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排烟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排烟系统.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139548 U(45)授权公告日 2015.02.04CN204139548U(21)申请号 201420542034.9(22)申请日 2014.09.19E04F 17/02(2006.01)(73)专利权人江苏三意楼宇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215347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玉山镇祖冲之南路1666号清华科技园5号8楼(72)发明人胥成英 徐洪 冉红亮 冉贝儿冉红伟 柏德安 严晨伟 雷宗伟(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代理人韩国胜 胡彬(54) 实用新型名称防排烟系统(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排烟系统,包括多个进风管,每个进风。
2、管的入口段设置有环形排布的至少3个进风叶片,每个进风叶片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清洁进风叶片的表面的自动清洁装置,多个进风管共同连接有回风管道,回风管道连接有排风管,排风管的侧部连接有朝向不同方向的多个排风支管,排风支管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排风支管的排烟阀,排风支管的出口段设置有抽风机,其中,排风管中设置有用于实时监测排风管中的烟雾浓度的烟雾浓度传感器,烟雾浓度传感器连接有控制装置,排烟阀、抽风机均与控制装置连接。其结构简单、排烟效率高。(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
3、告号 CN 204139548 UCN 204139548 U1/1页21.一种防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进风管(2),每个所述进风管(2)的入口段设置有环形排布的至少3个进风叶片(1),每个所述进风叶片(1)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清洁所述进风叶片(1)的表面的自动清洁装置,多个所述进风管(2)共同连接有回风管道(3),所述回风管道(3)连接有排风管(4),所述排风管(4)的侧部连接有朝向不同方向的多个排风支管(7),所述排风支管(7)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排风支管(7)的排烟阀,所述排风支管(7)的出口段设置有抽风机(8),其中,所述排风管(4)中设置有用于实时监测所述排风管(4)中的烟。
4、雾浓度的烟雾浓度传感器(5),所述烟雾浓度传感器(5)连接有控制装置(6),所述排烟阀、所述抽风机均与所述控制装置(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清洁装置包括环形设置于所述进风管(2)的内侧的多个铰接部,每个所述铰接部连接有可翻转使其沿着所述进风管(2)的轴线方向放置以收起或使其沿着所述进风管(2)的径向放置以打开的细长型的毛刷,所述铰接部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管(4)的出口、所述抽风机(8)的出口均设置有烟雾处理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支管。
5、(7)的长度小于所述排风管(4)的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支管(7)的内径为所述排风管(4)的内径的一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6)连接有报警器。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139548 U1/4页3防排烟系统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排烟系统。背景技术0002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居住建筑、大型公共建筑也迅速发展起来。根据高层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凡此类建筑必须设置消防通道所需的防排烟系统。防排烟系统,一般是由送排风管道、管井、防火阀、门开关设备、送、排风机等设备组成。防排。
