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门闭合加固机构及具有箱门闭合加固机构的计量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箱门闭合加固机构及具有箱门闭合加固机构的计量箱.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20741832.4(22)申请日 2014.12.02H02B 1/46(2006.01)E05C 19/16(2006.01)E05F 3/20(2006.01)(73)专利权人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供电公司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东风路17 号西院西一楼及档案楼部分房屋(72)发明人 李红柳 尧刚 范蕾 罗强曾建军(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 51220代理人 何筱茂(54) 实用新型名称箱门闭合加固机构及具有箱门闭合加固机构的计量箱(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箱门闭合加。
2、固机构和具有该箱门闭合加固机构的计量箱,箱门闭合加固机构包括锁体和锁扣,还包括设置在箱门内侧的第一磁铁、设置在门框上的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极性相反,且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到计量箱箱盖的垂直距离相同 ;所述箱门与门框邻接的棱边到第一磁铁的水平距离等于该棱边到第二磁铁的水平距离。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双重保障装置以保证箱门闭紧,即使门锁损坏,也不易被风吹开,保障箱体内的安全,计量箱采用该箱门闭合加固机构更加安全、可靠。(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4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190218 U(45)授权公。
3、告日 2015.03.04CN 204190218 U1/2 页21.箱门闭合加固机构,包括锁体(9)和锁扣(7),所述锁体(9)包括转轴( 1、手柄(92)和卡舌(93),所述转轴( 1)旋转安装在计量箱的箱门( )上,转轴( 1)贯穿箱门(2)且其位于箱门(2)内侧的一端固定安装卡舌(93),位于箱门(2)外侧的一端安装手柄(92);所述卡舌(93)呈长条状,与转轴( 1)垂直 ;所述锁扣(7)安装在计量箱的门框(1 )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箱门(2)内侧的第一磁铁(81)、设置在门框(13)上的第二磁铁( 2),所述第一磁铁(81)和第二磁铁(82)的极性相反,且第一磁铁(81)和。
4、第二磁铁(82)到计量箱箱盖(12)的垂直距离相同 ;所述箱门(2)与门框( 3)邻接的棱边到第一磁铁(81)的水平距离等于该棱边到第二磁铁(82)的水平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箱门闭合加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7)呈直角状,其一条直角边垂直于门框(13)固定在门框(13)位于计量箱内部的侧面上,另一条直角边竖直向上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箱门闭合加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13)上设置有容纳第二磁铁(82)的凹槽(131),第二磁铁(82)嵌入该凹槽(131)中。4.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箱门闭合加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2)四周设置有垂直于箱门(2)的。
