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形同时进行加饰的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60216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8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80110229.3

申请日:

2008.10.03

公开号:

CN101808794A

公开日:

2010.08.1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9C 45/14申请日:20081003|||公开

IPC分类号:

B29C45/14; B29C33/12; B29L9/00

主分类号:

B29C45/14

申请人: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发明人:

藤村俊次

地址:

日本京都府

优先权:

2007.10.04 JP 2007-261317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代理人:

刘多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将轮转印刷了图案的加饰片夹入模具内,在树脂成形的同时在树脂成形品表面附加图案的在成形的同时进行加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方法中,通过使用具有印刷机圆筒每一周所规定的图案且该图案以一定间隔形成于长度方向的加饰片,将长度超过圆筒一周且不足二周的上述加饰片夹入上述模具内进行树脂成形,从而在长度超过上述圆筒外周的长成形品表面附加图案。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在成形同时进行加饰的方法,是将轮转印刷了图案的加饰片夹入模具内,在树脂成形的同时在树脂成形品表面附加图案的在成形的同时进行加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该方法中,通过使用具有印刷机圆筒每一周所规定的图案且该图案以一定间隔形成于长度方向的加饰片,将长度超过圆筒一周且不足二周的上述加饰片夹入上述模具内进行树脂成形,从而在长度超过上述圆筒外周的长成形品表面附加图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成形同时进行加饰的方法,其中,将在上述加饰片上以一定间隔形成的图案每隔一个地定位于上述模具的腔中心,然后进行树脂成形。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成形同时进行加饰的方法,其中,将上述加饰片送入上述模具内时,通过每隔一个地检测出上述加饰片上按每1个成形品单位形成的移送方向标记来进行上述图案的定位。

说明书


在成形同时进行加饰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在成形同时进行加饰的方法。该方法是针对大型电视机装饰板等长成形品的可在成形同时实施加饰的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加饰成形品表面的方法,已知的有如下方法(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特开平3‑231821号公报):将在基材片上形成有图案等的加饰片夹入模具内后关闭模具,然后向模具的腔内喷射熔融树脂,与此同时使该加饰片的图案粘结于树脂成形品表面,从而在成形同时制造实施了加饰的加饰成形品。

    图6表示用于制造该成形同时加饰成形品的模具的构造。

    在同图中,模具具有可动模50和固定模51,在可动模50上设有用于制造成形品的腔52。

    另外,在固定模51上与上述腔52相对应地形成有核53,还设有用于喷射熔融树脂的喷射用口54。

    加饰片55被组装在可动模50和固定模51之间。该加饰片55通常是由基材片55a、脱模层55b、剥离层55c、加饰层55d以及粘结层55e的层叠体构成,其中基材片55a被组装在腔52一侧。

    关闭可动模50和固定模51,从喷射用口54向紧贴有加饰片55的腔内喷射熔融树脂56,在熔融树脂56固化后打开模具,将基材片55a与脱模层55b同时从成形品上剥离下来,就可得到加饰成形品。

    另外,在连续成形加饰成形品时,在上述模具的例如上方配置有用于将加饰片55送入模具内的移送轮,在模具下方配置有用于缠绕图案被转印后的基材片的缠绕轮。

    然而,在上述的在成形同时进行加饰的方法中,例如,如果形成图案层的凹版印刷机圆筒外周为940mm,那么能够加饰的最大尺寸就是940mm,而对于横幅超过940mm那样的大型电视机装饰板来讲,就不能在成形同时进行加饰了。因此,在上述现有的在成形同时进行加饰的方法中,在可能用于加饰的成形品的尺寸方面具有制约。

    当然,如果增大上述圆筒的直径,即使是针对长成形对象也可适用在成形同时进行加饰。然而,由此而导入新的凹版印刷设备是不现实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在上述现有的在成形同时进行加饰的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而作的发明,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现存设备,即使是对于超过印刷机圆筒外周那样的长加饰对象,也可在成形同时实施加饰的在成形同时进行加饰的方法。

    实现了上述目的的本发明是一种在成形同时进行加饰的方法,该方法是将轮转印刷了图案的加饰片夹入模具内,在树脂成形的同时在树脂成形品表面附加图案的在成形的同时进行加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该方法中,通过使用具有印刷机圆筒每一周所规定的图案且该图案以一定间隔形成于长度方向的加饰片,将长度超过圆筒一周且不足二周的上述加饰片夹入上述模具内进行树脂成形,从而在长度超过上述圆筒外周的长成形品表面附加图案。

