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形成人造雪景的室内装饰装置.pdf

上传人:柴****2 文档编号:1457591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9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8106097.8

申请日:

1998.03.10

公开号:

CN1206660A

公开日:

1999.02.0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申请的视为撤回公告日:1999.2.3|||公开

IPC分类号:

B44C1/00

主分类号:

B44C1/00

申请人:

元种承;

发明人:

元种承

地址:

韩国汉城

优先权:

1997.07.29 KR 35965/97

专利代理机构: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马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于形成人造雪景的室内装饰装置,包括:除了顶部规定部分和底部规定部分以外的其它部分全部敞开的主体件;设置于主体件的顶部,形成冰粉,并将其供向主体件内的至少一个雪冰器;通过低温使在雪冰器中作为冷却源使用后回收的制冷剂凝结,并将其再次供给雪冰器的冷却器;设置于主体件的底部,用于接纳、积存冰粉的融化水,并将其再次作为使用水供向雪冰器的水循环机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形成人造雪景的室内装饰装置,包括: 主体件,该主体件的背面依靠室内墙体而固定,该主体件中的除了顶部 规定部分和底部规定部分以外的其它表面全部打开; 至少一个雪冰器,该雪冰器设置于上述主体件的顶部部分处,形成冰 粉,并将其供向上述主体件内部; 冷却器,该冷却器通过低温使在上述雪冰器中作为冷却源使用后回收的 制冷剂凝结,并再次供给雪冰器; 水循环机构,该水循环机构设置于上述主体件的底部部分内部,用于接 纳积存冰粉的融化水,将所积存的水作为使用水再次供给雪冰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形成人造雪景的室内装饰装置,其特征在 于,上述主体件的全部打开的面由透明的板状部件覆盖。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形成人造雪景的室内装饰装置,其特 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顶部吹风机构,该吹风机构设置于上述主体 件的内部,为了让由雪冰器形成的、下落到主体件底部的冰粉在主体件内部 均匀地分布并下落,而使上述主体件内部的空气产生循环。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形成人造雪景的室内装饰装置,其特 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空调机构,该空调机构包括设置于下述开口处的底部 吹风机构,该开口形成于靠近上述水循环机构的主体件的规定位置,该空调 机构通过将室内空气送入主体件内部,使该室内空气与接纳于水循环机构中 的水进行热交换,从而形成冷却空气,通过形成于上述主体件的底部的规定 位置处的排气口,将冷却空气送入室内。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形成人造雪景的室内装饰装置,其特征在 于,上述水循环机构包括: 集水机构,该集水机构接纳、积存在上述主体件内因融化而流下的水; 给水泵,该给水泵设置于上述主体件的底部的内部,通过连接管与上述 集水机构连接,对接纳于集水机构内的水加压; 水供给管,该水供给管将通过给水泵加压的水供向上述雪冰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形成人造雪景的室内装饰装置,其特征在 于,上述水循环机构还包括设置于上述连接管的管路上的过滤器,以便将包 含于接纳于集水机构内的水中的不纯物去除。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形成人造雪景的室内装饰装置,其特征在 于,上述水循环机构中的集水机构包括: 多个热传递脚,这些热传递脚沿空气流动方向设置,以便将通过空调机 构送入的空气的热量传递到接纳于上述集水机构内的冷水中; 排水机构,该排水机构形成于底部面上,以便将所接纳的水向室内排 出。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形成人造雪景的室内装饰装置,其特征在 于,该装置还包括: 分隔板,该分隔板具有多个连通孔,该分隔板用于将主体件中的顶部部 分与底部部分隔开; 造形装饰部件,该造形装饰部件支承设置于上述分隔板上,以便用通过 雪冰器形成的冰粉呈现出人造雪景。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用于形成人造雪景的室内装饰装置,其特 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照明机构,该照明机构设置于上述主体件的 顶部内,用于照亮上述主体件的内部。
10: 一种用于形成人造雪景的室内装饰装置,包括: 主体部,该主体部由按照可看到其内部的方式构成的管状的主体顶部, 以及用于在其顶面支承固定上述主体顶部的底部的主体底部构成; 多个雪冰器,该雪冰器设置于上述主体顶部的顶层规定位置处,形成冰 粉,并将其供向上述主体顶部的内部; 冷却器,该冷却器设置于上述主体底部的内部空间内,通过低温使在雪 冰器中作为冷却源使用后回收的制冷剂凝结,并再次供给雪冰器; 水循环机构,该水循环机构设置于上述主体底部的内部空间内,用于接 纳、积存冰粉的融化水,将所积存的水作为使用水再次供给雪冰器。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形成人造雪景的室内装饰装置,其特征 在于,上述主体顶部是通过将多个透明的板状部件连接而成的,呈棺状。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形成人造雪景的室内装饰装置,其特征 在于,上述主体顶部由一个透明的筒形部件构成。
13: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形成人造雪景的室内装饰装置,其特征 在于,该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顶部吹风机构,该吹风机构使主体顶部的空气 循环,以便将在雪冰器形成的、下落到上述主体顶部的底部的冰粉均匀地分 布于主体内部的整个空间内。
14: 根据权利要求10~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形成人造雪景的室 内装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 多个开口,该开口按规定间隔形成于上述主体底部的侧壁外缘处; 空调机构,该空调机构包括底部吹风机构,该吹风机构分别设置于上述 开口处,通过该开口将主体底部内的冷空气送向室内。
15: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形成人造雪景的室内装饰装置,其特征 在于,上述水循环机构包括: 集水机构,该集水机构通过形成于主体底部顶面处的多个连通孔,接 纳、积存在上述主体顶部内因融化而流下的水; 给水泵,该给水泵设置于主体底部的内部,通过连接管与集水机构连 接,对接纳于上述集水机构内的水加压; 水供给管,该供给管将通过给水泵加压的水供向雪冰器。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形成人造雪景的室内装饰装置,其特征 在于,上述水循环机构还包括设置于上述连接管的管路上的过滤器,以便将 接纳于上述集水机构内的水中所含的不纯物去除。
17: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形成人造雪景的室内装饰装置,其特征 在于,上述水循环机构中的集水机构包括: 多个热传递脚,这些热传递脚沿空气流动方向设置,以便将通过空调机 构送入的空气的热量传递到接纳上述集水机构内的冷水中; 排水机构,该排水机构设在底面上,以便将接纳于内部的水向室内排 出。
18: 根据权利要求10~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形成人造雪景的室 内装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造形装饰部件,该造形装饰部件以 可拆卸的方式支承设置于主体底部的顶面上,以便与雪冰器提供的冰粉一起 呈现出微缩的人造雪景。
19: 根据权利要求10~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形成人造雪景的室 内装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多个照明机构,这些照明机构设置 于主体顶部的顶层,用于照亮上述主体顶部的内部。

