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146455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755.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310100040.5

申请日:

2003.10.09

公开号:

CN1605348A

公开日:

2005.04.1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A61P29/00; A61P19/02

主分类号:

A61K35/78; A61P29/00; A61P19/02

申请人:

北京两仪诺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郑维发; 李东林

地址:

100071北京市丰台区西四环南路19号517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关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药物的活性成分是芫花根的乙醇提取物。为了减少毒性,所述药物中还加有甘草的乙醇提取物。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重量份数比为4~5∶1的芫花根与甘草;2)芫花根切成小段,与甘草混合,装入中药提取罐中,注入适量的浓度为95~70%的乙醇;3)在70℃-90℃条件下回流20-28小时,每1.5-2.5小时收集一次提取液;4)合并所有提取液并减压蒸馏至芫花根与甘草总重量的8-12%,所得提取物即治疗风湿病的药物。用本发明药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总有效率达97%;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总有效率达90%。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它的活性成分是芫花根的乙醇提取物。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还加有甘草的乙醇提取物。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原料芫花根与甘草的重量份数比为4~5∶1,将其在70℃-90℃条件下用95~70%的乙醇回流,提取液减压蒸馏至芫花根与甘草总重量的8-12%为止,浓缩后的提取物即为所述药物的有效成分。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原料芫花根与甘草的重量份数比为4~9∶1,将其以饮用酒浸泡5-15天,得到治疗风湿病的药物。

5、
  一种制备权利要求3所述治疗风湿病的药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重量份数比为4~5∶1的芫花根与甘草;
2)芫花根切成小段,与甘草混合,装入中药提取罐中,注入适量的浓度为95~70%的乙醇;
3)在70℃-90℃条件下回流20-28小时,每1.5-2.5小时收集一次提取液;
4)合并所有提取液并减压蒸馏至芫花根与甘草总重量的8-12%,所得提取物即治疗风湿病的药物。

6、
  一种制备权利要求4所述治疗风湿病的药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重量份数比为4~9∶1的芫花根与甘草;
2)芫花根切成小段,与甘草混合,再以饮用白酒浸泡5-15天,即得到治疗风湿病的药物。

