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烟防火帘幕装置.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1467165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649226.X

申请日:

2014.11.03

公开号:

CN204212656U

公开日:

2015.03.1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6B 5/16申请日:20141103授权公告日:20150318终止日期:20161103|||授权

IPC分类号:

E06B5/16; E06B9/08; E06B9/56

主分类号:

E06B5/16

申请人:

长冈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蔡振中; 曹常俊; 陈文振; 蔡天贵; 游宗镛; 李训谷; 林大惠

地址:

中国台湾桃园县龟山乡文德二路1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代理人:

董惠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遮烟防火帘幕装置,主要于机箱内设有卷收单元,并使帘幕上端与卷收单元相组接,又于该机箱两侧处设有帘幕轨道,且于两帘幕轨道其导槽内各设有夹持片,并使该夹持片底端设有可供夹持片于其上滑动的承板,又于该夹持片及帘幕轨道间枢接有抵撑件,借此,当帘幕底侧所设配重块推压于承板,以带动夹持片往下位移时,与夹持片相组接的抵撑件同步抵推夹持片往前位移,以将帘幕紧密夹掣于夹持片及帘幕轨道间,而不留有任何间隙,据此,使达到确实防止浓烟窜流至帘幕另侧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烟防火帘幕装置设有一机箱,并于该机箱内成型有容置空间,且于该机箱底侧设有能与该容置空间相通的开口,于该机箱的容置空间内设置有卷收单元,另设有帘幕,该帘幕上端与该卷收单元相组接,于该帘幕底侧处组设有配重块,于该机箱两侧处设有帘幕轨道,且该帘幕轨道成型有沿该帘幕轨道而设的导槽,于该两帘幕轨道其导槽内各设有夹持片,该帘幕位于该导槽槽壁及夹持片间,该夹持片底端设有能供对应承载该帘幕底侧组设的配重块的承板,该夹持片与抵撑件一端枢接,该抵撑件另端与该帘幕轨道相枢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机箱于其开口旁侧处组设有一具挠性的遮烟挡片,该遮烟挡片遮蔽于该开口处。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帘幕轨道于其导槽的槽底处进一步组设有弹性件一端,该弹性件另端与其相邻的抵撑件相抵接触。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抵撑件呈三角形。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夹持片于对应该帘幕的一面组设有气密垫片。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帘幕底端进一步组接有气密压条,该配重块位于该气密压条上方处。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夹持片于其底侧对应该帘幕的一面处成型有凹部,该帘幕底侧组设的配重块能对应容置于该凹部。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夹持片底端与该承板间设有滑动单元。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滑动单元包含成型于该夹持片底端的滑块,以及成型于该承板上的滑槽,该承板上的滑槽与该夹持片底端的滑块对应组接。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帘幕轨道衔接于该机箱下方,该帘幕轨道其导槽上端槽口与该机箱的开口相通。