说明书


用于形成人造雪景的 室内装饰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形成人造雪景的室内装饰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提供在四季中的任何时候于室内观赏雪景的视觉性效果且可提供调节室内空气的辅助功能性效果的用于形成人造雪景的室内装饰装置。

    一般来说,在不下雪的季节或地区,雪景是供观赏不到该雪景的人享用的,如果一度曾体验过,便希望经常地记住该体验的感觉,并想要再次体验该感觉。经验表明,在酷暑的夏季,覆盖有雪的山脉等的雪景会减轻因酷暑造成的压力。

    为了应付上述需求,一般通过在室内提供并观赏绘制有上述冬季雪景的绘画或以动态方式呈现有雪景的画像媒体的方式来间接地体验这种感觉。

    但是,上述视觉性体验对于观赏者来说,仅仅会对心情的转换或对室内空间地视觉性装饰面带来影响,而不能带来实际通过肌肤直接感觉的效果,也不能寄希望于室内环境条件的改善。

    如果不论在什么季节和什么地方,都能在室内形成冬季雪景的话,则可解除因上述酷暑所造成的压力。如果通过展现于室内的雪景,使观赏人造雪(冰粉)的人能够直接地感觉到其真实感的话,则心情更加舒畅。因此,人们考虑了室内装饰的各种方案,以期在室内直接实现只有在冬季才会出现的上述雪景,增加室内空间的视觉性装饰效果。此外,人们还研究了下述方案,该方案不仅可有助于在室内空间进行视觉性观赏,而且还可营造舒适的室内环境条件。

    因此,作为曾发明了已提交专利申请且正在审理之中的、如国内专利申请JP97-14565号中所记载的雪冰装置的本申请人,研究开发了考虑到室内空间的室内装饰因素和改善室内环境条件因素的用于形成人造雪景的室内装饰装置。并且,为了提供用于实现室内空间雪景的人造雪(冰粉),加之上述雪冰装置能够适用于本发明,特将该雪冰装置作为本发明的参考在本说明书中直接引用,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该雪冰装置。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已有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形成人造雪景的室内装饰装置,该室内装饰装置可不受季节和地区的限制,在室内制造人造雪(冰粉),以人造方式形成雪景,提高室内空间的视觉性装饰效果,有助于调节室内空气,由此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实现人造雪景的室内装饰装置,包括:

    主体件,该主体件的背面依靠室内墙体而固定,除了顶部规定部分和底部规定部分以外,该主体件的其它部分的表面全部敞开;

