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纤维木质素燃料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生物质获得的新燃料。
发明背景
从能量的观点来看,由生物质获得能量具有很高的价值。例如,
所谓短期轮作生物质的能量效率达到89.5%、而且液体能量速率也高
达9.48倍。然而,尽管这种生物质的能量效率出奇的高,它仍然无
法与化石燃料竞争。这是由于其生产步骤多,成本高,而且也由于原
始生物质处置困难,而使其非常不实用。
对与生物质生产方法相关的以下几点应予注意:1)种植和培养
(繁殖);2)滋养(施肥)花费;3)阳光照射;4)温度;5)沉淀;6)
土壤和水的条件;7)收获方法;8)耐受疾病;9)在种植面积上与食
物、牧草和纤维生产的竞争;10)面积可得性;11)原始生物质的运送。
生物质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组成,表1中举例说明其组
成,微观结构见图1。
表1
细胞壁
典型组成-松树(%)
半纤维素
纤维素
木质素
LM-中层
-
-
3.0
P-初生壁
1.4
0.7
8.4
S-次生壁
S1
3.7
6.13
10.5
S2
18.4
2.7
9.1
S3
5.2
0.8
总计
28.7
40.3
31.8
细胞壁由巨纤维(macrofibrillae)、微纤维、胶束(micellea)
及纤维素分子组成。细胞核(细胞质)包括水溶液。下面的化学式相当
于假设生物质在其微结构完全释放时对生物质比表面积(单位质量
的面积)的近似估计式。
1-具有正方截面及长度1(S及M:细胞表面及细胞质量)的几
何形状。
S=4bl;M=4blep
胶束宽度b=10μm
细胞壁厚度:e=1.0μm
ρ=1.5g/cm3
=1.5×106g/cm3。
2、巨纤维、微纤维、胶束(miscellae)及纤维素分子的比表
面积。
S=πφl;
2.a巨纤维(φ=50nm;大孔>50nm)的比表面积
S M = 4 50 × 10 - 9 × 1 . 5 × 10 6 = 53 m 2 / g ]]>
2.b-微纤维(φ=50/4=12.5nm;中孔2nm<φ<50nm)的比表面
积
S M = 4 12 . 5 × 10 - 9 × 1 . 5 × 10 - 6 = 213 m 2 / g ]]>
2.c-胶束(φ=(12.5/4)nm=3.1nm;微孔φ<2.0nm)的比表
面积)
S M = 4 3 . 1 × 10 - 9 × 1 . 5 × 10 6 = 860 m 2 / g ]]>
2.d-纤维素分子的((3.1/6)nm=0.517nm)的比表面积
S M = 1 0 . 517 × 10 - 9 × 1 . 5 × 10 6 = 1290 m 2 / g ]]>
N = 1 + 6 Σ 0 n ni = 1 , ( 1 + 6 = 7 ) , ( 1 + 6 + 12 = 19 ) , ( 1 + 6 + 12 + 18 = 37 ) . ]]>
胶束的理论比表面积约0.7m2/g,巨纤维的值约50m2/g,微纤
维约200m2/g,胶束约900m2/g,而分子约1300m2/g。
就受到关注的固体燃料而论,固体燃料的常规燃烧包括5个区:
第一区,无反应活性的固体区(加热和干燥);第二区,冷凝相(固体
高温热解)的反应区;第三区,气相反应(气相高温热解和氧化)区;
第四,一次燃烧区(气相);第五,后火焰反应区(二次燃烧)。各区的
具体动力学和反应尚不完全知道。
图2说明木材常规燃烧的概念模型。木材是各向异性和吸水性
的,其纤维(管胞)是中空的。对软木,其纤维长度3.5-7.0mm,对于
硬木,其纤维长度1-2毫米。其结合水约23%,总水分达到75%。纤
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行为如同聚醇类,其中主官能团是OH基团。
纤维素是一种具有1至>4个β-糖苷键的无水葡萄糖的直链多糖。
在氧化以后,此官能团为碳酰基、酮基和羧基基团。另一方面,半纤
维素是一种带分支链的多糖,其主要组分在硬木中是4-O-甲基葡糖
对苄基苯基甲酰胺类(4-O-methylglucoroxylanes),而在软木中是
葡甘露聚糖类(glucomanes)。它们的主官能团是羧基、甲基和羟基基
团。再一方面,木质素是一种三维骨架,有4或更多个取代苯丙烷单
元。基本结构嵌段是瓜亚基尔(guayaquil)醇类(软木)和seringyl
醇(对于两种木材),占优势的键是β-O-4。
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结构是高含氧的,官能团的位置对推测高温热
解和氧化的机理有用。
为比较起见,观察发现,丝煤结构是芳烃族的,它具有少量羟基
的官能团和β-O-4键。氮和硫是结构环的一部分,有少量氮以胺形
式存在。与木材相比,煤中氧含量极低的事实是显而易见的,这表现
在木材的反应活性更大。
在木材常规燃烧中,干燥阶段实际上包括4个步骤,即1)加热木
材到高到100℃(373K)所需的能量=0.08×100×(1-TU)kJ/kg,其中
TU是含水量(百分率);2)加热水所需的能量=4.2×100kJ/kg;3)
汽化水所需的能量=2.26MJ/kg;和4)释放键合水所需的能量
15.5×TU kJ/kg(平均)。数值的主要部分是汽化水的能量。
加热阶段包括三个有明显影响的因素:第一个因素是用于加热至
热解温度(500-625°K)的所需能量;木材在273°K时的比热为1113
J/g和在373°K时的比热为1598 J/g,而湿度为35%的木材在300°K
时的比热是2.343J/g。第二,水分对防止粒芯被加热至水被汽化的
温度和建立反应状态有影响。第三个影响因素是水分可增加木材颗粒
导热系数,它最多可能使其数值加倍。除对干燥和加热的影响外,水
分也对固态高温热解有明显影响。
下一阶段是固体高温热解步骤。在此燃烧区,分子分裂为气体碎
片的反应和缩合反应占据优势,从而生成煤(焦油得出3种最终馏分:
气体、液体和固体-煤)。该热解温度是:半纤维素(500-600°K)、纤
维素(600-650°K)和木质素(500-773K)。表2显示纤维素和木聚糖热
解产物,其焦油含量高,造成木材二次燃烧接近油类。
表2:纤维素(837°K)和木聚糖(773°K)的高温热解产物
产物
纤维素(%P)
木聚糖(%P)
乙醛
1.5
2.4
丙酮丙醛
0.0
0.3
呋喃类(Furanics)
0.7
Tr
丙烯醇
0.8
0.0
甲醇
1.1
1.3
2-甲基呋喃
Tr
0.0
2,3-丁二酮
2.0
Tr
1-羟基-2-丙基-glycoxal
2.8
0.4
乙酸
1.0
1.5
2-糠醛
1.3
4.5
5-甲基-2-糠醛
0.5
0.0
CO2
6.0
8.0
H2O
11.0
7.0
煤
5.0
10.0
焦油
