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刚度摇轴支座自动复位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大刚度摇轴支座自动复位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07935 U(45)授权公告日 2014.09.03CN203807935U(21)申请号 201420205003.4(22)申请日 2014.04.24E01D 19/04(2006.01)(73)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地址 100044 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上园村3号(72)发明人姜兰潮 祁翔恬 范亚娟 张敬学(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代理人毛燕生(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大刚度摇轴支座自动复位装置(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刚度摇轴支座自动复位装置,包括槽型钢一以及置于所述槽型钢一内的板簧,板簧的背面设有箱型钢挡板,所述。
2、箱型钢一和型钢一通过螺杆一固定;箱型钢和槽型钢一端固定有螺杆二,所述螺杆二的另一端连接至槽型钢二,所述槽型钢二与螺杆二连接形成整体。该装置在列车运营时即可安装,不会影响正在运营中的铁路或者公路系统,减少了传统的顶梁法处理造成的经济损失,解决了铁路桥梁铰接摇轴支座存在的移位缺陷。(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07935 UCN 203807935 U1/1页21.一种大刚度摇轴支座自动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槽型钢一以及置于所述槽型钢一内的板。
3、簧,板簧的背面设有箱型钢挡板,所述箱型钢一和型钢一通过螺杆一固定;箱型钢和槽型钢一端固定有螺杆二,所述螺杆二的另一端连接至槽型钢二,所述槽型钢二与螺杆二连接形成整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刚度摇轴支座自动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槽型钢一的下端面设有突出的圆柱形钢块,所述圆柱形钢块抵在发生移位的铰轴上。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807935 U1/2页3一种大刚度摇轴支座自动复位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刚度摇轴支座自动复位装置。背景技术0002 铰接摇轴支座(铰轴支座)是摇轴支座的一种改进形式,多用于跨度在20m32m的铁路桥梁,其优点在于支座的转动发生在铰轴处,可使。
4、支座的转动更加灵活。摇轴支座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活动,其病害主要表现为活动支座的铰轴横向移动或串位并因此导致部分支座的部件在铰轴的横向顶推挤压下发生破坏而失去约束功能,为铁路桥梁的运营埋下安全隐患。0003 失去约束功能的铰轴无法正常复位的主要原因是下摆与支座底板的线形接触面接触应力过大被压平,下摆与底板之间由原来的线接触转变为弧面接触所致。0004 目前国内外对于支座铰轴横向窜出病害成因及处理方案的研究较少,对于支座铰轴横向窜出这一病害往往采用顶梁法处理,即将桥梁顶起从而释放作用在铰轴上的力,再将铰轴推入的方法实现复位。但是上述复位方案需要封闭线路,会导致列车在一定时段内停运,造成直接的经济。
5、损失。另外当桥上线路为无缝线路时,按顶梁法复位铰轴会更复杂,封闭线路的时间也会更长。因此处于安全性的考虑,亟需研究一种解决铰轴横向窜移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内容0005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刚度摇轴支座自动复位装置,方案简单易行,不仅有效消除了铰轴横向窜移的隐患,而且该装置在列车运营时即可安装,不会影响正在运营中的铁路或者公路系统。0006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为:大刚度摇轴支座自动复位装置,包括槽型钢一以及置于所述槽型钢一内的板簧,板簧的背面设有箱型钢挡板,所述箱型钢一和型钢一通过螺杆一固定;箱型钢和槽型钢一端固定有螺杆二,所述螺杆二的另一端连接至槽型钢二,所述槽型钢二与螺杆。
6、二连接形成整体。0007 槽型钢一的下端面设有突出的圆柱形钢块,所述圆柱形钢块抵在发生移位的铰轴上。0008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0009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刚度摇轴支座自动复位装置,通过复位装置提供初始横向力使已移位支座在列车运行过程中逐步自动恢复到原始设计安装状态;弹簧装置采用板簧,既有足够的承载力又有足够的刚度,铰轴恢复一定的变形后,板簧仍能提供足够的横向力。同时满足了复位装置受力和变形的要求。安装方便,不影响铁路运营,减少了传统的顶梁法处理造成的经济损失,解决了铁路桥梁铰接摇轴支座存在的移位缺陷,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说 明 书CN 203807935 U2/2页4附图说明0。
7、010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大刚度摇轴支座自动复位装置的主视示意图;00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大刚度摇轴支座自动复位装置的板簧安装端的左视示意图。0013 图中:1、箱型钢2、槽型钢一3、板簧4、螺杆一5、螺杆二6、槽型钢二。具体实施方式0014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15 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大刚度摇轴支座自动复位装置,主要包括箱型钢1、槽型钢一2、板簧3、螺杆一4、螺杆二。
8、5和槽型钢二6,首先将板簧3置于槽型钢一2内,板簧的另一端以箱型钢1作为挡板,槽型钢一2下端面的中心设有突出的圆柱形钢块,抵在外窜的铰轴上。0016 箱型钢1和槽型钢一2通过螺杆一4固定;在箱型钢1和槽型钢一2端固定有螺杆二5,螺杆二5的另一端连接至槽型钢二6,与螺杆二5连接形成整体提供约束作用。0017 作为一种较佳实施例,所用钢材为Q235钢,板簧的刚度为10000KN/m,变形量为25mm,螺杆与箱型钢1或者槽型钢的直径为M24,8.8s级。0018 板簧3加工后,首先在工厂对其施以25t的力。除螺杆二5之外的其他构件均在加工厂安装。工程现场先将复位装置固定在发生移位的支座上后,卸去螺杆。
9、一4,力即复位传至装置内;考虑到力在传递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消散,也可对板簧施以稍大于25t的力。随着列车的反复通过,板簧3的推力可使外窜的铰轴可逐步被推回至原位。0019 复位装置的现场安装使用数据表明,发生横向窜移的实际支座的移位达10mm,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在列车振动作用下该支座移位可回复4mm,效果比较明显。为了提供较大的回复力,可进一步施拧螺栓,使内力再次增大至初始值,以便剩余移位逐步回复。0020 如上所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显然,只要实质上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及效果、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变形,也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203807935 U1/1页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07935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