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非防感增免剂.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146140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310111344.1

申请日:

2003.11.05

公开号:

CN1613483A

公开日:

2005.05.1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A61K9/08; A61K9/10; A61K9/20; A61K9/48; A61P37/04; A61P31/00; A61P31/12; A61P11/00

主分类号:

A61K35/78; A61K9/08; A61K9/10; A61K9/20; A61K9/48; A61P37/04; A61P31/00; A61P31/12; A61P11/00

申请人:

汪昌荣;

发明人:

汪昌荣

地址:

443300湖北省宜都市陆城江家大堰3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预防非典和感冒的中草药制剂——“防非防感增免剂”,由黄芪、茯苓等23味中药组成,可制成丸剂、胶囊剂、冲剂等剂型,本剂是在多家秘方基础上发展而成,含天然植物多糖类、免疫学活性蛋白等成分,人体若摄取不足,易感染多种病毒。用于口服能起到补气、固表、固卫、扶正防邪祛邪,增强体质免疫,服一个疗程可使用者3-5年不感染冬春瘟疫病。在当今污染增多,各类病毒变异复杂情况下,强化免疫防患于未然是本剂的主要作用机理。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防非防感增免剂,由23种中草药配制而成,其配方为:1、黄芪9-18%;2、金樱子9-11%;3、北五味子9-14.5%;4、酸枣仁3.5-11%;5、枸杞子4.5%;6、杜仲3.2-3.5%;7、肉桂3.5-4.5%;8、陈皮2.8%;9、赤芍2.8%;10、丹皮3.2%;11、附子1-2.8%;12、防风2.2-2.8%;13、人参1.8-3.5%;14、白术1.8-2.8%;15、泽兰2.8-3.2%;16、鹿茸0.4-1.6%;17、茯苓2.8%;18、灸甘草2.8%;19、葛根2.2-2.8%;20、补骨脂5.5%;21、牛膝3-3.5%;22、巴戟天2.8-3.5%;23、冬虫夏草1-3.5%,本药可制成水剂、冲剂、丸药和胶囊。

