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种不充气增能轮胎.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1446350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87.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0122166.3

申请日:

2000.03.14

公开号:

CN1312177A

公开日:

2001.09.12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60B19/00

主分类号:

B60B19/00

申请人:

王德林;

发明人:

王德林

地址:

742300甘肃省徽县东城巷1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继申请号00102165.6后又提供的又一种不充气增能轮胎。与在先的是同功能异构造,可窄体增能轮胎,能使于各类陆路车辆上,既无内胎无需充气,免除了刺戳的损坏。且能在后掠处膨胀与路面成反支撑,致使车轮在滚中有推动助力产生。可达到车辆发动机对燃油的节省,也相应的减少了尾气的排放。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不充气有增能效果可多类型的轮胎,它由轮毂、轮辐、轮辋用ABS工 程塑料或LY1铝合金铸压成型整体轮体。其特征在于:轮辋圆周相间分布成机械轮 辋体壳,和壳中的齿轮机械部件、胎体、构成车轮胎体。 2、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轮辋体壳,其特征在于:体壳圆周径相间径向放射 状排列有:顶杆导管、横向位轴孔、两侧面有轴孔位的齿轮腔及覆盖封闭盖。 ①.所述的顶杆导管在辋体厚度1/2中位呈圆周径放射线为中轴线排放,管壁内 镶嵌铜质导管套。 ②.序①所述导管以纵轴向在一侧呈开裂槽,裂口两侧楞呈直角边,管顶部为封 闭状。 ③.序①所述的导管套,也以纵轴向呈开裂状,开裂两侧边以直角折边楞。 ④.序③所述的导管套,套壁上有四处冲拆翘起的嵌埋块。 ⑤.序④所述导管套镶嵌于②所述导管中。 ⑥.所述的轴孔在辋体上横向直通,中段右侧与②所述开裂槽相90°接通。 ⑦.序⑥所述的轴孔,两端镶嵌轴承套。 ⑧.序⑦所述的轴承套为铜材,内端厚沿翻边,外径呈放射状排列成缺口,外端薄 沿翻边。 ⑨.所述的齿轮腔,呈凹陷状以轴孔为中心扩径成圆径坑体,坑边呈90°,内角阶 台。 ⑩.序⑨所述齿轮腔,一大一小相同排列于辋体两侧,小轮腔上下边位有丝孔。 .所述封闭盖,呈片板环状,板内面相间排列有轮腔止口环,螺钉孔。 .序所述封闭盖,将覆盖于⑩所述两侧由螺钉紧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机械部件,其特征在于:它由齿轮轴,随动齿轮, 超越离合器,齿条顶杆,回位弹簧等部件相装配而成。 ①.所述的齿轮轴、轴尾端是较大轮径,中间与轴同径的小轮径,两个轴段节,它 们成一整轴体。 ②.序①所述,轴前端头为空心丝孔。 ④.序②所述在丝孔前位有挡位垫片和螺钉。 ④.所述的随动齿轮,为大直径轮,轴孔壁上对称位有两个缺口。 ⑤.序④所述的缺口,随轴孔径呈圆弧状,径向有0.2-0.5毫米的弧斜面。 ⑥.所述超越离合器在⑤所述的两缺口中装入棒状滚柱。 ⑦.序④、⑥的所述它与②的所述结合,再与③的所述结合。 ⑧.由①、③、⑥、⑦所述它又与权利要求2、⑥⑦、⑧、⑨、⑩所述相结合。 ⑨.所述的齿条顶杆,它呈管状,尾端内径有圆弧凹槽,又有80°-90°角翻边沿。 ⑩.序⑨所述管径内1/3位有挡圈台阶。 .序⑨所述管壁面纵轴向焊贴齿条。 .序⑩所述管径内装置回位弹簧,簧底落放于⑩所述台阶上。 .序所述弹簧在它的顶位配装橡胶衬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胎体,只有外胎,无内胎,胎体由掌蹄片、掌蹄桩、 胎体组成。 ①.所述的胎体断面呈中间厚,两边薄,胎口边胶体中嵌有钢丝环3-5圈。 ②.序①所述的胎体在底外相间排列掌蹄片。 ③.序②所述的掌蹄片呈椭圆面圆弧凸起状。 ④.所述的胎体桩,排列在胎内腔,与掌蹄片同位整体。 ⑤.序④所述的掌蹄桩,呈球柱状,球根较小于球体尺寸。 ⑥.序①、③、④所述在它们胶体中由帘布线随蹄桩纵横向上下结网排布。 ⑦.序④、⑤所述,它将与权利要求3:⑨所述部位装配结合。 5、用权利要求1、2的所述,将它用LY1铝合金成型,可成摩托车轮胎。 6、用权利要求1、2的所述,将它们缩窄尺寸用ABS工程塑料成型,又相应缩窄 权利要求3、4所述机械件尺寸,可成自行车轮胎。 7、用权利要求1、2的所述。将它用钢板复合成型加宽尺寸,又相应加厚权 利要求3、4所述机械件尺寸,又变换权利要求3、①、②所述件轮径,可成拖拉机轮 胎或汽车轮胎。