说明书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风湿性疾病是一类发病率高且难以治愈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全世界风湿病患者多达3.55亿,其中我国就有1亿,占现有人口的7.6%。目前,治疗这风湿性疾病的药物概括起来有三类:(1)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这类药物具有抗炎、解热、镇痛等作用,能迅速缓解炎症引起的症状,但不能改变风湿病的病程发展,停药不久即出现症状再现。同时,该类药物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造血系统以及肝肾有很大的毒副作用。(2)甾体类抗炎药(SAIDs)。这类药物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抗炎、免疫作用,能迅速消除或缓解症状,但不持久,停药易复发。长期使用将导致肾皮质功能亢进或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并诱发或加重感染,因此该类药物只适用于对危重病人的抢救。(3)疾病缓解药(DMDs)。这类药物中有很多的品种本身并无抗炎作用,与一般抗炎药物相比,更多地是影响疾病的基本过程。这类药物的特点是起效慢、疗程长、停药数月才出现症状再现。此类药物不良反应大,目前临床已较少使用。
抗炎与调节免疫是治疗风湿性疾病的两个重要方面。中药尤其是植物药成分复杂,含有多种次生物质。据祖国医学记载,植物药治疗风湿病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应用现代科学方法,验证了许多经典中药处方,发现了多种对风湿病有明显疗效的植物药,然而,这些中成药中,绝大多数是以止痛、活血化淤为其主要功效,对风湿病起着缓解病情的作用,尚难以达到改变病程的目的,并且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雷公藤制剂是近年来研制的一种抗风湿药物。该药物对多种变态反应性疾病,特别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等疗效显著,是目前公认的抗炎免疫药。但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表明,服用雷公藤制剂会引起严重的肠胃道反应、诱发皮肤粘膜疾病、引起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头晕、乏力、嗜睡、心悸、胸闷、心率不齐等症状。长期服用雷公藤制剂还将导致月经不调、停经、精子减少、死精或无精、睾丸缩小等症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它的活性成分是芫花根的乙醇提取物。
本发明的药物可以采用药物制剂学中的常规方法获得,也可以用饮用酒浸泡后直接饮用。
为了降低毒性,所述药物中还加有甘草的乙醇提取物。
当药物采用制剂学中的方法制备时,包括以下步骤:
1)取重量份数比为4~5∶1的芫花根与甘草;
2)芫花根切成小段,与甘草混合,装入中药提取罐中,注入浓度为95~70%的乙醇;
3)在70℃-90℃条件下回流20-28小时,每1.5-2.5小时收集一次提取液;
4)合并所有提取液并减压蒸馏即得芫花根与甘草的总提取物得率为8-12%,所得提取物即治疗风湿病的药物。
在需要的时候,本发明的药物中还可以添加各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所述载体包括药学领域常规的稀释剂、赋形剂、填充剂、粘合剂、湿润剂、崩解剂、吸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吸附载体、润滑剂等,必要时还可以加入香味剂、甜味剂等。
本发明药物的用量一般为1-1.5mg/公斤体重/天,6-7天为一疗程。
当药物采取药酒的剂型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重量份数比为4~9∶1的芫花根与甘草;
2)芫花根切成小段,与甘草混合,再以饮用白酒浸泡5-15天,即得到治疗风湿病的药物。
本发明药酒的用量一般为10ml/天,6-7天为一疗程。
芫花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的药用植物,药理学研究表明,芫花根具有显著的消炎、镇痛、镇静及抗惊厥作用,有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输出量、改善动静脉血压、对血管平滑肌具有松弛与收缩的双向调节功能。
甘草是使用频率很高的传统中药,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各省,具有解毒、抗炎和免疫调节之功效。在中医临床上常常作为方剂中的解毒成分。
根据中药配伍十八反的理论,芫花和甘草不能合用,否则将会增加芫花的毒性。本发明冲破传统观念,研究开发了芫花与甘草合用的乙醇提取物,本发明的研究表明,芫花醇提物与甘草醇提物以适当比例配伍合用,能够大大降低芫花醇提物的毒性,充分发挥芫花和甘草的抗风湿药效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毒理学试验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治疗风湿病的药物,经过90天的大剂量连续对大鼠给药,血清主要理化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雌鼠在配对后第24~30天开始生产。本发明的药物具有抗炎、抗病毒和免疫双向调节等药理活性,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无毒副作用,不会引起肝脏、肾脏生化指标的明显改变,对因长期用药可能导致的免疫抑制而诱发的细菌、真菌感染有抵抗作用。
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0例,结果临床控制10例,显效20例,好转15例,总有效率90%;治疗风湿性关节炎88例,治愈69例,症状得到显著改善12例,总有效率为94.1%。用本发明的药酒对430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治愈373例,显著改善44例。总有效率97%,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图1是不同制剂处理后毛细血管通透性直方图。
