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热型材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隔热型材结构.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46939 U(45)授权公告日 2014.09.24CN203846939U(21)申请号 201420286710.0(22)申请日 2014.05.30E06B 3/263(2006.01)(73)专利权人当代节能置业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100028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香河园路1号当代万国城10号楼三、四层(72)发明人杨帆(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7代理人汪永生(54) 实用新型名称隔热型材结构(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隔热型材结构。该隔热型材结构包括:室内型材(10);室外型材(20);隔热连接件(30),连接在。
2、室内型材(10)和室外型材(20)之间,多个隔热连接件(30)沿隔热型材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使室内型材(10)和室外型材(20)之间形成间隔空间。本实用新型的隔热型材结构,能够在保证隔热效果的同时降低隔热型材的成本。(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46939 UCN 203846939 U1/1页21.一种隔热型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内型材(10);室外型材(20);隔热连接件(30),连接在。
3、所述室内型材(10)和所述室外型材(20)之间,多个所述隔热连接件(30)沿所述隔热型材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使所述室内型材(10)和所述室外型材(20)之间形成间隔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型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型材结构还包括隔热材料(40),所述隔热材料(40)沿所述隔热型材的长度方向延伸,并通过所述隔热连接件(30)设置在所述室内型材(10)和所述室外型材(20)的所述间隔空间内以隔离所述室内型材(10)和所述室外型材(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型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连接件(30)设置有沿所述隔热型材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腔(31),所述安装腔(31)位于。
4、所述室内型材(10)和所述室外型材(20)之间,所述隔热材料(40)穿设在所述安装腔(31)内。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热型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连接件(30)的两个相对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容纳槽(32)和第二容纳槽(33),所述室内型材(10)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槽(32)内,所述室外型材(20)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槽(33)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热型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连接件(30)与所述室内型材(10)和所述室外型材(20)之间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热型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型材(10)包括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容纳槽(32)的第一侧槽边的第一。
5、卡槽(11),所述第一容纳槽(32)的第一侧槽边延伸入所述第一卡槽(11)内。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热型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型材(20)包括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二容纳槽(33)的第一侧槽边的第二卡槽(21),所述第二容纳槽(33)的第一侧槽边延伸入所述第二卡槽(21)内。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热型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31)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室内型材(10)和所述室外型材(20)的宽度。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型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材料(40)为保温材料或者防火材料。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846939 U1/3页3隔热型材结构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
6、型涉及型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隔热型材结构。背景技术0002 现有的隔热型材的成型方式为两种,第一种为穿条工艺成型,即由两个隔热条将型材内外两部分连接起来,从而阻止型材内外热量的传导,实现节能的目的。第二种为浇注工艺,是把表面处理好的型材通过行走系统做直线运动,使型材的隔热槽经过浇注机的浇注头下方时,液体隔热材料流到隔热槽内,经过一段时间凝固后,在型材内形成隔热层。0003 对于由穿条工艺形成的隔热型材而言,一般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条型材以及设置在两条型材之间的隔热条,该隔热条将两条型材连接在一起,并通过隔热条本身的隔热特性来实现两条型材之间的隔热。但此种隔热型材需要通过隔热条来实现隔热,而隔。
7、热条的价格一般较贵,因此造成隔热型材的成本较高。实用新型内容000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隔热型材结构,能够在保证隔热效果的同时降低隔热型材的成本。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隔热型材结构,包括:室内型材;室外型材;隔热连接件,连接在室内型材和室外型材之间,多个隔热连接件沿隔热型材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使室内型材和室外型材之间形成间隔空间。0006 进一步地,隔热型材结构还包括隔热材料,隔热材料沿隔热型材的长度方向延伸,并通过隔热连接件设置在室内型材和室外型材的间隔空间内以隔离室内型材和室外型材。0007 进一步地,隔热连接件设置有沿隔热型材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
