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径拱桥无支架施工用塔架的塔脚铰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塔脚铰,尤其是涉及一种大跨径拱桥无支架施工
用塔架的塔脚铰。
背景技术
随着西部地区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山岭重丘区的施工日益增加,缆
索吊装系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使用。缆索吊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吊装设备,
具有很多独特的优点,不受气候和地形的限制,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发挥其
它起重机械所不能发挥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中。高速公路、铁
路桥梁在跨越重山区时,经常遇到无法搭设支架或无法采用起重机械施工
的情况,由于在山区修建便道的成本过高,在河流、湖泊中搭设支架的施
工技术难度大、在跨越既有线路带来的交通疏导不便等因素,缆索吊装成
为公路、铁路建设中,最为经济、合理的方案选择,特别是对于桥梁跨越
大河、悬崖、河流、湖泊等基础上和跨越既有线路的施工技术研究有较大
的发展空间。但采用缆索吊装对大跨径拱桥进行无支架施工时,难度非常
大,尤其是在陡峭悬崖上对大跨径拱桥进行缆索吊装施工时,现如今此类
施工方面可供借鉴的技术资料较少,因桥梁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安全
隐患多,再加上为确保施工安全、质量以及工期,施工过程技术要求非常
高。而缆索吊装装置是安全、顺利完成大跨径拱桥无支架缆索吊装的关键
施工设备,采用缆索吊装装置对大跨径拱桥进行无支架吊装时,尤其是当
所施工大跨径拱桥包含多榀平行布设的主梁时,需要缆索吊装装置的塔架
在满足吊装要求的同时,还需能在所支撑的基础平台上进行平移,能相应
平移至各榀主梁的安装位置,以满足多榀主梁的吊装需求。因而,为简便、
快速且安全、可靠地完成大跨径拱桥无支架缆索吊装过程,需要设计一种
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加工制作及安装布设方便、使用效果好的大跨径拱
桥无支架施工用塔架的塔脚铰,使缆索吊装装置的塔架能在基础平台上平
稳移动,并且塔架的支撑位置调整简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
供一种大跨径拱桥无支架施工用塔架的塔脚铰,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
加工制作及安装布设方便、使用效果好,使塔架能在基础平台上平稳移动,
并且塔架的支撑位置调整简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跨径拱桥
无支架施工用塔架的塔脚铰,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塔架底部的倒三角
形支撑架和位于所述倒三角形支撑架底部的水平铰接座,所述水平铰接座
安装于塔脚铰支座上,所述塔架固定安装在基础平台上,且塔脚铰支座上
部设置有供水平铰接座前后移动的滑槽;所述倒三角形支撑架包括上部横
梁和两道连接于上部横梁左右两侧与水平铰接座之间的斜向支撑杆,所述
水平铰接座位于上部横梁的正下方;两道所述斜向支撑杆呈左右对称布设
且二者组成位于水平铰接座上方的竖向铰接支架,所述竖向铰接支架下部
以铰接方式与水平铰接座进行连接;所述上部横梁与两道所述斜向支撑杆
均布设在同一竖直面上,且上部横梁与塔架底部紧固连接,所述水平铰接
座卡装于塔脚铰支座上部所设置的滑槽内。
上述一种大跨径拱桥无支架施工用塔架的塔脚铰,其特征是:所述上
部横梁与两道所述斜向支撑杆的上部之间以及两道所述斜向支撑杆的下
部之间均以焊接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上述一种大跨径拱桥无支架施工用塔架的塔脚铰,其特征是:所述塔
脚铰支座通过多个地脚螺栓固定在基础平台上。
上述一种大跨径拱桥无支架施工用塔架的塔脚铰,其特征是:所述塔
脚铰支座包括通过多个地脚螺栓固定在基础平台上且上部开有凹槽的固
定底座,所述滑槽固定安装在所述凹槽内且其横截面形状为凹字形。
上述一种大跨径拱桥无支架施工用塔架的塔脚铰,其特征是:还包括
临时固定机构,所述临时固定机构包括多个均位于上部横梁正下方的第一
方木,多个所述第一方木均与上部横梁呈平行布设,多个所述第一方木均
与上部横梁布设在同一竖直面上且其由上至下布设,多个所述第一方木中
位于最上部的第一方木为上部方木,且多个所述第一方木中位于最下部的
第一方木为下部方木,所述下部方木平放在基础平台上,所述上部方木与
上部横梁之间以及上下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方木之间均吊装有两根第二方
木,两个所述第二方木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其均与第一方木呈垂直布
设,两个所述第二方木分别位于所述竖向铰接支架两侧。
上述一种大跨径拱桥无支架施工用塔架的塔脚铰,其特征是:每个所
述第二方木与位于其上下侧的第一方木之间均通过多个紧固件进行紧固
连接。
上述一种大跨径拱桥无支架施工用塔架的塔脚铰,其特征是:所述竖
向铰接支架下部与水平铰接座之间通过钢销进行连接,且所述竖向铰接支
架下部和水平铰接座上均开有供钢销安装的铰接孔。
上述一种大跨径拱桥无支架施工用塔架的塔脚铰,其特征是:所述上