5、折边( 1),该折边(21)设置在靠近门框( 3)的箱门(2)侧面上,该侧面上还设置有一个固定盒(22),所述第一磁铁(81)固定在该固定盒 内。5.具有箱门闭合加固机构的计量箱,包括箱体(1)和设置在箱体( )正面的箱门(2),所述箱门(2)通过固定合页(3)连接在箱体(1)的一个侧板( 1)上,固定合页(3)的两个合页片一个固定在箱门(2)侧面,另一个固定在侧板(11)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计量箱箱门闭合加固机构,该计量箱箱门闭合加固机构为权利要求 1 至 4 中任一所述的箱门闭合加固机构。6.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具有箱门闭合加固机构的计量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板(4)、限位合页(5。
6、)、扭簧(6),平板(4)设置在箱门(2)连接固定合页(3)的侧面上,该平板(4)平行于箱门(2)设置,限位合页(5)连接在与固定合页相连的侧板(11)和平板( )之间;所述限位合页(5)包括合页轴( 1)、第一合页片(52)和第二合页片( 3),所述第一合页片(52)和第二合页片(53)呈“凹”字形,由一个横边和两个竖边构成 ;第一合页片(52)固定在平板(4)背面,其两个竖边分别转动连接在合页轴(51)的上下两端 ;所述第二合页片(53)固定在侧板(11)上,其两个竖边也分别转动连接在合页轴(51)的上下两端,所述合页轴(51)上还套设有扭簧(6),扭簧(6)一个扭臂固定在平板(4)背面,。
7、另一个扭臂固定在侧板(11)上。7.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具有箱门闭合加固机构的计量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箱盖(12)四面向外延伸,所述平板(4)上端设置有限位孔(41),所述箱盖(12)上在其朝向侧板(11)延伸的部分上开设有限位通孔(121),限位通孔(121)到侧板(11)的水平距离等于限位孔(41)到平板(4)背面的水平距离,且限位通孔(121)到箱体( )的正面的水平距离等于限位孔(41)到箱门(2)的水平距离。8.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具有箱门闭合加固机构的计量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页轴(51)呈圆柱状,其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圆柱状的限位块(54),限位块(54)的半。
8、径大于合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190218 U2/2 页3页轴(51)的半径。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190218 U1/5 页4箱门闭合加固机构及具有箱门闭合加固机构的计量箱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配电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箱门闭合加固机构及具有箱门闭合加固机构的计量箱。背景技术0002 计量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的低压配电装置,常用于各发、配、变电所中。0003 计量箱一般包括一面开口的箱体和箱门,箱门一侧通过合页安装在其开口侧面,另一个设置有门锁,一般情况下,箱门关闭并将门锁锁紧,需要。
9、打开箱门时,首开打开门锁,然后拉开箱门。0004 一般的计量箱仅配备箱门锁用于控制箱门的开合,一旦门锁损坏,箱门容易被风吹开,计量箱被打开,即使风力减弱或停止,计量箱箱门仍处于打开状态,非常不安全。实用新型内容0005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箱门闭合加固机构,该闭合加固机构为计量箱箱门的关闭提供双保障,使计量箱门锁损坏后依然能够保持关闭,保障计量箱内设备安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具有该箱门闭合加固机构的计量箱。0006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 箱门闭合加固机构,包括锁体和锁扣,所述锁体包括转轴、手柄和卡舌,所述转轴旋转安装在计量箱的箱门上,转轴贯穿箱。