说明书

防非防感增免剂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用于预防人类易感染非典和感冒的中药制剂。目前,预防药物众多,有国内用鸡胎膜生产的一种“神奇防感灵”疫苗以及“三价疫苗”,美国生产的“病毒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和“裂解疫苗”。上述这些疫苗,成本高,预防地是单靶点,甲型的不能防乙型流感病毒及其亚性流感病毒;凡是有过敏体质的人不能注射上述疫苗,特别是对鸡蛋过敏的人,预防人群有限。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预防人群广、不过敏、多靶点、高效时间长的纯中药制剂防非防感增免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设计了由23种中草药配制的防非防感增免剂,其配方为:1、黄芪9-18%;2、金樱子9-11%;3、北五味子9-14.5%;4、酸枣仁3.5-11%;5、枸杞子4.5%;6、杜仲3.2-3.5%;7、肉桂3.5-4.5%;8、陈皮2.8%;9、赤芍2.8%;10、丹皮3.2%;11、附子1-2.8%;12、防风2.2-2.8%;13、人参1.8-3.5%;14、白术1.8-2.8%;15、泽兰2.8-3.2%;16、鹿茸0.4-1.1%;17、茯苓2.8%;18、灸甘草2.8%;19、葛根2.2-2.8%;20、补骨脂5.5%;21、牛膝3-3.5%;22、巴戟天2.8-3.5%;23、冬虫夏草1-3.5%。本药可制成水剂、丸药和胶囊。
以下按照23味中药分编23个号进行药理性方解分述如下:
1、黄芪:味甘、微温、无毒。生用益卫固表,生肌、治盗汗、自汗。炙用补中益气、治疗内伤劳损,气虚肛脱及一切气虚血衰等。黄芪属多糖具有双向调节血糖和提高免疫功能(是国内外公认的增强免疫药物之一),可使血清总蛋白增加,补三焦、补五脏诸虚、益皮毛、实腠里敛汗、黄芪得防风其功愈大、补肺气健脾,增强心脏收缩力、扩张冠状动脉血管等,提高人体细胞再生与活力。黄芪含数种氨基酸、葡萄糖醛酸、蔗糖、胆碱、叶酸,亚油酸等是人体必须物质,故能强化机体免疫机制,该药必须重用,50-100g(南北均用)
2、金樱子:味酸、涩、平、无毒。含鞣酸。含原糖60%及维生素C。涩治男滑女带。子宫下垂,固精涩肠,缩尿止泻、治肺气咳喘、自汗、盗汗,对流感病毒PA8株抑制作用很强,而且对亚洲甲型57-4株,已型Lee株,丙型1233株和丁型仙台株也有作用(又名白玉带)50-80g(南北均用)
3、北五味子:味酸、温、无毒。含鞣酸、柠檬酸、萍果酸、糖类、维生素E及维生素C,对人体中枢神经各部位进行的反射性活动反应均有兴奋与强化,能改善人体的智力活动。调解大脑皮层,促糖原异升提高血糖、强壮。还可提高皮肤感受器的认别力,与酸枣仁合用能延长休克时间、益气、治自汗、盗汗、劳伤。收肺气、壮筋骨、解酒毒、降转氨酶,治神经衰弱,与黄芪、人参连用,益肺气、补肾、补五脏之气;人体精神顿加。维生素E可抗衰表,提高性功能。50g-80g(南北均用)。
4、酸枣仁:味甘平。小剂量无毒,养肝、宁心安神,敛汗、治盗汗,与黄芪合用可敛气灌营卫,治疗虚汗烦渴,惊悸怔忡、恍惚多忘、以及虚烦不眠等。50-60g(南北均用)
5、枸杞子:味甘平、微寒无毒。入肝经、含维生素B1、B2、瘀酸、胡罗卜素、维生素C等。能治脂肪肝。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促肝细胞新生,防止四氯化碳引起的肝功能紊乱,治疗肾虚引起的头昏,滋阴壮阳,益智强筋骨,泽肌肤,驻颜、润补等。此药之根皮为地骨皮,可缓冲温热药性。35-60g(南北均用)
6、杜仲:味甘温,微辛。补肝肾。强精髓,治腰脊酸痛,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症,强志益精。抗衰老是ViE的4倍以上,能增强体液和细胞免疫,强化细胞的活力。抗衰老是VI-E的4倍以上,能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强化细胞的活力。18-20g(南北均用)
7、肉桂:味辛甘、热。小剂量无毒。补元气,暖脾肾,除冷积、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腰膝冷痛上热下寒,补中益气、治虚汗、盗汗自汗、风痹骨节疼痛。与参附同用降虚火、治下焦阳亏乏。10-20g(南北均用,南方减半量用。)