66.0
64.0
Tr=痕量
芳环断开是一个中间步骤,形成易挥发的材料,产生乙酸和乙
醛,乙酸和乙醛通过乙酸脱羧()和乙醛脱碳
()的作用而被分解。对于半纤维素,所得产物是
来自丙醇的C2H4和CO。在下一区中,将依次发生高温热解和氧化,
产生CH4、C2H4、CO和CO2作为最后产物。
木质素的高温热解与半纤维素和纤维素不同,在823K下它产生
下述组分:煤(55%)、由CO(50%)、CH4(38%)、CO2(10%)和C2H6(2%)
组成的气体馏分(45%)。焦油由苯乙炔、蒽和萘组成。表3表明几种
不同材料高温热解中煤的形成。
表3:几种不同材料(673K)高温热解时煤的形成)
材料
煤(%p)
纤维素
14.9
白杨(木材)
21.7
落叶松(木材)
26.7
白杨(分支)
37.8
道格拉斯(树皮)
47.1
硫酸木素
59.0
水分对颗粒高温热解也有很大影响,因为它引起粒芯和其周边之
间巨大的温差(400°K),使加热和干燥区与高温热解区之间形成有形
分离。水分的主导影响在于降低燃烧器的火焰温度,促使产物形成煤
和降低高温热解速率。木材燃烧的理论火焰温度由下式给出:
Ta=1920-(1.51[TU/(1-TU)]×100)-5.15 XexAr
其中Ta(K)为绝热火焰温度,TU为含水量分数,XexAr是过剩空
气百分数。除绝热温度的降低之外,过剩空气量也要增大,它由下式
给出:
XexAr(%)=40[TU/(1-TU)]
对于TU>33%,Ta=1740°K;而对于TU=50%,Ta=1560°K。
因此,挥发物含量减少,煤含量增大。最后应该指出,灰分降低了局
部温度,并催化了煤的生成。
其次,发生预燃烧反应,这表示易挥发的物料通过链引发型的反
应占优的自由基的碎片:
(368 kJ/mol)
(410 kJ/mol)
其中R=C2H5、CH3等等。R”=甲基基团。
在木材中,第一个反应可能性最大,因为其能量较低,其实例如
下:
其中M是移出热量的颗粒或分子(灰分或蒸汽)。如果R”含两个
或更多个碳原子,则优选断开的是C-C键,而不是C-H键。除链引发
反应外,预燃烧区包括与带有自由基复合的还原反应,
。尤其是,如果预燃烧区空间宽阔。其中的一个实例是氮的复合,
形成N2,而不是NOx。
在预燃烧反应后,发生一次燃烧的反应:在一次燃烧区内混合的
氧及燃料导致自由基的许多反应,产生CO2及H2O。
HCO及CO是由CH2O形成的(或
)。在火焰温度1320K即木材燃烧温度下,它们的浓度最大。
最后,发生后燃反应:木材燃烧的过程在低温下发生,链终止反
应在二次燃烧中发生。羟自由基(CH2O)存在浓度高时,羟自由基具有
重大的意义。主要终止反应是:
后者在此区内不太重要。由CO产生的CO2受OH浓度的控制,对
于低温体系(木材)其浓度较高。因此,链终止为H与OH基团的复合,
受去热物种(M)的促进。软木的C∶H比(1∶1.45)及硬木的C∶H比(1∶
1.37)均高于丝煤的(1∶017)。木材固体高温热解产生水、CH4、C2H4
及C2H6,在挥发性气体中造成很大量的氢,增加了可使氧化完全及快
速(反应活性较高)羟基的浓度。由于有许多与木材挥发物氧化相关的
变数,文献中对此系统尚缺乏完善的表达。
在(木材)活性炭的燃烧中,由高温热解获得的活性炭是多孔的,
并含O2攻击的各种自由基。此外,它还含氧及氢,其经验化学式是
C6.7H.3.3O。对于活性炭氧化,曾提出有三种机理,燃烧速率受表面
自由基活性位点的限制是被认可的机理。活性炭氧化也受传质过程的
限制。第一机理是Boudouard机理,以活性炭燃烧为一般标志。
此反应属于高吸热反应,反应常数为:1.1×10-2(800K)及
57.1(1200K)。释放的CO属于易挥发物,其燃烧在颗粒外的火焰中完
成。第二机理为O2直接在煤上的化学吸附。在煤多孔表面上,O2的吸
附活化能在54-10105 kJ/mol的范围内,它分别对应于每克煤的化
学吸附量为0-0.25摩尔O2。化学吸附反应是:
星号*表示反应的活性位点,m代表可移动的物种,es代表稳定
物种。活性炭活性位点可通过高温热解机理产生。活性炭氧化为第三
个机理涉及通过以下产生活性位点中的羟基的反应:
羟基是通过木材中各种羟基官能团的均裂或燃料释放水分的解
离途径从内部产生的。关于水分对煤氧化的影响,同对木材热解的情
况一样,认识尚不充分。据推测,水分“除掉”了活性位点,从而降
低了煤的氧化速率。水分的存在延缓了活性炭的氧化速率。
简而言之,木材燃烧属于一种多段过程,涉及加热及干燥、固态
高温热解、产生挥发性化合物及煤、气体相反应(预燃烧、一次燃烧
及后燃烧)及煤的燃烧。木材中各种官能团产生大量属于颗粒固体高
温热解的挥发产物,各种官能团及高脂肪族含量增加了木材的反应活
性,使木材燃烧中火焰部分比丝煤的高。水分增大了导热系数,致使
固态高温热解中产生煤较多,提高了气相反应及煤反应中羟基基团的
浓度,降低了煤的氧化速率,进而降低了其温度及“除掉”了活性位
点。
由于常规燃烧方法的复杂性及操作上的缺点,最好发展一种来自
生物质的新燃料,它能满足对燃烧的这种基本要求,并克服已知燃料
的技术缺点。
就此而言,已进行了各种有关开发生物质新燃料的研究,并早已
试图提供一些令人满意的结果,如由Daltro G.Pinatti,Christian
A.Vieira,Jose A.da Cruz和Rosa A.Conte等人著的文章“纤
维木质素:一种新热电燃料”中所述纤维木质素燃料的情况一样,涉
及一种通过生物质预水解过程获得的未经最佳化控制的普通纤维木
质素产物。但是,主要从经济的观点以及能采用主热电工艺的观点来
看,仍然希望通过更加先进的方法获得燃料。这里主热电工艺包括:
火炉、锅炉、燃气透平及通过磁流体(hydrodynamic magnet)(MHD)
产生能量。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纤维木质素燃料,其催化
性能可满足市场对改善燃烧特性的需求。
发明综述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纤维木质素燃料,该燃料由纤维素及成球木
质素组成,并具有约1.5-2.5m2/g的比表面积,比表面积平均值为
2.0m2/g。
附图简述
图1表明生物质细胞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固体燃料常规燃烧过程的步骤。
图3a-3e表示按照本发明纤维木质素结构的显微照片,图4为以
图解表示木材、纤维素及纤维木质素的X射线衍射图。
图5表示煤催化燃烧过程中反应物焓变化,和图6表示丝煤燃烧
时间对粒度的比。图7a和7b顺序表示本发明纤维木质素燃烧中发出
的功率。
图8-12b说明可用于目前规定的纤维木质素燃料的燃烧体系和
设备。
发明详述
经详细研究,本发明人实现由生物质获得催化纤维木质素燃料,
在其燃烧方面该燃料效果惊人。利用同一日期所提出的巴西专利申请