图2是芫花根醇提取物对大鼠足肿胀的抑制曲线。
图3是芫花根甘草乙醇提取物合剂对佐剂性关节炎的影响曲线。
实施例1:本发明药物的制备
取芫花根切成小段,然后与甘草以4.5∶1的重量份数比混合,装入中药提取罐中,注入足以将其浸没地浓度为90%的乙醇,在80℃条件下回流24小时,每2小时收集一次提取液,合并提取液并减压蒸馏至芫花根与甘草总重量的10%为止,浓缩后的提取物即为本发明的药物。
实施例2:本发明药酒的制备
将重量份数比为4∶1的芫花根与甘草混合,芫花根加甘草共50克,以46度500ml的白酒密闭浸泡10天左右,即得到本发明治疗风湿病的药酒。
实施例3:本发明药物对炎症的抑制作用
将芫花根乙醇提取物以吐温-80、生理盐水配制成1mg/ml的制剂,芫花根+甘草共50g置46度500ml的酒中泡制10天,分别对昆明小鼠(20±2g)灌胃(酒制剂以0.2ml/10g灌胃)和腹腔(0.1mg/10g)注射。以组胺皮下致炎。Eveans Blue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丙酮(7∶3)洗脱,在610nm处测定洗出的Eveans Blue光密度值。结果如图1所示,芫花根乙醇提取物以及芫花根+甘草的酒制剂对毛细血管通透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都在50%以上,其中芫花根+甘草的酒制剂最为显著,抑制率达68%。
实施例4:本发明药物对大鼠足肿胀的抑制作用
SD大鼠(230±9g)足部以1%角叉菜胶致炎,芫花根乙醇提取物以10mg/kg灌胃,以醋酸可的松(5mg/ml,50mg/kg)作对照。结果如图2所示,表明芫花根乙醇提取物对大鼠的足肿胀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致炎后的三小时内,比可的松的抗炎作用更为显著。
实施例5:本发明药物对佐剂性关节炎的影响。
以福氏完全佐剂对SD大鼠(230±7g)的足部造模(0.1ml/鼠),实施例1得到的芫花根甘草乙醇提取物合剂对造模大鼠灌胃(10mg/kg),连续给药24天,隔天测定造模大鼠踝关节的周长,醋酸可的松(50mg/kg)作阳性对照。结果如图3所示,芫花根甘草乙醇提取物合剂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原发性超敏反应和迟发性超敏反应都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
实施例6:本发明药物对细胞免疫调节作用及迟发性超敏反应(DTH)的影响
取小鼠130只(20±2g,♂/♀兼用),随机分为13组,自由取食、饮水。取6组,每天给药80mg·kg-1,3天后以50%DNCB致敏,形成免疫增强模型。另取6组50%DNCB致敏后立即每天给药250mg·kg-1,形成免疫低下模型。另设1组空白对照组(仅以DNCB致敏)。本发明芫花根甘草乙醇提取物按表1所示的剂量对免疫增强组和免疫低下组中的5个组连续给药12天。对照组给等体积的生理氯化钠溶液。第13天,每只小鼠以2.5%的DNCB攻击右耳,2小时后,称重,脱颈椎处死,以直径8mm打孔器取左右耳片,取脾脏、胸腺于分析天平称重,计算左右耳片差值、脾脏系数和胸腺系数。结果表明,免疫增强组中,芫花根甘草乙醇提取物合剂在3.25~50mg/kg/d范围内能下调小鼠左右耳片差值、脾脏指数及胸腺指数,其下调的程度随芫花根甘草乙醇提取物合剂剂量的加大而增加,其中25mg/·kg/d的剂量下调作用最为显著。免疫低下组中,12.5~50mg/·kg/d的芫花根甘草乙醇提取物合剂能显著地上调小鼠左右耳片差值及胸腺指数。其上调作用在3.125~25mg/·kg/d内呈剂量依赖性的量效关系。芫花根甘草乙醇提取物合剂对免疫低下组小鼠的脾脏指数没有显著的影响,但随剂量增加而呈上升的趋势。
                表1对迟发性超敏反应的影响(n=10,x±SD)
分  组         剂量/mg·kg-1·d-1    左右耳差值/Δmg     脾脏指数/mg·g-1    胸腺指数/mg·g-1
空白对照                                 1.31±0.04         12.30+1.58            1.52±0.19
免疫增强组
CY对照                                   1.85±0.12         16.72±1.29           2.07±0.13
CY+DGE1               3.125              1.88±0.17         16.01+1.37            1.98±0.38
CY+DGE2    6.25        1.60±0.15         15.56±1.80          1.86±0.31
CY+DGE3    12.5        1.07±0.561)      11.20±0.421)       1.55±0.121)
CY+DGE4    25          0.59±0.642)      9.65±1.682)        1.35±0.191)
CY+DGE5    50          0.77±0.292)      10.33±1.912)       1.40±0.221)
免疫低下组
CY对照                 0.78±0.55         10.81±1.21          0.91±0.16
CY+DGE1    3.125       0.88±0.33         11.33±2.20          1.11±0.71
CY+DGE2    6.25        1.01±0.28         12.52±2.91          1.20±0.58
CY+DGE3    12.5        1.34±0.563)      13.63±1.91          1.40±0.075)
CY+DGE4    25          1.67±0.334)      14.07±3.76          1.54±0.675)
CY+DGE5    50          1.52±0.534)      12.07±3.40          1.41±0.225)
注:①与免疫增强组的CY对照比较1)P<0.05,2=P<0.01;
    ②与免疫低下组的CY对照比较3=P<0.01,4=P<0.005;5=P<0.05。
实施例7:本发明药物对腹腔巨噬细胞生成IL-1的影响
