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通用型外脚手架连墙件.pdf

上传人:zhu****69 文档编号:1460563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64.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804522.2

申请日:

2014.12.18

公开号:

CN204402004U

公开日:

2015.06.1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4G5/04

主分类号:

E04G5/04

申请人: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佳鹏; 马怀章; 全有维; 沈兴东

地址:

210046江苏省南京市尧化门新尧路1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1239

代理人:

王雅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易通用型外脚手架连墙件,用于传递所述外脚手架受到的拉力与压力,包括预埋于边梁内的预埋钢片、第一直角扣件和连接钢管,所述预埋钢片包括预埋端和伸出端,所述预埋端设置为与边梁内主筋截面形状相匹配的勾形端,该端勾勒绑扎固定于所述主筋后浇筑于边梁混凝土中,所述伸出端伸出所述边梁,并在靠近端部位置处开有与第一直角扣件的上连接部螺栓直径相匹配的固定孔,所述第一直角扣件通过上连接部螺栓、螺帽及固定孔与预埋钢片伸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角扣件的下连接部与连接钢管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钢管与外脚手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保证了连墙件的刚性和稳定性,以及外脚手架连墙件的稳定性,同时确保墙体不会渗水。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简易通用型外脚手架连墙件,用于传递所述外脚手架受到的拉力与压力,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于边梁内的预埋钢片、第一直角扣件和连接钢管,所述预埋钢片包括预埋端和伸出端,所述预埋端设置为与边梁内主筋截面形状相匹配的勾形端,该端勾勒绑扎固定于所述主筋后浇筑于边梁混凝土中,所述伸出端伸出所述边梁,并在靠近端部位置处开有与第一直角扣件的上连接部螺栓直径相匹配的固定孔,所述第一直角扣件通过上连接部螺栓、螺帽及固定孔与预埋钢片伸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角扣件的下连接部与连接钢管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钢管与外脚手架固定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简易通用型外脚手架连墙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钢片上在紧贴边梁侧模内侧的位置处包裹有3~5mm厚海绵条,便于在拆除所述侧模后,压平调直所述预埋钢片的伸出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简易通用型外脚手架连墙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条宽度为20~25m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通用型外脚手架连墙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直角扣件,所述连接钢管与第一直角扣件的连接端端部顶紧于所述边梁上,所述预埋钢片与连接钢管之间通过第二直角扣件的下连接部锁紧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二直角扣件位于边梁与第一直角扣件之间。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简易通用型外脚手架连墙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角扣件紧贴于边梁侧面。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通用型外脚手架连墙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钢片的勾形端端部至预埋钢片与所述主筋勾勒处的平直段长度为70~75mm。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通用型外脚手架连墙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距离伸出端端部30~40mm。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通用型外脚手架连墙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钢片的伸出端与第一直角扣件上连接部连接时通过两个螺帽与螺栓固定,两个螺帽分别位于上连接部活动弧形箍件的两侧。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通用型外脚手架连墙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钢片的长度比所述边梁的宽度长250~300mm。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通用型外脚手架连墙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钢片为宽40mm、厚3mm的镀锌钢片。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简易通用型外脚手架连墙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将外脚手架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的简易通用型外脚手架连墙件。