说明书

说明书遮烟防火帘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尤指一种可使帘幕下放后,与帘幕轨道等处形成良好气密性,以防止浓烟窜流至帘幕另侧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
背景技术
都会区中高楼林立,于高楼区域发生火灾时,热气、浓烟及火势便会沿着各楼层间通道蔓延,于火灾统计资料发现,当火灾发生时,大多是因为吸入过多浓烟造成伤亡,直接被火烧伤亡者,反而比率较低,因此,如何防止火灾发生时浓烟乱窜,已为减少火灾伤亡重要课题。
各国消防法规中大多有规定建筑物须加装烟控系统,以将火灾发生时产生的浓烟予以区隔,现有烟控系统主要运用遮烟防火帘幕等设备,一般遮烟防火帘幕装置于未使用时,其帘幕卷收于装设在天花板处机箱,待火灾发生时,方启动帘幕自机箱垂落而下,以阻隔火场浓烟扩散;然,于机箱供帘幕落下的开口,与帘幕间存有缝隙,以致浓烟等经由此缝隙窜流至机箱中,进而窜流至帘幕另侧,此外,现有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帘幕放下后,帘幕侧边往往不能完全贴合于其两侧轨道壁面,而使帘幕与轨道壁面间留有不小间隙,于此,亦造成浓烟等由该间隙窜流至帘幕另侧情形,造成该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形同虚设。
因此,本设计人有鉴于现有遮烟防火帘幕装置于使用上仍有上述诸多缺失,于是借其多年于相关领域的制造及设计经验和知识的辅佐,并经多方巧思,针对现有遮烟防火帘幕装置进行研发改进,而研创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帘幕下放后,与帘幕轨道等处产生良好气密性,以防止浓烟窜流至帘幕另侧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设计人于是研拟出如下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设有一机箱,并于该机箱内成型有容置空间,且于该机箱底侧设有能与该容置空间相通的开口,于该机箱的容置空间内设置有卷收单元,另设有帘幕,该帘幕上端与该卷收单元相组接,于该帘幕底侧处组设有配重块,于该机箱两侧处设有帘幕轨道,且该帘幕轨道成型有沿该帘幕轨道而设的导槽,于该两帘幕轨道其导槽内各设有夹持片,该帘幕位于该导槽槽壁及夹持片间,该夹持片底端设有能供对应承载该帘幕底侧组设的配重块的承板,该夹持片与抵撑件一端枢接,该抵撑件另端与该帘幕轨道相枢接。
如上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中,该机箱于其开口旁侧处组设有一具挠性的遮烟挡片,该遮烟挡片遮蔽于该开口处。
如上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中,该帘幕轨道于其导槽的槽底处进一步组设有弹性件一端,该弹性件另端与其相邻的抵撑件相抵接触。
如上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中,该抵撑件呈三角形。
如上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中,该夹持片于对应该帘幕的一面组设有气密垫片。
如上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中,该帘幕底端进一步组接有气密压条,该配重块位于该气密压条上方处。
如上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中,该夹持片于其底侧对应该帘幕的一面处成型有凹部,该帘幕底侧组设的配重块能对应容置于该凹部。
如上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中,该夹持片底端与该承板间设有滑动单元。
如上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中,该滑动单元包含成型于该夹持片底端的滑块,以及成型于该承板上的滑槽,该承板上的滑槽与该夹持片底端的滑块对应组接。
如上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中,该帘幕轨道衔接于该机箱下方,该帘幕轨道其导槽上端槽口与该机箱的开口相通。
借此,当帘幕底侧所设配重块推压于承板,以带动夹持片往下位移时,与夹持片相组接的抵撑件抵推夹持片往前位移,以将帘幕紧密夹掣于夹持片及帘幕轨道其导槽的槽壁间,不致留有任何间隙,据此,以确实防止浓烟窜流至帘幕另侧的情形。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 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机箱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帘幕轨道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二)。
附图标号说明:
1   机箱            11  容置空间
12  开口            13  遮烟挡片
2   卷收单元        21  马达
22  传动组件        23  转轴
24  驱动器          3   帘幕
31  气密压条        32  配重块
4   帘幕轨道        41  导槽
5   夹持片          51  承板
52  滑动单元        521 滑块
522 滑槽            53  凹部
54  气密垫片        55  枢耳
551 枢孔            6   抵撑件
61  第一枢孔        62  枢轴
63  第二枢孔        64  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及其所能达成的效果,能够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包含:
一机箱1,于该机箱1内设有一容置空间11,并于该机箱1底侧设有一开口12,且使该机箱1位于其开口12旁侧处组设有具挠性的遮烟挡片13,以使该遮烟挡片13 半遮蔽于该开口12处;
一卷收单元2,装设于该机箱1的容置空间11内,包含一马达21,及经由齿轮等传动组件22与马达21相组设的转轴23,以及与马达21相耦接的驱动器24,该驱动器24可为浓烟侦测器等;
一帘幕3,由防火材质所制成,使该帘幕3上端与该卷收单元2的转轴23相组接,又于该帘幕3底端组接有气密压条31,且使该帘幕3背面位于该气密压条31上方处组接有一配重块32;
两帘幕轨道4,衔接于该机箱1下方两侧处,使该两帘幕轨道4各成型有导槽41,使该导槽41沿该帘幕轨道4而设,并使该导槽41上端槽口与该机箱1的开口12相通,以供该帘幕3由该机箱1的开口12经两帘幕轨道4其导槽41的槽口进入该导槽41中;
两夹持片5,分别位设于两帘幕轨道4其导槽41中,并使该两夹持片5沿着两帘幕轨道4其导槽41而下,且使该两夹持片5上端抵设于该机箱1底侧,另其夹持片5底端则组设有承板51,且于该夹持片5底端与承板51间设有滑动单元52,该滑动单元52包含成型于夹持片5底端的鸠尾状滑块521,及成型于承板51上的鸠尾状滑槽522,以与该鸠尾状滑块521滑动组接,又使该两夹持片5其前面底侧处成型有一凹部53,以供该帘幕3其底侧组接的配重块32对应容设于内,另使该两夹持片5其前面对应组设有气密垫片54,并使该两夹持片5背面成型有多个枢耳55,且于枢耳55上设有枢孔551;
至少两抵撑件6,分别设于两帘幕轨道4的导槽41中,使该抵撑件6呈具为三角状,并使该抵撑件6一端设有第一枢孔61,以由一枢轴62穿经该抵撑件6的第一枢孔61及夹持片5其枢耳55的枢孔551,以使该抵撑件6及夹持片5相枢接,又使该抵撑件6另端相对其第一枢孔61处设有第二枢孔63,且使该第二枢孔63穿设有一枢轴62,并使该枢轴62两端与该帘幕轨道4相组接,并使该帘幕轨道4其导槽41的槽底处组设有弹性件64一端,且使该弹性件64另端与其相邻的抵撑件6底部相抵接触,以供顶撑与抵撑件6组接的夹持片5底端距离导槽41槽底一定距离。
据此,当使用实施时,请一并参阅图5所示,可将本实用新型的机箱1组装于建筑物其通道的进、出口或电梯口等处上方,再将两帘幕轨道4设置在通道进、出口或电梯口两侧,于平时,帘幕3系卷收容置于机箱1内,当火灾发生时,其卷收单元2 的驱动器24会侦测到火灾产生的浓烟,继之,驱动与其相耦接的马达21,以经传动组件22带动转轴23反向转动,而使卷收于转轴23上的帘幕3由机箱1其开口12释出机箱1外,而于帘幕3通过开口12时,帘幕3底端的气密压条31及配重块32借其重量抵开半遮蔽于开口12处的遮烟挡片13,而行进至开口12外,续之,遮烟挡片13在失去气密压条31及配重块32的重力抵推后,便会借其回复力复位,并紧抵于帘幕3(如图2所示),借此,即可使浓烟等不致沿帘幕3与机箱1的开口12间形成的缝隙窜流至帘幕3另侧。
再者,请一并参阅图6所示,当帘幕3持续下放,设于帘幕3底端的气密压条31及配重块32亦逐渐行进至帘幕轨道4及夹持片5底侧位置,此时,当帘幕3其气密压条31及配重块32落于夹持片5底端承板51时,夹持片5会承受帘幕3重量往下推移,以落至地面处,于同时,与夹持片5相枢接的抵撑件6亦被垂直往下带引,并产生一水平分力,以将夹持片5往前抵推,而夹持片5在其底端鸠尾状滑块521与承板51的鸠尾状滑槽522导引下,即可平稳的往前滑动,以使夹持片5将位于其前方的帘幕3抵压于帘幕轨道4其导槽41前侧槽壁,而使帘幕3紧密夹掣于该导槽41前侧槽壁与夹持片5间,此时,利用夹持片5前面所设气密垫片54,即可增加夹持片5与帘幕3间气密性,同时,设于帘幕3其底侧背面处的配重块32亦恰容设于夹持片5其前面底侧对应设具的凹部53,而使帘幕轨道4、帘幕3与夹持片5三者间形成良好气密状态,而不留有任何间隙,据此,以达到使帘幕3将建筑物其通道的进、出口或电梯口等处完全封闭,确实防止浓烟窜流至帘幕3另侧的效果。
由上述结构及实施方式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主要于帘幕轨道内设有夹持片,并于夹持片组设有抵撑件,当帘幕下放时,带动夹持片往下位移,同时,与夹持片相组接的抵撑件亦抵推夹持片前移,以将帘幕紧密夹掣于夹持片及帘幕轨道间,而不致留有任何间隙,借此,以确实防止浓烟窜流至帘幕另侧的情形。
2、本实用新型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于机箱底侧开口旁组设有一遮蔽开口的遮烟挡片,于此,当帘幕底端配重块通过机箱开口时,会抵开遮烟挡片,于帘幕底端通过开口后,具挠性的遮烟挡片会借其回复力紧抵于帘幕,而使帘幕与机箱开口间不会形成有缝隙,据此,以进一步达到防止浓烟经由帘幕与机箱开口间窜流至帘幕另侧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遮烟防火帘幕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遮烟防火帘幕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遮烟防火帘幕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遮烟防火帘幕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遮烟防火帘幕装置.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20649226.X(22)申请日 2014.11.03E06B 5/16(2006.01)E06B 9/08(2006.01)E06B 9/56(2006.01)(73)专利权人长冈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台湾桃园县龟山乡文德二路18号(72)发明人蔡振中 曹常俊 陈文振 蔡天贵游宗镛 李训谷 林大惠(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代理人董惠石(54) 实用新型名称遮烟防火帘幕装置(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遮烟防火帘幕装置,主要于机箱内设有卷收单元,并使帘幕上端与卷收单元相组接,又于该机箱两侧处。