“生物质预水解设备和方法”中所述的一种反应器,采用生物质预水
解的方法,制备了本发明的催化纤维木质素燃料。可对任何类型的生
物质进行所指的预水解,诸如对木材、甘蔗渣和禾杆、植物渣、树皮,
牧草、垃圾有机部分等。
上述专利申请中所述预水解方法一般包括在螺旋给料机中及在
生物质预水解设备中的生物质卸料步骤,然后进行加压操作,包括下
述步骤:1)对生物质预水解设备充填预热酸性溶液;2)加热;和
3)加压,所述方法不同之处在于,预水解过程与生物质预水解设备
的回转振动同时进行,蒸汽吹扫和控制温度、压力、酸含量、预水解
时间和液/固关系,通过测糖机构监测糖含量,直至糖度值达到约10
Bricks为止。然后完成以下步骤:将预水解产物通过换热器排放至
储罐中,洗涤回收糖,和将纤维木质素排放至机械洗涤器或运载器
中,加以过滤洗涤。
再参照以上所示图1和表1,可以看出,按照生物质水解的这种
方法,纤维素纤维分离(fibers release)是不完全的,因为在次生
壁第二层(S2)中半纤维素浓度最高。采用有本发明发展的预水解方
法,目前已获得一种按照BET方法测定比表面积为约1.5-2.5m2/g
的产物,比表面积平均值2m2/g,而且淤泥数(slush number)为100,
这意味着这种预水解方法达到了出现巨纤维部分分离的水平。
图3a-3e所示显微照片显示了这种巨纤维分离的证据。图3a表
示按照本发明催化纤维木质素在预水解后的微观结构,放大1000倍
(10μm标度)。图3b表示放大10000倍(1μm标度)呈现中间薄片的
细胞壁,而图3c表示放大50000倍(100nm标度)的细胞壁,图3d表
示增大100000倍(10nm标度的细胞壁。图3e表示第二样品的微观结
构,在此可能看到木质素的成球化。
如从图4可以看出,一种断开结构的组合,同时保持X衍射所表
示的纤维素结晶特征,能使纤维木质素燃料达到下述特征:
1-由于保持了纤维素结晶特征,有可能利用锤磨实现对按照本发
明的纤维木质素进行研磨,使之粒度降至200μm以下,而不需中间
过筛,而且能耗低(约12kWh/t)。由于这个特征,该新燃料被称为“催
化”木质素。
2-在转筒干燥机、火炉或旋流分离器中容易进行烘干脱水:按照
本发明纤维木质素,其粒度200μm以下,具有完全断开结构,允许
在500ppm水分及低温即125℃(烟道气体)下进行干燥。
生物质中所含的水是对燃烧的最坏特征之一,而且本发明纤维木
质素所达到的干燥允许燃烧热值达到18-20MJ/kg,它是正常水分为
45%的生物质的燃烧热的两倍。
因此,采用本发明所获得的一个重大技术好处是,可利用烟道气
体的热量对催化纤维木质素进行外部干燥,随后加以干式燃烧。这种
选择对于原木是不能实行的。
3-对于粉末型,所谓适应型纤维木质素的密度为600kg/m3,不
适应型的为450kg/m3。这表示平均能量密度为20MJ/kg×500kg/m3=104
MJ/m3。与之相比,燃料油的能量密度为40MJ/kg×800kg/m3=3.2×104
MJ/m3,这就意味着该催化纤维木质素燃料的存储及处置仅为燃料油
的三倍,而且它比处置原始生物质(木材和植物残渣)更容易得多,后
者需要大的容积和巨大的设备。
4-本发明纤维木质素在燃烧设备中配料,采用例如为螺旋加料
装置或旋转阀,并按空气:纤维木质素重量比为约3.28∶1及体积比
为1261.6∶1注入作为阻尼气(drag-gas)的空气。这赋予纤维木质
素一种等同于配料及加料操作中气体或液体的特征,使操作比固体燃
料尤其对生物质的常规配料及加料操作更容易得多。
5-这些微观结构图表现了对50nm微纤维尺寸的披露。这种技术
建立了方法(半纤维素煮解)与产物(中等比表面积的断开结构)间的
关系。它构成了该产物主要新特征之一以及在生产催化纤维木质素燃
料中控制预水解方法的技术。
6-表4a说明了微孔的物理性质(活性位点),表4b给出了中孔
与大孔的分布。前者采用N2的BET吸附法确定,后者采用Hg孔隙度
测定法确定。采用BET测定的总比表面积为约2.20m2/g,大孔与中
孔的比表面积占总表面积的较大部分。采用圆柱对称孔(1=2r),由
Hg孔隙度测定法测定的孔平均半径计算,得出比表面积1.80m2/g。
这个结论与用BET测定的低微孔容积(1.1×10-3cm3/g)结果一致。大
孔与中孔的分布具有最大值,其范围在1-5μm(1000-5000nm),此
尺寸与用MEV照相的胶束空穴率一致(图3a、3b及3e)。表4数据和
MEV的显微结构使本发明催化纤维木质素燃料的全部表征成为可能。
用等于100的碘价来测定微孔;在催化纤维木质素情况下,仍然没有
能够估计在燃烧中微孔(2nm)的贡献的测试设备。
表4a:微孔物理表征
(活性位点-φ<2.0nm)
样品
结晶密度(1)
(g/cm3)
比表面积(2)
(m2/g)
微孔半径(2)
(nm)
微孔容积(2)
(×10-3cm3/g)
1-木材
1.284
0.459
0.948
0.217
2-未研磨的纤维木质素-
预水解时间
2a-0.5h(振荡)
2b-1.0h(振荡)
2c-1.0h(静态)
2d-2.0h(振荡)
1.331
1.337
1.334
1.351
0.756
1.463
1.342
2.249
0.980
0.905
0.970
0.964
0.371
0.562
0.651
1.080
3-研磨效果
3a-未研磨纤维木质素
3b-297μm<φ<354μm
3c-177μm<φ<210μm
3d-125μm<φ<149μm
3e-88μm<φ<105μm
1.252
1.353
1.368
1.375
1.372
1.346
2.483
2.758
2.013
2.114
1.915
3.179
1.197
0.997
1.135
1.032
0.962
0.914
1.496
1.375
1.143
1.090
0.921
1.454
3f-φ<74μm
4-木材及碳化纤维木质素
4a-碳化木材0.5h
4b-纤维木质素,0.5h
4c-纤维木质素1.0h
4d-纤维木质素2.0h
4e-加倍碳化
1.314
1.292
1.327
1.371
1.421
0.965
2.474
1.452
1.932
2.497
1.024
1.014
1.002
1.009
1.000
0.494
1.254
0.727
0.974
1.248
表注:
(1)氦比重计;所用装置:超比重计型:1000 Quantachrome-式:
1.62
(2)N2的BET-吸附;所用装置:吸附计型:Nova Quantachrome-
式3.70
表4b:中孔(2nm<0<50nm)及大孔(0>50nm)的孔分布(cm3/g)
汞孔隙度仪
D,-孔径(nm)
圆柱几何形孔(r=21)
(S/V)=(2πr3+πrl)/(πr3l)
(S/V)=(2/r)
S=2V/r M3/g)
样品
平均半径
D,<10
10<D,<100
100<D,<1000
103×D,<2×103
2×103<D,<5×103
Total
|
3a-纤维木质素,未研磨