取小鼠6只(20±2g,♂/♀各半),于实验的前3天给0.6%巯基乙醇酸钠2ml/只。实验时脱颈椎处死,给8ml Hank’s液,在24孔板中无菌制备和培养单层巨噬细胞。芫花根甘草乙醇提取物合剂以无血清的RPMI-1640液配制成15.5、31.3、62.5、125、250g/ml,分别加入单层巨噬细胞,1ml/孔。阳性对照为2.0g/ml LPS的无血清RPMI-1640液,空白对照为无血清RPMI-1640液。制备巨噬细胞培养上清,储存于-20℃备用。另取小鼠6只(20±2g,♀/♂各半),脱颈椎处死后,无菌制备小鼠胸腺细胞并加入96孔板中,0.1ml/孔,含胸腺细胞1×106个。将含有IL-1的不同浓度药物作用的培养上清液,用培养液作1∶20、1∶40、1∶80三个梯度稀释,分别加入上述培养孔中,每孔50μl,然后每孔加入Con A使其终浓度为1g/ml,另设Con A对照孔,测定IL-1的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芫花根甘草乙醇提取物合剂对小鼠巨噬细胞生成IL-1有不同的影响。浓度在62.5μg·ml-1以下时对小鼠巨噬细胞生成IL-1没有促进作用;浓度在125~500μg·ml-1时芫花根甘草乙醇提取物合剂对小鼠巨噬细胞生成IL-1有促进作用。不同稀释比的小鼠巨噬细胞上清液中IL-1的活性不同。稀释比为1∶40的巨噬细胞上清液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经125~500μg·ml-1的芫花根甘草乙醇提取物合剂作用后的巨噬细胞上清稀释液,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显著。稀释比为1∶20的巨噬细胞上清液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稀释比为1∶80的巨噬细胞上清液中IL-1的活性有很大的降低,但与相应的空白对照相比仍然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生成IL-1的影响
药物浓度/μg·ml-1                         稀释比
                          1∶20              1∶40              1∶80
空白对照               1790±289.39       1902±300.30       1200±276.56
LPS(20)                2005±304.56       2716±158.681)    1781±181.653)
DGE1(31.3)             1717±141.54       1903±242.77       1047±276.50
DGE2(62.5)             1823±248.55       2012±115.90       1377±240.27
DGE3(125)              1921±280.03       2287±225.292)    1510±323.494)
DGE4(250)              1927±325.97       2300±329.112)    1693±336.393)
DGE5(500)              1950±141.54       2213±39.592)     1387±287.364)
注:①与1∶40稀释度的空白对照比较,1)P<0.01,2)P<0.05;②与1∶80稀释度的空白对照比较,3=P<0.01,4=P<0.05
实施例8:本发明药物对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
取6~8周龄健康小鼠72只,分为6组(每组12只,♂/♀各半,自由取食、饮水),1~5组分别给50、25、12.5、6.25、3.125mg/kg/d剂量的芫花根甘草乙醇提取物合剂,另设空白对照组,每天给等体积的生理氯化钠溶液。给药后的第5、10、15天分别取上述6组中的4只小鼠摘眼球放血,脱颈椎处死,无菌取脾,培养、收集脾淋巴细胞,在液体闪烁计数仪中测定每个孔的放射量(cpm)。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芫花根甘草乙醇提取物合剂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都有显著的增强作用,但起效的时间不同。给3.125~6.25mg/kg/d,给药10d观察到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有显著促进作用,给药15d,其促进作用达极显著水平(P<0.01);给12.5~25mg/·kg/d,给药5d观察到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有显著促进作用,给药10、15d其促进作用达极显著水平(P<0.01);但给50mg/·kg/d的芫花根甘草乙醇提取物合剂,给药的第5d没有观察到对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内增殖有显著促进作用,且第10、15d所检测到的促进作用相对于给25mg/·kg/d的芫花根甘草乙醇提取物合剂有显著的下降。在设定的5个剂量中,芫花根甘草乙醇提取物合剂的给药剂量与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呈钟罩型的量效关系,在3.125~25mg/·kg/d的范围内随着剂量增加,这种促进作用呈上升趋势,当芫花根甘草乙醇提取物合剂的剂量增至50mg/·kg/d时,这种促进作用开始下降(见表3)。
               表3对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
给药剂量/mg·kg-1·d-1                  给药时间/天
                             5                10                 15
     3.125               2063±209        3473±5191)       4170±1662)
     6.25                2107±806        4450±3161)       4450±3162)
     12.5                3390±3221)     5050±5012)       6203±1562)
     25                  5842±2043)     8410±2103)       9113±1523)
     50                  2683±242        6943±1702)       8817±180.13)