    至少一个雪冰器,该雪冰器设置于上述主体件的顶部部分处,形成冰粉,然后将其供给上述主体件内部;

    冷却器,该冷却器通过低温将在上述雪冰器中作为冷却源使用后回收的制冷剂凝结,并再次供给雪冰器;

    水循环机构,该水循环机构设置于上述主体件的底部部分内部,用于接纳冰粉的融化水,将所积存的水作为使用水再次供给雪冰器。

    另外,为了能够利用移动方式或从任何方向观赏按照本发明形成的人造雪景,本发明还提供另外一种用于形成人造雪景的室内装饰装置,包括:

    主体部,该主体部由其大部分的外部表面按照可看到其内部的方式构成的管状主体顶部,以及用于在其顶面上支承固定上述主体顶部的底部的主体底部构成;

    多个雪冰器,该雪冰器设置于上述主体顶部的顶层规定位置处,形成冰粉后将其供给上述主体顶部的内部;

    冷却器,该冷却器设置于上述主体底部的内部空间内,通过低温将在雪冰器中作为冷却源使用后又回收的制冷剂凝结,并再次供给雪冰器;

    水循环机构,该水循环机构设置于上述主体底部的内部空间内,用于接纳冰粉的融化水,将所积存的水作为使用水再次供给雪冰器。

    附图的简要说明如下:

    图1为简要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用于形成人造雪景的室内装饰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的轴测图;

    图2为适用于本发明涉及用于形成人造雪景的室内装饰装置中的雪冰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简图;

    图3为简要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用于形成人造雪景的室内装饰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的轴测图。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为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用于形成人造雪景的室内装饰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的简图。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的室内装饰装置主要为按照其背面贴靠于室内墙壁上的方式设置的固定式室内装饰装置,包括:

    主体1,该主体件1呈箱型,规定部分全部敝开并由透明的板状部件15形成。在该主体件1的顶部具有接纳空间11,该接纳空间11用于接纳后面将要描述的(未说明)雪冰器和照明机构,在主体件1的底部形成有积存流动的水的槽12;

    雪冰器2,该雪冰器2(以从外部不能看到的方式)设置于上述主体件1的顶部接纳空间11的内部,对所供给的水进行急速冷却,形成冰粉,然后供向主体件底部;

    冷却器3,该冷却器3通过低温将在上述雪冰器中作为冷却源使用后返回的制冷剂凝结液化,并再次将凝结制冷剂提供给上述雪冰器2;

    供水泵4,该供水泵4供给上述雪冰器2制造冰粉用的水;

    多个顶部吹风机5,该多个顶部吹风机5按照低于上述雪冰器2的安装高度的高度设置于主体件的两个侧面的规定位置上,以便按照冰粉从上述雪冰器2均匀地分布于主体件内部且下落的方式将空气吹入;

    造形装饰部件6,该造形装饰部件6设置于上述主体件1的内部,呈微缩的山水形状,以便提高积存有由上述雪冰器2供给的冰粉的人造雪景的视觉性效果;

    底部吹风机7,该底部吹风机7设置于上述主体件的底部,该底部吹风机7按照上述主体件1内部和室内空间之间保持通风的方式对室内空气进行吹送,以便从积存于上述造形装饰部件6上的冰粉以及该冰粉融化后流动的水中获取冷气从而对室内空间进行冷却;

    照明机构8,该照明机构8设置于上述主体件1的顶部接纳空间11的内部,以便通过照亮主体件1的内部方式,提高纷纷落下的冰粉的视觉性效果。

    上述主体件1的背面依靠于室内墙壁而固定,具有一个或多个雪冰器2(在本实施例中为一个)和多个照明机构8的接纳空间11在主体件的顶部,由两个侧面与整个上部的部分表面构成。此外,在主体件1的底部,设置有用水收集用槽12,该槽12用于回收由上述雪冰器2供给的、积存于造形装饰部件6上的人造雪(冰粉)融化而流下的水,并再次用作形成雪冰用的水。再有,在主体件1的两个侧面的内侧,在上述雪冰器2的设置位置下面的高度处分别设置有用于设置多个顶部吹风机5(在本实施例中为两个)的安装部13,在一个侧面的底部规定位置上形成有用于设置底部吹风机7的吸气口14。另外,虽然上述主体件1可以按照除顶部的接纳空间11和底部的槽12之外的大部分表面敞开的方式形成,但是在上述主体件内部暴露于室内空气中的情况下,由于设置于主体件1的接纳空间11内的雪冰器2受温度较高的室内空气的影响,会使急速冷却效率降低,又由于在主体件1内部不能长期维持积存于造形装饰部件6上的人造雪(冰粉),会对所希望的人造雪景的视觉性效果造成不良影响,故最好用可看到其内部的、透明的整体为板状的构件15将主体件1中敞开的整个表面覆盖住,使室内空气与主体件内部隔开。