6、烟系统为防烟系统和排烟系统的总称,其中,防烟系统是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的系统;而排烟系统是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将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系统。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量与防烟区有着直接的关系。现有的防排烟系统,其在火灾发生时,由于排烟效率低,很容易造成烟雾威胁人们生命。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排烟效率高的防排烟系统。0004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0005 一种防排烟系统,包括多个进风管,每个所述进风管的入口段设置有环形排布的至少3个进风叶片,每个所述进风叶片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清洁所述进风叶片的表面的自动。
7、清洁装置,多个所述进风管共同连接有回风管道,所述回风管道连接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的侧部连接有朝向不同方向的多个排风支管,所述排风支管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排风支管的排烟阀,所述排风支管的出口段设置有抽风机,其中,所述排风管中设置有用于实时监测所述排风管中的烟雾浓度的烟雾浓度传感器,所述烟雾浓度传感器连接有控制装置,所述排烟阀、所述抽风机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0006 其中,所述自动清洁装置包括环形设置于所述进风管的内侧的多个铰接部,每个所述铰接部连接有可翻转使其沿着所述进风管的轴线方向放置以收起或使其沿着所述进风管的径向放置以打开的细长型的毛刷,所述铰接部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
8、控制装置。0007 其中,所述排风管的出口、所述抽风机的出口均设置有烟雾处理装置。0008 其中,所述排风支管的长度小于所述排风管的长度。0009 其中,所述排风支管的内径为所述排风管的内径的一半。0010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有报警器。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0012 一种防排烟系统,在火灾发生时,其利用进风叶片给每个进风管快速进风,通过多个进风管同时进风后送到回风管道中汇合,然后通过排风管将烟雾随风排出,在此过程中,通过烟雾浓度传感器监测经过排风管的烟雾浓度,并将烟雾浓度数据反馈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烟雾浓度的数据控制排风支管中的排烟阀以打开或关闭,当排烟阀打开时,对应的排风。
9、支管的抽风机也相应开始抽风,以尽快通过排风支管进行排烟,进而减轻排风管说 明 书CN 204139548 U2/4页4的排烟压力,达到快速排烟的目的,大大提高排烟效率,避免烟雾排烟系统造成压力而损坏排烟系统,进而避免烟雾危及人们生命,其结构简单、排烟效率高;另外,通过排风支管进行快速排烟,其能将烟雾分散排出,也能降低烟雾对局部环境的影响;利用自动清洁装置对进风叶片进行自动清理,有效保证进风叶片的表面干净,不会积压灰尘,有利于进风。附图说明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排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0014 图中:1-进风叶片;2-进风管;3-回风管道;4-排风管;5-烟雾浓度传感器;6-控制装置;7-。
10、排风支管;8-抽风机。具体实施方式0015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0016 如图1所示,一种防排烟系统,包括多个进风管2,每个进风管2的入口段设置有环形排布的至少3个进风叶片1,每个进风叶片1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清洁进风叶片1的表面的自动清洁装置,多个进风管2共同连接有回风管道3,回风管道3连接有排风管4,排风管4的侧部连接有朝向不同方向的多个排风支管7,排风支管7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排风支管7的排烟阀,排风支管7的出口段设置有抽风机8,其中,排风管4中设置有用于实时监测排风管4中的烟雾浓度的烟雾浓度传感器5,烟雾浓度传感器5连接有控制装置6,排烟阀、抽。
11、风机均与控制装置6连接。0017 在火灾发生时,其利用进风叶片1给每个进风管2快速进风,通过多个进风管2同时进风后送到回风管道3中汇合,然后通过排风管4将烟雾随风排出,在此过程中,通过烟雾浓度传感器5监测经过排风管4的烟雾浓度,并将烟雾浓度数据反馈给控制装置6,控制装置6根据烟雾浓度的数据控制排风支管7中的排烟阀以打开或关闭,当排烟阀打开时,对应的排风支管7的抽风机8也相应开始抽风,以尽快通过排风支管7进行排烟,进而减轻排风管的排烟压力,达到快速排烟的目的,大大提高排烟效率,避免烟雾排烟系统造成压力而损坏排烟系统,进而避免烟雾危及人们生命,其结构简单、排烟效率高;另外,通过排风支管进行快速排烟。