10、门且其位于箱门内侧的一端固定安装卡舌,位于箱门外侧的一端安装手柄 ;所述卡舌呈长条状,与转轴垂直 ;所述锁扣安装在计量箱的门框上 ;还包括设置在箱门内侧的第一磁铁、设置在门框上的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极性相反,且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到计量箱箱盖的垂直距离相同 ;所述箱门与门框邻接的棱边到第一磁铁的水平距离等于该棱边到第二磁铁的水平距离,使得箱门关闭时两个磁铁刚好重合,两个磁铁的吸引力使二者紧紧贴合从而加固箱门与门框的连接,即使门锁损坏,也不易被风吹开,保障箱体内的安全。0008 进一步,所述锁扣呈直角状,其一条直角边垂直于门框固定在门框位于计量箱内部的侧面上,另一条直角边竖直向上设置。
11、,与门框构成一个开口向上的凹槽,当锁体的卡舌旋转到该凹槽中时,箱门被锁紧。0009 进一步,所述门框上设置有容纳第二磁铁的凹槽,第二磁铁嵌入该凹槽中,使得第二磁铁更加稳定地固定在门框上。0010 进一步,所述箱门四周设置有垂直于箱门的折边,该折边设置在靠近门框的箱门侧面上,该侧面上还设置有一个固定盒,所述第一磁铁固定在该固定盒内,使第一磁铁更稳定地固定在箱门侧面。0011 具有箱门闭合加固机构的计量箱,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正面的箱门,所述箱门通过固定合页连接在箱体的一个侧板上,固定合页的两个合页片一个固定在箱门侧面,另说 明 书CN 204190218 U2/5 页5一个固定在侧板上,还包括计。
12、量箱箱门闭合加固机构,该计量箱箱门闭合加固机构为上述任一方案中的箱门闭合加固机构,本方案中的计量箱具有锁体箱门闭合加固机构两重保障,二者任意一个损坏,箱门都不易被风吹开,保障了箱体内设备的安全。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具有箱门闭合加固机构的计量箱还包括平板、限位合页、扭簧,平板设置在箱门连接固定合页的侧面上,该平板平行于箱门设置,限位合页连接在与固定合页相连的侧板和平板之间 ;所述限位合页包括合页轴、第一合页片和第二合页片,所述第一合页片和第二合页片呈“凹”字形,由一个横边和两个竖边构成 ;第一合页片固定在平板背面,其两个竖边分别转动连接在合页轴的上下两端 ;所述第二合页片固。
13、定在侧板上,其两个竖边也分别转动连接在合页轴的上下两端,所述合页轴上还套设有扭簧,扭簧一个扭臂固定在平板背面,另一个扭臂固定在侧板上。前述扭簧为在没有外力作用的常态下两个扭臂之间的夹角大于 90 度的扭簧,本方案中,设置扭簧、限位合页和平板作为箱门的自动复位机构,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扭簧的弹力使平板垂直于侧板,从而使箱门紧紧盖合在箱体上,即使箱门门锁损坏、箱门闭合加固机构损害,也不容易被风吹开 ;即使遭遇强风被暂时吹开,风力减弱和消失后扭簧的弹力使得箱门再次盖合到箱体上,使箱体处于关闭状态,能够有效保障计量箱内设备安全。0013 进一步,所述箱体的箱盖四面向外延伸,所述平板上端设置有限位孔,所。
14、述箱盖上在其朝向侧板延伸的部分上开设有限位通孔,限位通孔到侧板的水平距离等于限位孔到平板背面的水平距离,且限位通孔到箱体的正面的水平距离等于限位孔到箱门的水平距离。由于扭簧的作用力存在,在打开箱门时必须施加外力克服扭簧的作用力,本实施例中,在箱盖和平板上设置相应的孔,当箱门打开、平板紧贴侧板是,这两个孔在竖直方向上位于同一直线上,只需要使用一根限位杆从箱盖的限位通孔中往下插入到平板的限位孔,即可将平板固定,是箱门处于打开状态,不用工作人员时刻施力固定平板,节省人力。0014 进一步,为了增强扭簧以及第一合页片和第二合页片在合页轴上连接的稳定性,防止从合页轴两端滑出,所述合页轴呈圆柱状,其顶端和。
15、底端分别设置有圆柱状的限位块,限位块的半径大于合页轴的半径。0015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6 1、本实用新型的箱门闭合加固机构设置了锁体和锁扣、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构成的双重保障装置以保证箱门闭紧,在箱门采用锁体和锁扣关闭锁紧后,两个磁铁重合,磁铁产生吸引力加固箱门与门框的连接,即使门锁损坏,也不易被风吹开,保障箱体内的安全,计量箱采用该箱门闭合加固机构更加安全 ;0017 2、本实用新型的计量箱不仅设置了上述具有双重保障的箱门闭合加固机构,还增设了使箱门的自动复位的由扭簧、限位合页和平板构成的自动复位机构,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扭簧的弹力使平板垂直于侧板,从而使箱门紧紧盖合在箱。