2、设有帘幕轨道,且于两帘幕轨道其导槽内各设有夹持片,并使该夹持片底端设有可供夹持片于其上滑动的承板,又于该夹持片及帘幕轨道间枢接有抵撑件,借此,当帘幕底侧所设配重块推压于承板,以带动夹持片往下位移时,与夹持片相组接的抵撑件同步抵推夹持片往前位移,以将帘幕紧密夹掣于夹持片及帘幕轨道间,而不留有任何间隙,据此,使达到确实防止浓烟窜流至帘幕另侧的效果。(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6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212656 U(45)授权公告日 2015.03.18CN 204212656 U1/1 页21.一种遮烟。

3、防火帘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烟防火帘幕装置设有一机箱,并于该机箱内成型有容置空间,且于该机箱底侧设有能与该容置空间相通的开口,于该机箱的容置空间内设置有卷收单元,另设有帘幕,该帘幕上端与该卷收单元相组接,于该帘幕底侧处组设有配重块,于该机箱两侧处设有帘幕轨道,且该帘幕轨道成型有沿该帘幕轨道而设的导槽,于该两帘幕轨道其导槽内各设有夹持片,该帘幕位于该导槽槽壁及夹持片间,该夹持片底端设有能供对应承载该帘幕底侧组设的配重块的承板,该夹持片与抵撑件一端枢接,该抵撑件另端与该帘幕轨道相枢接。2.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机箱于其开口旁侧处组设有一具挠性的遮烟挡片,该遮烟挡。

4、片遮蔽于该开口处。3.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帘幕轨道于其导槽的槽底处进一步组设有弹性件一端,该弹性件另端与其相邻的抵撑件相抵接触。4.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抵撑件呈三角形。5.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夹持片于对应该帘幕的一面组设有气密垫片。6.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帘幕底端进一步组接有气密压条,该配重块位于该气密压条上方处。7.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夹持片于其底侧对应该帘幕的一面处成型有凹部,该帘幕底侧组设的配重块能对应容置于该凹部。8.。

5、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夹持片底端与该承板间设有滑动单元。9.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滑动单元包含成型于该夹持片底端的滑块,以及成型于该承板上的滑槽,该承板上的滑槽与该夹持片底端的滑块对应组接。10.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帘幕轨道衔接于该机箱下方,该帘幕轨道其导槽上端槽口与该机箱的开口相通。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212656 U1/4 页3遮烟防火帘幕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尤指一种可使帘幕下放后,与帘幕轨道等处形成良好气密性,以防止浓烟窜流至帘幕另侧的遮烟防火。