12、,其能将烟雾分散排出,也能降低烟雾对局部环境的影响;利用自动清洁装置对进风叶片进行自动清理,有效保证进风叶片的表面干净,不会积压灰尘,有利于进风。0018 较佳地,自动清洁装置包括环形设置于进风管2的内侧的多个铰接部,每个铰接部连接有可翻转使其沿着进风管2的轴线方向放置以收起或使其沿着进风管2的径向放置以打开的细长型的毛刷,铰接部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连接控制装置。由于进风叶片1在长期进过烟雾环境后,会有较多的烟雾颗粒及尘埃落在其表面,长期积压会导致进风叶片1转动难度加大,提高驱动能量,而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占用烟雾通过面积,使得烟雾、风通过率降低,不利于排烟过程的进行,因而,在本实施例中,利。
13、用细长型的毛刷来扫刷进风叶片1的表面,而且,当不需要清洁时,控制装置6可以通过控制驱动装置,使得毛刷收起,这就避免占用进风管2的空间,保证进风顺畅。0019 当然,还可以在进风管2的内侧开设凹槽,将毛刷嵌入凹槽内,达到更好地避让进风通道。0020 由于排风支管7为支路,主要的排烟管道为排风管4,其排风支管7是在烟雾浓度说 明 书CN 204139548 U3/4页5传感器5检测到烟雾浓度过大,排风管4无法及时排烟或者排烟压力大时使用的,所以为了减少不使用时的资源浪费,优选的,排风支管7的长度小于排风管4的长度。排风支管7的内径为排风管4的内径的一半。而且多个排风支管7能够较好地发挥排烟作用。0。
14、021 排风管4的出口、抽风机8的出口均设置有烟雾处理装置。利用烟雾处理装置可以有效降低烟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0022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6连接有报警器。当烟雾浓度传感器5检测到烟雾浓度较高时,控制装置6控制报警器开始报警,以提醒人们尽快逃离危险环境。0023 一般情况下,防排烟系统需要进行调试,主要有设备单机试运转、以及系统联合试运转的测定与调试。0024 其中,进风叶片1一般是装在风机中的,而该风机在试运转前有如下要求:与风机连接的电动机转向正确;油位、叶片数量、叶片安装角、叶顶间隙、叶片调节装置功能、调节范围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风机管道内不得留有任何污杂物;叶片角度可调的调风。
15、机,应将可调叶片调节到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起动角度;盘车应无卡阻现象,并关闭所有入孔门。然后,该风机试运转:起动时,各部位应无异常现象,当有异常现象时应立即停机检查,查明原因并应消除;再次,该风机的启动与运转:风机经一次启动立即停止运转,检查叶轮与机壳有无摩擦和不正常的声响;风机的旋转方向应与机壳上箭头所示方向一致;风机启动后,如发现机内有异物时,应立即停机,设法取出异物;风机启动时,应用钳型电流表测量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待风机正常运转后再测量电动机的运转电流。如运转电流值超过电机额定电流值时,应将总风量调节阀逐渐关小,直到回降到额定电流值;在风机运转过程中,应以金属棒或长柄螺丝刀,仔细监听轴承内。
16、有无噪声,以判定轴承是否有损坏或润滑油中是否混入杂物;风机运转一段时间后,用表面温度计测度轴承温度,所测量温度值不应超过设备说明书中的规定;风机经试转检查一切正常,再进行连续运转,连续运转时间为2小时;新启用的风机运行一个月后,应检查皮带的松紧程度及螺栓是否有松动现象,及时予以调整、紧固。0025 在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电动防火阀(70),其与所述控制装置6连接。在实际使用时,电动防火阀(70)、排烟阀(280)需要进行单体调试:逐个对电控防排烟阀做动作试验,手动、电动操作应灵敏、可靠,信号输出正确,阀板关闭时应严密,脱扣钢丝的连接应不松弛,不脱落;逐个检查送风口(排烟口)与风道连接处,不应有。
17、风量泄漏;逐个检查送风口(排烟口),应牢固安装在指定位置上;逐个检查电动开窗器接线正确及安装牢固,现场通风开关开启电动开窗器灵活;逐个检查防火卷帘控制箱接线安装及防火卷帘的升降。0026 在完成上述单独调试后,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联动试运转及调试:正压送风系统技术性能测试;将装设有该防排烟系统的楼梯间的门窗及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门(包括电梯门)全部关闭;启动装有进风叶片1的风机;在项目和展厅各选几处为模拟火灾层;同时打开火灾层及上下一层的防火门,测试三层门同时开启时各门处的平均风速。0027 机械排烟系统技术性能测试:地下设备用房、首层的通道排烟系统:启动机械排烟系统,使之投入正常运行,若排烟机单独。
18、担负一个防烟分区的排烟时,应把该排烟机所担负的防排烟分区中的排烟口全部打开,如一台排烟机担负两个以上的防排烟分区时,则应把最大防排烟分区及次大的防排烟分区中的排烟口全开,测定通过每个排烟口的排气量。说 明 书CN 204139548 U4/4页6排烟口处风速不宜大于10m/s。0028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204139548 U1/1页7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139548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