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离结构边的吊篮悬挂装置.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1465480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9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750164.1

申请日:

2014.12.04

公开号:

CN204311724U

公开日:

2015.05.0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G 5/04申请日:20141204授权公告日:20150506终止日期:20151204|||授权

IPC分类号:

E04G5/04; E04G3/34; E04G3/30

主分类号:

E04G5/04

申请人: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小洋; 王伟; 吕福磊; 刘兴军; 段必海; 王永生; 郑文涛; 谢璐

地址:

100054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街42号中建二局大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004

代理人:

朱丽岩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远离结构边的吊篮悬挂装置,包括建筑主体结构和悬吊施工平台,所述悬吊施工平台上设置有钢丝绳,所述建筑主体结构上设置有外轮辐龙骨杆件,所述钢方通的另一端朝向远离建筑主体结构的方向由外轮辐龙骨杆件向外伸出,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建筑主体结构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外轮辐龙骨杆件后与悬吊施工平台连接,钢丝绳穿过位于外轮辐龙骨杆件顶上的抗侧移装置、并从外轮辐龙骨杆件的外侧直送地面,利用外轮辐龙骨杆件作为支点,形成了简易的“悬挂机构”,解决了施工作业面远离建筑主体结构时、常规吊篮悬挂机构难以满足施工需求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远离结构边的吊篮悬挂装置,包括建筑主体结构(1)和悬吊施工平台(2),所述悬吊施工平台(2)上设置有钢丝绳(3),所述建筑主体结构(1)上设置有外轮辐龙骨杆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轮辐龙骨杆件(4)的上方设置有抗侧移装置,所述抗侧移装置包括钢方通(5),所述钢方通(5)的一端固定于外轮辐龙骨杆件(4)的上方,所述钢方通(5)的另一端朝向远离建筑主体结构(1)的方向由外轮辐龙骨杆件(4)上方向外伸出,所述钢丝绳(3)的一端与建筑主体结构(1)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3)的另一端绕过外轮辐龙骨杆件(4)后与悬吊施工平台(2)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离结构边的吊篮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方通(5)上设置有两根圆形钢管,所述圆形钢管与钢方通(5)同向延伸,所述钢丝绳(3)穿接于圆形钢管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离结构边的吊篮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轮辐龙骨杆件(4)设置有两根向上延伸的抗侧移钢筋(6),所述钢方通(5)夹设于两根抗侧移钢筋(6)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离结构边的吊篮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轮辐龙骨杆件(4)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抗侧移装置设置于最上方的一个外轮辐龙骨杆件(4)上。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远离结构边的吊篮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悬吊施工平台(2)上方的外轮辐龙骨杆件(4)上设置有定位耳板(7),所述定位耳板(7)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定位凹口(7a),所述弧形定位凹口(7a)贴合于外轮辐龙骨杆件(4)的外壁、并相互焊接固定,所述定位耳板(7)上设置有穿线通孔(7b),所述钢丝绳(3)穿过穿线通孔(7b)后与悬吊施工平台(2)固定。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远离结构边的吊篮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通孔(7b)与定位耳板(7)之间设置有弧形倒角。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远离结构边的吊篮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方通(5)与外轮辐龙骨杆件(4)之间设置有槽钢(8),所述槽钢(8)的两端分别与钢方通(5)、外轮辐龙骨杆件(4)焊接固定。