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68428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517807.8

申请日:

2014.09.10

公开号:

CN204097825U

公开日:

2015.01.1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1C7/32; E01C7/18; E01C7/26

主分类号:

E01C7/32

申请人:

上海市政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廖彩凤; 孔庆伟; 蒋国杰; 刘勇

地址:

200030 上海市徐汇区南丹东路106号3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代理人:

朱俊跃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包括底基层,及依次往上铺设的基层、下面层、中面层和上面层,所述下面层、中面层和上面层为沥青层,所述底基层为碎石层,所述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层,还包括铺设在底基层和基层之间的抗疲劳层,所述抗疲劳层为橡胶改性沥青AC-10层,所述下面层为密集配沥青混合料AC-25层,所述中面层为密集配沥青混合料AC-20层,所述底基层为级配碎石层,所述基层为密集配沥青稳定碎石ATB-25层,所述上面层为沥青玛蹄脂碎石混料SMA-13层。本实用新型在中面层、下面层采用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减少特重超载情况下出现的车辙问题,在抗疲劳层采用废旧橡胶粉改性沥青,提高柔性路面的抗疲劳性能。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包括铺设在最底层的底基层,及依次往上铺设的基层、下面层、中面层和上面层,所述下面层、中面层和上面层为沥青层,所述底基层为碎石层,所述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铺设在底基层和基层之间的抗疲劳层,所述抗疲劳层为橡胶改性沥青AC-10层,所述下面层为密集配沥青混合料AC-25层,所述中面层为密集配沥青混合料AC-20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基层为级配碎石层。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为密集配沥青稳定碎石ATB-25层。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层为沥青玛蹄脂碎石混料SMA-13层。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疲劳层的层厚为5cm。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面层的层厚为8cm。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面层的层厚为6cm。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繁荣,公路和城市道路的交通量日益繁重,重载和超载交通现象日趋严重。在我国,重载情况下传统的路面结构一般采用半刚性路面,面层一般采用三层式沥青:上面层、中面层、下面层,基层采用半刚性基层,底基层采用碎石垫层。为了应对超载,交警部门一般采取的措施是限制车辆的轴载或总重。设计单位一般采取的措施是在传统的半刚性路面的基础上增加基层厚度,一方面导致工程造价增加,另外一方面也不能有效延缓早期破坏的产生。 
国外已经开展了长寿命柔性路面的研究,部分道路已经建成柔性路面。但中国实际并不采用柔性路面,尤其是特重超载情况下,其中的原因是,在特重超载情况下,柔性路面容易产生车辙,表面会产生温度裂缝。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通过在中面层、下面层引入高模量沥青混凝土从而解决柔性路面容易出现的面层变形和强度问题,更好地适应重载及超载问题,而且在抗疲劳层引入废旧橡胶粉改性沥青,延长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的使用年限。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包括铺设在最底层的底基层,及依次往上铺设的基层、下面层、中面层和上面层,所述下面层、中面层和上面层为沥青层,所述底基层为碎石层,所述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层,还包括铺设在底基层和基层之间的抗疲劳层,所述抗疲劳层为橡胶改性 沥青AC-10层,所述下面层为密集配沥青混合料AC-25层,所述中面层为密集配沥青混合料AC-20层。 
上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中,所述底基层为级配碎石层。 
上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中,所述基层为密集配沥青稳定碎石ATB-25层。 
上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中,所述上面层为沥青玛蹄脂碎石混料SMA-13层。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上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中,所述抗疲劳层的层厚为5cm。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上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中,所述下面层的层厚为8cm。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上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中,所述中面层的层厚为6c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加强型柔性路面中面层、下面层采用高模量沥青混凝土,通过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模量来提高路面强度,减少特重超载情况下出现的车辙问题; 
2、在加强型柔性路面抗疲劳层采用废旧橡胶粉改性沥青,提高柔性路面的抗疲劳性能,同时采用废旧橡胶粉,减少环境污染,废物利用的同时生态环保; 
3、与常规的柔性路面相比,同样厚度的加强型柔性路面弯沉减少,拉应变减少,疲劳使用年限增加,虽初期投资较大,但后期养护成本减小,因使用年限增加,均摊到每年的综合成本减小,另外,加强型柔性路面承受重载、超载的能力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包括铺设在最底层的底基层1,及依次往上铺设的基层3、下面层4、中面层5和上面层6,所述下面层4、中面层5和上面层6为沥青层,所述底基层1为碎石层,所述基层3为水泥稳定碎石层,还包括铺设在底基层1和基层3之间的抗疲劳层2,所述抗疲劳层2为橡胶改性沥青AC-10层,所述下面层4为密集配沥青混合料AC-25层,所述中面层5为密集配沥青混合料AC-20层,所述下面层和中面层均为高模量沥青层。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上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中,所述橡胶改性沥青AC-10层,采用废旧橡胶粉改性沥青,废旧橡胶粉改性沥青中胶粉的掺量控制在20%左右,以提高柔性路面的抗疲劳性能。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上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中,所述抗疲劳层2层厚为5cm。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上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中,所述下面层4层厚为8cm。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上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中,所述中面层5层厚为6cm。 
上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中,所述底基层1为级配碎石层。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上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中,所述底基层1层厚为30cm。 
上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中,所述基层3为密集配沥青稳定碎石ATB-25层。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上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中,所述基层3层厚为20cm。 
上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中,所述上面层6为沥青玛蹄脂碎石混料SMA-13层。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上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中,所述上面层6层厚为4cm。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上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中,所述级配碎石层的弯沉计算用模量区间范围是200至250MPa,层底拉应变计算用模量区间范围是200至250MPa。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上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中,所述橡胶改性沥青AC-10层的弯沉计算用模量区间范围是1200至1600MPa,层底拉应变计算用模量区间范围是4500至6000MPa。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上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中,所述密集配沥青稳定碎石ATB-25的弯沉计算用模量区间范围是1000至1400MPa,层底拉应变计算用模量区间范围是3200至4500MPa。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上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中,所述密集配沥青混合料AC-25层的弯沉计算用模量区间范围是1750至1950MPa,层底拉应变计算用模量区间范围是8000至10500MPa。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上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中,所述密集配沥青混合料AC-20层的弯沉计算用模量区间范围是1800至2000MPa,层底拉应变计算用模量区间范围是9000至11000MPa。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上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中,所述沥青玛蹄脂碎石混料SMA-13层的弯沉计算用模量区间范围是1200至1600MPa,层底拉应变计算用模量区间范围是4000至6000MPa。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97825 U(45)授权公告日 2015.01.14CN204097825U(21)申请号 201420517807.8(22)申请日 2014.09.10E01C 7/32(2006.01)E01C 7/18(2006.01)E01C 7/26(2006.01)(73)专利权人上海市政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 200030 上海市徐汇区南丹东路106号3楼(72)发明人廖彩凤 孔庆伟 蒋国杰 刘勇(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代理人朱俊跃(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