说明书


又一种不充气增能轮胎

    本发明提供了又一种不充气增能轮胎。它是在先申请号200102165.6,名称为《一种增能轮胎》的基础上又发明的一种可窄体增能轮胎,用于各类陆路机动车辆在行驶中有增能效果产生,将有助于发动机节省燃油,也相应的减少了尾气的排放等。

    在先申请的《一种增能轮胎》,只限用于轿车和中载型卡车。若对于其它类型的车辆就不便于使用该种轮胎。因其轮胎横断面太宽。再者我国的自行车数量很大,就目前而言已成为城市交通中的一大难题,尤其在交叉路道要点,自行车的车速太低,使的车群很难散离,常常导致该区域交通形成堵塞。为此,人们力求让自行车能够增速和改变骑车者的体力付出,增给自行车加设发动机助行器,但总因发动机的尾气排放,噪音造成环境污染,也就只好如此放弃。摩托车的数量逐年继增,同汽车一起尾气的排放致使环境形成严重污染,已成为不可忽视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其目的有望于改变此种状况,将途径转移在车轮上(轮胎),又提供的一种窄体增能轮胎。它不仅在转动中无任何阻力,而且还特有的产生一种推动滚动的势能,还其另有一大特点,不需给该种轮胎充气,免受刺戳地损坏。能将该种应有的能量利用于轮胎中,将对车辆降低油耗,减少尾气排放、噪音对环境污染将有大的改观。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先的申请号200102165.6的轮胎发明,便将轮胎两侧的臌胀加以限制,使的臌胀产生于触压后掠处,形成反支撑力增能。而该发明是将轮辋体,胎腔圆周间格分布着机械循环转动机构,相互齿合,但又相互离合,间格的齿轮组和齿条顶杆。当它们齿条顶杆受触压时顶杆上动,齿轮轴连动齿轮转动传递拔动齿轮增速转动,致使后掠位齿杆顶动胎底臌胀增能。

    本发明由于改变了胎体和轮辋体结构,它们将由铝合金或工程塑料铸压成腹腔体件,腔内分布齿轮组件,成为一种新型轮胎,可根据各类车型的车速用途,可将齿轮组及轮径,齿模数,胎经给予变更,将成各车型轮胎。使的各车型种能有效的节油、省力、增速,尤如在5°的下坡路面上行驶。

    以下将结合附图1-23对本发明作出详细描述。

    图1轮胎正视图           图2轮胎断面剖示图

    图3轮辋体壳断面剖示图   图4齿轮组工作原理图

    图5随动齿轮示意图       图6轮辋件剖示图

    图7被动齿轮腔示意图     图8轮辋体纵面剖示图

    图9轮辋体底面示意图     图10胎体结构剖示图

    图11齿条顶杆导管件图    图12齿轮轴轴承套图

    图13弹簧衬垫图          图14回位弹簧图

    图15随动齿轮图          图16滚柱图

    图17齿轮组总成图        图18连动齿轮图

    图19挡位螺钉图          图20挡位垫片图

    图21齿轮轴图            图22辋体腔封闭盖

    图23齿轮顶杆图

    依据上述各图所示将列出各部件名称如下:1.路面;2.轮辋体壳;3.齿条顶杆;4.顶杆导管;5.主动齿轮;6.齿轮轴;7.轴孔;8.轴承套;9.随动齿轮;10.随动齿轮腔;11.连动齿轮;12.连动齿轮腔;13.回位弹簧;14.顶杆导管套;15.弹簧衬垫;16.齿条;17.随动齿轮轴孔;18.滚柱缺口;19.滚柱;20.挡位垫片;21.挡位螺钉;22.螺钉丝孔;23.圆弧槽;24.掌蹄定位圈;25.辋体;26.辋体封闭盖;27.齿轮腔封闭止口;28.螺钉孔;29.丝孔;30.胎体;31.掌蹄桩。