8、腔,安装腔位于室内型材和室外型材之间,隔热材料穿设在安装腔内。0008 进一步地,隔热连接件的两个相对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室内型材设置在第一容纳槽内,室外型材设置在第二容纳槽内。0009 进一步地,隔热连接件与室内型材和室外型材之间固定连接。0010 进一步地,室内型材包括有开口朝向第一容纳槽的第一侧槽边的第一卡槽,第一容纳槽的第一侧槽边延伸入第一卡槽内。0011 进一步地,室外型材包括有开口朝向第二容纳槽的第一侧槽边的第二卡槽,第二容纳槽的第一侧槽边延伸入第二卡槽内。0012 进一步地,安装腔的宽度大于等于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的宽度。0013 进一步地,隔热材料为保温材料或。
9、者防火材料。0014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隔热型材结构包括:室内型材;室外型材;隔热连接件,连接在室内型材和室外型材之间,多个隔热连接件沿隔热型材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使室内型材和室外型材之间形成间隔空间。由于本申请中隔热型材结构的室内型材和室外型材之间通过间隔设置的多段隔热连接件连接,因此可以有效减少隔热连接件的用料,降说 明 书CN 203846939 U2/3页4低隔热连接件的使用成本。本申请还在室内型材和室外型材之间设置隔热材料,因此可以有效提高隔热型材结构的隔热效果。附图说明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热型材结构去除隔热材料后的结构示意图;0016 图2是根据图1的剖视图。
10、;0017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热型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0018 图4是根据图3的剖视图。0019 附图标记说明0020 10、室内型材;20、室外型材;30、隔热连接件;40、隔热材料;50、螺钉;11、第一卡槽;21、第二卡槽;31、安装腔;32、第一容纳槽;33、第二容纳槽。具体实施方式0021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0022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隔热型材结构包括室内型材10、室外型材20和隔热连接件30,室内型材10和室外型材20相互平行且相对设置,隔热连接件30连接在室内型材10和室外型材20之间。
11、,多个隔热连接件30沿隔热型材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将室内型材10和室外型材20间隔开,从而使室内型材10和室外型材20之间形成间隔空间。0023 在应用本实用新型的隔热型材结构时,由于室内型材10和室外型材20之间是通过多段间隔设置的隔热连接件30进行连接的,因此无需像现有技术那样使得隔热连接件30具有与室内型材10和室外型材20相同的长度,作为一个整体隔热件来使用。由于各段隔热连接件30的长度均较短,因此能够较大地减少隔热连接件30的用料,降低隔热连接件30的成本,隔热连接件30将室内型材10和室外型材20隔离开,并使得室内型材10和室外型材20之间形成间隔空间,因此可以通过空气进行隔热,可。
12、以在降低隔热型材结构成本的同时保证隔热型材结构的隔热效果。0024 结合参见图3和图4所示,优选地,为了进一步提高室内型材10和室外型材20之间的隔热效果,隔热型材结构还包括隔热材料40,该隔热材料40沿隔热型材的长度方向延伸,并通过隔热连接件30设置在室内型材10和室外型材20的间隔空间内以隔离室内型材10和室外型材20。由于该隔热材料40设置在室内型材10和室外型材20之间的整个间隔空间内,因此能够较好地隔绝室内型材10和室外型材20之间的热传递,提高隔热型材结构的隔热效果。此外,由于隔热材料40并不起连接的作用,因此可以选用成本较低的隔热材料来实现隔热目的,能够降低整个隔热型材结构的隔热。
13、成本。优选地,隔热材料40可以为保温材料或者防火材料。0025 优选地,在隔热连接件30上设置有沿隔热型材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腔31,安装腔31位于室内型材10和室外型材20之间,隔热材料40穿设在安装腔31内。安装腔31可以为隔热材料40在隔热连接件30上的安装提供位置,并使得隔热材料40可以从隔热连接件30上传过,进一步提高隔热连接件30所在位置处的隔热效果。优选地,安装腔31为说 明 书CN 203846939 U3/3页5沿隔热型材的长度方向贯穿的通孔,该通孔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来进行设置,例如设置为方形、矩形等。0026 在本实施例中,隔热连接件30的两个相对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容纳槽32。
14、和第二容纳槽33,室内型材10设置在第一容纳槽32内,室外型材20设置在第二容纳槽33内。室内型材10和室外型材20均设置在隔热连接件30的容纳槽内,可以对室内型材10和室外型材20的设置位置形成限制,保证室内型材10、室外型材20与隔热连接件30之间的连接位置的稳定性。0027 隔热连接件30与室内型材10和室外型材20之间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室内型材10与隔热连接件30之间,以及室外型材20与隔热连接件30之间均通过螺钉50固定连接。当然,隔热连接件30与室内型材10和室外型材20之间也可以为铆接、焊接等其它固定连接结构。0028 优选地,室内型材10包括有开口朝向第一容纳槽32的第一。
15、侧槽边的第一卡槽11,第一容纳槽32的第一侧槽边延伸入第一卡槽11内。相应地,室外型材20也可以包括有开口朝向第二容纳槽33的第一侧槽边的第二卡槽21,第二容纳槽33的第一侧槽边延伸入第二卡槽21内。隔热连接件30的第一容纳槽32的第一侧槽边卡入室内型材10的第一卡槽11内,隔热连接件30的第二容纳槽33的第一侧槽边卡入室外型材20的第二卡槽21内,而室内型材10又是设置在第一容纳槽32内,室外型材20又是设置在第二容纳槽33内,这就使得室内型材10和室外型材20与隔热连接件30之间的连接结构相互配合,又相互作用,能够更好地将隔热连接件30与室内型材10和室外型材20连接在一起,提高隔热型材结。
16、构的整体结构强度。0029 第一卡槽11和第二卡槽21的开口相对,从而将隔热连接件30限制在室内型材10和室外型材20之间,可以进一步加强隔热连接件30与室内型材10和室外型材20之间的连接结构。0030 优选地,安装腔31的宽度大于等于室内型材10和室外型材20的宽度。由于隔热材料40是设置在安装腔31内的,因此如果安装腔31的宽度大于等于室内型材10和室外型材20的宽度,那么隔热材料40的宽度也就可以大于等于室内型材10和室外型材20的宽度,使得隔热材料40的设置可以完全隔离室内型材10和室外型材20,起到更好的隔热效果。0031 上述的室内型材和室外型材例如为铝材。0032 当然,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说 明 书CN 203846939 U1/1页6图1图2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46939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