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板式水槽下水防臭结构.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1454842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0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392418.7

申请日:

2014.07.16

公开号:

CN204311520U

公开日:

2015.05.0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3C1/28

主分类号:

E03C1/28

申请人:

郭燕珍

发明人:

郭燕珍

地址:

366100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均溪镇雪山北路13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203

代理人:

廖吉保; 唐绍烈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翻板式水槽下水防臭结构,包括管道主体及翻板;管道主体进水端安装在水槽中,出水端与下水管道连接;在管道主体出水端枢接翻板,同时在管道主体出水端形成出水口,出水口与翻板相对;在未落水状态下,翻板在重力作用下覆盖出水口,而在落水状态下,水流冲击翻板转动,打开出水口实现排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空间较小,防臭效果较好,不挂脏物,且排水通畅。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翻板式水槽下水防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主体及翻板;管道主体进水端安装在水槽中,出水端与下水管道连接;在管道主体出水端枢接翻板,同时在管道主体出水端形成出水口,出水口与翻板相对;在未落水状态下,翻板在重力作用下覆盖出水口,而在落水状态下,水流冲击翻板转动,打开出水口实现排水;还包括分水体,分水体安装在管道主体出水端,翻板枢接在分水体上,在分水体上形成出水通道,出水通道的出水口与翻板相对;所述出水通道设置为楔形而形成至少一个出水口,对应每一出水口枢接一翻板,翻板与出水口相对。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板式水槽下水防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漏水篮,所述漏水篮安装在管道主体进水端。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翻板式水槽下水防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安装在漏水篮上。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板式水槽下水防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设置有加长的支撑臂。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翻板式水槽下水防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下水防臭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翻板式水槽下水防臭结构。
背景技术
防臭结构普遍应用于地漏、水槽下水及面盆下水领域;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水封式防臭结构,所述水封式防臭结构一般采用S型弯道形式、瓶状拐弯、或者钟罩式。如图1所示,揭示的一种下水防臭结构,其通常应用于厨房洗菜盆的下水管道上,安装于洗菜盆底部,由竖直下水管10及水平下水管20组成,在竖直下水管10与水平下水管20相交处形成水封30,起到防臭作用。
然而,所述水封式防臭结构的缺陷在于:水封蒸发后,防臭功能失效;封水处,容易因密封不良造成渗漏;封水处的水和厨房垃圾混合容易滋生细菌和臭味;封水结构不好清洗;因封水结构偏大造成洗菜盆下方空间不足,甚至影响安装;由于水封式双槽两边的管道相互连通,使得容易一边排水,另一边水槽窜水造成脏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板式水槽下水防臭结构,其结构简单,不挂脏物,排水通畅。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翻板式水槽下水防臭结构,包括管道主体及翻板;管道主体进水端安装在水槽中,出水端与下水管道连接;在管道主体出水端枢接翻板,同时在管道主体出水端形成出水口,出水口与翻板相对;在未落水状态下,翻板在重力作用下覆盖出水口,而在落水状态下,水流冲击翻板转动,打开出水口实现排水。
进一步,还包括分水体,分水体安装在管道主体出水端,翻板枢接在分水体上,在分水体上形成出水通道,出水通道的出水口与翻板相对。
进一步,所述出水通道设置为楔形而形成至少一个出水口,对应每一出水口枢接一翻板,翻板与出水口相对。
进一步,还包括漏水篮,所述漏水篮安装在管道主体进水端。
进一步,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安装在漏水篮上。
进一步,所述翻板设置有加长的支撑臂,以增加对出水口的密封力矩。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在管道主体出水端枢接翻板,同时,在管道主体出水端形成出水口,出水口与翻板相对;在未落水状态下,翻板在重力作用下覆盖出水口,将下水管道中污水产生的臭气阻断,起到较好的防臭效果;而在落水状态下,水流冲击翻板转动,打开出水口实现排水。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安装空间较小,防臭效果较好,不挂脏物,且排水通畅。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下水防臭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翻板打开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b是本实用新型翻板打开状态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c是本实用新型翻板打开状态剖视图;
图6d是本实用新型翻板打开状态侧视图;
图6e是本实用新型翻板打开状态俯视图;
图7a是本实用新型翻板闭合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b是本实用新型翻板闭合状态剖视图;
图7c是本实用新型翻板闭合状态侧视图;
图7d是本实用新型翻板闭合状态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翻板打开状态局剖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翻板闭合状态局剖图。
标号说明
管道主体1              漏水篮2
分水体3                出水通道31
出水口32               翻板4
盖体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参阅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翻板式水槽下水防臭结构,包括管道主体1、漏水篮2、分水体3、翻板4及盖体5。
管道主体1进水端安装在水槽中,出水端与下水管道连接;漏水篮2安装在管道主体1进水端,而翻板4枢接在管道主体1出水端,所述翻板4设置有加长的支撑臂,以增加对出水口的密封力矩。在管道主体1出水端形成出水口,出水口与翻板4相对;本实施例中,在管道主体1出水端安装分水体3,翻板4枢接在分水体3上,在分水体3上形成出水通道31,出水通道31的出水口32与翻板4相对。所述盖体5安装在漏水篮2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水通道31设置为楔形而形成两个出水口32,对应每一出水口32枢接一翻板4,翻板4与出水口32相对。翻板4设置为两片适用于下水量较大的场合,当然,也可以在出水通道31上设置一个出水口32,对应地设置一片翻板4,其适用于下水量较小的场合。
如图7a至图7d及图9所示,在未落水状态下,翻板4在重力作用下覆盖出水通道31出水口32,将下水管道中污水产生的臭气阻断,起到较好的防臭效果;如图6a至图6e及图8所示,在落水状态下,水流冲击翻板4转动,使得翻板4摆动,打开出水通道31出水口32实现排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空间较小,防臭效果较好,不挂脏物,且排水通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案设计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设计关键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一种翻板式水槽下水防臭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翻板式水槽下水防臭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翻板式水槽下水防臭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翻板式水槽下水防臭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翻板式水槽下水防臭结构.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翻板式水槽下水防臭结构,包括管道主体及翻板;管道主体进水端安装在水槽中,出水端与下水管道连接;在管道主体出水端枢接翻板,同时在管道主体出水端形成出水口,出水口与翻板相对;在未落水状态下,翻板在重力作用下覆盖出水口,而在落水状态下,水流冲击翻板转动,打开出水口实现排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空间较小,防臭效果较好,不挂脏物,且排水通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