河北医大四院单保恩教授研究了此类中药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体外实验研究,经应用放射线同位素测定对40人份的淋巴细胞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使用肉桂中药后,人体淋巴细胞增强5倍,而T淋巴细胞在中药的作用下,作用其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4、5、6的分泌,然后再通过这些细胞因子作用于B淋巴细胞,使B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和抗体产生均明显。通过用放射线同位素测定,显示肉桂可增强单核吞噬细胞抗肿瘤作用。
8、陈皮:微温、苦、无毒。有抗炎、利胆、降气、调中、燥湿、治胸腹胀满,消隔气、消痰祛邪等。15g(南北均用)
9、赤芍:酸、苦、凉、无毒,行瘀止痛,解痉、治腹痛胁痛、通顺血脉、治肺邪气、通宣脏腹、补肾气、治腹坚、强五脏、益气、消瘀血等。15g(南北方均用)
10、丹皮:味辛寒、凉、含牡丹酚,有镇静、催眠、镇痛、解药物引起的惊厥。对球菌、痢疾杆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有最强的杀菌力,清热、凉血、活血、消瘀、治鼻、便血和骨蒸劳热,过敏性鼻炎、变态反应以及心气不足等,18g(南北均用)
11、附子:辛甘、热性。回阳补火,散寒除湿、治心率衰竭,以白术为佐,乃除寒之圣药。引补气、阴症要药,能通十二经脉。(北方用量15g,南方用量5g)
12、防风:味辛甘、温。祛风湿、止关节痛。黄芪得防风其功更大;有防感冒效果。对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痢疾杆菌均有抗菌作用,可治疗偏正头痛,12-15g(南北均用)。
13、人参:甘、微温、无毒。其多糖具有抗溃疡和提高免疫功能。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治疗劳伤虚衰、虚损、倦怠自汗、晕眩头痛、一切气血不足、明目、开心益智、除邪气、可治多种虚症,提高抗体活力(南北均用,用15-20g)。
14、白术:味苦、温。能利尿燥湿、除湿、抗菌、补脾益胃和中补气等。(南北均用)用10-15g。
15、泽兰:苦辛、微温、无毒。含葡萄糖甙、氨基酸、皂甙等物质,功用活血行水、泽兰走血分、故可祛瘀、通九窍、利关节等(15-18g)南北均用。
16、鹿茸:味甘咸。温。无毒。能强心,升血压、强壮和提高机体应及功能。改善睡眠和食欲,大剂量能促红细胞新生、壮元阳、补气血、益精填髓、强筋骨、治虚劳、男女肾阳虚和腰漆酸痛,以及血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症,补下元真阳、益气强志等(北方用药3-6g,南方减量1-2g)。加地骨皮5-8g以缓冲温热药性。
17、茯苓:味甘、淡、平。菌核含β—茯苓聚糖等多种酶物质,茯苓多糖具有抗肿瘤和提高免疫功能。2003年6月6日《健康报》报道,该药多糖均有免疫增强作用。利尿促进排泄。生用乙醇提取物能杀钩端螺旋体。降胃酸。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安神、治淋浊、水肿腹胀,利窍助阳,开胸腑,调脏器、伐肾器、长阴、益气,除湿热、开腠理、生津,提升人体免疫细胞的功能等(15g)南、北均用。
18、灸甘草,味、甘、平。无毒。含三萜皂甙草酸,多种酮成分及甘草素化合物4—β—葡萄糖甙,二葡萄糖醛酸。为甘草的甜味成份。(1)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2)抗炎抗变态反应;(3)消化道作用是增强胃酸分泌;(4)解毒作用,甘草酸及次甘草酸能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可减轻过敏性休克状态。(5)脂质代谢影响,能降低血清胆甾醇、阻止动脉硬化的发展。(6)对黄胆的影响,可增加胆汁分泌,使胆红素、尿素排泄增加。(7)镇痛抗惊作用。(8)有利尿作用,可抑制膀胱结石形成。(9)有抗肿瘤作用,对肉瘤、骨髓瘤有抑制作用。(10)镇咳其强度与可等因相似。对金黄色葡萄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菌的生长都有抗抑作用。可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数种疾病。解毒、调合诸药。非典时期北京专家指出,甘草酸苷浓度高,完全可以抑制非典病毒复制。用量15g,南北均用。