  空白对照                                2112±256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P<0.05,2=P<0.01;3=P<0.001
实施例9:本发明药物对脾淋巴细胞产生IL-2的影响
取6~8周龄健康小鼠72只,分为6组(每组12只,♂/♀各半,自由取食,饮水),1~5组分别给50、25、12.5、6.25、3.125mg·kg-1·d-1的芫花根甘草乙醇提取物合剂,另设空白对照组,每天给等体积的生理氯化钠溶液。给药后的第5、10、15天分别取上述6组中的4只小鼠摘眼球放血,脱颈椎处死。无菌制备、培养脾细胞,收集上清、离心、除菌后,分别作1∶1、1∶2、1∶4稀释,测定稀释液的IL-2活性,以促进小鼠胸腺细胞增殖反应表示。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芫花根甘草乙醇提取物合剂对小鼠脾淋巴细胞IL-2的生成有不同的影响。低剂量的芫花根甘草乙醇提取物合剂(3.125~12.5mg·kg-1·d-1)在给药的前5天内,没有观察到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生成IL-2的促进作用。而较高剂量的芫花根甘草乙醇提取物合剂(25~50mg/kg/d)在给药的第5天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生成IL-2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芫花根甘草乙醇提取物合剂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生成IL-2的促进作用随给药时间的增加而加强。给药的第5天,5个剂量的芫花根甘草乙醇提取物合剂仅有25、50mg/kg/d两个剂量表现出促进作用。给药的第10天,5个剂量的芫花根甘草乙醇提取物合剂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生成IL-2都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在给药的第15天,这种促进作用进一步加强。不同稀释比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的活性有一定的差异。稀释比为1∶2时,不同给药时间和剂量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IL-2活性最高(见表4)。
                      表4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生成IL-2的影响
给药                                         剂量/mg·kg-1·d-1
天数      稀释比       3.125           6.25          12.5            25            50
           1∶1       2998±362     3110±999      3130±426    4410±2421)   4140±2491)
5          1∶2       3165±69      3187±262      3895±137    4999±1484)   4587±2384)
          1∶4      2183±550       2420±103        2367±294        3382±4077)      2760±366
          1∶1      3645±270       3720±451)      3780±135        4637±2551)      4365±2201)
10        1∶2      3330±90        3960±1974)     5355±1595)     5670±1895)      5445±1655)
          1∶4      3240±1267)    3555±1257)     4400±3608)     5490±1309)      4590±1878)
          1∶1      4540±3081)    5520±1352)     5730±2592)     6631±1173)      6092±4242)
15        1∶2      4572±118Δ        4796±364)      6485±955)      6941±1256)      6760±3025)
          1∶4      4532±5868)    4741±788)      4833±4758)     5835±1159)      5049±4918)
          1∶1                                       2889±441
空白对照  1∶2                                       3211±372
          1∶4                                       2115±383
实施例10:本发明药物对Ts细胞亚群的影响
取小鼠28只,分为7组(每组4只,♂/♀各半),作为供体鼠。其中1组为适量免疫组(OI),即以50μl的1%DNCB丙酮∶麻油液(1∶1,V∶V)对小鼠腹部致敏。另6组为超适量免疫组(SOI),即用1%DNCB 300μl涂于腹部致敏。适量组与超适量组致敏均在第2天强化。超适量免疫组中的3组每天给药100mg/kg,以消除超适量DNCB免疫造成的Ts细胞抑制。芫花根甘草乙醇提取物合剂按表5所示的剂量和分组方案对供体鼠连续给至第5天。另取小鼠70只,分为7组,每组10只(♂/♀各半),作为受体鼠。供体鼠末次给药2小时后,取脾制成脾细胞悬液,给同系受体鼠尾静脉注射1×108个脾细胞,同时用1%DNCB丙酮-麻油液致敏两次。受体鼠致敏的剂量为:适量组9μl,超适量组50μl。末次强化后的第4天,于每鼠右耳涂以1%DNCB攻击(适量组4μl,超适量组20μl),24小时后脱颈椎处死,无菌取脾,培养、收集脾淋巴细胞,用液闪仪测放射性强度。结果表明,超适量免疫(SOI)小鼠T淋巴细胞的应答水平显著地低于适量免疫(OI)小鼠(p<0.01),说明小鼠的免疫耐受造模成功(见表5)。单独使用25、50mg/kg/d两个剂量的芫花根甘草乙醇提取物合剂和100mg/kg的CY均能显著上调超适量的DNCB所诱导的小鼠Ts细胞亚群亢进而引起的免疫耐受,其中25mg/·kg/d剂量的芫花根甘草乙醇提取物合剂可使小鼠的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接近正常应答水平。芫花根甘草乙醇提取物合剂与环磷酰胺合用可使小鼠T淋巴细胞的应答水平下降。25、50mg/·kg/d两个剂量的芫花根甘草乙醇提取物合剂能显著下调由100mg/kg CY提升的小鼠T淋巴细胞的应答水平(见表5)。