6、帘幕装置。背景技术0002 都会区中高楼林立,于高楼区域发生火灾时,热气、浓烟及火势便会沿着各楼层间通道蔓延,于火灾统计资料发现,当火灾发生时,大多是因为吸入过多浓烟造成伤亡,直接被火烧伤亡者,反而比率较低,因此,如何防止火灾发生时浓烟乱窜,已为减少火灾伤亡重要课题。0003 各国消防法规中大多有规定建筑物须加装烟控系统,以将火灾发生时产生的浓烟予以区隔,现有烟控系统主要运用遮烟防火帘幕等设备,一般遮烟防火帘幕装置于未使用时,其帘幕卷收于装设在天花板处机箱,待火灾发生时,方启动帘幕自机箱垂落而下,以阻隔火场浓烟扩散 ;然,于机箱供帘幕落下的开口,与帘幕间存有缝隙,以致浓烟等经由此缝隙窜流至机箱。

7、中,进而窜流至帘幕另侧,此外,现有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帘幕放下后,帘幕侧边往往不能完全贴合于其两侧轨道壁面,而使帘幕与轨道壁面间留有不小间隙,于此,亦造成浓烟等由该间隙窜流至帘幕另侧情形,造成该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形同虚设。0004 因此,本设计人有鉴于现有遮烟防火帘幕装置于使用上仍有上述诸多缺失,于是借其多年于相关领域的制造及设计经验和知识的辅佐,并经多方巧思,针对现有遮烟防火帘幕装置进行研发改进,而研创出本实用新型。实用新型内容0005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帘幕下放后,与帘幕轨道等处产生良好气密性,以防止浓烟窜流至帘幕另侧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0006 为。

8、了达到上述目的,本设计人于是研拟出如下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设有一机箱,并于该机箱内成型有容置空间,且于该机箱底侧设有能与该容置空间相通的开口,于该机箱的容置空间内设置有卷收单元,另设有帘幕,该帘幕上端与该卷收单元相组接,于该帘幕底侧处组设有配重块,于该机箱两侧处设有帘幕轨道,且该帘幕轨道成型有沿该帘幕轨道而设的导槽,于该两帘幕轨道其导槽内各设有夹持片,该帘幕位于该导槽槽壁及夹持片间,该夹持片底端设有能供对应承载该帘幕底侧组设的配重块的承板,该夹持片与抵撑件一端枢接,该抵撑件另端与该帘幕轨道相枢接。0007 如上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中,该机箱于其开口旁侧处组设有一具挠性的遮烟挡片,该遮烟挡。

9、片遮蔽于该开口处。0008 如上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中,该帘幕轨道于其导槽的槽底处进一步组设有弹性件一端,该弹性件另端与其相邻的抵撑件相抵接触。0009 如上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中,该抵撑件呈三角形。0010 如上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中,该夹持片于对应该帘幕的一面组设有气密说 明 书CN 204212656 U2/4 页4垫片。0011 如上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中,该帘幕底端进一步组接有气密压条,该配重块位于该气密压条上方处。0012 如上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中,该夹持片于其底侧对应该帘幕的一面处成型有凹部,该帘幕底侧组设的配重块能对应容置于该凹部。0013 如上。

10、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中,该夹持片底端与该承板间设有滑动单元。0014 如上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中,该滑动单元包含成型于该夹持片底端的滑块,以及成型于该承板上的滑槽,该承板上的滑槽与该夹持片底端的滑块对应组接。0015 如上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中,该帘幕轨道衔接于该机箱下方,该帘幕轨道其导槽上端槽口与该机箱的开口相通。0016 借此,当帘幕底侧所设配重块推压于承板,以带动夹持片往下位移时,与夹持片相组接的抵撑件抵推夹持片往前位移,以将帘幕紧密夹掣于夹持片及帘幕轨道其导槽的槽壁间,不致留有任何间隙,据此,以确实防止浓烟窜流至帘幕另侧的情形。附图说明0017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