19、葛根,性味甘辛平,无毒、入脾、胃膀胱经。作用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渴,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癍疹不透,高血压及心胶痛以及抗各种感染,解热及收敛作用。主要成份为“总黄酮”“葛根素”,能增加脑及扩张冠状血管流量。用量12-15g,南北均用。
近来河南医学科研所王庆瑞、刘晨江副研究员采用现代分离方法从葛根中提取总黄酮成份对动物进行研究,发现总黄酮对小鼠胃癌抑制率达77.77%,对大鼠肺癌抑制率为55.65%,还发现有明显提高NK细胞、SOD及P450酶活性的作用。对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进行人群干预试验,结果表明葛根具有明显的抗癌作用(摘自中国医学论坛报98.11.26时仲省/文)。
20、补骨脂,性味辛温,入肾经,补肾助阳,明目,温肾化气,治阳痿滑精,补精治遗尿,治小便频数,腰膝冷痛,虚寒喘咳,能使心胞之火与命门之火相通,故元阳坚固。含挥发油20%,有抗酸、补骨脂素、甲基糖甙、棉子糖扩冠脉有较高的选择性,促进上皮生长。对葡萄糖球菌及抗青霉素的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治击血疾病与赤石脂合用,止血效果在90%以上。用量15-25g,属南北用药,南方减半量。
21号,牛膝,其甘苦酸平,微凉,无毒,入肺,肾经。生用散瘀血,消肿痛,咽痛,咽肿。熟用补肝肾,强筋骨,四肢拘挛,痿痹膝痛。补髓填精益阴活血,淋痛血尿等。含三萜皂甙,水解后生成齐墩果酸,含多种钾盐,含脱皮甾酮和因闹考甾酮,对豚鼠肠管有加强收缩作用及子宫收缩作用。用量16-20g,南北均用。
牛膝,含牛膝多糖化合物,是一种有着积极作用的免疫调节剂。它通过激活免疫细胞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特别是抗肿瘤方面更明显,具有增强免疫功能,保护肝脏、抑制肿瘤、提升白细胞、加强骨髓造血功能等疗效。(参考2000.2.2《健康报》)。
22号、巴戟天,性味辛甘、温、无毒。归经:入肝肾经。功用主治:补肾阴虚,壮筋骨,祛风湿,治阳痿,少腹冷痛,小便不禁,子宫虚冷,风寒湿痹,腰膝酸痛,主大风邪气,补五劳益精,补血海,治阳痿虚腰脚无力,痿痹瘫痪,疗五劳七伤百病等,因肾为先天之本,诸虚为百病之源。用量8-15g,南北均用。
23号,冬虫夏草,含水分10.8%,脂肪8.4%,粗蛋白25.32%,粗纤维脂肪酸13.00%,不饱和脂肪酸82.2%,含虫草酸约7%,是奎宁酸的异物,含冬虫草膏,是一种黄色结晶粉末,在试管内能抑制链球菌、鼻疽杆菌、猪出血性败血症杆菌及葡萄球菌的生长,另含维生素B120.29微克/100g。
药理:(1)抗菌作用,体外试验其酒精侵出溢1∶4000-1∶100000浓度对结核杆菌H27RV有明显抑菌作用,对肺炎球菌,某些真菌有一定抑菌作用。
性能:甘、温、小剂量有镇静作用及催眠作用,大剂量则有发生痉挛呼吸抑制。
归经:入肺肾二经。
功用主治:补虚损,益精气,治虚喘劳咳。阳痿遗精,病后久虚,专补命门,秘精益气,老人畏寒涕多泪出等。与参附同用则保肺气实腠理,平衡阴阳,提高人体免疫功能,防止流感等。用量5-20g,南北均用。
以上1、3、6、8、12、13、14、15、16、20、22、23共12味药为“君药、温补强壮。2、4、5、17、18为“臣药”平补和中。7、11为‘使药’热补祛寒,通调十二经脉。9、10、19、21为‘佐药’,凉解缓急,地骨皮是为了缓解以佐温药的过盛。”
另:外用药芦荟:非典SARS或流感时期,建议将此药原汁涂擦鼻腔形成胶质膜,以保护鼻腔粘膜,切断病毒入侵上呼吸道感染。有资料记载证实,日本广岛因被原子弹爆炸后引起日本人民皮肤及面部受损伤,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外伤伤员均用芦荟涂擦后,很快得到恢复,而未涂擦者则感染了。