    另外,还可在与上述吸气口14相对的主体件侧面的规定位置处形成排气口16。

    在这里,上述吸气口14和排气口16的定位会对本发明的效率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即,由于底部吹风机7的作用,通过吸气口14送入主体件内部之后从排气口16排出的空气会对在主体件内部从雪冰器2处因自重而下落的雪(冰粉)造成影响。由于人造雪在主体件内部以偏向一侧的方式积存,故不能在主体件内部在造形装饰部件6上形成所需的人造雪景。此外,由于处于较高温度的流入空气会对在主体件内部下落的人造雪(冰粉)预热,这样会产生不能长期维持在造形装饰部件上所形成的雪景的问题。因此,最好在主体件1内部,在造形装饰部件6和槽12之间设置将该造形装饰部件6与槽12隔开的分隔板17,从而将下落积存人造雪(冰粉)的顶部空间与积存因融化而流下的水的底部空间分开。在这里,上述吸气口14和排气口16设置于主体件1内部的底部空间内部,但是最好将它们分别在上述槽12稍靠上方的位置上靠近该槽12设置。还有,在上述分隔板17上形成有多个排水口18,以使积存于造形装饰部件6上的雪(冰粉)融化后流入槽12中。因此,通过吸气口14而引入的空气会仅仅沿由上述分隔板17和槽12所构成的流动通路前进并从排气口16排出,这样可防止流动空气对在主体件1的顶部下落于造形装饰部件6上的人造雪(冰粉)造成的不良的影响。

    如图2所示,上述雪冰器2包括:冷却滚筒21,该冷却滚筒呈筒状,其一端的中心部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固定轴上,该固定轴通过制冷剂用旋转接头固定于上述主体件上,上述冷却滚筒的另一端中心部与上述固定轴处于同一轴线上,并与旋转轴连接成一体,从而可以旋转的方式支承于该主体件上,在冷却滚筒的外部表面上形成有冰层;冷却机构(图中未示出),该冷却机构设置于上述冷却滚筒21的内部,通过制冷剂循环均匀地对该滚筒内部进行冷却;低速驱动马达25,该低速驱动马达用于向上述冷却鼓21提供旋转力;主动滑轮26,该主动滑轮固定于上述马达轴上;从动滑轮24,该从动滑轮与固定于上述冷却滚筒的一端处的旋转轴连接;同步皮带27,该同步皮带将上述主动滑轮26的旋转传递给从动滑轮24;水供给管28,该水供给管28用于将通过给水泵4加压的水供给冷却滚筒21的外缘面;喷嘴29,该喷嘴可以调节喷射角度的方式设置于上述供给管28的末端,均匀地朝向冷却滚筒21的外面喷射经加压的水;调节阀30,该调节阀设置于水供给管28的管路上,以便对通过喷嘴喷射出的水喷射量进行调节;刮削刃片20,该刮削刃片的一端与上述冷却滚筒21的水平中心线上的外缘面相接触,以便将结于冷却滚筒21的外缘面上的冰层刮削掉,另外该刮削刃片20按照其设置角度可在从上述冷却滚筒21的水平中心线到与外缘面相接触的垂直线(切线)之间的范围内进行调节的方式设置。

    虽然上述雪冰器2可直接采用本申请人已提交的、在申请号为JP97-14565号的专利申请说明书中所描述的雪冰装置,但不必限于该结构,只要能够以人造方式形成并提供冰粉的任何雪冰器,本发明均可采用。

    上述冷却器3由热交换部31和压缩器32构成,通过制冷剂供给管33将凝结液化的低温制冷剂送向上述雪冰器2的冷却滚筒21的内部,使冷却滚筒21急速冷却,并通过制冷剂回收管34将制冷剂回收,并再次凝结。

    上述冷却器3还可设置于本发明的室内装置的内部,但是考虑到整个装置的冷却效率,最好上述热交换部31设置于室外。由于由上述热交换部31和压缩器32构成的冷却器3为公知的形式,本发明可直接使用,故这里省略对其的描述。