11、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0018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0019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的机箱处剖视图 ;0020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0021 图 4 是本实用新型的帘幕轨道处剖视图 ;0022 图 5 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 一 ) ;0023 图 6 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 二 )。0024 附图标号说明 :0025 1 机箱 11 容置空间0026 12 开口 13 遮烟挡片0027 2 卷收单元 21 马达0028 22 传动组件 23 转轴0029 24 驱动器 3 帘幕0030 31 气密压条 32 配重块00。

12、31 4 帘幕轨道 41 导槽0032 5 夹持片 51 承板0033 52 滑动单元 521 滑块0034 522 滑槽 53 凹部0035 54 气密垫片 55 枢耳0036 551 枢孔 6 抵撑件0037 61 第一枢孔 62 枢轴0038 63 第二枢孔 64 弹性件说 明 书CN 204212656 U3/4 页5具体实施方式0039 为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及其所能达成的效果,能够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40 首先,请参阅图 1 图 4 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包含 :0041 一机箱 1,于该机箱 1 内设有一容置空间 。

13、11,并于该机箱 1 底侧设有一开口 12,且使该机箱 1 位于其开口 12 旁侧处组设有具挠性的遮烟挡片 13,以使该遮烟挡片 13 半遮蔽于该开口 12 处 ;0042 一卷收单元 2,装设于该机箱 1 的容置空间 11 内,包含一马达 21,及经由齿轮等传动组件 22 与马达 21 相组设的转轴 23,以及与马达 21 相耦接的驱动器 24,该驱动器 24 可为浓烟侦测器等 ;0043 一帘幕 3,由防火材质所制成,使该帘幕 3 上端与该卷收单元 2 的转轴 23 相组接,又于该帘幕3底端组接有气密压条31,且使该帘幕3背面位于该气密压条31上方处组接有一配重块 32 ;0044 两帘幕。

14、轨道 4,衔接于该机箱 1 下方两侧处,使该两帘幕轨道 4 各成型有导槽 41,使该导槽 41 沿该帘幕轨道 4 而设,并使该导槽 41 上端槽口与该机箱 1 的开口 12 相通,以供该帘幕 3 由该机箱 1 的开口 12 经两帘幕轨道 4 其导槽 41 的槽口进入该导槽 41 中 ;0045 两夹持片5,分别位设于两帘幕轨道4其导槽41中,并使该两夹持片5沿着两帘幕轨道 4 其导槽 41 而下,且使该两夹持片 5 上端抵设于该机箱 1 底侧,另其夹持片 5 底端则组设有承板 51,且于该夹持片 5 底端与承板 51 间设有滑动单元 52,该滑动单元 52 包含成型于夹持片 5 底端的鸠尾状滑。

15、块 521,及成型于承板 51 上的鸠尾状滑槽 522,以与该鸠尾状滑块521滑动组接,又使该两夹持片5其前面底侧处成型有一凹部53,以供该帘幕3其底侧组接的配重块 32 对应容设于内,另使该两夹持片 5 其前面对应组设有气密垫片 54,并使该两夹持片 5 背面成型有多个枢耳 55,且于枢耳 55 上设有枢孔 551 ;0046 至少两抵撑件 6,分别设于两帘幕轨道 4 的导槽 41 中,使该抵撑件 6 呈具为三角状,并使该抵撑件6一端设有第一枢孔61,以由一枢轴62穿经该抵撑件6的第一枢孔61及夹持片 5 其枢耳 55 的枢孔 551,以使该抵撑件 6 及夹持片 5 相枢接,又使该抵撑件 6。