φ>2mm
φ>354μm
631.2
1026.2
0.016
0.004
0.078
0.022
0.233
0.084
0.038
0.039
0.056
0.046
0.421
0.197
2.658
0.758
3b-297μm<φ<364μm
210μm<φ<250μ
883.0
987.2
0.996
0.002
0.033
0.027
0.095
0.064
0.052
0.048
0.956
0.051
0.232
0.219
2.986
1.755
3c-177μm<φ<210μm
149μm<φ<177μm
-
845.6
-
0.003
-
0.018
-
0.094
-
0.062
-
0.035
-
0.212
-
2.004
3d-125μm<φ<149μm
105μm<φ<125μm
-
2230.6
-
0.007
-
0.025
-
0.090
-
0.058
-
0.049
-
0.229
-
1.553
3e-88μm<φ<185μm
74μm<φ<88μm
-
1003.2
-
0.009
-
0.025
-
0.091
-
0.051
-
0.042
-
0.210
-
1739
3e-
φ<74μm
-
1715.4
6.006
0.023
0.106
0.163
0.530
0.830
3.876
S=孔面积
V=孔容积
r=孔半径
l=孔长度
7-本发明纤维木质素的主要应用是作为锅炉、燃气透平机的燃
料和用于通过磁流体(MHD)产生能量的燃料。但是,除用作燃料外,
在以下领域还有几种其它应用:动物饲料大量组分,高温热解生产油
类及活性炭,生产炭黑(不完全燃烧),生产甲醇、纤维木质素树脂酸
盐(结块、MDF-中等密度纤维)、半固体发酵(真菌、细菌和酶)培养基
等。
尽管按照本发明的纤维木质素精确的化学式可能不一,但其经验
化学式列于表5中,并与木材、生物质组分、丝煤和燃料油的经验公
式进行了比较,这些数据提供了对推测目前所开发的燃料达到改良效
果的良好参考。
表5:几种燃料的化学式
燃料(水分) 材料 固定碳 灰分 近似经验化学式
挥发份(%) (%) (%)
1.软木(46%):
·道格拉斯枞木 86.2 13.7 0.1 C4.4H6.3O2.5Ntr
·北美油松 - - - C4.9H7.2O2.0Ntr
·铁杉 84.8 15.0 0.2 C4.2H6.4O2.6Ntr
2.硬木(32%):
·白杨 - - - C4.3H6.3O2.6Ntr
·美国白蜡树 - - - C4.1H7.0O2.7Ntr
3.树皮
·橡木 - - - C3.3H5.4O3.1Ntr
·松木 - - - C4.5H5.6O2.4Ntr
4.木材
·干(17%) - - - C4.4H6.0
O2.4N0.02(H2O)1.1
·含水(50%) - - - C4.4H6.0
O2.4N0.002(H2O)5.6
表5-续前
燃料(水分) 材料挥发份 固定碳 灰分 近似经验式
(%) (%) (%)
5.生物质组分
·纤维素 (C6H10O5)n
·半纤维素 (C5H10O5)n
·木质素 (C10H7O4)n
·催化纤维木质素 C5.5H4.2O1.0Ntr
·纤维素煤 C6.7H3.3O1.0Ntr
6.焦油: C4.7H5.0O3.0Ntr
7.丝煤:
·褐煤(3-7%) - - -
·次烟煤
A(14%) - - - -
B(25%) 40.7 54.4 4.9 C5.0H4.8O1.0Ntr
C(31%) - - - -
·烟煤
低挥发份 17.7 71.9 10.4 C6.7H4.3O0.14N0.11
中挥发份 - - - -
高挥发份 6.4 81.4 12.2 C6.8H2.3O0.12N0.09
·无烟煤 6.4 81.4 12.2 C6.8H2.3O0.12N0.06
8.油类(APF-A1) - - - C7.3H11.1O0.09N0.02
可以看出,生物质的碳含量低(每化学式-克4.3摩尔),氢含量
居中(每化学式-克6.5摩尔),氧含量高(每化学式-克6.5摩尔)。丝
煤的碳含量高(每化学式-克6.5摩尔),氢含量低(每化学式-克4.3
摩尔),氧含量低(每化学式-克0.15摩尔)。按照本发明的催化纤维
木质素处于中间位置,其碳(5.5)及氢(4.2)的含量接近于丝煤,但含
居中的氧量(每化学式-克1.8摩尔量)。实际上,在20分钟预水解中
所获得的催化纤维木质素接近于褐煤,而褐煤则用了几百万年的时间
才形成。
目前开发的纤维木质素燃料的另一重要优点是其灰分极低,因
此,在用去离子水预水解中处理时,满足了例如用于燃气透平机的清
洁燃料的要求(Na+<5ppm)。这是由于预水解方法对水溶性K2SO4中
K的增溶效果,而K2SO4后来在洗涤步骤中被沥滤。包含于木材中的
所有杂质都被降低,甚至含量较高的那些杂质,例如存在于桉木中的
Ca、Mg、Al和Si,均不会对燃气透平机的超级合金造成热腐蚀。对
本发明燃料的燃气旋流分离证明其减低灰分效率很高,达到了燃气透
平机所需的水平(总计微粒<200ppm和直径>5μm的微粒部分少
于8ppm)。
关于本发明纤维木质素燃料的改良特征,对燃烧过程带来比常规
燃料明显的优点,还应强调几点。
如前所述,在燃烧过程的固体高温热解区中,高温有利于挥发性
化合物的产生,低温有利于煤的产生。如上表2所示,由于纤维素和
木聚糖高温热解得到的产物会导致高的焦油含量,使木材二次燃烧接
近于油类的二次燃烧。但是,在按照本发明的催化纤维木质素中没有
木聚糖,而木聚糖会导致该区中煤含量较低。另外还要指出,在本发
明催化纤维木质素燃料生产过程中,木质素的成球化有利于生成挥发
物和降低煤含量。此外,鉴于水分对微粒高温热解的影响,因此催化
纤维木质素燃料使燃烧温度达到最高,提高了挥发物的含量,降低了
生成的煤量,因为它提供了一种无水分和低灰分的燃烧可能性。
对于按照本发明所表现的其它技术优点,在纤维木质素燃料的预
燃烧反应过程中,在一次燃烧反应以及后燃反应中都可清楚地看到。
在该预燃烧步骤中,可观察到在催化纤维木质素情况下灰分和水
分减少,而且不存在木聚糖,这些方面都有利于CH4(R″纤维素分解的
一种产物)的形成,而不利于C2H6(由半纤维素的分解产物,纤维木
质素中不存在)。在一次燃烧过程中,纤维木质素的燃烧发生在较高
温度下,如同由于环断开的乙酸脱羧和乙醛脱碳形成的CH4的燃烧。
实际上,这说明为什么催化纤维木质素燃烧类似天然气和挥发性液体
燃料的燃烧。最后,在后燃步骤期间,催化纤维木质素的C∶H比例
为1∶0.76,也就是说,它接近于丝煤的,而不接近于木材的。但是
平均含氧量有利于CH4、CO2和CO的生成,从而强化了对催化纤维木
质素反应活性高的解释。
为了能充分理解本发明催化纤维木质素燃烧特点与丝煤相比的
相似性,鉴于本发明纤维木质素燃烧的意义,对多孔颗粒燃烧现代理
论(Essenhigh)列出于下。
质量损失速率:m=m(a,σ),其中m=球粒质量,a=颗粒半径,
d=2a=颗粒直径,σ=颗粒密度和m=(4/3)πa3σ.