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远离结构边的吊篮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主体结构(1)的顶部设置有屋面插窗机(9),所述钢丝绳(3)与屋面插窗机(9)的柱墩或轨道加固杆件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远离结构边的吊篮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3)与屋面插窗机(9)的柱墩或轨道加固杆件之间通过绳夹连接。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远离结构边的吊篮悬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远离结构边的吊篮悬挂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建筑物结构广泛地采用外围装饰结构,如采用柱面网壳和预应力索膜结构等,这样的结构通常附属在主体结构之上,构成非封闭式装饰性建筑,然而,这样的装饰结构的施工难度较大,尤其是当装饰结构与建筑主体结构之间的间距很大时(如某建筑物的装饰结构与建筑主体结构之间间距达到20m),普通吊篮施工方法难以满足施工要求。
目前,对于类似于上述在建筑主体结构距离较远处设置外装饰结构的工程,可供选择的现有的施工方法是在建筑结构外搭设落地脚手架或在屋面布置悬挑式悬挂机构安装传统吊篮。
上述两种方法中,搭设落地脚手架在建筑外围标高较高时,通常难以将落地脚手架搭设至标高的位置,施工操作费时费力,并且不便捷;而另一种从楼顶屋伸出吊篮的方式则会使得吊篮前梁伸出长度很大,这样不仅使悬挂机构变得笨拙庞大,更使悬挂机构中各构件截面尺寸及配重大大加大,增加了成本,加大了吊篮安装的工作量,最重要的是由于前梁伸出长度过长,导致梁的侧向刚度减小,在高空中风荷载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的晃动,这样会影响施工的质量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安全可靠、施工成本低的远离结构边的吊篮悬挂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远离结构边的吊篮悬挂装置,包括建筑主体结构和悬吊施工平台,所述悬吊施工平台上设置有钢丝绳,所述建筑主体结构上设置有外轮辐龙骨杆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轮辐龙骨杆件的上方设置有抗侧移装置,所述抗侧移装置包括钢方通,所述钢方通的一端设置有槽钢,所述槽钢将钢方通固定于外轮辐龙骨杆件上方,所述钢方通的另一端朝向远离建筑主体结构的方向由外轮辐龙骨杆件上方向外伸出,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建筑主体结构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外轮辐龙骨杆件后与悬吊施工平台连接。
优选的,所述钢方通上设置有两根圆形钢管,所述圆形钢管与钢方通同向延伸,所述钢丝绳穿接于圆形钢管内。采用这样的结构,有利于钢丝绳的导向和定位,防止钢丝绳的侧向移动和工作磨损。
作为优选方案,钢丝绳包括牵引钢丝绳和安全钢丝绳,牵引钢丝绳和安全钢丝绳分别容纳于两根圆形钢管内。
优选的,所述外轮辐龙骨杆件设置有两根向上延伸的抗侧移钢筋,所述钢方通夹设于两根抗侧移钢筋之间。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避免钢方通的侧向移动,进一步提升结构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外轮辐龙骨杆件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抗侧移装置设置于最上方的一个外轮辐龙骨杆件上。
优选的,位于所述悬吊施工平台上方的外轮辐龙骨杆件上设置有定位耳板,所述定位耳板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定位凹口,所述弧形定位凹口贴合于外轮辐龙骨杆件的外壁、并相互焊接固定,所述定位耳板上设置有穿线通孔,所述钢丝绳穿过穿线通孔后与悬吊施工平台固定。
优选的,所述穿线通孔与定位耳板之间设置有弧形倒角。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防止穿绳通孔的切面对钢丝绳的磨损。
优选的,所述钢方通与外轮辐龙骨杆件之间设置有槽钢,所述槽钢的两端分别与钢方通、外轮辐龙骨杆件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建筑主体结构的顶部设置有屋面插窗机,所述钢丝绳与屋面插窗机的柱墩或轨道加固杆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钢丝绳与屋面插窗机的柱墩或轨道加固杆件之间通过绳夹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钢丝绳穿过位于外轮辐龙骨杆件顶上的抗侧移装置、并从外轮辐龙骨杆件的外侧直送地面,利用外轮辐龙骨杆件作为支点,形成了简易的“悬挂机构”,解决了施工作业面远离建筑主体结构时、常规吊篮悬挂机构难以满足施工需求的问题,同时也能够避免悬吊平台在运动的过程中与外轮辐龙