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框架装配式建筑竖向主筋操作孔焊接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框架装配式建筑竖向主筋操作孔焊接结构.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20752637.1(22)申请日 2014.12.04E04C 2/34(2006.01)E04G 21/12(2006.01)E04B 1/98(2006.01)(73)专利权人 昆明营造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地址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学府路 296 号昆明理工大学科技园创业大厦 A 栋 2 楼(72)发明人 段尔焕 王文媛 刘洪波 段绍平李益华 冯斌 黄云川 肖桂莲方云飞(74)专利代理机构 昆明科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3111代理人 李行健(54) 实用新型名称混凝土框架装配式建筑竖向主筋操作孔焊接结构(57) 摘要混凝。
2、土框架装配式建筑竖向主筋操作孔焊接结构,属建筑结构设计及施工技术。下层框架柱内设有多根下方竖向主筋,下方竖向主筋自下层框架柱的顶部伸出,上层框架柱内设有相应的上方竖向主筋,框架柱每根上方竖向主筋下部进入一延伸至该框架柱底部并敞口的竖向圆孔,每根下方竖向主筋的伸出部分自对应的竖向圆孔进入上层框架柱内与上方竖向主筋的下部在竖向圆孔内相遇并被焊接为一体,上层框架柱在该焊接部位预制有于焊接后再灌浆封闭的焊接操作孔,操作孔在上层框架柱的侧面敞口,且相邻操作孔不位于一个高度平面。主筋连接牢固,增强了抗震能力;焊接操作孔上下错位布置,对框架柱截面削弱小;焊接后按规范要求灌浆,防腐问题得以解决。(51)Int。
3、.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252383 U(45)授权公告日 2015.04.08CN 204252383 U1/1 页21.一种混凝土框架装配式建筑竖向主筋操作孔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预制的下层框架柱内设有多根下方竖向主筋,下方竖向主筋自下层框架柱的顶部伸出,预制的上层框架柱内设有相应的上方竖向主筋,框架柱每根上方竖向主筋下部进入一延伸至该框架柱底部并敞口的竖向圆孔,每根下方竖向主筋的伸出部分自对应的竖向圆孔进入上层框架柱内与上方竖向主筋的下部在竖向圆孔内相遇并被焊接为一体,上层框架柱。
4、在该焊接部位预制有于焊接后再灌浆封闭的焊接操作孔,焊接操作孔在上层框架柱的侧面上敞口,且相邻操作孔不位于一个高度平面上。2.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混凝土框架装配式建筑竖向主筋操作孔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焊接操作孔的深宽高分别为 40 70 毫米、40 70 毫米、80 100 毫米 , 这些焊接操作孔与下方楼面的距离为 500 1200 毫米。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252383 U1/2 页3混凝土框架装配式建筑竖向主筋操作孔焊接结构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建筑结构设计及施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框架装配式建筑竖向主筋操作孔连接结构。背景技术0002 国家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
5、结构技术规程中,装配式建筑节点竖向主筋采用套筒灌浆连接,该结构若用于地震高烈度地区,要能保证 50 年使用周期有很大难度。装配式建筑的主筋以焊接连接最为可靠,但现有结构的主筋焊接需要大操作面,这会削弱混凝土截面强度 ;若操作面过小则难以施焊,不能保证焊接强度。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混凝土框架装配式建筑竖向主筋操作孔焊接结构实用新型内容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预制的下层框架柱内设有多根下方竖向主筋,下方竖向主筋自下层框架柱的顶部伸出,预制的上层框架柱内设有相应的上方竖向主筋,框架柱每根上方竖向主筋下部进入一延伸至该框架柱底部并敞口的竖向圆孔,每根下。