dm dt = ∂ m ∂ a da dt + ∂ m ∂ σ dσ dt ]]>
dm dt = 4 π a 2 σ da dt + 4 3 π a 3 dσ dt ]]>
R s = dm / dt 4 π a 2 = σ da dt + a 3 dσ dt = R e + R i = R e [ 1 + R i R e ] ]]>
R i R e = a 3 σ dσ da = 1 3 d ( ln σ ) d ( ln a ) ]]>
Rs=颗粒外表面质量损失速率(g/cm2s),Ri为内表面质量损失速
率。以上公式是一组不精确微分方程,由于缺乏σ和a的关系(积分
方法)不可能积分。
Essenhigh(1988)建议利用Thiele(1939)的催化作用公式作为
Rs的积分方法
其中α=0代表密度,σ外表面燃烧相关常数,α→∝代表与
内表面燃烧相关的恒定直径(这个概念类似于外表面或内表面上的催
化作用)。
按照下式计算Ri/Re关系:
R i R e = R i R im R im R e = η R im R e ]]>
其中Rim是最大内部损失速率和η=Ri/Rim是Thiele效率因子
(0<η<1),表示真实内损失和最大可能内损失间的关系(对于大颗
粒或低孔隙率的颗粒,内质量损失可忽略和η→0,而对于细颗粒和
高密度颗粒,质量内损失为最大值和η=1)。
定义Sv为单位容积单元Vp的内表面积((cm2/cm3)=1/cm)和Sp
为颗粒外表面积,则Rim/Re比例于以下内外表面积的关系式:
R im R e = V p S v S p = 4 3 πa 3 S v 4 πa 2 = a S v 3 ]]>
R i R e = a 3 S v η = 1 3 d ( ln σ ) d ( ln a ) = α 3 ]]>
α=αSvη
对于丝煤,α范围为零到3,个别达到数值6。对于催化纤维木
质素燃料,我们有Sv=σSg,其中Sg是单位质量的内表面积,下述数
值是对200μm的颗粒的:
Sg
m2/g
0.01
0.1
0.2
0.3
0.4
0.5
1.0
10.0
m2/kg
10
102
2×102
3×102
4×102
5×102
103
104
α=aσSgη
1
10
20
30
40
50
100
1000
(σ/σ0)=(d/d0)α
p/(d/d0)=0.9
0.9
0.349
0.122
0.042
0.015
0.005
2.7×
10-5
1.7×
104
这意味着,对于比表面积大于0.4m2/g的(α=40),催化纤维木
质素燃料的燃烧主要在内表面,其粒径保持大致不变,而其密度改变
(部分-1a区的燃烧),表征本新发明为一种从自然生物质的预水解获
得的完全催化的大型燃料。比表面积测试(BET,汞和MEV孔隙度测定
法)表明平均值2.0m2/g,所得α=200。液体燃料颗粒从外表面燃烧
(α=0-3a区),丝煤颗粒有部分内燃烧(0=或<α=或<3-2a区)。
对于丝煤,α=Sv/γ,其中γ是Thyele参数,采用下式得出:
λ=(Sv k/ρDe)1/2;α=(ρDeSv/ k)1/2
其中k=反应速率常数,ρ=反应气体密度和De=内扩散系数。
对于催化纤维木质素,不需单独测定这些参数,因为它们结合一起,
使α数值较高(α=或>100)。
-在催化燃烧中,氧按两阶段反应(吸附-解吸)直接攻击碳原子,
如图5中说明。氧被吸附和脱附,形成CO2或CO,然后再被脱附。
反应的组分和产物是C、O2、CO2、H2O、H2和CO,按照下述反应:
其中Cf表示自由位点,C(O)代表化学吸附的氧原子和ki是反应
常数。催化燃烧形成的挥发物(CO、H2)在颗粒外完成它们的燃烧,完
成燃烧时间非常短(3毫秒)。所测定的燃烧时间是吸附与脱附法测定
的燃烧时间,等于或短于20毫秒(0.02秒)。
对于丝煤、液体(油类)和对于催化纤维木质素燃料,按离析出来
的颗粒和粉烟尘测定的燃烧时间说明于图6中,在相应计算中所用化
学式列举于下。
附录l:燃烧时间
la-煤的燃烧
燃烧时间
i)在恒定密度下:
t b = ρ 0 R T m 96 φD p z d 0 2 ]]>
ii)在恒定直径下:
t b = ρ 0 R T m 144 φD p z d 0 2 ]]>
其中:
ρ0=颗粒初始密度≌1000kg/m3
R=通用气体常数=0.8106m3atm/(kmolK)
Tm=平均温度=1600K
D=扩散系数=3.49×10-4m2/s
Pg=氧分压=0.2atm
φ=反应级数=2
d0=初始粒径(m)
1b=液体燃烧
燃烧时间
tb=d02/λ
其中:
d0=初始粒径
λ=汽化速率=(10±2)×10-3cm2/s(对于烃类在空气中的燃烧)。
对于第一形式,燃烧时间比丝煤的短,因为它是反应活性非常高
的燃料。对于粉“烟尘”型,由于颗粒间的辐射,其能量传递的热损
失减少,燃烧时间缩短,而同于挥发性液体的数值。分析这个问题的
一种方法是利用Krishna和Berlad对于丝煤粉烟尘点火的能量平
衡。
( const ) T i β - 1 = λ 0 / a 1 + R 2 D / a 2 σ ]]>
其中第一项是能量产生速率,a是颗粒半径,R是烟尘半径,ρ
是颗粒密度,D是烟尘密度,λ0是空气导热系数和β是经验系数。只
要R2D/a2σ<<1,则aT1β-1=(常数)。如果R2D/a2σ>>1,则T1β-1=
(常数)a。后者是与世界经验一致,建议在在温度不高于70℃下研磨
丝煤,以避免在磨机中粉烟尘焚烧。对于催化纤维木质素燃料的注
入,我们有R=0.1m,a=100×10-6m,σ=500kg/m3,D=0.4kg/m3,
导致R2D/a2σ=800>>1。粒度越小,粉烟尘的点火温度越低。对于
丝煤,烟尘的理论点火温度在300-500℃和对于催化纤维木质素,
该点火温度为约350℃(热解温度)。催化纤维木质素燃料分子中氧的
存在有利于燃烧过程,这相似于丝煤的(但是其反应活性较高和点火
