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型桥梁竖向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的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457302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55.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51736.0

申请日:

2015.05.18

公开号:

CN104831634A

公开日:

2015.08.12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 IPC(主分类):E01D 21/00申请公布日:2015081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D 21/00申请日:20150518|||公开

IPC分类号:

E01D21/00

主分类号:

E01D21/00

申请人:

湖南路桥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杨大伟; 刘玉兰; 杨强

地址:

410004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韶山南路23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3210

代理人:

刘熙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箱型桥梁竖向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第一次张拉:利用整体千斤顶、工具锚和工具夹片同时张拉三根钢绞线力筋至设计的应力值1.05σcom,放张;步骤二、第二次张拉:待工作夹片锚固钢绞线力筋回缩,间隔一段时间后,在锚垫板和整体千斤顶之间设置张拉撑脚,再次利用整体千斤顶、工具锚和工具夹片将钢绞线力筋整体张拉至1.0σcom后向下旋扭锚杯上的支承螺母至与锚垫板接触,消除支承螺母下端面与锚垫板之间间隙,放张。本发明采用整体张拉千斤顶同时完成多根钢绞线的张拉全过程,具有张拉设备单一,操作更简便和安全,施工精度高,施工成本低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箱型桥梁竖向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第一次张拉:依次在锚垫板上安装设有工作夹片且套有支承螺母的张拉锚杯、限位板、整体千斤顶和设有工具夹片的工具锚,利用整体千斤顶、工具锚和工具夹片同时张拉三根钢绞线力筋至设计的应力值1.05σcom,放张,使工作夹片锚固全部钢绞线力筋后卸下限位板;
步骤二、第二次张拉:待工作夹片锚固钢绞线力筋回缩,间隔一段时间后,在锚垫板和整体千斤顶之间设置张拉撑脚,再次利用整体千斤顶、工具锚和工具夹片将钢绞线力筋整体张拉至1.0σcom,将钢绞线带动锚杯上升3~10mm后向下旋扭锚杯上的支承螺母至与锚垫板接触,消除支承螺母下端面与锚垫板之间间隙,放张。

说明书

一种箱型桥梁竖向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施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箱型桥梁竖向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桥梁低回缩竖向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中,普遍采用二次张拉低回缩锚固体系竖向预应力钢绞线施工,其第一次张拉是采用单索张拉千斤顶逐根张拉至1.0σcom,放张,第二次张拉是安装张拉连接套、张拉连接杆、撑脚、整体千斤顶、张拉连接杆螺帽完成二次张拉。
现有施工工艺的局限性:
1、一次张拉采用单索千斤顶,二次张拉采用整体千斤顶,张拉配套设备多,为防止油表损坏,一种类型的千斤顶一般需标定2个以上的油表,二种类型的千斤顶需标定4个以上的油表。
2、需配置张拉连接套、张拉连接杆、张拉连接螺母,在张拉操作过程中,由于这些连接件属于多次重复使用的工具,既有外螺纹,又有内螺纹,稍有保护不当,丝口容易受到损伤,影响张拉工作的进行。
 3、张拉千斤顶在向上顶升和卸压测量时,由于螺纹连接必定有间隙,而且间隙随着连接工具的反复使用逐步增大,不能满足设计第二次张拉锚固内缩量≤1 mm的要求,现场施工为了满足资料要求,只好随意修改数据,造成数据缺乏真实性。
4、由于张拉连接套和张拉连接杆占据了穴槽的大部分位置,为了扩展支承螺母旋紧的操作空间,不得不将撑脚架支在穴槽外混凝土面上,而混凝土面不一定是平整的,这与支架宜架支在张拉平面上,以保证符合张拉轴线与垫板面垂直的设计要求不符(由于穴槽受混凝土表层纵、横向分布钢筋的影响是不能随意扩大的,否则影响结构安全)。
5、张拉连接杆长而笨重,施工效率低,人员在危险作业区时间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更安全、施工方便快捷、施工精度高的箱型桥梁竖向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的施工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箱型桥梁竖向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第一次张拉:依次在锚垫板上安装设有工作夹片且套有支承螺母的张拉锚杯、限位板、整体千斤顶和设有工具夹片的工具锚,利用整体千斤顶、工具锚和工具夹片同时张拉三根钢绞线力筋至设计的应力值1.05σcom,放张,使工作夹片锚固全部钢绞线力筋后卸下限位板;
步骤二、第二次张拉:待工作夹片锚固钢绞线力筋回缩,间隔一段时间后,在锚垫板和整体千斤顶之间设置张拉撑脚,再次利用整体千斤顶、工具锚和工具夹片将钢绞线力筋整体张拉至1.0σcom,将钢绞线带动锚杯上升一段距离后向下旋扭锚杯上的支承螺母至与锚垫板接触,消除支承螺母下端面与锚垫板之间间隙,放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整体张拉千斤顶同时完成三根钢绞线的张拉全过程,张拉设备单一,操作更简便,施工成本低,克服了现有技术必须第一次张拉采用单索千斤顶逐个张拉单根钢绞线的缺陷;取消了现有技术必须使用的张拉连接套、张拉连接杆、张拉连接螺母,只保留张拉锚杯和支承螺母,利用安装在千斤顶上的工具锚和工具夹片自动锁紧钢绞线的功能带动张拉锚杯向上同步运动,然后锁紧支承螺母实现永存竖向预应力稳定可靠,施工数据准确,精度高,工程质量可得到很好的保证。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次张拉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次张拉时的不同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次张拉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次张拉时的不同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箱型桥梁竖向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的施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第一次张拉:见图1,依次在箱型桥梁1的锚垫板2上安装设有工作夹片9且套有支承螺母3的张拉锚杯10、限位板4、整体千斤顶8和设有工具夹片6的工具锚5,见图2,启动整体千斤顶8向上顶升工具锚5,通过工具夹片6整体张拉三根钢绞线7力筋至设计的应力值1.05σcon,持荷2min,放张,通过张拉锚杯10使工作夹片9锚固全部钢绞线力筋,卸下整体千斤顶8和限位板4;
步骤二、第二次张拉:见图3,待工作夹片9锚固回缩,间隔48小时后,在锚垫板2和整体千斤顶8之间设置张拉撑脚11,见图4,再次启动千斤顶8向上顶升工具锚5和工具夹片6,随着千斤顶8压力的增大,工具夹片6自动锁紧钢绞线7后对整索钢绞线产生张拉力,由于下端张拉锚杯10内工作夹片9在第一次张拉放张时已锁定在钢绞线7上,因此工作夹片7带动张拉锚杯10和支承螺母3向上同步运动,将同组钢绞线7整体张拉至1.0σcom,使钢绞线7带动张拉锚杯10上升3~10mm,持荷2min,向下旋扭张拉锚杯10上的支承螺母3至与锚垫板2接触,消除支承螺母3下端面与张拉端锚垫板2之间的间隙,放张。

一种箱型桥梁竖向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的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箱型桥梁竖向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的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箱型桥梁竖向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的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箱型桥梁竖向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的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箱型桥梁竖向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的施工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箱型桥梁竖向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第一次张拉:利用整体千斤顶、工具锚和工具夹片同时张拉三根钢绞线力筋至设计的应力值1.05com,放张;步骤二、第二次张拉:待工作夹片锚固钢绞线力筋回缩,间隔一段时间后,在锚垫板和整体千斤顶之间设置张拉撑脚,再次利用整体千斤顶、工具锚和工具夹片将钢绞线力筋整体张拉至1.0com后向下旋扭锚杯上的支承螺母至与锚垫板接触,消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