6、方竖向主筋的伸出部分自对应的竖向圆孔进入上层框架柱内与上方竖向主筋的下部在竖向圆孔内相遇并被焊接为一体,上层框架柱在该焊接部位预制有于焊接后再灌浆封闭的焊接操作孔,焊接操作孔在上层框架柱的侧面上敞口,且相邻操作孔不位于一个高度平面上。所说下层框架柱、上层框架柱的预制都按技术规程要求进行。优选地,焊接操作孔的深宽高分别为40 70 毫米、40 70 毫米、80 100 毫米 , 这些焊接操作孔与下方楼面的距离为 500 1200 毫米。0005 换言之,按照技术规程要求分别预制上、下层框架柱。预制带有竖向主筋向上伸出的下层框架柱。预制上层框架柱时,预留跟下层框架柱主筋相同数量的竖向圆孔,同时上层。
7、框架柱下方距楼面 500mm 1200mm 处分别预留焊接操作孔,相邻主筋预留的焊接操作孔上、下错位布置,不在同一水平线上,避免削弱柱截面强度。下层预制框架柱的竖向主筋穿过预留竖向圆孔与上层预制框架柱的竖向主筋相连接,通过操作孔确定主筋位置和搭接长度,并在满足钢筋搭接焊的规范要求时,可采用单面焊方法进行焊接。主筋接头焊接后,接头受力性能良好。然后对预留焊接操作孔按规范要求进行灌浆封闭。金属件耐火极限应满足建筑防火规范要求,其防腐、耐久性等均应满足工程设计使用 50 年年限的要求。000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预留焊接操作孔焊接主筋,施工操作方便, 由于焊接操作孔上下错位布置,对框架柱截。
8、面削弱小 ;焊接后按规范要求灌浆,钢筋由混凝土包裹,金属件防腐、耐久性等均满足工程设计使用 50 年年限的要求,防腐问题得以解决。由于主筋连接牢固,增强了抗震能力,确保结构安全。附图说明说 明 书CN 204252383 U2/2 页40007 图 1 为实施例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0008 图 2 为图 1 中的 A-A 剖面图。0009 图 3 为图 1 中 B 部位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0010 见图 1 图 3 的实施例。0011 按技术规程要求预制的下层框架柱1内设有多根下方竖向主筋2,主筋2自框架柱1 的顶部伸出。按技术规程要求预制的上层框架柱 3 内设有相应的上方竖向主筋 4,每根。
9、主筋 4 下部进入一延伸至框架柱 3 底部并敞口的竖向圆孔 ( 图中未画出所说圆孔 ),每根主筋 2 的伸出部分自对应的竖向圆孔进入框架柱 3 内、与主筋 4 的下部在竖向圆孔内相遇并被焊接为一体。框架柱 3 在该焊接部位预制有于焊接后再灌浆封闭的敞口焊接操作孔 5 和6,其中四个操作孔 5 位于柱 3 的四角旁。这些操作孔在框架柱 3 的侧面上都有敞口。操作孔 5 的深 L、宽 N、高 H 分别为 70 毫米、70 毫米、90 毫米。操作孔 6 的深、宽、高分别为 60 毫米、60 毫米、80 毫米。这些操作孔中,距楼面 7 的距离小的操作孔与楼面 7 的距离 P 为 600毫米 ;距楼面 。
10、7 的距离大的操作孔与楼面 7 的距离 Q 为 1100 毫米。图 3 中 8 为焊缝。0012 实施例可以这样施工 :0013 (1) 在满足规范基础上按设计要求,在预制厂预制带有竖向主筋向上伸出的下层框架柱,预制上层框架柱时,预留跟下层框架柱伸出主筋相同数量的竖向圆孔,同时上层框架柱下方距楼面 600mm、1100mm 处分别预留焊接操作孔,这些操作孔上、下错位布置。预留的竖向主筋按相关规范要求取值,确定预制框架柱钢筋用量时,根据建筑结构等级、荷载、跨径等进行分析,抗震等级不同,取值也不同。竖向主筋配筋及伸出的尺寸按照相关要求进行验算。按规范要求进行预制,精确定位竖向主筋及预留焊接操作孔的。
11、位置,浇筑并进行养护。预制完成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将构件进行吊装拼接。0014 (2) 下层预制框架柱竖向主筋穿过竖向预留圆孔与上层预制框架柱竖向主筋相连接,通过焊接操作孔确定主筋位置跟搭接长度,并在满足钢筋搭接焊的规范要求时,采用单面焊方法进行焊接 , 然后对预留焊接操作孔按规范要求进行灌浆封闭。框架柱竖向主筋直径大小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取值。0015 (3)楼板预制部分通过可靠的方式进行吊装拼接。对框架柱中间层中节点,节点两侧的楼板预制部分下部纵向受力钢筋按规范要求锚固在后浇节点区内,现浇层上部纵向受力钢筋贯穿后浇节点区。楼板预制部分内纵向受力钢筋按规 范要求采用搭接方式锚入楼板的现浇层部分中,现浇层厚度不小于60mm。坐浆层后浇,然后按规范要求再通过预留的金属波纹浆锚管高压缝隙灌浆封闭,使竖向主筋与坐浆层、楼板现浇部分连接紧密地结合一起,节点的连接更加牢靠。说 明 书CN 204252383 U1/2 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252383 U2/2 页6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252383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