温度较高),而木材燃烧有五个步骤,而且受水存在的严重限制。
为了确定燃烧特性,利用激光点火并用光电二极管测定辐照亮度
的方法,燃烧不同直径的催化纤维木质素颗粒。其结果示于图7a和
7b中,此处可看出两种状况,即:1)在250μm以上,燃烧是常规型
的(受颗粒内和外质量传递的限制),2)在250μm以下,燃烧不受质
量流量限制的(O2吸附-CO脱附方法)。这两种状况调节Thiele的催
化燃烧。要注意在预水解过程中保持纤维素的结晶特征的重要性,以
使纤维木质素微粒便宜地研磨为小于250μm。
a)常规燃烧(φ>250μm):催化纤维木质素在燃烧设备外被干
燥,干燥区不存在。加热是快速的,挥发物生成达到最大,同时煤生
成减到最少。该催化纤维木质素不含xilan,其固体高温热解占主
要,也就是说,环断开产生乙酸,乙醛和煤,伴随乙酸脱碳和乙醛脱
羧作用生成CH4、CO2和CO。挥发物一次和二次燃烧区同前所述。
b)催化燃烧(φ<250μm):预水解替代丝煤燃烧中的生物质。主
要特征是燃烧受到氧传递进入催化纤维木质素过程及由于颗粒微结
构其上CO的机理的更多限制。在这种方法中,对在活性位点上的物
理吸附(O2)和化学吸附(O)以及Boudouard反应是有利的。羟基基团
的反应引起加热区和固体高温热解区中快速反应。催化燃烧一般发生
在平均内表面(2.0m2/g),颗粒外表面(0.1m2/g)的贡献是次要的。催
化纤维木质素的骨架结构是一种可部分燃烧同时又保持颗粒直径大
致不变及颗粒密度降低的骨架结构。当该部分壁厚达到临界尺寸时,
则发生颗粒(升华)塌陷。因此,这种过程消除了煤渣的生成,导致完
全燃烧。
可用于本发明催化纤维木质素燃烧的设备,取决于所用具体燃烧
的类型。在这方面,生物质燃烧的主要方法是:成堆燃烧、喷射分布
器燃烧、悬浮燃烧及流化床燃烧,从工业观点来看,喷射分布燃烧器
是最重要的。前两个特征是在五个燃烧区中完全有形分离的。在干生
物质颗粒(<2mm,TU<15%)悬浮燃烧中,所有“区域” 在空气当中
顺序出现。悬浮燃烧最接近于液体燃料的燃烧。这就是目前所建议的
纤维木质素的情况,它接近于气体及液体的燃烧,因为它是催化燃
烧。
流化床中的燃烧用空气悬浮的沙或石灰使燃料保持在床层内。所
有反应区在同一地方进行(实际上是不可分的)。由于要保持流化床必
需空气过量(100-140%)和要保持温度低于灰分熔点以便不致流化床
塌陷,其燃烧效率较低。在本发明催化纤维木质素情况下,悬浮燃烧
可用化学计量的空气完成,而不限制其温度,因为它灰分极低。燃烧
中的三个主要参数是有效热、热效率及燃烧温度。
Hv=CCS-PT;η=[1-(PT/CCS)]×100
其中CCS是高热容量,PT是烟囱热损失、灰分(包括未燃烧的碳)
及辐射等。烟囱热损失通过下式给出:
PT = Σ i = 1 n m i ( Cp i ΔT ) + m M i p λ M i p ]]>
其中mi是烟道气体的摩尔数(CO2、O2、N2、H2O),Cpi是各物种的
热容量,ΔT是烟道及环境间的温差,mH2O是水的摩尔量,及λH2O是
水的摩尔汽化热。
辐射损失约4%,其它损失(灰分、未燃烧的碳)约2%。有50%水
分的木材燃烧效率为68%;有17%水分的燃烧效率为79%,而催化纤
维木质素的燃烧效率为85%(接近于丝煤的燃烧效率值),因为它不
存在水分、灰分及过量空气。本发明催化纤维木质素燃料容许温度接
近于绝热温度下(1920K),不过锅炉蒸汽发生管的温度限于840K。
对于不同燃烧方法的释热速率通过I=h dW/dt给出,其中I为
火焰强度,dW/dt是重量随时间的函数变化,h是燃烧热。表6表示
不同燃烧方法的几种速率:
表6:不同燃烧方法的释热速率
燃烧方法
木材
丝煤
松木燃烧
8.5GJ/m2h
倾斜栅格
3.5GJ/m2h
喷射分布
10.4GJ/m2h
8.8GJ/m2h
悬浮
550GJ/m2h
流化床
470GJ/m2h
催化纤维木质素的反应活性略高于生物质(没有水、比表面积较
大)的反应活性,燃烧热为其两倍,导致释热速率为木材的两倍高。
例如,9kg/h的催化纤维木质素以φ=2cm及L=50cm容积的悬浮燃烧
的燃烧热为20MJ/kg,即(9×20/(π×(0.01)2×0.5)=1.146 GJ/m3h。
以下列出的设备实施例,以更佳方式充分说明本发明。但是,所
说明的数据及工序仅仅涉及本发明的少数几个实施方案,不应把它们
看成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催化纤维木质素燃料的完全表征涉及作为原材料的纤维木质
素、燃烧具体特性和燃料处置及控制设备的要素。
图8表明一种加料系统,由纤维木质素储罐(8.1)、用于定量给
料纤维木质素的旋转阀或螺旋给料机(8.5及图9及10)、空气/纤维
木质素两相流的进料管道(速率3.28∶1(重量))(8.6)以及锅炉及火
炉中的设施(压力接近于大气压、T=1900℃),在燃气透平机中(压力
7-14 atm、T=600-1100℃)。纤维木质素储罐可以是固定的(优
选直立圆筒)或可移动的(安装在车架上,类似于运输动物饲料或水泥
的储罐)。由于纤维木质素趋于沉降,储罐优选装配为锥形或平面底
部,底部带旋转铲型(8.2、8.3、8.4)粉末处理器、螺旋加料器、或
带有可移动空气管线。在用于配料纤维木质素的旋转阀或加料器的出
口,以3.28∶1的比例注入对两相流的阻尼空气(drag air)。该两相
流可由金属或塑料软管构成,空气/纤维木质素混合物行为象似气体
或液体。在低压下,空气/纤维木质素混合物的能量密度为7.14MJ/m3,
而天然气的能量密度为32.9MJ/m3,燃料油的为28.0MJ/m3,仍然允许
紧凑,简单安装和明显长度的管道,以满足工厂、热电站等的布局。
示于图9中的螺旋给料机由一个主体(9.1)、套管(9.2)、螺旋给
料机(9.3)、粉末挡板(9.4)、轴承(9.5)、法兰(9.6)、驱动轮(9.7)