16、 另端相对其第一枢孔 61 处设有第二枢孔 63,且使该第二枢孔 63 穿设有一枢轴 62,并使该枢轴 62两端与该帘幕轨道 4 相组接,并使该帘幕轨道 4 其导槽 41 的槽底处组设有弹性件 64 一端,且使该弹性件 64 另端与其相邻的抵撑件 6 底部相抵接触,以供顶撑与抵撑件 6 组接的夹持片 5 底端距离导槽 41 槽底一定距离。0047 据此,当使用实施时,请一并参阅图 5 所示,可将本实用新型的机箱 1 组装于建筑物其通道的进、出口或电梯口等处上方,再将两帘幕轨道 4 设置在通道进、出口或电梯口两侧,于平时,帘幕 3 系卷收容置于机箱 1 内,当火灾发生时,其卷收单元 2 的驱动器。

17、 24 会侦测到火灾产生的浓烟,继之,驱动与其相耦接的马达 21,以经传动组件 22 带动转轴 23 反向转动,而使卷收于转轴 23 上的帘幕 3 由机箱 1 其开口 12 释出机箱 1 外,而于帘幕 3 通过开口 12 时,帘幕 3 底端的气密压条 31 及配重块 32 借其重量抵开半遮蔽于开口 12 处的遮烟挡片 13,而行进至开口 12 外,续之,遮烟挡片 13 在失去气密压条 31 及配重块 32 的重力抵推后,便会借其回复力复位,并紧抵于帘幕3(如图2所示),借此,即可使浓烟等不致沿帘幕3 与机箱 1 的开口 12 间形成的缝隙窜流至帘幕 3 另侧。说 明 书CN 204212656。

18、 U4/4 页60048 再者,请一并参阅图 6 所示,当帘幕 3 持续下放,设于帘幕 3 底端的气密压条 31 及配重块 32 亦逐渐行进至帘幕轨道 4 及夹持片 5 底侧位置,此时,当帘幕 3 其气密压条 31 及配重块 32 落于夹持片 5 底端承板 51 时,夹持片 5 会承受帘幕 3 重量往下推移,以落至地面处,于同时,与夹持片5相枢接的抵撑件6亦被垂直往下带引,并产生一水平分力,以将夹持片 5 往前抵推,而夹持片 5 在其底端鸠尾状滑块 521 与承板 51 的鸠尾状滑槽 522 导引下,即可平稳的往前滑动,以使夹持片 5 将位于其前方的帘幕 3 抵压于帘幕轨道 4 其导槽 41 。

19、前侧槽壁,而使帘幕 3 紧密夹掣于该导槽 41 前侧槽壁与夹持片 5 间,此时,利用夹持片 前面所设气密垫片 54,即可增加夹持片 5 与帘幕 3 间气密性,同时,设于帘幕 其底侧背面处的配重块 32 亦恰容设于夹持片 5 其前面底侧对应设具的凹部 53,而使帘幕轨道 4、帘幕 3 与夹持片 5 三者间形成良好气密状态,而不留有任何间隙,据此,以达到使帘幕 3 将建筑物其通道的进、出口或电梯口等处完全封闭,确实防止浓烟窜流至帘幕 3 另侧的效果。0049 由上述结构及实施方式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0050 1、本实用新型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主要于帘幕轨道内设有夹持片,并于夹持片组设有抵。

20、撑件,当帘幕下放时,带动夹持片往下位移,同时,与夹持片相组接的抵撑件亦抵推夹持片前移,以将帘幕紧密夹掣于夹持片及帘幕轨道间,而不致留有任何间隙,借此,以确实防止浓烟窜流至帘幕另侧的情形。0051 2、本实用新型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于机箱底侧开口旁组设有一遮蔽开口的遮烟挡片,于此,当帘幕底端配重块通过机箱开口时,会抵开遮烟挡片,于帘幕底端通过开口后,具挠性的遮烟挡片会借其回复力紧抵于帘幕,而使帘幕与机箱开口间不会形成有缝隙,据此,以进一步达到防止浓烟经由帘幕与机箱开口间窜流至帘幕另侧的效果。005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说 明 书CN 204212656 U1/6 页7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212656 U2/6 页8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212656 U3/6 页9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212656 U4/6 页10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212656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一般门、窗、百叶窗或卷辊遮帘;梯子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