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中药正气药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用的纯中药药物,具体地说是一种由纯中药配制而成的正气药物。
二、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正气调养大多采用内服药物,以单方单味药为主,不能彻底的达到调养正气的作用,更达不到调养正气的效果,而且长期内服也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提供一种纯中药的外用正气药物,不但调养正气效果迅速,而且无任何不良反应。
本发明的实现过程是这样的:它是由下述比例的原料制成的药物(按重量份计):
灵芝、鹿茸各20份,藏红花、冬虫夏草、黄精各15份、香附、人参、党参、生地、熟地、白术、茯苓、枸杞子、当归、甘草各10份。将上述各药材按比例称重,分别清洗、干燥、粉碎、过筛、混匀、消毒、装袋即可。
本发明的各药材的药理作用及功效是:
灵芝,紫芝,味甘性温,入心脾肺经。功效:补益强壮、补气虚阴虚、补益肝肾、养心安神、补益脾胃。
鹿茸,味甘咸,性温,入肝胃经。功效:补益正气、增强抗邪、补益肾阳、补益精血。
藏红花,性温味辛,入心肝经。功效:和血去瘀生新。
冬虫夏草,味甘性平,入肺肾经。功效:补益虚损,补益心肾,补肺肾,补肾填精。
黄精,味甘性平,入脾肺肾经。功效:滋补强壮,补益强身,补养虚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滋阴养血,补中益气。
香附:味辛、苦、甘,性平,入肝三焦经。功效:理气解郁。
人参:味甘微苦,性温,入脾肺心经。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
生地,味甘苦,性寒,入心肝肾经。功效:滋阴凉血。
熟地,味甘苦,性温,入心肝肾经。功效:补血力大。
白术,味苦,甘,辛,性平,入脾胃经。功效:补气健脾,燥湿利水。
茯苓,味甘性平,入心脾胃肺肾经。功效:渗湿,安神益脾。
枸杞子,味甘,性平。入肝肾经。功效:养肝滋肾明目。
当归,味辛、甘、苦,性温,入心肝脾经。功效:补血、活血、润肠。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经。功效:补脾润肺和百药。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外皮部穴位给药,自然促进正气,协调脏腑功能,补充正气,补中益气,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促进人体有形网络的自然调养,促进五脏六腑各组织、经脉、经络、孙络内外的调养。最终使人体正气、整体皮肤美白亮丽、年青状态。
四、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将灵芝、鹿茸各20份,藏红花、冬虫夏草、黄精各15份,香附、人参、党参、生地、熟地、白术、茯苓、枸杞子、当归、甘草各10份,分别称重、清洗、干燥(含水率<5%)、粉碎、过筛(200目)、混匀、消毒、装袋即可,其使用方法是:缝制布袋,规格10×10cm,将制好的药粉5g装入布袋内,封口,再将布袋放入一个腹带中,每晚睡觉前戴在腹部丹田穴位。
本发明的药物经临床试验结果如下:
1、女性60例,年龄在17-40岁,每天晚上睡觉前戴在腹部丹田穴位,5-10天、10-20天、20-30天有效的人数各为20人;5-10天、10-20天、20-30天优良显效的人数分别为15人、23人、18人。
2、男性40例,年龄在20-50岁,每天晚上睡觉前戴在腹部丹田穴位,5-10天、10-20天、20-30天有效的人数分别为10人、15人、15人;5-10天、10-20天、20-30天优良显效地人数分别为9人、13人、14人。
综上所述,参加试验人员100人,总有效率100%,优良显效率92%。
实例1:王××,女,26岁,工人,全身整体皮肤深黄色,并带有暗黑色,曾用过多种化妆品,效果均不佳,自使用本发明的药物腹带一个月后,感觉使用后睡觉香,很快便能入睡,几日后下肢皮肤逐渐变白,一个月后全身整体肤色大有改观,而且皮肤润泽。
实例2:李××,男,36岁,工人,由于正气不足,整体皮肤黄黑色,面部有许多皱纹,服用药物基本没有效果。使用本发明一个月后,感觉睡眠好,整体肤色逐渐改变,而且面部皱纹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