2、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包括底基层,及依次往上铺设的基层、下面层、中面层和上面层,所述下面层、中面层和上面层为沥青层,所述底基层为碎石层,所述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层,还包括铺设在底基层和基层之间的抗疲劳层,所述抗疲劳层为橡胶改性沥青AC-10层,所述下面层为密集配沥青混合料AC-25层,所述中面层为密集配沥青混合料AC-20层,所述底基层为级配碎石层,所述基层为密集配沥青稳定碎石ATB-25层,所述上面层为沥青玛蹄脂碎石混料SMA-13层。本实用新型在中面层、下面层采用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减少特重超载情况下出现的车辙问题,在抗疲劳层采用废旧橡胶粉改性沥青,提高柔性路面的抗疲劳性能。。

3、(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97825 UCN 204097825 U1/1页21.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包括铺设在最底层的底基层,及依次往上铺设的基层、下面层、中面层和上面层,所述下面层、中面层和上面层为沥青层,所述底基层为碎石层,所述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铺设在底基层和基层之间的抗疲劳层,所述抗疲劳层为橡胶改性沥青AC-10层,所述下面层为密集配沥青混合料AC-25层,所述中面层为密集配沥青混合料。

4、AC-20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基层为级配碎石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为密集配沥青稳定碎石ATB-25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层为沥青玛蹄脂碎石混料SMA-13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疲劳层的层厚为5c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面层的层厚为8cm。7.根据权利要求1。

5、所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面层的层厚为6cm。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97825 U1/3页3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 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背景技术000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繁荣,公路和城市道路的交通量日益繁重,重载和超载交通现象日趋严重。在我国,重载情况下传统的路面结构一般采用半刚性路面,面层一般采用三层式沥青:上面层、中面层、下面层,基层采用半刚性基层,底基层采用碎石垫层。为了应对超载,交警部门一般采取的措施是限制车辆的轴载。

6、或总重。设计单位一般采取的措施是在传统的半刚性路面的基础上增加基层厚度,一方面导致工程造价增加,另外一方面也不能有效延缓早期破坏的产生。0003 国外已经开展了长寿命柔性路面的研究,部分道路已经建成柔性路面。但中国实际并不采用柔性路面,尤其是特重超载情况下,其中的原因是,在特重超载情况下,柔性路面容易产生车辙,表面会产生温度裂缝。实用新型内容0004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通过在中面层、下面层引入高模量沥青混凝土从而解决柔性路面容易出现的面层变形和强度问题,更好地适应重载及超载问题,而且在抗疲劳层引入废旧橡胶粉改性沥青,延长加强型柔性路面。