    从上述列出的部件名称标号作出结构叙述:

    轮辋体壳(2)及已知的轮辐,轮毂由LY1铝合金或ABS工程塑料压铸成轮整体(见图3)。轮辋体圆周间隔排列有放射状中间位的顶杆导管(4),横向轴通孔(7)左、右两侧面各相间排列随动齿轮、轮腔(10)连动齿轮腔(12)。(4)与(7)的内径壁面镶嵌铜质轴承套(8),顶杆导管套(14)。两侧面相间还排列着作用于固定封闭(26)的预备丝孔(29),将由这些部分构成本轮辋体壳。

    齿轮组总成(见图17)由轴与三位齿轮组成。齿轮轴(6)(见图21),它由与轴相同直径位于中间段的主动齿轮(5)和轴同整体尾端的连动齿轮(11),三者为一体化轮轴件,为减轻其重量,可将轴成空心体。轴头端(6)上,空心攻有内口丝,轴头端装置随动齿轮(9),(见图15),该齿轮的轴孔径(17)中,对称着两斜位圆弧缺口(18),在缺口位中装有滚柱(19)(见图16),该结构称超越离合器。它在轴位上顺时针时同轴合体转动,倒时针时与轴离游浮动不转。轴端头(6)随动齿轮(9)的外侧配装挡位垫片(20),及挡位螺钉(21),紧固于(22)轴头空心丝口上。

    所述的齿轮组总成,将分别装置于轮辋体壳(2)各自的位置中。(6)在(7)的轴孔中,(11)在(12)的轮腔中,(9)在(10)轮腔中。主动齿轮(5)又与齿条(16)齿合。(16)与(3)合成件称齿条顶杆(见图23),它为管状体,径内1/3位有挡圈台阶,上部装置回位弹簧(13),簧顶位又装配弹簧衬垫(15)。下部有圆径弧槽(23),及口沿成斜面翻边,为掌蹄定位圈(24)。(3)装置于顶杆导管(4)中。辋体封闭盖(26)(见图22)呈片板环状。分布着齿轮腔封闭止口(27),及螺钉孔(28),用来封闭辋体壳侧面,由丝孔(29)用螺钉坚固。

    胎体(30)(见图10),断面呈两边薄,中间厚,外臌面为掌蹄片,内腔凸状体为掌蹄桩(31),它分布于胎腔周。(30)胶体层中的帘网线也随桩体凸起网布结合,增加桩体的强度,胎口边胶体镶嵌钢丝环。掌蹄桩(31)分布于每个齿条顶杆(3)的(23)部位圆弧槽装配。

    上述的部件装配后,形成的工作过程是:当胎体受触压的掌蹄片压缩,齿条顶杆(3)向上推动齿轮(5)顺时针转动,轮(9)的较大直径齿合第二位轴连动齿轮(11)增速反时针转动,齿合后掠位齿条顶杆(3)下推顶动后掠胎体掌蹄臌胀增能(见图4)。随动齿轮(9)的圆周是被动齿轮(11)的3倍。所以触压缩0.5厘米,后掠臌胀1.5厘米,总之后掠高出前位2厘米,形成后掠支撑状况。触压转动,改变了转动方向,再由于超越离合器的作用,除外的不作传动,当受循环触压下则以逐次循环转动。

    本方案若应用于自行车,辋体(2)及轮辐轮毂用ABC工程塑料铸压成窄体轮辋车轮,需求在已知的自行车基础上再增速,将加大随动齿轮(9)的轮径。

    本方案若应用于摩托车,辋体(2)及轮辐使用LY1铝合金铸压成中窄体轮体,将加大随动齿轮(9)的轮径,及齿轮厚度。

    本方案若应用于拖拉机,辋体(2)及轮辐使用钢板复合加工成宽体轮体,将减少随动齿轮(9)的轮径,增加齿轮的厚度。

又一种不充气增能轮胎.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又一种不充气增能轮胎.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又一种不充气增能轮胎.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又一种不充气增能轮胎.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又一种不充气增能轮胎.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继申请号00102165.6后又提供的又一种不充气增能轮胎。与在先的是同功能异构造,可窄体增能轮胎,能使于各类陆路车辆上,既无内胎无需充气,免除了刺戳的损坏。且能在后掠处膨胀与路面成反支撑,致使车轮在滚中有推动助力产生。可达到车辆发动机对燃油的节省,也相应的减少了尾气的排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