    在本发明中,可将在上述加饰片上以一定间隔形成的图案每隔一个地定位于上述模具的腔中心,然后进行树脂成形。

    在本发明中,将上述加饰片送入上述模具内时,可通过每隔一个地检测出上述加饰片上按每1个成形品单位形成的移送方向标记来进行上述图案的定位。

    本发明的在成形同时进行加饰的方法具有如下优点:使用由现存的例如凹版印刷机印刷的加饰片,即使是对于超过该凹版印刷机圆筒外周那样的长加饰对象,也可在成形同时实施加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在成形同时进行加饰的方法中使用的一种加饰片的截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在成形同时进行加饰的方法中使用的另一种加饰片的截面图。

    图3(a)表示成形同时加饰装置构造的侧视图,图3(b)表示其正视图。

    图4是表示加饰片构成的说明图。

    图5是图4所示加饰片的重要部位放大图。

    图6表示现有的成形同时加饰装置构造的侧面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在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对本发明的在成形同时进行加饰的方法中使用的加饰片进行说明。

    1.加饰片

    图1表示加饰片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即插入片1。插入片1主要是在基体片1a上层叠有图案层1b和粘结层1c。在成形树脂上通过粘结层1c粘结图案层1b后,不用剥离基体片1a而将之作为保护层保留下来。

    图2表示加饰片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即转印片2。转印片2主要是在基体片2a上层叠有剥离层2b、图案层2c、粘结层2d。在成形树脂上通过粘结层2d粘结图案层2c后,基体片2a在开模时、或开模后在其与剥离层2b的分界面2e处被剥离除去。

    1‑1.基体片

    上述基体片1a、2a的材质优选使用耐热性优良的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但不局限于此,还可以使用选自聚碳酸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烯烃树脂、聚氨酯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树脂、氯乙烯树脂等的单层薄膜、或者使用由选自上述中的两种以上的树脂构成的层叠薄膜或共聚薄膜。

    可以使用厚度为5~500μm的基体片1a、2a,但从操作性好的方面考虑优选使用25~75μm的基体片,从成形稳定性好的方面考虑优选使用38~50μm的基体片。

    1‑2.剥离层

    上述剥离层2b是在转印图案后通过剥离基体片2a而位于最外侧的层,起到图案保护层的作用。该剥离层2b的材质可列举丙烯酸系树脂、硝化棉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氯化橡胶系树脂、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合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酯系树脂、环氧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烯烃系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树脂等。

    对上述剥离层2b有硬度要求时,可以使用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等的电离放射线固化树脂。另外,电离放射线固化树脂可以使用单一成分,也可以与其他树脂混合使用。另外,剥离层2b的膜厚优选为0.5~50μm。

    1‑3.图案层

    上述图案层1b、2c是用于形成文字、记号、花纹、图布样式等的层,混合树脂粘合剂和颜料(或者染料),或者混合树脂粘合剂和具有隐蔽性的金属颜料及无机颜料等,用已知的凹版印刷就可印刷。

    凹版印刷是在制版的微小凹部内保留墨水,通过压印体的压力使墨水转移到基体片1a或剥离层2b上进行印刷的。使用的墨水主要为溶剂系墨水,该种墨水具有如下优点:即使对剥离层2b那样的濡湿性差的塑料膜也具有优良的附着性。

    而且,由于上述塑料膜的表面不吸收墨水而且极其平滑,所以如果使用与剥离层2b相容性好的墨水进行凹版印刷,就可以作出精细的图案。

    另外,作为在剥离层2b上形成图案层2c的方法,并不局限于上述凹版印刷,例如也可使用胶版印刷。

    图案层1b、2c并不局限于上述的树脂粘合剂和颜料的组合,也可通过真空蒸镀和镀层等方法由例如铝、铬、铜、镍、铟、锡、氧化硅等的金属膜层构成。另外,为获得充分的设计性,图案层1b、2c的膜厚优选设定在0.5μm~50μm的范围内。当由上述金属膜层构成时优选