芦荟、苦寒、无毒、入肝、心、脾经,清热、通便、杀虫,治热结便秘,小儿惊间,疳热虫积,萎缩性鼻炎、痔瘘、瘰疬,除鼻痒、抗感冒病毒、清心热、解心烦、止咳、聪耳明、消牙痛解火毒,通便峻下、美容等,外用适量,可增加本发明的药力。
总之,以上诸药组合联用。能补气、固表、固卫、缩腠理防邪、补脾肺虚、补肾得强壮;填命门之火、扶正祛邪,提高了人体防卫机制;增强机体的自动免疫功能,起到了确切的防止非典、流感的发生,也相继避免了非典、流感而导引出的并发症,为深受感染困扰的人群带来福音。多糖成份是许多中药药理活性很强的成份,是生命活动的必须物质,存在一切细胞结构中,参与生命功能活动。21世纪是多糖生命科技时代,是肽类、氨基酸与核酸时代,祖国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让我们去努力挖掘开发吧。
※防非防感剂(1)号药制剂将7号药、11号药、16号药减半量使用,一年四季均可服,适用于南方热带地区或亚热带地区。防非防感剂(2)号适用于寒冷北方地区。因为中医用药强调“辨证施治、寒、热、温、凉。”
一般预防方法:按配方取200-300克草药,制成丸剂或冲剂,可服10天至15天,每天二次,一次10g,10-15天为一个疗程,于“冬至”节前后服用,可预防感冒三年以上,也可服用按同等药量制成的冲剂,预防效果一样。丸药制作方法简单:将23味药物蒸气熟100%,然后打成粉末,加适量粘剂、蜜糖,泛制成0.5cm以下大小丸药,最后烘干装瓶,腊封密口,冲剂按一般工业生产方法制作即可。也可制成胶囊。
非典SARS病毒或流感感冒病毒可直接侵犯人体免疫系统,人群普遍易感。SARS非典病毒与常见的流感感冒病毒在发病病原体上均始发于上呼吸道,然后侵犯脆弱的肺组织细胞,其临床病机、病理、病原体、发热症状“两者均十分相似”,只是病毒每年在不断的变异不一致而已。本发明由黄芪、白玉带、茯苓等23味中草药组成,可制成丸剂、胶囊剂、冲剂等剂型,本剂是在多家秘方基础上发展而成,含成份为天然植物活性很强的多糖类、糖蛋白质免疫学活性物质、氨基酸、核苷酸、核糖核酸、DNA等多种微量元素和抗流感病毒(冠状病毒)SARS病毒等有效成份。本剂所含成份是人体内必须物质和元素,若摄取不足或缺乏则人体免疫水平低下易导致感染、增殖与蔓延(流感、非典流行病原体及症状均十分相似)。用于口服能起到补气、固表、固卫、扶正防邪祛邪,充电式强化人体自动免疫力,服200g一疗程,可维持3-5年(达95%)不患感染发热类季节性瘟疫传染病。
在当今污染增多,各类致病病毒变异复杂情况下,主动超前强化自体免疫力,服用本发明增免剂以阻断发病或减轻发病症状,将(为人类)筑起一道可靠的健康防线。防患于未然是本剂的主要作用机理。
本药方是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增免防感剂”基础上(专利号为ZL99116482.2)的进一步研究,既能预防感冒,又能预防“非典”,效果甚佳。本剂填补了该预防医学领域里多靶点、整体调控的(东方特色医药学口服剂)空白。本防非防感增免剂的运用,将为世人的健康又添福音。

防非防感增免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防非防感增免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防非防感增免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非防感增免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非防感增免剂.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预防非典和感冒的中草药制剂“防非防感增免剂”,由黄芪、茯苓等23味中药组成,可制成丸剂、胶囊剂、冲剂等剂型,本剂是在多家秘方基础上发展而成,含天然植物多糖类、免疫学活性蛋白等成分,人体若摄取不足,易感染多种病毒。用于口服能起到补气、固表、固卫、扶正防邪祛邪,增强体质免疫,服一个疗程可使用者35年不感染冬春瘟疫病。在当今污染增多,各类病毒变异复杂情况下,强化免疫防患于未然是本剂的主要作用机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