16、体上,即使箱门门锁和两个磁铁损坏,也不容易被风吹开 ;即使遭遇强风被暂时吹开,风力减弱和消失后扭簧的弹力使得箱门再次盖合到箱体上,使箱体处于关闭状态,能够有效保障计量箱内设备安全 ;0018 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打开箱门后克服扭簧的作用力的限位机构,使得不用人为施力保持箱门处于打开状态,节省人力 ;0019 4、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灵活,而且各机构连接稳定可靠。说 明 书CN 204190218 U3/5 页6附图说明0020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 2 是锁体在箱门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的计量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
17、 4 是限位合页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 5 是本实用新型的计量箱的箱门打开时的状态图。0025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0026 1-箱体 ;11-侧板 ;12-箱盖 ;121-限位通孔 ;13-门框 ;131-凹槽 ;2-箱门 ;21-折边 ;22- 固定盒 ;3- 固定合页 ;4- 平板 ;41- 限位孔 ;5- 合页轴 ;51- 合页轴 ;52- 第一合页片 ;53- 第二合页片 ;54- 限位块 ;6- 扭簧 ;7- 锁扣 ;81- 第一磁铁 ;82- 第二磁铁 ;9- 锁体 ;91- 转轴 ;92- 手柄 ;93- 卡舌。具体实施方式0027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
18、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0028 【实施例 1】0029 如图 1 所示,箱门闭合加固机构,包括锁体 9、锁扣 7、第一磁铁 81、第二磁铁 82 :0030 如图 2 所示,所述锁体 9 包括转轴 91、手柄 92 和卡舌 93,所述转轴 91 旋转安装在计量箱的箱门 2 上,转轴 91 贯穿箱门 2 且其位于箱门 2 内侧的一端固定安装卡舌 93,位于箱门 2 外侧的一端安装手柄 92 ;所述卡舌 93 呈长条状,与转轴 91 垂直 ;所述锁扣 7 安装在计量箱的门框 13 上。0031 所述锁扣 7 呈直角状,其一条直角边垂直于门框 13 固定在门框。
19、 13 位于计量箱内部的侧面上,另一条直角边竖直向上设置,与门框13构成一个开口向上的凹槽,当锁体9的卡舌 93 旋转到该凹槽中时,箱门 2 被锁紧 ;0032 所述第一磁铁 8 设置在箱门 2 内侧,所述第二磁铁 82 设置在门框 13 上,第一磁铁81 和第二磁铁 82 的极性相反,且第一磁铁 81 和第二磁铁 82 到计量箱箱盖 12 的垂直距离相同(即在计量箱上的高度相同);所述箱门 2 与门框 13 邻接的棱边到第一磁铁 81 的水平距离等于该棱边到第二磁铁 82 的水平距离,使得箱门 2 关闭时两个磁铁刚好重合,两个磁铁的吸引力使二者紧紧贴合从而加固箱门 2 与门框 13 的连接,。
20、即使门锁 2 损坏,也不易被风吹开,保障箱体内的安全。0033 【实施例 2】003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门框13上设置有容纳第二磁铁82的凹槽131,第二磁铁 82 嵌入该凹槽 131 中 ;所述箱门 2 四周设置有垂直于箱门 2 的折边 21,形成矩形折边盘状结构,该折边 21 设置在靠近门框 13 的箱门 2 侧面上,该侧面上还设置有一个固定盒 22,所述第一磁铁 81 固定在该固定盒 22 内。本实施例中在箱门 2 和门框 13 上分别设置第一磁铁 81 和第二磁铁 82 的固定机构使得两个磁铁固定得更加稳定。0035 【实施例 3】0036 具有箱门闭合加固机构的计量箱。
21、,包括箱体1和箱门2,箱体正面设置箱门2、顶面设置箱盖 12、侧面各设置一个侧板 11,所述箱门 2 通过固定合页 3 连接在箱体 1 的左边侧说 明 书CN 204190218 U4/5 页7板 11 上,固定合页 3 的两个合页片一个固定在箱门 2 侧面,另一个固定在左边侧板 11 上。还包括计量箱箱门闭合加固机构,该计量箱箱门闭合加固机构为实施例 1 或实施例 2 中的箱门闭合加固机构。本实施例中的计量箱,其锁体 9 和锁扣 7 构成闭紧箱门 2 的第一重保障,第一磁铁 81 和第二磁铁 82 构成第二重保障,二者任意一个损坏,箱门 都不会随意被打开,保障了箱体内设备的安全。0037 【。