骨杆件发生碰撞,这样不仅结构简单、安全牢固,而且就地“取材”,大部分部件都能够从施工现场直接获取,节约成本,缩短了吊篮的安装工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抗侧移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耳板与外轮辐龙骨杆件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耳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建筑主体结构—1;悬吊施工平台—2;钢丝绳—3;外轮辐龙骨杆件—4;钢方通—5;抗侧移钢筋—6;定位耳板—7;弧形定位凹口—7a;穿线通孔—7b;槽钢—8;屋面插窗机—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远离结构边的吊篮悬挂装置,包括建筑主体结构1和悬吊施工平台2,本实施例中的悬吊施工平台2中包含提升机、安全锁、电器箱等相应的装置,在此就不一一赘述,悬吊施工平台2的安装与一般电动吊篮安装方法相同,本实施例在施工时,悬吊施工平台2需要伸出至距建筑主体结构120m的位置,悬吊施工平台2上设置有钢丝绳3,建筑主体结构1上设置有外轮辐龙骨杆件4,外轮辐龙骨杆件4的上方设置有抗侧移装置,抗侧移装置包括钢方通5,本实施例中的钢方通5为矩形管,即:设置有矩形通孔的、外形呈矩形的方管,钢方通5的一端设置有槽钢8,槽钢8将钢方通5固定于外轮辐龙骨杆件4上方,钢方通5的另一端朝向远离建筑主体结构1的方向由外轮辐龙骨杆件4上方向外伸出,钢丝绳3的一端与建筑主体结构1固定连接,钢丝绳3的另一端绕过外轮辐龙骨杆件4后与悬吊施工平台2连接,
本实施例中,钢方通5的尺寸为100mm×80mm,长度为4m,钢方通5上设置有两根圆形钢管,圆形钢管与钢方通5同向延伸,钢丝绳3穿接于圆形钢管内,本实施例中的圆形钢管的直径为80mm,圆形钢管的长度为4m,本实施例中的圆形钢管是套设于钢方通5内部的,这样通过口径更小的圆形钢管对钢丝绳3进行导向,有利于钢丝绳3的导向和定位,防止钢丝绳3的侧向移动和工作磨损,本实施例中的钢丝绳3包括牵引钢丝绳和安全钢丝绳,牵引钢丝绳和安全钢丝绳分别容纳于两根圆形钢管内。
本实施例中,外轮辐龙骨杆件4设置有两根向上延伸的抗侧移钢筋6,钢方通5夹设于两根抗侧移钢筋6之间,本实施例中,钢方通5与抗侧移钢筋6之间焊接固定,这样能够避免钢方通5的侧向移动,进一步提升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外轮辐龙骨杆件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外轮辐龙骨杆件4分别位于不同高度处,抗侧移装置设置于最上方的一个外轮辐龙骨杆件4上,另外,如图3和图4所示,位于悬吊施工平台2上方的外轮辐龙骨杆件4上设置有定位耳板7,此处的定位耳板7是设置于施工位置上方的一个外轮辐龙骨杆件4上,定位耳板7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定位凹口7a,弧形定位凹口7a贴合于外轮辐龙骨杆件4的外壁、并相互焊接固定,定位耳板7上设置有穿线通孔7b,钢丝绳3穿过穿线通孔7b后与悬吊施工平台2固定,本实施例中,穿线通孔7b与定位耳板7之间设置有弧形倒角,能够防止穿绳通孔的切面对钢丝绳3的磨损,本实施例中,钢方通5与外轮辐龙骨杆件4之间设置有槽钢8,槽钢8的两端分别与钢方通5、外轮辐龙骨杆件4焊接固定,本实施例中,建筑主体结构1的顶部设置有屋面插窗机9,钢丝绳3与屋面插窗机9的柱墩或轨道加固杆件连接,钢丝绳3与屋面插窗机9的柱墩或轨道加固杆件之间通过绳夹连接。
本实施例中,钢丝绳3穿过位于外轮辐龙骨杆件4顶上的抗侧移装置、并从外轮辐龙骨杆件4的外侧直送地面,利用外轮辐龙骨杆件4作为支点,形成了简易的“悬挂机构”,解决了施工作业面远离建筑主体结构1时、常规吊篮悬挂机构难以满足施工需求的问题,同时也能够避免悬吊施工平台2在运动的过程中与外轮辐龙骨杆件4发生碰撞,这样不仅结构简单、安全牢固,而且就地“取材”,大部分部件都能够从施工现场直接获取,节约成本,缩短了吊篮的安装工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远离结构边的吊篮悬挂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远离结构边的吊篮悬挂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远离结构边的吊篮悬挂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远离结构边的吊篮悬挂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远离结构边的吊篮悬挂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远离结构边的吊篮悬挂装置,包括建筑主体结构和悬吊施工平台,所述悬吊施工平台上设置有钢丝绳,所述建筑主体结构上设置有外轮辐龙骨杆件,所述钢方通的另一端朝向远离建筑主体结构的方向由外轮辐龙骨杆件向外伸出,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建筑主体结构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外轮辐龙骨杆件后与悬吊施工平台连接,钢丝绳穿过位于外轮辐龙骨杆件顶上的抗侧移装置、并从外轮辐龙骨杆件的外侧直送地面,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