及用于二相流的空气喷射(9.8)组成。纤维木质素的配料通过转动螺
旋给料机及改变其直径完成,而且一般在低容量(<150kg/h)时用
它。消除纤维木质素储罐与在螺旋给料机运送粉末配料中阻尼气间的
压差影响,是利用在储槽身与二相流阻尼空气间的螺旋给料机长度管
阻实现的。图10中所表明的旋转阀是市场供应的,其容量高于150
kg/h,包括主体(10.1)、铲(10.2)、驱动轴(10.3)、观测窗(10.4)
及可能冷却(10.5)。利用转动、阀门直径及长度来控制配料量。
燃烧器
在锅炉及火炉中直接使用燃烧器是可能的,因为纤维木质素灰分
含量低(<0.2%)而且物料已处于脱除残余灰分的设备中。对于燃气透
平机中的应用,下述措施是必要的:a)燃烧室有一次空气注射(化学
计量燃烧)和二次空气注射(阻止灰分从燃烧室到旋流分离器,并冷却
燃烧气体,降低其温度至透平机工作温度);b)气体清洁旋流分离器
(脱出微粒);和c)可能的陶瓷过滤器,用于高温透平机(1100℃-单
晶的超级合金),这些过滤器对于多晶超级合金所不可缺少的或带有
定向固化作用。对于总微粒含量200ppm的催化纤维木质素燃料,燃
烧气体中直径>5μm颗粒在8ppm以下,(Na+K)<5ppm的规格已经
达到,不需要陶瓷过滤器。
轴向燃烧器
图11表明表征催化纤维木质素燃烧的轴向燃烧器的一个实例。
点火可采用几种方式进行,诸如GLP、天然气的微喷灯等、电弧、电
阻或热气管。易操作、自动化和低成本的事实有利于用GLP、天然气
的喷灯点火(消耗0.022kg GLP/kg纤维木质素,相当于5%的燃烧器
的热容量)。要指出有二个因素与催化纤维木质素的点火有关:第一,
要加热催化纤维木质素至热解的温度(350℃);第二,相对于室温下
点火的易燃气体和液体,催化纤维木质素操作安全。实际应用可为任
何类型的燃烧器(轴向的、旋涡喷嘴的(swirler)、气旋的(cyclonic)
等)。
轴向燃烧器包括一个有或无冷却的固定台(11.1)、纤维木质素喷
射器(11.2)、化学计量的燃烧-空气喷射器(11.3)、有或无冷却的点
火喷灯夹具(11.4)、GLP或天然气等的点火喷灯(11.5)、观察者视窗
(11.6)。点火喷灯得小至市场可提供的,因为对于空气/纤维木质素
的二相流,纤维木质素的催化特性能达到瞬间点燃和传播。点火喷灯
的功率大约为低功率(50kw)的燃烧器的5%,而对于大功率的燃烧器
其百分率则趋于可忽略。对于速度为8.5m/s和直径φ=16.5毫米的
二相流,点火传播长度100毫米,点火时间0.012秒=12毫秒。在长
度0.7m下燃烧完全,停留时间1/(8.5/2)=0.16秒=160毫秒(人
们已采用平均速度8.5/2=4.25m/s,因为火焰开始的喷射速度
8.5m/s,火焰末了的速度实际为零)。阻抗时间(resistance time)/
点火时间的关系约为10倍。催化纤维木质素的点火时间接近于气体
点火时间,大约3毫秒。
一般,丝煤和液体燃料由于燃烧时间较长,火焰非常长,(参见
图6),因此需用轴向旋流器型的燃烧器,以缩短火焰长度。纤维木
质素的催化特性允许人们使用火焰长度比较短的轴向燃烧器。由于需
要使催化纤维木质素在350℃下高温热解,使催化纤维木质素(非纵
火和非爆炸的燃料)处置中达到完全安全,点火喷灯的熄灭会导致催
化纤维木质素火焰熄灭。催化纤维木质素不含造成禾杆型生物质纵火
特征(热解温度=200℃)的半纤维素,而且它在低温下不热解,因此没
有气体和液体燃料的纵火特征(闪点低)。另一方面,在350℃以上,
其燃烧是催化的,点火时间接近于气体的。
燃气透平机
对于燃气透平机中纤维木质素燃烧器的应用,需要另外的二个步
骤,即:冷却气体和冷却旋流分离器以减少微粒。图12a和12b表明
这种纤维木质素的燃烧器、旋流分离和带水平或直立组件的微粒集料
器。它包括燃烧器(12.1)、燃烧室(12.2)、冷却空气入口(12.3)、
冷却空气室(12.4)、均质化段(12.5)、旋流分离器(12.6)、微粒集
料器(12.7)和与透平机连通的管道(12.8)。对于垂直位置,燃烧气体
通入旋流分离器之前加一个灰分集料室(12.9),收集在化学计量燃烧
过程中的熔灰。
所示燃烧器由不锈钢制造,但燃烧室除外,燃烧室由于高温
(1920°K)是由超级合金制造的,并用冷却空气加以冷却。一部分冷
却空气穿透燃烧室壁上的钻孔,构成周边的一层阻尼空气层,拖动熔
渣和微粒。
气体涡轮机主要特征之一是其对于燃料的通用性,可操作采用的
气体诸如天然气,蒸发油类和工艺气体(炼油厂、高炉鼓风机和气化
器);液体诸如清洁液体,即易挥发的石脑油、轻馏分油(柴油、煤油)
和粘性的和重质的渣油;和固体颗粒。带有高灰分的液体燃料(原油
和渣油)在其使用之前需通过净化设备。
表7说明三种类型的常规燃料和催化纤维木质素的特性。将催化
纤维木质素置于天然气和轻馏分油(清洁燃料)与重馏分混合物和低
灰分原油之间。它不含V2O5、WO3、MO3或Pb,而且S含量极低。清洁
催化纤维木质素中的(Na+K)浓度接近于清洁燃料中的,不过对于正常
催化纤维木质素,它接近于高灰分的重质渣原油(表8)中的值。用去
离子水完成预水解是一种生产清洁催化纤维木质素作为燃气透平机
燃料的有效工艺。除洁净燃料条件外的唯一参数是总灰分(<0.1%)。
但是,这些在旋流分离器中被显著降低,微粒总含量达到<200ppm,
而且粒度大于5μm的微粒含量低于8ppm。
天然气馏分不需燃料处理。对重馏分混合物、低灰分的原油和尤
其高灰分的重质渣油,需要根据其钠、钾和钙的水溶性进行燃料的洗
涤。有四种常规洗涤方法,即用离心机分离、直流电(脱)、交流电(脱)
和混杂(脱除)方法。催化纤维木质素不需采用在使原油和渣油(Na+K)
含量从100ppm减少到5-0.5ppm中所使用的任何洗涤方法。
表7:燃料的性质
性质
馏份及石脑油
催化纤维木质素
馏份油及低灰分原油的混合物
利比亚典型原油
高灰分原油及
重质渣油
煤油
#2