    上述给水泵4靠近主体件1的底侧的槽12设置,对积存于上述槽12内的水加压,通过上述水供给管28向设置于主体件1的接纳空间11内部的雪冰器2供水。由于积存于槽12内的水中加杂有悬浮于主体件内部空间中的灰尘等的不纯物,以及通过底部吹风机7流入槽12内的流入空气中所包含的灰尘等不纯物,所以最好不直接将上述水再次作为形成雪冰用的水使用。因此,在与供水泵4和槽12相连接的连接管35的管路上设置有可去除水内所包含的不纯物的过滤器36。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将回收于槽12中的水作为雪冰器2的用水规定了重复使用的次数,但是由于从卫生的角度考虑,必须进行水的交换,为此在上述槽12的底面设置有排水管(图中未示出),该排水管用于向外部排放所积存的水(作为形成雪冰用的水使用次数超过规定次数的积存水)。因此,每隔一定的周期,积存于槽12内的水便通过上述排水管排出,对槽12的内部进行清扫后,再向槽12供给干净的水,由此可形成洁白、卫生的人造雪(冰粉)。

    上述顶部吹风机5分别定位于设置于主体件1内部的安装部13处。上述吹风机5使主体件1内部的空气产生循环,使从雪冰器2处下落的人造雪(冰粉)纷纷飘下,从而使人造雪的移动距离加长。这样,即可以通过降低下落速度从视觉上提高下落的人造雪的降雪效果,又可使人造雪均匀地撒落在主体件1内的造形装饰部件6上,有助于形成具有良好观赏性的雪景。

    上述造形装饰部件6为世界上的名山、峡谷等的微缩模型,在主体件1的内部,该部件6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分隔板17的顶面上,由于雪冰器2所提供的雪(冰粉)积存于上述造形装饰部件6上,这样便可形成人造雪景。

    上述底部吹风机7设置于形成主体件1的底部侧面上的吸气口14处,将室内空气强制地吸入到在分隔板17和槽12之间所形成的主体件1中的底部空间(流入的室内空气流动通路),并通过形成于相对侧面上的排气口16,再次将该空气向室内排出。此时,最好底部吹风机7提供下述的流动速度,该流动速度可使流入主体件内部的空气与积存于槽12内的冷水进行充分的热交换,然后再通过排气口排出。另外,由于通过底部吹风机7流入主体件1内部的室内空气包含有灰尘等异物,最好在底部吹风机7的顶侧设置空气过滤器(图中未示出),以便预先防止异物流入。还有,为了使流入空气与积存于槽12内的冷水进行充分的热交换,最好在下述状态下沿空气流动方向垂直地设置由长条形薄板件形成的热传递脚(图中未示出),该状态指在分隔板17的底面或槽12的内部,该脚的局部浸泡于积存于槽12内的水中。因此,通过底部吹风机7而流入主体件1的底部空间内的室内空气在流过分隔板17和槽12之间的流动通路时,其热量通过上述热传递脚传递给积存于槽12内的水,由此变为温度下降的冷却空气,该冷却空气通过上述排气口16向室内排出,从而使室内温度降低。

    下面对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施例的作用进行具体描述。

    当通过遥控操作或手动操作使室内装饰装置动作时,控制部(图中未示出)使冷却器3动作,低温凝结制冷剂通过制冷剂供给管33,送向定位于主体件1的接纳空间11内部的雪冰器2中的冷却滚筒21内,使冷却滚筒21的温度降低到冰点以下,在冷却滚筒21上作为冷却源而使用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回收管34,再次回收于冷却器中,反复进行上述制冷剂循环过程。此外,控制部通过向驱动马达25发出控制信号,使马达25驱动,由此通过由主动滑轮26、同步皮带27以及从动滑轮24构成的电动装置,使冷却滚筒21旋转。当所供给的低温制冷剂对冷却滚筒21进行充分冷却时,控制部向供水泵4发出的控制信号,使该泵4驱动,对接纳于槽12内部的水加压,通过水供给管28向雪冰器2提供水。在供水泵4施加压力的状态下,在该供给管28内部流动的水通过设置于水供给管28的管路上的调节阀30调节到适合的压力,经过压力调节的水通过设置于供给管28末端的喷嘴29喷射出。上述喷射出的水附着于冷却到冰点以下温度的冷却滚筒21的表面上,并急速结成冰,在冷却滚筒21旋转期间,在冷却滚筒21的外缘面上形成具有规定厚度的冰层。通过以其一端与滚筒21相接触的方式设置的刮削刃片20将与上述冷却滚筒21同时旋转的冰层刮削掉,便形成人造雪(冰粉),并供给主体件1的内部空间。在雪冰器2开始供给人造雪时,控制部向照明机构8发出控制信号,设置于主体件1的接纳空间11中的多个照明机构8打开,从而将主体件1的内部空间照亮。另外,为了将供向主体件1内部且在该内部下落的人造雪均匀地撒落在主体件1的整个内部空间,控制部向设置于主体件1顶部处的一个或多个顶部吹风机5发出控制信号,使该吹风机5驱动,由此在主体件内部空间中产生空气循环。这样,下落的人造雪便在主体件1的内部空间纷纷扬扬,在以飘洒的方式均匀地分布于整个空气的同时,下落。下落的人造雪的晶粒被上述照明机构8照亮,满天飞舞,实际上便提供了一种如同下雪一般的视觉性效果。由于在主体件1内部降落的人造雪(冰粉)下降并积存于设置于其内部的造形装饰部件6的顶部,实质上便可在主体件1的内部空间内形成了仅仅在冬季出现的山水等那样的景色的微缩雪景。