22、实施例 4】0038 如图 3 所示,在实施例 3 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的计量箱还包括平板 4、限位合页5、扭簧 6,这 3 个部件构成闭紧箱门 2 的第三重保障 :0039 平板 4 固定在箱门 2 的连接固定合页 3 的侧面即箱门 2 的左侧面上,该平板 4 平行于箱门 2 设置,二者优选为一体成型制造 ;0040 限位合页 5 连接在平板 4 与左边侧板 11 之间,限位合页 5 具体的结构如图 4 所示,包括合页轴 51、第一合页片 52 和第二合页片 53,所述第一合页片 52 和第二合页片 53呈“凹”字形,由一个横边和两个竖边构成 :0041 第一合页片52的横边和竖边均固定在平。
23、板4背面,其两个竖边末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合页轴 51 的上下两端,使得整个第一合页片 52 能够绕合页轴 51 转动 ;0042 所述第二合页片 53 的横边和竖边均固定在左边侧板 11 上,其两个竖边末端也分别转动连接在合页轴 51 的上下两端,使得整个第二合页片 53 能够绕合页轴 51 转动 ;0043 所述合页轴 51 上还套设有扭簧 6,该扭簧 6 为在没有外力作用的常态下两个扭臂之间的夹角大于 90 度的扭簧,其一个扭臂固定在平板 4 背面,另一个扭臂固定在侧板 11上。0044 图 5 是箱门 2 打开时计量箱的状态图。0045 本实施例中,限位合页 5、扭簧 6 和平板 4 作为。
24、箱门 2 的自动复位机构,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扭簧 6 的弹力使平板 4 垂直于侧板 11,这样也使箱门 2 紧紧盖合在箱体 1 上,如此,即使箱门 2 锁体 5 损坏并且第一磁铁 81 和第二磁铁 82 也损坏,由于扭簧 6 的作用,箱门2也不容易被风吹开 ;即使遭遇强风箱门2被暂时吹开,风力减弱和消失后扭簧6的弹力使得箱门 2 再次盖合到箱体 1 上,是箱体 1 处于关闭状态,能够有效保障计量箱内设备安全。0046 【实施例 5】0047 由于扭簧 6 的作用力存在,在打开箱门 2 时必须施加外力克服扭簧 6 的作用力,例如一个操作人员用手施加一个拉力克服扭簧 6 的作用力,拉住箱门 2 。
25、使箱门 2 打开,这样至少需要两个操作人员在现场,浪费人力,本实施例中,在实施例 4 的基础上还提供一种箱门2 打开后使箱门 2 处于常开状态的机构 :0048 如图 5 所示,上述箱体 1 的箱盖 12 的前、后、左、右四面均向外延伸,在其朝向左边侧板 11 延伸的部分上开设有限位通孔 121,该限位通孔 121 位于左边侧板 11 以左 ;所述平板 4 上端设置有限位孔 41,且限位通孔 121 到左边侧板 11 的水平距离等于限位孔 41 到平板 4 背面的水平距离,且限位通孔 121 到箱体 1 的正面的水平距离等于限位孔 41 到箱门 2的水平距离,使得箱门 2 打开到平板 4 完全。
26、贴合在左边侧板 11 上(图 5 中所示状态)时,平板 4 上的限位孔 41 正处于箱盖 12 上的限位通孔 121 的正下方,此时只要使用一根限位杆从限位通孔 121 中往下插入到限位孔 41 中,即可将平板 4 固定于紧贴左边侧板 11、箱门 2说 明 书CN 204190218 U5/5 页8处于打开的状态,不用工作人员时刻施力固定平板 4,节省人力。0049 【实施例 6】0050 在实施例 4 或实施例 5 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合页轴 51 呈圆柱状,其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圆柱状的限位块54,限位块54的半径大于合页轴51的半径,防止扭簧6以及第一合页片 52 和第二合页片 53 从合页轴 51 上滑出,增强连接的稳定性。0051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说 明 书CN 204190218 U1/4 页9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190218 U2/4 页10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190218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