    1‑4.粘结层

    上述粘结层1c、2d用于将图案层1b、2c粘结于成型品表面。使用与成形树脂材料相容性好的热敏性或者压敏性树脂。

    例如,可以使用丙烯酸系树脂、硝化棉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氯化橡胶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酯系树脂、环氧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烯烃系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树脂等。另外,该粘结层1c、2d的厚度优选为0.5~50μm。

    下面,对本发明的在成形同时进行加饰的方法中使用的成形同时加饰装置的构造进行说明。

    2.成形同时加饰装置

    如图3所示,成形同时加饰装置具备加饰片供给装置10和模具装置20。图3(a)为其侧视图,图3(b)为其正视图。

    加饰片供给装置10用于将加饰片Sa间歇地供给于成形模20a内,其具备加饰片供给部10a和加饰片缠绕部10b。

    加饰片供给部10a将长加饰片Sa缠绕在轮10c上,并通过导引轮10d、10e将加饰片Sa从一端解开。

    由加饰片供给部10a供给的加饰片Sa通过被加饰片缠绕部10b所缠绕而沿箭头A方向下降,在加饰片Sa上断续形成的图案就被导入到成形模20a的腔20b中。

    另外,加饰片缠绕部10b上的10f表示缠绕轮,10g、10h、10i分别表示导引轮。

    图4表示从正面观察的上述加饰片Sa的一部分。多个图案Sc和多个移送方向标记Sd按一定间隔形成于长度方向上,且宽度方向标记Se沿着加饰片Sa的长度方向形成线状。

    上述移送方向标记Sd可被加饰片Sa的移动路径上配设的第1传感器30a(参照图3(a)及图3(b))检测出来。上述宽度方向标记Se可被第2传感器30b及第3传感器30c检测出来。

    具体而言,加饰片Sa沿着箭头A方向移送,当移送方向标记Sd的下端被第1传感器30a检测出时,加饰片Sa的移送速度就被减慢。而当移送方向标记Sd的上端同样被第1传感器30a检测出时,加饰片Sa就被移动(下降)所定距离后停下来。

    另外,通过将第1传感器30a检测出的位置信息传到未图示的移送动作控制部处,由该移送动作控制部控制加饰片供给装置10的各个驱动部,加饰片Sa的移送就得到了控制。

    另外,由第2传感器30b及第3传感器30c检测出宽度方向标记Se,就可调整加饰片Sa宽度方向的偏移。另外,宽度方向的偏移调整是通过沿箭头B方向滑动上侧框架10j及下侧框架10k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二者而进行的。配置两个传感器30b、30c是为了调整加饰片Sa的倾斜度。

    再将上述移动到与腔20b相对的位置处的加饰片Sa由薄膜夹持器20c、20c按压到成形模20a一侧。由此,加饰片Sa上的图案Sc就相对于腔20b被正确定位。

    另外,图中,20d表示与成形模20a相对的位置处配置的可动模。

    3.成形同时加饰品的制备方法

    下面,结合图3~5对成形同时加饰品的制备方法进行说明。

    图5是将图4所示的加饰片Sa进行放大的图,以一定间隔即以印刷距离P=940mm(或者该值以下)形成有图标(存在于圆筒每一周的所规定的图案)Sc。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将图标Sc中作为加饰对象的图标称作Scn,将相对于该图标Scn的移送方向下游侧的图标称作Scn‑1,将移送方向上游侧的图标称作Scn+1。

    上述图标Sc是使用圆筒外周为940mm的凹版印刷机印刷的图标。

    图中,Sg表示相对于长成形品,由在成形同时进行加饰的方法转印图案时的转印范围,其长度超过圆筒一周且不足二周。

    另外,在各个图标Sc之间且在加饰片Sa宽度方向的端部,分别印刷有移送方向标记Sd。在下面的说明中,将移送方向标记Sd中的在图标Scn与图标Scn‑1之间的移送方向标记称为Sdn,将在图标Scn与图标Scn+1之间的移送方向标记称为Sdn+1,将移送方向上图标Scn‑1下游侧的移送方向标记称为Sdn‑1。