    在造形装饰部件6上积存的人造雪经过一定时间后会融化而流动,该融化而流动的水通过排水口18下落到位于分隔板17底部的槽12内部,该排水口18形成于在主体件1的内部空间内支承造形装饰部件6的分隔板17上。

    流入并积存于上述槽12内的水一边通过设置于槽12和供水泵4之间的过滤器36,一边将该水中所含有的不纯物去除,然后,该水通过供水泵4再次供给雪冰器2。

    接着,当选择室温冷却模式以便向室内空间吹送冷却空气时,控制部通过向设置在主体件1的底部空间侧面上的吸气口14处的底部吹风机7发出控制信号,驱动该吹风机7,从而将室内空气吸入主体件1的底部空间。被送入的空气通过与接纳于槽12内部的冷水进行热交换,从而使该空气冷却,经冷却的空气通过形成于与上述吸气口14相对的主体件侧面上的排气口16,向室内空间排出。

    因此,在本发明涉及的室内装饰装置周围欣赏由上述结构形成的人造雪景的观赏者能够体验到直接观赏在主体件1的内部空间下落的人造雪积存于由微缩的山水等景物所表现出来的造形装饰部件6上的视觉性效果,以及通过肌肤直接感受到通过排气口16吹送的冷却空气的效果,这样就可以产生一种本人完全置身于仅仅在下雪的冬季才会出现的雪景中的感觉。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涉及的室内装饰装置进行具体描述。

    图3为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涉及的用于形成人造雪景的室内装饰装置结构的简图。本实施例与上述墙体固定式室内装饰装置的实施例不同,是移动式室内装饰装置,或是位于室内的正中间处,可从所有方向观赏所形成的人造雪景的独立式室内装饰装置。本实施例采用管状的主体件以代替作为上述实施例中的主体件的墙体固定式主体件,除了在主体件内部容纳全部结构这一点以外,本实施例的结构的其它方面与上述实施例类似。因此,本实施例的描述主要针对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点进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用于形成人造雪景的室内装饰装置包括:主体部10,该主体部10由支柱管100和基座110构成,该支柱管100使用能看到内部的透明材料制成具有圆形或多边形截面的管状形,该支柱管100具有在顶端规定位置设置有后面将要描述的雪冰器102(未说明)和照明机构108的接纳空间111,在支柱管100的内部接纳有后面将要描述的造形装饰部件(来说明),上述基座110支承上述支柱管100的底部,该基座110内部设置有冷却器103、吸收泵104和槽112等,该冷却器103由热交换部131和压缩器132构成;多个雪冰器102,该多个雪冰器102设置于上述支柱管100的接纳空间111内,通过对由槽112供给的水进行急速冷却,形成人造雪(冰粉),将该人造雪送向支柱管100的内部;冷却器103,该冷却器103位于上述基座110内部空间的规定位置处,通过低温在上述雪冰器102中作为冷却源使用的制冷剂进行凝结液化后供给雪冰器102,然后再从雪冰器处回收该制冷剂,并再次对其进行凝结液化;给水泵104,该给水泵104设置于上述基座110的内部空间,用于从上述槽112向上述雪冰器102供给水,该水用于通过雪冰器102形成冰粉;多个顶部吹风机105,该顶部吹风机按照低于雪冰器102的安装高度的高度安装于上述支柱管100的顶部,以便按照下述方式吹入空气,并在支柱管100内部产生空气循环,该方式为,由雪冰器102供给的冰粉均匀地分布于主体件内部,同时在该主体件内部下落;作为微缩模型的造形装饰部件106,该部件设置于上述支柱管(冰粉)100的内部,以便提高积存有由雪冰器102供给的人造雪的雪景的视觉效果;底部吹风机107,设置于上述基座110内部空间的规定位置上,以便从积存于上述造形装饰部件106上的冰粉以及由冰粉融化后流动的水中获取较冷的冷气,该底部吹风器吹送室内空气使基座110内的槽112内部与室内空间保持通风状态;照明机构108,设置于上述支柱管100顶部的接纳空间111内,以便通过对支柱管100的内部进行照明,来提高下落的冰粉的视觉性效果。

    上述主体部10由支柱管100和基座110构成,该支柱管100呈具有多边形截面的管状,上述基座110支承支柱管100的底部,具有接纳冷却器103、供水泵104和槽112的内部空间,上述冷却器103由热交换部131和压缩器132构成。

