混合物中加入6.25克80%西维因并充分混合。
与以上相同但没有挥发性吸引剂的混合物(粗蜂蜡中非故意存在的那些除外)用作对照物。
将一升获得的混合物以粗喷雾施加到4行×50米绿豆上,已知绿豆载有棉铃虫的深程度侵袭。
由上述治理杀死的成年棉铃虫从治理的行和邻近的行收集起来,并且在施加之后20小时每隔一小时进行收集和记录。试验结果显示在表10中。
表10
使用上述吸引剂和杀灭配制剂杀死的棉铃虫。在施加之后的时间(小时)棉铃虫治理对照物雄性 雌性 总计雄性雌性总计156 11 67527201505 536 2049686265951

当参观试验场所时,观察到大群乌鸦从治理区域飞起。然后鸟以相对较小的数量转移到对照区域。同样的是在试验评价之前,在测试和对照区域中都有的显著数量的蛾被鸟消耗。
试验点具有非常高的棉铃虫蛾数量。显著数量的蛾会通过随机移动遭遇到食物刺激剂。由于这个原因,对照组中的数目预期在20小时之后更高。
不管此测试的种种局限,结果强烈支持如下情况:
1与通常杀虫剂结合的以糖为基础的“吸引和杀灭”产品能够杀死大量目标害虫,棉铃虫
2新颖吸引剂在“吸引和杀灭”产品中的存在同样显著增强了产品的效力。
实施例IV
棉铃虫控制中的试验结果
场所:
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的Darling Downs靠近Milmerran的地点,属于Lyn Brazil的财产,相邻于灌溉棉田的高梁行。
材料和方法
背景
在具有非常低棉铃虫数量的试验中,以上表8和9所述的吸引剂共混物和载体用于平行试验。
将1升水加入到同等体积升数的以上液体中以稀化吸引剂混合物。
向混合物中加入6.25克80%西维因并且充分混合。
与以上相同但没有挥发性吸引剂的混合物(粗蜂蜡中非故意存在的那些除外)用作对照物。
将一升获得的混合物作为粗喷雾施加到1行×50米×4高梁的重复试验上,已知高梁承受低水平的棉铃虫侵袭。
在进行施加14小时后,被这项治理杀死的棉铃虫从被治理的行和相邻的行中被收集起来并且记录,这项试验的结果显示在表11中。
表11
使用上述吸引剂和灭活配制剂杀死棉铃虫。棉铃虫治理对照物17a 5b

**相同字母后的数字没有显著不同P=0.05。学生t测试。
不管低昆虫压力的局限,结果确定在实施例III中报告的未重复的试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可以重复进行,并且吸引剂对实现的控制产生显著的差异。
实施例V
棉铃虫控制中的试验结果
场所:
在澳大利亚,昆士兰Darlin Downs靠近Jimbour的地方,属于GeoffBidstrup的干地棉田。
背景
吸引剂共混物与以上表9中描述的相同。载体相同,区别在于石蜡(mp60℃)代替蜂蜡。毒药和施加方法与实施例III所述的相同。
将一升吸引剂/食物刺激剂混合物作为粗喷雾施加到1行×50米×3平行测定的棉花上,已知棉花承受中等水平的棉铃虫侵袭。
通过这项治理杀死的棉铃虫从治理和相邻的行收集起来并且在施加后14、38、62和86小时进行收集和记录。试验结果显示在表12,13和14中。
尝试评价了治理对田间总体数量的影响。由于田地有40公倾大并且仅治理了一小部分,这种评价不能直接进行。高度移动的棉铃虫蛾快速代替那些被杀死的蛾。反而,评估是针对每公顷存在的蛾的数量进行的。这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在每天间隔下在作物中从6×100米的长度中驱赶蛾。这种方式加上每100米行杀死的蛾计数就能够评价成年棉铃虫的侵袭水平。
在治理的行并且沿5个邻接行计数死蛾。通过对杀死的蛾的较低评估的调节,可能评估杀死的蛾,以及在整个田地被治理的情况下该项治理的可能影响。
表12
治理后,连续两天对蛾数量的预测,GeoffBidstrup的财产,Jimbour2002年2月蛾/100米行横切1 2 3 4 5 6 平均第1天21 25 21 21 18 10 19.3第2天11 23 23 18 18 9 17.0平均16.0 14.0 22.0 19.5 18.0 9.5 18.2

从以上数据能够预测种群数量为18.2个棉铃虫蛾每100米行。假定在驱赶蛾上有90%的效率,并且每公顷66行,种群是1320个蛾每公顷。
表13蛾灭活的预测每公顷杀死的蛾平行测定1 2 3 平均第1天360 924 612 632第2天1128 1032 972 1044第3天540 564 876 660

从这些数字,可以预测大田地治理的可能效果。
表14在总田地治理中杀死的种群比例的预测预测的杀死的种群%*搜索效率50% 75%第1天68 46第2天100 100第3天100 66

*假定每公顷治理两行
此试验表明吸引剂/食物刺激剂/毒药对于测试时间是有效的,并且如果应用整个田地的治理,可能对田地中存在的蛾种群数量具有显著的影响。

夜蛾吸引剂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夜蛾吸引剂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夜蛾吸引剂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夜蛾吸引剂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夜蛾吸引剂组合物.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用于成年夜蛾或其它鳞翅类种群的吸引剂组合物,包括如下物质的混合物:约1045w/w苯乙醛,530w/w茴香脑,030w/w4甲氧基苄醇,和030w/w 2甲氧基苄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