    这些移送方向标记Sd由上述第1传感器30a检测出来,其原本是为了将各个图标Scn‑1、Scn、Scn+1分别定位于腔20b处而按每1个成形品单位形成的。

    在现有的在成形同时进行加饰的方法中,如果在成形同时进行加饰的方法中使用的长被转印物的长度T=1000mm,由于每检测到各个移送方向标记Sd,就会以检测到的移送方向标记Sd为基准进行图标Sc的定位,所以即使打算加饰长被转印物,加饰片Sa长度方向的长度会有1000‑940=60mm的不足。因此,对于超过凹版印刷机圆筒外周那样的长被转印物来讲,就不能在成形同时进行加饰。

    于此相对,在本发明的在成形同时进行加饰的方法中,通过用第1传感器30a以每隔一个的方式检测出以等间隔排列于加饰片Sa上的移送方向标记Sd,就可以对长被转印物在成形同时进行加饰。

    具体而言,加饰片Sa按箭头A方向移送,如果将用于定位中央图标Scn的移送方向标记记作Sdn,将用于定位相对于中央图标Scn移送方向下游侧图标Scn‑1的移送方向标记记作Sdn‑1,将用于定位移送方向上游侧图标Scn+1的移送方向标记记作Sdn+1时,在加饰中央图标Scn的情况下,其前后两侧的图标Scn‑1及图标Scn+1就不用于加饰。

    如果用加饰片Sa的移送动作进行说明,即在转印中央图标Scn时,用于其移送方向下游侧图标Scn‑1的移送方向标记Sdn‑1、以及用于移送方向上游侧图标Scn+1的移送方向标记Sdn+1均不被第1传感器30a检测出来。

    具体而言,加饰片Sa被送入模具内后,当第1传感器30a一检测到用于定位中央图标Scn的移送标记Sdn,第1传感器30a就启动计时器。在该计时器的计时期间,改变移送动作的设定以使得移送方向上游侧的下一个移送方向标记Sdn+1不被检测出来。

    上述计时器的计时时间设定为如下时间:第1传感器30a不检测一个移送方向标记Sd而使其能够通过的时间。因此,相对于用于定位中央图标Scn的移送方向标记Sdn,移送方向下游侧的移送方向标记Sdn‑1也同样不被检测出。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虽然在移送方向标记Sdn的基础上对定位中央图标Scn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也可在移送方向标记Sdn+1的基础上定位中央图标Scn。

    如前所述,通过改变加饰片Sa的移送动作设定,即使是对于超过凹版印刷机圆筒外周的长被转印物,也可以利用现存的成形同时转印装置实施加饰。由此可见,例如对长度为1000mm的长被转印物也可转印。

    另外,只要上述移送方向标记Sd不在转印范围Sg内,则不局限于在加饰片Sa宽度方向的端部,例如也可形成于加饰片Sa的宽度方向的中央。

    例如发纹花纹Sf以均一状态沿片的长度方向形成于图标Sc周围时,使用现有的加饰方法,则在转印范围内,片移送方向两端处的发纹花纹Sf就会不足。但根据本发明的加饰方法,对于该不足部分,将与中央图标Scn相邻的移送方向下游侧图标Scn‑1以及移送方向上游侧图标Scn+1上分别形成的发纹花纹Sf中的一部分加入到中央图标Scn发纹花纹的不足部分中去,由此可对长被转印物转印连续花纹。

    图标Sc周围的花纹并不局限于上述发纹花纹Sf,只要是在加饰片Sa长度方向上的反复连续的花纹就可以,例如可为波状花纹、格子状花纹、几何学花纹等。

    另外,本发明虽然参照附图对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充分描述,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也可以在作各种变形和修改后进行实施。这样的变形和修改只要没有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的范围,都应该解释为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在成形同时进行加饰的方法适用于有必要实施加饰的长成形对象,例如,用于形成大型电视机框架的面板。

    

在成形同时进行加饰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在成形同时进行加饰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在成形同时进行加饰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成形同时进行加饰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成形同时进行加饰的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将轮转印刷了图案的加饰片夹入模具内,在树脂成形的同时在树脂成形品表面附加图案的在成形的同时进行加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方法中,通过使用具有印刷机圆筒每一周所规定的图案且该图案以一定间隔形成于长度方向的加饰片,将长度超过圆筒一周且不足二周的上述加饰片夹入上述模具内进行树脂成形,从而在长度超过上述圆筒外周的长成形品表面附加图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塑料的加工;一般处于塑性状态物质的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