    上述支柱管100可以将多个透明的板状部件115连接,制成具有多边形(在本实施例中为六边形)截面的管状形,也可以采用一个透明的筒状部件。支柱管100的大部分壁体亦可打开。将雪冰器102设置于支柱管100的顶部接纳空间111中的雪冰器安装部121设置于支柱管100顶层的每个边缘部(多边形的每个角部),此外在顶层设置有横切支柱管100的中心轴线的横向部件122,在横向部件122上还设有一个雪冰器安装部121,以便向支柱管100的中心部提供人造雪(冰粉),在每个雪冰器安装部121处分别安装有雪冰器102(在本实施例中,以每个角部安装一个的方式共计安装有六个雪冰器,在中心部安装有一个雪冰器)。上述支柱管100的底部与基座110的顶部连接固定,在基座110的上面形成有多个具有规定尺寸的连通孔118,该孔使支柱管100的内部空间与基座110的内部空间保持连通。基座110的内部空间分为顶部空间和底部空间,上述槽112位于顶部空间,冷却器103和供水泵104位于底部空间。在与顶部空间相对应的基座110的侧壁外缘上按一定间隔形成有数个具有规定尺寸的排气口116,该排气口116安装有底部吹风机107,此时,上述排气口116的形成位置高于接纳于槽112内的水位。上述槽112具有在储存供给雪冰器2用的水的同时通过连通孔118收集人造雪(冰粉)融化而流下的水的功能。

    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所述雪冰器102可直接采用本申请人提出的、申请号为JP97-14565号专利申请说明书中所描述的雪冰装置,但是上述雪冰器102不局限于此形式,只要是通过人造方式形成雪(冰粉)的机构,无论什么形式,本发明均可采用。另外,参照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对本实施例的雪冰器进行描述。

    上述供水泵104位于基座110的底部空间内,对接纳于槽112内部的水进行加压,通过上述水供给管128向设置于支柱管100的接纳空间111内部的多个雪冰器102分别提供水。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为了将包含于槽112内部的不纯物去除掉,最好在给水泵104和槽112之间的连接管135的管路上设置过滤器136。另外,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最好在槽112的底面规定位置上设置排水管(图中未示出),该排水管用于将使用超过规定次数的形成雪冰用的积存的水排到外部。因此,通过上述排水管,每次按一定周期将接纳积存于槽112内部的水排出,对槽112内部进行清扫之后再次供给干净的水,这样便可提供洁白的、卫生的人造雪(冰粉)。

    上述顶部吹风机105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它们位于支柱管100的雪冰器的接纳空间111内的、低于雪冰器102的高度的位置,与上述实施例相同,该吹风器按照飘散落下的方式吹送在雪冰器102形成的、在支柱管100内部下落的人造雪(冰粉),由此可增加人造雪的移动距离,减少人造雪的下降速度,并可提高下落的人造雪的视觉性效果。

    上述底部吹风机107设置于形成于主体部10的基座110的外缘的各排气口116处,通过形成于基座110顶面上的连通孔118将支柱管100内部的空气送入基座110的顶部空间。之后,所送入的空气与接纳于槽112内的冷水发生热交换,从而使其冷却,该空气通过排气口116向室内排出。底部吹风机107最好选用具有能够提供下述流动速度的容量的吹风机,即通过形成于基座110顶面上的连通孔118而被送入基座110内的空气,可与接纳于槽112内的冷水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通过基座110的顶面的连通孔118而被送入基座110的顶部空间内的空气顺利地流动,最好在支柱管100的顶部规定位置上形成用于引入室内空气的、具有规定尺寸的吸气口114,此外为了防止由于底部吹风机107的动作而被送入主体部10的支柱管100内的室内空气中的灰尘等异物的入侵,最好在吸入口114上中设置空气过滤器(图中未示出)。因此,借助底部吹风机107,室内空气便通过支柱管100的吸气口114被吸入到内部,再通过基座110顶面的连通孔118被送入基座110的顶部空间,并在该处通过与接纳于槽112内的冷水进行热交换而成为冷却空气,通过形成于基座110的侧壁外缘处的排气口116便可将上述冷却空气吹入室内空间。

    按照上述方式,由于冷却空气通过排气口116,朝正在主体部10的外缘处观赏在支柱管100内形成的、覆盖有人造雪的造形装饰部件106上的雪景的人排放,上述观赏者便可在直接看到以人造方式形成的雪景的同时,通过肌肤直接感受从排气口排放出的冷却空气,这样可更加真实地感受按照本发明形成的雪景。