油#2
JP-4
清洁
通常
低灰分
原油
利比亚典
型原油
重质馏
份油
|
闪点(℃)
54/71
48/104
66/93
<T.A.(1)
350(2)
350(2)
10/93
-
92
79/129
流点(℃)
-45
-48/-12
-23/-1
-
Any(3)
Any(3)
-9/43
20
-
-9/35
粘度厘托38℃
1.4/2.2
2.48
2.67
2.0/4.0
0.79
(4)
(4)
2/100
7.3
6.20
100/1800
SSU
-
34.4
-
-
-
-
-
-
-
-
Grau API
-
38.1
35.0
53.2
-
-
-
-
-
-
Secol Desn.at 38℃
0.78/
0.83
0.85
0.82/0.88
0.7545
(5)
0.50
0.50
0.80/0.92
0.84
0.8786
0.92/1.05
热值MJ/kg
44.5/
45.5
42.3
43.9/45.3
20.0
20.0
43.9/44.8
42.2
42.1
42.3/43.7
灰分
1a5
0.001
0a20
-
1000
2000
20a200
36
-
100/1000
煤残渣
0.01/01
0.104
0.03/0.3
-
0.3/3
2/10
-
-
硫(%)
0.01/0.1
0.164a
0.293
0.1/0.8
0.047
<80ppm
280
ppm
0.1/2.7
0.15
1.075
0.5/0.4
氢
12.8 /
14.5
12.83
12.0/13.2
14.75
4.3
4.3
12.0/13.2
-
12.40
10.0/12.5
Na+K(ppm)
0/1.5
-
0/1.0
-
5
<60
0/50
2.2/4.5
-
1/350
钒
0/0.1
-
0/0.1
-
0
0
0/15
0/1.0
-
5/400
铅
0/0.5
-
0/1.0
-
0
0
-
-
-
0/25.0
钙
0/1.0
0/2.0
0/2.0
-
<500
500
-
-
-
0/50
性质
馏份及石脑油
催化纤维木质素
馏份混合物及低压原油
高灰分原油及重质渣油
预热燃料
无
无
有
有
雾化
机械/低压空气
无
低压/高压空气
高压空气
蒸馏
无
无
有一些
有
抑制剂
无
无(有限)
有限
经常用
洗涤透平机
无
无
有(馏份油除外)
有
初始燃料
用石脑油
点火(GLP,天然气,加热
管,电阻)
某些燃料
经常用
成本
较高
居中间
居中间
较低
说明
低品质馏份油,无灰分
多孔粉,有限灰分,通过旋
流分离器可减少
低灰分,有限量的污物
高灰分低挥发性
ASTM标准
1GT,2GT,3GT
(3GT)
3GT
4GT
透平机入口温度
较高
居中间
居中间
低
表8-桉木、催化纤维木质素及预水解液的无机杂质(mg/g)
Ca
K
Na
Mg
P
Al
Si
Mn
Fe
Zn
S
桉木
560
400
<140
160
170
50
<120
20
10
未检
测出
140
纤维木质素
通常(1)
500
<60
<140
<40
10
<40
<120
<4
<10
<6
<80
纤维木质素
黑麦(limpa)
(2)
<53
<5
<1
<60
<2
<40
<120
<2
<7
<4
<80
预水解液
(3)
260
370
80
140
65
10
25
20
8
5
1950
表注:
(1)用过滤自来水处理过的纤维木质素,X射线半定性分析
(2)用去离子处理后的纤维木质素,X射线半定性分析,但对K
(用ICP/AES)和对Na(AAS-火焰)除外
(3)由于没有初始水和洗涤水的分析,未进行质量平衡。
对于燃气透平机,通常制订燃料水平的规范。在催化纤维木质素
情况下,因为在透平机外的燃烧器上连接旋流分离器的提纯作用,这
种规范应该按燃烧气体水平或按照“当量燃料”制订。
(Na+K)含量(ppm)对Iconel超级合金718工作温度的影响列于以
下:
(Na+K)ppm
0.33
2.28
3.70
4.89
5.65
温度(℃)
927
871
815
760
704
这种催化纤维木质素燃料允许在800-830℃之间操作。采用覆盖
层是为了增大超级合金对热腐蚀的强度。表8表明通过扩散(Al、Pt、
Rh、NiCrSi)和覆盖层(Co、Cr、Al、Y)的方法获得的覆盖层的主要
类型。采用了各种沉淀覆盖层的方法,即等离子体喷射、溅射、电子
束蒸汽沉积(PVD)和喷镀。目前这种耐热腐蚀性受覆盖层的限制,而
并不受透平机转子和定子的基础金属的限制。
但是,利用等离子体或EB/PVD保护,能使其甚至在苛刻条件下
达到操作16000h。
对燃气透平机燃料的主要要求有:热值、清洁度、腐蚀性、沉积
物/阻塞物和易取得性。用去离子水由生物质预水解获得的清洁催化
纤维木质素燃料满足所有以上的要求。
表9:透平机的保护层(覆盖层)
保护规格
保护层中的
元素
沉积方法
典型应用
燃烧室(870
℃)的性能(小
时)
UC
Al
PC
Co基定子
870
Al,Si
PC
基础部分Ni
RT-5
Al,Cr
DPC
Ni基定子
RT-17
Al,Ni
DPC
掺钍的Ni
RT-19
Al
DPC
Co基定子(高
温使用)
RT-21
Pt,Al
PC
Ni定子及转子
800
RT-22
Rh,Al
EP/PC
Ni基转子
5000
BB
Pt,Rh,Al
EP/PC
Ni及Co基定子
及转子
RT-44
Co,Cr,Al,
Y
EB/PVD
Co基定子
覆盖层
Ni,Co,Cr,
Al
EB/PVD
各种用途的覆
盖层
等离子体(复
合等离子体)
18000(喷镀)
表注
PC-包装烧结(pack cementation);DPC-两重包装烧结(double
pack cementation);EP-电镀;EB-电子束;PVD-物理汽相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