背景技术
连墙件一般是指通过与可靠固定端连接来加强其他结构的稳定性的构件,在建筑工程中采用连墙件实现附壁联结,对于加强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提高其稳定承载能力和避免出现倾倒或坍塌等重大事故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连墙件是连接脚手架与建筑物的构件,是脚手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发生的脚手架倒塌事故,基本都是由于连墙件设置不足或连墙件被拆除后未及时补设引起安全事故。脚手架的失稳通常分为整体失稳和局部失稳。其中整体失稳是脚手架失稳的主要破坏形式,破坏始于无连墙件、横向刚度差或初始弯曲较大的横向框架。而设置合理、承载力高、构造符合要求的连墙件,对跨度的改善、横向刚度的提高和外墙防渗漏的防治,均起直接作用,因而对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和外墙的施工质量起重要作用。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第6.4节对连墙件作了具体规定,对于24m以下的双排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对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刚性连墙件指的是采用钢管、扣件或预埋件组成的连墙件。但规范中并未具体规定刚性连墙件的做法,导致目前各地刚性连墙件的做法不一,部分做法存在安全隐患和质量隐患。
目前常见的简易通用型外脚手架连墙件做法是在混凝土楼板浇筑时,在适当的位置预埋钢管,预埋钢管伸出混凝土结构与外脚手架之间通过扣件连接。此方法虽然刚性强,满足安全需求,但是成本高、拆卸麻烦,而且在砌外墙时必须对简易通用型外脚手架连墙件的预埋钢管位置留设洞口,待简易通用型外脚手架连墙件拆除后再进行封堵,给外墙留下渗水隐患。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刚性好、连接稳 固的同时,便于拆卸且不产生渗水隐患的简易通用型外脚手架连墙件。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简易通用型外脚手架连墙件,用于传递所述外脚手架受到的拉力与压力,包括预埋于边梁内的预埋钢片、第一直角扣件和连接钢管,所述预埋钢片包括预埋端和伸出端,所述预埋端设置为与边梁内主筋截面形状相匹配的勾形端,该端勾勒绑扎固定于所述主筋后浇筑于边梁混凝土中,所述伸出端伸出所述边梁,并在靠近端部位置处开有与第一直角扣件的上连接部螺栓直径相匹配的固定孔,所述第一直角扣件通过上连接部螺栓、螺帽及固定孔与预埋钢片伸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角扣件的下连接部与连接钢管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钢管与外脚手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改进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预埋钢片上在紧贴边梁侧模内侧的位置处包裹有3~5mm厚海绵条,便于在拆除所述侧模后,压平调直所述预埋钢片的伸出端。
在边梁施工过程中,待混凝土浇筑完成侧模拆卸后,安装外脚手架时需要将斜向上的预埋钢片伸出端压平,如不包裹海绵则在压平过程中容易因伸出端与边梁连接处的起拱弯曲易造成此部位混凝土的脱落且不易压平,在预埋钢片上包裹海绵条,便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压平前将海绵条拆除给予了预埋钢片一定的弯曲空间,便于将预埋钢片伸出端压平调直。
作为优选,所述海绵条宽度为20~25mm。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直角扣件,所述连接钢管与第一直角扣件的连接端端部顶紧于所述边梁上,所述预埋钢片与连接钢管之间通过第二直角扣件的下连接部锁紧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二直角扣件位于边梁与第一直角扣件之间。连接钢管顶紧于边梁,可通过连接钢管直接对外脚手架收到的压力和拉力进行传递,使外脚手架更为稳固;另外预埋钢片与连接钢管之间还通过第二直角扣件的下连接部锁紧固定在一起,可使预埋钢片与连接钢管完全贴合紧固,避免在外脚手架受荷载变形时,连接钢管和钢片分开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直角扣件紧贴于边梁侧面。第二直角扣件紧贴于边梁侧面,在起到使预埋钢片与连接钢管完全贴合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分担连接钢管收到的压力和拉力,整个装置更加稳固。
优选地,所述预埋钢片的勾形端端部至预埋钢片与所述主筋勾勒处的平直段长度为70~75mm。
优选地,所述固定孔距离伸出端端部30~40mm。
