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种不充气增能轮胎 本发明提供了又一种不充气增能轮胎。它是在先申请号200102165.6,名称为《一种增能轮胎》的基础上又发明的一种可窄体增能轮胎,用于各类陆路机动车辆在行驶中有增能效果产生,将有助于发动机节省燃油,也相应的减少了尾气的排放等。
在先申请的《一种增能轮胎》,只限用于轿车和中载型卡车。若对于其它类型的车辆就不便于使用该种轮胎。因其轮胎横断面太宽。再者我国的自行车数量很大,就目前而言已成为城市交通中的一大难题,尤其在交叉路道要点,自行车的车速太低,使的车群很难散离,常常导致该区域交通形成堵塞。为此,人们力求让自行车能够增速和改变骑车者的体力付出,增给自行车加设发动机助行器,但总因发动机的尾气排放,噪音造成环境污染,也就只好如此放弃。摩托车的数量逐年继增,同汽车一起尾气的排放致使环境形成严重污染,已成为不可忽视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其目的有望于改变此种状况,将途径转移在车轮上(轮胎),又提供的一种窄体增能轮胎。它不仅在转动中无任何阻力,而且还特有的产生一种推动滚动的势能,还其另有一大特点,不需给该种轮胎充气,免受刺戳地损坏。能将该种应有的能量利用于轮胎中,将对车辆降低油耗,减少尾气排放、噪音对环境污染将有大的改观。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先的申请号200102165.6的轮胎发明,便将轮胎两侧的臌胀加以限制,使的臌胀产生于触压后掠处,形成反支撑力增能。而该发明是将轮辋体,胎腔圆周间格分布着机械循环转动机构,相互齿合,但又相互离合,间格的齿轮组和齿条顶杆。当它们齿条顶杆受触压时顶杆上动,齿轮轴连动齿轮转动传递拔动齿轮增速转动,致使后掠位齿杆顶动胎底臌胀增能。
本发明由于改变了胎体和轮辋体结构,它们将由铝合金或工程塑料铸压成腹腔体件,腔内分布齿轮组件,成为一种新型轮胎,可根据各类车型的车速用途,可将齿轮组及轮径,齿模数,胎经给予变更,将成各车型轮胎。使的各车型种能有效的节油、省力、增速,尤如在5°的下坡路面上行驶。
以下将结合附图1-23对本发明作出详细描述。
图1轮胎正视图 图2轮胎断面剖示图
图3轮辋体壳断面剖示图 图4齿轮组工作原理图
图5随动齿轮示意图 图6轮辋件剖示图
图7被动齿轮腔示意图 图8轮辋体纵面剖示图
图9轮辋体底面示意图 图10胎体结构剖示图
图11齿条顶杆导管件图 图12齿轮轴轴承套图
图13弹簧衬垫图 图14回位弹簧图
图15随动齿轮图 图16滚柱图
图17齿轮组总成图 图18连动齿轮图
图19挡位螺钉图 图20挡位垫片图
图21齿轮轴图 图22辋体腔封闭盖
图23齿轮顶杆图
依据上述各图所示将列出各部件名称如下:1.路面;2.轮辋体壳;3.齿条顶杆;4.顶杆导管;5.主动齿轮;6.齿轮轴;7.轴孔;8.轴承套;9.随动齿轮;10.随动齿轮腔;11.连动齿轮;12.连动齿轮腔;13.回位弹簧;14.顶杆导管套;15.弹簧衬垫;16.齿条;17.随动齿轮轴孔;18.滚柱缺口;19.滚柱;20.挡位垫片;21.挡位螺钉;22.螺钉丝孔;23.圆弧槽;24.掌蹄定位圈;25.辋体;26.辋体封闭盖;27.齿轮腔封闭止口;28.螺钉孔;29.丝孔;30.胎体;31.掌蹄桩。
从上述列出的部件名称标号作出结构叙述:
轮辋体壳(2)及已知的轮辐,轮毂由LY1铝合金或ABS工程塑料压铸成轮整体(见图3)。轮辋体圆周间隔排列有放射状中间位的顶杆导管(4),横向轴通孔(7)左、右两侧面各相间排列随动齿轮、轮腔(10)连动齿轮腔(12)。(4)与(7)的内径壁面镶嵌铜质轴承套(8),顶杆导管套(14)。两侧面相间还排列着作用于固定封闭(26)的预备丝孔(29),将由这些部分构成本轮辋体壳。
齿轮组总成(见图17)由轴与三位齿轮组成。齿轮轴(6)(见图21),它由与轴相同直径位于中间段的主动齿轮(5)和轴同整体尾端的连动齿轮(11),三者为一体化轮轴件,为减轻其重量,可将轴成空心体。轴头端(6)上,空心攻有内口丝,轴头端装置随动齿轮(9),(见图15),该齿轮的轴孔径(17)中,对称着两斜位圆弧缺口(18),在缺口位中装有滚柱(19)(见图16),该结构称超越离合器。它在轴位上顺时针时同轴合体转动,倒时针时与轴离游浮动不转。轴端头(6)随动齿轮(9)的外侧配装挡位垫片(20),及挡位螺钉(21),紧固于(22)轴头空心丝口上。
所述的齿轮组总成,将分别装置于轮辋体壳(2)各自的位置中。(6)在(7)的轴孔中,(11)在(12)的轮腔中,(9)在(10)轮腔中。主动齿轮(5)又与齿条(16)齿合。(16)与(3)合成件称齿条顶杆(见图23),它为管状体,径内1/3位有挡圈台阶,上部装置回位弹簧(13),簧顶位又装配弹簧衬垫(15)。下部有圆径弧槽(23),及口沿成斜面翻边,为掌蹄定位圈(24)。(3)装置于顶杆导管(4)中。辋体封闭盖(26)(见图22)呈片板环状。分布着齿轮腔封闭止口(27),及螺钉孔(28),用来封闭辋体壳侧面,由丝孔(29)用螺钉坚固。
胎体(30)(见图10),断面呈两边薄,中间厚,外臌面为掌蹄片,内腔凸状体为掌蹄桩(31),它分布于胎腔周。(30)胶体层中的帘网线也随桩体凸起网布结合,增加桩体的强度,胎口边胶体镶嵌钢丝环。掌蹄桩(31)分布于每个齿条顶杆(3)的(23)部位圆弧槽装配。
上述的部件装配后,形成的工作过程是:当胎体受触压的掌蹄片压缩,齿条顶杆(3)向上推动齿轮(5)顺时针转动,轮(9)的较大直径齿合第二位轴连动齿轮(11)增速反时针转动,齿合后掠位齿条顶杆(3)下推顶动后掠胎体掌蹄臌胀增能(见图4)。随动齿轮(9)的圆周是被动齿轮(11)的3倍。所以触压缩0.5厘米,后掠臌胀1.5厘米,总之后掠高出前位2厘米,形成后掠支撑状况。触压转动,改变了转动方向,再由于超越离合器的作用,除外的不作传动,当受循环触压下则以逐次循环转动。
本方案若应用于自行车,辋体(2)及轮辐轮毂用ABC工程塑料铸压成窄体轮辋车轮,需求在已知的自行车基础上再增速,将加大随动齿轮(9)的轮径。
本方案若应用于摩托车,辋体(2)及轮辐使用LY1铝合金铸压成中窄体轮体,将加大随动齿轮(9)的轮径,及齿轮厚度。
本方案若应用于拖拉机,辋体(2)及轮辐使用钢板复合加工成宽体轮体,将减少随动齿轮(9)的轮径,增加齿轮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