部横梁、水平铰接座和斜向支撑杆均为型钢。
上述一种大跨径拱桥无支架施工用塔架的塔脚铰,其特征是:还包括
连接于上部横梁中部与所述竖向铰接支架下部之间的竖向支撑杆。
上述一种大跨径拱桥无支架施工用塔架的塔脚铰,其特征是:所述竖
向支撑杆为型钢且其与上部横梁和斜向支撑杆之间均以焊接方式固定连
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加工制作及安装方便,能简便固定于塔架
底部,并且固定牢靠。
3、所采用的塔脚铰支座结构简单、固定方便且牢靠,并且设置有滑
槽,与塔脚铰相配合,能简便实现塔架的整体平移,方便塔架在不同施工
位置进行吊装作业。
3、所采用的临时固定结构主要由多根方木拼装而成,能对塔脚铰进
行简便、快速固定,并且固定牢靠,能满足塔脚铰的临时固定需求,同时
拆装简便,投入成本较低。
4、使用操作简便且使用效果好,使得塔架能整体进行平移,以满足
不同工位的施工需求,并且平移简便,采用千斤顶进行顶推即可,平移到
位后,因塔架通过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基础平台,因而塔架与基础平台支架
为活动连接,通过安装在塔架上的两道扣索能对塔架位置进行简便调整,
且调整到位后再通过固定在塔架上的主固定索进行牢靠固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加工制作及安装布设方
便、使用效果好,使塔架能在基础平台上平稳移动,并且塔架的支撑位置
调整简便。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采用临时固定机构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部横梁; 2—水平铰接座; 3—竖向支撑杆;
4—斜向支撑杆; 5—钢销; 6—塔架;
7—基础平台; 8—塔脚铰支座; 9—滑槽;
10—地脚螺栓; 13-1—第一方木; 13-2—第二方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于塔架6底部的倒三角形支撑
架和位于所述倒三角形支撑架底部的水平铰接座2,所述水平铰接座2安
装于塔脚铰支座8上,所述塔架6固定安装在基础平台7上,且塔脚铰支
座8上部设置有供水平铰接座2前后移动的滑槽9。所述倒三角形支撑架
包括上部横梁1和两道连接于上部横梁1左右两侧与水平铰接座2之间的
斜向支撑杆4,所述水平铰接座2位于上部横梁1的正下方。两道所述斜
向支撑杆4呈左右对称布设且二者组成位于水平铰接座2上方的竖向铰接
支架,所述竖向铰接支架下部以铰接方式与水平铰接座2进行连接。所述
上部横梁1与两道所述斜向支撑杆4均布设在同一竖直面上,且上部横梁
1与塔架6底部紧固连接,所述水平铰接座2卡装于塔脚铰支座8上部所
设置的滑槽9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部横梁1与两道所述斜向支撑杆4的上部之间以
及两道所述斜向支撑杆4的下部之间均以焊接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实际施工时,所述塔脚铰支座8通过多个地脚螺栓10固定在基础平
台2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塔脚铰支座8包括通过多个地脚螺栓10固定在基
础平台2上且上部开有凹槽的固定底座,所述滑槽9固定安装在所述凹槽
内且其横截面形状为凹字形。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临时固定机构,所述临时固定机构包括多个
均位于上部横梁1正下方的第一方木13-1,多个所述第一方木13-1均与
上部横梁1呈平行布设,多个所述第一方木13-1均与上部横梁1布设在
同一竖直面上且其由上至下布设,多个所述第一方木13-1中位于最上部
的第一方木13-1为上部方木,且多个所述第一方木13-1中位于最下部的
第一方木13-1为下部方木,所述下部方木平放在基础平台2上,所述上
部方木与上部横梁1之间以及上下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方木13-1之间均吊
装有两根第二方木13-2,两个所述第二方木13-2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
且其均与第一方木13-1呈垂直布设,两个所述第二方木13-2分别位于所
述竖向铰接支架两侧。
实际施工时,每个所述第二方木13-2与位于其上下侧的第一方木
13-1之间均通过多个紧固件进行紧固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为抓
钉。
本实施例中,所述竖向铰接支架下部与水平铰接座2之间通过钢销5
进行连接,且所述竖向铰接支架下部和水平铰接座2上均开有供钢销5安
装的铰接孔。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连接于上部横梁1中部与所述竖向铰接支架
下部之间的竖向支撑杆3。
实际加工时,所述上部横梁1、水平铰接座2和斜向支撑杆4均为型
钢。并且,所述竖向支撑杆3为型钢且其与上部横梁1和斜向支撑杆4之
间均以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部横梁1为工字钢,所述斜向支撑杆4为槽钢。
所述竖向支撑杆3为槽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
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
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