7、结构的使用年限。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6 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包括铺设在最底层的底基层,及依次往上铺设的基层、下面层、中面层和上面层,所述下面层、中面层和上面层为沥青层,所述底基层为碎石层,所述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层,还包括铺设在底基层和基层之间的抗疲劳层,所述抗疲劳层为橡胶改性 沥青AC-10层,所述下面层为密集配沥青混合料AC-25层,所述中面层为密集配沥青混合料AC-20层。0007 上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中,所述底基层为级配碎石层。0008 上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中。

8、,所述基层为密集配沥青稳定碎石ATB-25层。0009 上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中,所述上面层为沥青玛蹄脂碎石混料SMA-13层。0010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上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中,所述抗疲劳层的层厚为5cm。0011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上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中,所述下面层的层厚为8cm。说 明 书CN 204097825 U2/3页40012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上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中,所述中面层的层厚为6cm。0013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

9、果:0014 1、在加强型柔性路面中面层、下面层采用高模量沥青混凝土,通过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模量来提高路面强度,减少特重超载情况下出现的车辙问题;0015 2、在加强型柔性路面抗疲劳层采用废旧橡胶粉改性沥青,提高柔性路面的抗疲劳性能,同时采用废旧橡胶粉,减少环境污染,废物利用的同时生态环保;0016 3、与常规的柔性路面相比,同样厚度的加强型柔性路面弯沉减少,拉应变减少,疲劳使用年限增加,虽初期投资较大,但后期养护成本减小,因使用年限增加,均摊到每年的综合成本减小,另外,加强型柔性路面承受重载、超载的能力大大提高。附图说明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的结构。

10、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0019 如图1所示,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包括铺设在最底层的底基层1,及依次往上铺设的基层3、下面层4、中面层5和上面层6,所述下面层4、中面层5和上面层6为沥青层,所述底基层1为碎石层,所述基层3为水泥稳定碎石层,还包括铺设在底基层1和基层3之间的抗疲劳层2,所述抗疲劳层2为橡胶改性沥青AC-10层,所述下面层4为密集配沥青混合料AC-25层,所述中面层5为密集配沥青混合料AC-20层,所述下面层和中面层均为高模量沥青层。0020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上述的一。

11、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中,所述橡胶改性沥青AC-10层,采用废旧橡胶粉改性沥青,废旧橡胶粉改性沥青中胶粉的掺量控制在20左右,以提高柔性路面的抗疲劳性能。0021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上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中,所述抗疲劳层2层厚为5cm。0022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上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中,所述下面层4层厚为8cm。0023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上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中,所述中面层5层厚为6cm。0024 上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中,所述底基。

12、层1为级配碎石层。0025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上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中,所述底基层1层厚为30cm。0026 上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中,所述基层3为密集配沥青稳定碎石ATB-25层。说 明 书CN 204097825 U3/3页50027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上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中,所述基层3层厚为20cm。0028 上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中,所述上面层6为沥青玛蹄脂碎石混料SMA-13层。0029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上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

13、路面结构,其中,所述上面层6层厚为4cm。0030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上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中,所述级配碎石层的弯沉计算用模量区间范围是200至250MPa,层底拉应变计算用模量区间范围是200至250MPa。0031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上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中,所述橡胶改性沥青AC-10层的弯沉计算用模量区间范围是1200至1600MPa,层底拉应变计算用模量区间范围是4500至6000MPa。0032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上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中,所述密集配沥青稳定碎石ATB-2。

14、5的弯沉计算用模量区间范围是1000至1400MPa,层底拉应变计算用模量区间范围是3200至4500MPa。0033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上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中,所述密集配沥青混合料AC-25层的弯沉计算用模量区间范围是1750至1950MPa,层底拉应变计算用模量区间范围是8000至10500MPa。0034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上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中,所述密集配沥青混合料AC-20层的弯沉计算用模量区间范围是1800至2000MPa,层底拉应变计算用模量区间范围是9000至11000MPa。0035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上述的一种特重超载情况下使用的加强型柔性路面结构,其中,所述沥青玛蹄脂碎石混料SMA-13层的弯沉计算用模量区间范围是1200至1600MPa,层底拉应变计算用模量区间范围是4000至6000MPa。003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说 明 书CN 204097825 U1/1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97825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