                   表5对小鼠Ts细胞亚群的影响
组别           剂量/mg/·kg/d              3H-TDR掺入值/cpm
OI对照               ---                      5145±244.18
SOI对照              ---                      3456±310.071)
SOI+CY对照           100                      4897±533.292)
SOI+DGE1            50                       4722±363.092)
SOI+DGE1+CY         50+100                   4105±557.014)
SOI+DGE2            25                       5110±390.203)
SOI+DGE2+CY         25+100                   3857±113.525)
注:①与OI对照比较,1)P<0.001;②与SOI对照比较,2)P<0.01,3)P<0.001;
    ③与SOI+CY对照比较,4)P<0.05,5=P<0.01
实施例11:急毒性实验
芫花根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腹腔注射:269.4mg/kg,灌胃:521.4mg/kg;以实施例1得到的芫花根甘草乙醇提取物合剂对昆明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腹腔注射:,,405mg/kg,灌胃:895.1mg/kg。结果表明芫花根乙醇提取物添加甘草乙醇后,毒性大大下降。
实施例12:长期毒性实验
将芫花根甘草乙醇提取物合剂配制成50mg/ml溶液,将实验大鼠分为三组:即高剂量组(MTD:1g/kg)、中剂量组(1/3 MTD:333.3mg/kg)和低剂量组(1/10 MTD:100mg/kg),分别对各组SD大鼠(270±14g)实行灌胃给药。每个剂量组40只,雌雄各半。连续给药90天,统计死亡数、平均中毒个数、体重以及血清主要生化指标的变化。并观察90天给药结束后配对生育能力的影响。给药结束后,三个剂量组大鼠的体重明显地增加。在高剂量组,中毒症状出现在给药后的78天,40只大鼠中有14只鼻孔出血,腹泻,一只死亡;中剂量组的中毒症状出现在给药后的86天,7只表现为轻微的腹泻;低剂量组没有出现中毒症状,结果见表6。
                           表6中毒死亡数及体重变化
剂量组                   死亡个数         平均中毒个数           平均体重变化
MTD:1000mg/kg/d            1                   14                +148.7±31.7g
1/3MTD:333.3mg/kg/d        0                   7                 +169.9±39.4g
1/10 MTD:100mg/kg/d        0                   0                 +181.4±59.7g
给药结束后,三个剂量组大鼠的血清中AST、ALT、LDH、BUN指标比正常大鼠稍低,但没有显著差异,结果见表7。
               表7、血清主要理化指标变化情况(雌雄平均数)
组别                       AST(ku)         ALT(ku)          LDH(U/L)        BUN(mg/L)
MTD:1000mg/kg/d        181.39±32.7     74.91±23.7      968.91±77.4       111.798
1/3MTD:333.3mg/kg/d    177.14±21.5     71.6±19.21      944.15±61.2       107.719
1/10MTD:100mg/kg/d     189.14±19.4     70.45±17.9      878.44±41.31      104.698
正常对照组              197.21±12.3     75.13±21.5      950.78±57.9       155.158
给药结束后的第一天,三个剂量组的大鼠即开始交配,在配对后的第24~30天开始产仔。由此可以看出,芫花根甘草乙醇提取物合剂对大鼠的肝肾、生殖系统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影响,结果见表8。
               表8、连续给药90天后对大鼠生殖能力的影响
组    别                 怀孕率%       自配对到产仔天数       平均幼鼠数
MTD,1000mg/kg/d            98                30.8                  11
1/3MTD,333.3mg/kg/d        100               24.7                  13
1/10MTD,100mg/kg/d         100               24.3                  12
实施例13:对狗的长期毒性实验
芫花根甘草乙醇提取物合剂按实施例12的大鼠三组给药剂量的1/10,对9只狗连续灌胃90天(每个剂量组3只),第91天雌雄狗开始配对。结果表明,三个剂量组的狗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中毒症状。停药后行交配的雌狗在三个月后产下4只健康崽狗。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药物的活性成分是芫花根的乙醇提取物。为了减少毒性,所述药物中还加有甘草的乙醇提取物。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重量份数比为451的芫花根与甘草;2)芫花根切成小段,与甘草混合,装入中药提取罐中,注入适量的浓度为9570的乙醇;3)在7090条件下回流2028小时,每1.52.5小时收集一次提取液;4)合并所有提取液并减压蒸馏至芫花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