    下面对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施例涉及的室内装饰装置的作用进行具体描述。

    本实施例涉及的室内装饰装置可从该装置周围的任何方向观赏通过人造方式形成的雪景,还可从任何方向感受到该装置吹送的冷却空气,除此之外,本实施例结构的其它方面与上述实施例类似,由此除了与上述有关的作用以外,本实施例的其他作用与上述实施例类似。因此下面主要针对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本实施例的作用进行描述。

    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当通过遥控操作或手动操作使室内装饰装置动作时,控制部(图中未示出)使设置于主体部的基座110的底部空间内部的冷却器103动作,通过制冷剂供给管133,将低温凝结制冷剂分别送向位于接纳空间111中的多个雪冰器102中的冷却滚筒21内,以低于冰点的温度对冷却滚筒21进行冷却。作为冷却滚筒21的冷却源而使用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回收管134,再次回收于冷却器103中。此外,控制部通过向冷却驱动马达25发出控制信号,驱动马达25,从而使冷却滚筒21产生旋转,所供给的制冷剂对冷却滚筒21进行充分的冷却,之后控制部向设置于基座110的底部空间内部的给水泵104发出控制信号,对接纳于基座110的顶部空间内部的槽112内的水加压,通过水供给管128向各个雪冰器102供水,通过设置于水供给管28的管路上的调节阀30调节到合适压力的水通过设置于供给管28的末端的喷嘴29,向冷却滚筒21的表面喷射,并急速结成冰,这样在冷却滚筒21的外缘面上便形成具有规定厚度的冰层。以其一端与滚筒21相接触的方式设置的刮削刃片20将与上述冷却滚筒21一起旋转的冰层刮削掉,形成人造雪(冰粉),并供给支柱管100的内部空间。这时,控制部发出控制信号,将设置于支柱管100的接纳空间111内的多个照明机构108打开,从而将支柱管100的内部空间照亮。另外,为了使供向支柱管100内部并在该内部落下的人造雪均匀地分布于支柱管的整个内部空间,控制部通过向设置于接纳空间11的顶部的一个或多个顶部吹风机105发出控制信号,使该吹风机105驱动,这样便在支柱管100的内部空间中产生空气循环,下落的人造雪(冰粉)下落并积存于设置于其内部的造形装饰部件106的顶部,从而形成微缩的雪景。

    积存于造形装饰部件106上的人造雪经过一定时间后会融化而流动,该流动的水通过形成于基座110的顶面处的多个连通孔118,送入基座110的顶部空间内部,从而下流到位于其内部的槽112内部。流入并接纳于上述槽112内部的水在通过设置于槽112和给水泵104之间的过滤器136的同时,将其内部所包含的不纯物去除,之后通过给水泵104再次供向雪冰器102。

    接着,当选择室温冷却模式以便将冷却空气吹向室内空间时,控制部向各别设置于下述排气口116处的底部吹风机107发出控制信号并使其驱动,该排气口116按照一定间隔形成于基座110的顶部空间的侧面外缘处,这样支柱管100内部的空气便通过形成于基座110顶面处的多个连通孔118,送入基座110的顶部空间,再通过上述排气口116向室内排入。即,当上述多个底部吹风机107动作时,通过形成于支柱管100的顶部规定位置处的吸气口114而送入的室内空气通过形成于基座110顶面处的连通孔118,被送入基座110内部的顶部空间,与接纳于槽112内部的冷水进行充分的热交换,之后成为冷却空气,并通过形成于基座110的侧壁外缘处的排气口116送入室内空间。

    因此,可同时获得从本发明的室内装饰装置的周围的任何方向观赏支柱管100内所形成的人造雪景的视觉性效果,以及直接通过肌肤感觉通过上述排气口116吹送的冷却空气的触觉性效果。

    由于对于在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具有普通知识的人员来说,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置换、改进和改变,故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和附图的形式。

    由于本发明适合用于室内空间的室内装饰,在室内可直接形成人造雪景,这样可在增加室内空间的视觉性效果的同时,还可获得舒适的室内环境条件的效果。

用于形成人造雪景的室内装饰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用于形成人造雪景的室内装饰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用于形成人造雪景的室内装饰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形成人造雪景的室内装饰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形成人造雪景的室内装饰装置.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用于形成人造雪景的室内装饰装置,包括:除了顶部规定部分和底部规定部分以外的其它部分全部敞开的主体件;设置于主体件的顶部,形成冰粉,并将其供向主体件内的至少一个雪冰器;通过低温使在雪冰器中作为冷却源使用后回收的制冷剂凝结,并将其再次供给雪冰器的冷却器;设置于主体件的底部,用于接纳、积存冰粉的融化水,并将其再次作为使用水供向雪冰器的水循环机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装饰艺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