进一步,所述预埋钢片的伸出端与第一直角扣件上连接部连接时通过两个螺帽与螺栓固定,两个螺帽分别位于上连接部活动弧形箍件的两侧。预埋钢片的伸出端与第一直角扣件通过两个螺帽固定,并且两个螺帽分别位于上连接部活动弧形箍件的两侧,可避免在使用过程中上连接部螺帽的脱落造成安全事故。
优选地,所述预埋钢片的长度比所述边梁的宽度长250~300mm。
优选地,所述预埋钢片为宽40mm、厚3mm的镀锌钢片。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预埋钢片的预埋端设置为勾形并与边梁内的主筋连接,保证外脚手架连墙件的稳定性,伸出端与外脚手架的连接钢管固定连接,确保了整个外脚手架连墙件的刚性和稳定性,平稳地将外脚手架产生的拉力与压力传递给外梁。
(2)本实用新型还具有易拆卸,避免渗水隐患的优点,在施工完成,拆卸外脚手架时,只需将连接钢管拆下,而预埋钢片可直接锯断,再使用防锈漆处理断口,便能确保墙体不会渗水。
(3)本实用新型在预埋钢片上在紧贴边梁侧模内侧的位置处包裹有海绵条,在拆除侧模后,便于将伸出端压平调直。
(4)本实用新型在钢管上还设置了第二直角扣件,可使预埋钢片的伸出端与钢管完全贴合紧固,避免在外脚手架受荷载变形时,连接钢管和预埋钢片分开脱落。
(5)本实用新型由于无需预留孔洞,不会影响墙体的正常砌筑和混凝土浇筑。
(6)本实用新型所使用材料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连接稳定,刚性好,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简易通用型外脚手架连墙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预埋钢片,2、第一直角扣件,3、边梁,4、主筋,5、海绵条,6、连接钢管,7、第二直角扣件,8、第三直角扣件,11、预埋端,12、伸出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1:一种连接建筑边梁与外脚手架的简易通用型外脚手架连墙件,如附图1所示,包括预埋于边梁3内的预埋钢片1、第一直角扣件2和连接钢管6,所述预埋钢片1为宽40mm、厚3mm的镀锌钢片,长度比所述边梁3的宽度长250~300mm;所述预埋钢片1包括预埋端11和伸出端12,所述预埋端11设置为与边梁3内主筋4截面形状相匹配的勾形端,该端勾勒绑扎固定于所述主筋4上,勾形端端部至预埋钢片与主筋4勾勒处的平直段长度为70mm。
所述伸出端12伸出所述边梁3,并在紧贴边梁侧模内侧的位置处包裹有宽20mm、厚3mm海绵条5,便于在拆除所述侧模后,压平调直所述预埋钢片的伸出端12,该伸出端12在靠近端部30~40mm处开有与第一直角扣件2的上连接部螺栓直径相匹配的固定孔。
所述第一直角扣件2通过上连接部螺栓、两个螺帽及固定孔与预埋钢片伸出端12固定连接,两个螺帽分别位于上连接部活动弧形箍件的两侧;所述第一直角扣件2的下连接部与连接钢管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钢管6与第一直角扣件2的连接端端部顶紧于所述边梁3上,另一端通过第三直角扣件8与外脚手架固定连接;边梁3与第一直角扣件2之间还设置了紧贴于边梁侧面的第二直角扣件7,所述预埋钢片1与连接钢管6之间通过第二直角扣件7的下连接部锁紧固定在一起。
通过上述连墙件进行外脚手架安装时的具体实施方法为:
1:对进场的镀锌钢片在距其中一端端部30mm处钻与第一直角扣件的上连接部螺栓直径相匹配的孔,并根据梁结构图中上部主筋的位置将钢片的另一端加工成带弯勾的连接片备用。
2:现场楼层钢筋模板验收完毕后,将预先加工完成的预埋钢片通过钢丝绑扎在主筋上。
3:在预埋钢片与梁侧模交接位置用20mm宽的海绵条将预埋钢片包裹起来,确保混凝土施工完成,模板拆除后,钢片可以压平调直。
4:将预埋钢片钻孔的端部压入第一直角扣件上连接部螺栓中,并在上连接部螺栓 上增加一个新螺帽,形成双螺帽,拧紧双螺帽,实现预埋钢片与第一直角扣件固定连接。
5:将第一直角扣件的下连接部与连接钢管固定连接,且连接钢管顶紧在混凝土梁上,通过第二直角扣件的下连接部将预埋钢片的伸出端与连接钢管紧固在一起,确保预埋钢片和连接钢管完全贴合在一起,避免在外脚手架受荷载变形时,连接钢管和预埋钢片分开脱落。
6:将连接钢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三直角扣件与外脚手架竖杆固定连接。
7:外脚手架拆除时,先取下连接钢管,再将预埋钢片直接锯断,断口用防锈漆处理,边梁墙面可按照正常外墙做法施工,无渗水隐患,拆除下来的钢片可以焊接后重复使用。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一种简易通用型外脚手架连墙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简易通用型外脚手架连墙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简易通用型外脚手架连墙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简易通用型外脚手架连墙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简易通用型外脚手架连墙件.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易通用型外脚手架连墙件,用于传递所述外脚手架受到的拉力与压力,包括预埋于边梁内的预埋钢片、第一直角扣件和连接钢管,所述预埋钢片包括预埋端和伸出端,所述预埋端设置为与边梁内主筋截面形状相匹配的勾形端,该端勾勒绑扎固定于所述主筋后浇筑于边梁混凝土中,所述伸出端伸出所述边梁,并在靠近端部位置处开有与第一直角扣件的上连接部螺栓直径相匹配的固定孔,所述第一直角扣件通过上连接部螺栓、螺帽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