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贯穿件的屋顶结构.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1457163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55.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868216.5

申请日:

2014.12.31

公开号:

CN204401906U

公开日:

2015.06.1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D 13/14申请日:20141231授权公告日:20150617终止日期:20161231|||授权

IPC分类号:

E04D13/14; E04D13/16

主分类号:

E04D13/14

申请人:

上海瑞芙特建材有限公司

发明人:

易立斌

地址:

201206上海市嘉定区环城路2222号-1125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31219

代理人:

曹文衔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贯穿件的屋顶结构,所述贯穿件和屋顶之间的连接处设有防水结构,所述防水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基面涂层、加筋层、第一胶凝涂层和第一防水涂层,所述基面涂层分别与贯穿件和屋顶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防水涂层上还依次设有第二胶凝涂层和第二防水涂层。本实用新型用于带有贯穿件的屋顶,通过将防水结构设置成多层结构来达到防水的作用,并且防水结构的敷设不需要复杂的设备,一般情况下人工刷涂即可,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水结构是涂层结构,因此非常便于维修,只需要在出现问题的位置敷设新的涂层即可。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带有贯穿件的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件(1)和屋顶(2)之间的连接处设有防水结构(11),所述防水结构(11)包括依次设置的基面涂层(3)、加筋层(4)、第一胶凝涂层(5)、第一防水涂层(6)、第二胶凝涂层(7)和第二防水涂层(8);所述基面涂层(3)为最底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贯穿件的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筋层(4)为网格布。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贯穿件的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面涂层(3)的厚度为0.2mm~0.3m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贯穿件的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筋层(4)的厚度为0.1mm~0.2mm。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带有贯穿件的屋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屋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带有贯穿件的屋顶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行业,屋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屋顶作为最后施工的收尾环节,但是其作用是非常大的,尤其是针对不同环境和状况,屋顶的结构显得至关重要。在现有技术中,屋顶一般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屋面,屋面上基本都需要设有不同作用的贯穿件,例如通风用的通道、排水管道、排烟通道等,这些贯穿件与屋顶之间的连接处需要有良好的防水效果,否则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屋顶因为渗水而产生裂纹、渗水从屋顶渗入造成屋内墙皮开裂等。传统技术中主要采用防水卷材进行防水,例如沥青等,这些材料存在尺寸厚、重量大、易反弹、易空鼓的不足之处,并且往往需要每年进行一次检查修复。所以,需要一种更好的屋顶防水结构来解决传统技术中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实施方便,受用寿命长的带有贯穿件的屋顶防水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贯穿件的屋顶结构,所述贯穿件和屋顶之间的连接处设有防水结构,所述防水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基面涂层、加筋层、第一胶凝涂层、第一防水涂层、第二胶凝涂层和第二防水涂层;所述基面涂层为最底层。
优选地,所述加筋层为网格布。
优选地,所述基面涂层的厚度为0.2mm~0.3mm。
优选地,所述加筋层的厚度为0.1mm~0.2mm。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贯穿件的屋顶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用于带有贯穿件的屋顶,通过将防水结构设置成多层结构来达到防水的作用,并且防水结构的敷设不需要复杂的设备,一般情况下人工刷涂即可。所述防水结构中设有网格布,因此可以有效地保证整体的抗拉强度,防止防水结构因为屋顶变形而被损坏;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水结构是涂层结构,因此非常便于维修,只需要在出现问题的位置敷设新的涂层即可。综合以上,本实用新型施工简单、工作性能可靠,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1  贯穿件               11  防水结构
      2  屋顶                 3  基面涂层
      4  加筋层               5  第一胶凝涂层
      6  第一防水涂层         7  第二胶凝涂层
      8  第二防水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在现代建筑中,建筑物的屋顶一般都会设有通风用的通道等贯穿件,这些贯穿件与屋顶之间要做密封处理,防止雨水渗入。
如图1-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贯穿件的屋顶结构,所述贯穿件1和屋顶2之间的连接处设有防水结构11,所述防水结构11包括依次设置的基面涂层3、加筋层4、第一胶凝涂层5、第一防水涂层6,第二胶凝涂层7和第二防水涂层8;所述基面涂层3为最底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胶凝涂层7的作用是进一步增加防水涂层的强度和防水效果、提高耐酸碱性,有效地应对酸雨等对屋顶的腐蚀;所述第二防水涂层8的主要作用是耐老化,增加防水结构11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加筋层4为网格布,更进一步的是聚酯网格布。所述网格布的作用是增加整体的抗拉强度,防止防水结构11局部出现裂痕而造成雨水渗漏,确保整体的防水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面涂层3的厚度为0.2mm~0.3mm;所述加筋层4的厚度为0.1mm~0.2mm。此厚度可以在满足工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节省材料,避免浪费。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基面涂层3、第一胶凝涂层5、第一防水涂层6、第二胶凝涂层7和第二防水涂层8的主要原料为丙烯酸材料或丙烯酸的衍生物。
本实用新型的防水结构11在施工时,分多次敷设,即所述基面涂层3、加筋层4、第一胶凝涂层5、第一防水涂层6、第二胶凝涂层7和第二防水涂层8依次敷设,除加筋层4以外,其他涂层敷设可以采用机器喷涂,也可以采用人工刷涂;结合图2、图3,在敷设防水结构11的每一层时还要确保下一层完全覆盖在上一层上,确保每一层的作用都得以充分发挥。当防水结构11完全凝固后,即可投入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贯穿件的屋顶结构,能够解决屋顶与屋顶贯穿件之间的防水问题。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和使用意义。
上述实施方式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还有许多方面可以在不违背总体思想的前提下进行改进,对于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可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一种带有贯穿件的屋顶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带有贯穿件的屋顶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带有贯穿件的屋顶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带有贯穿件的屋顶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带有贯穿件的屋顶结构.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贯穿件的屋顶结构,所述贯穿件和屋顶之间的连接处设有防水结构,所述防水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基面涂层、加筋层、第一胶凝涂层和第一防水涂层,所述基面涂层分别与贯穿件和屋顶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防水涂层上还依次设有第二胶凝涂层和第二防水涂层。本实用新型用于带有贯穿件的屋顶,通过将防水结构设置成多层结构来达到防水的作用,并且防水结构的敷设不需要复杂的设备,一般情况下人工刷涂即可,本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