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材料.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1444894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70.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13399.9

申请日:

2002.02.27

公开号:

CN1369538A

公开日:

2002.09.1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4.7.21|||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分类号:

C09K11/06

主分类号:

C09K11/06

申请人:

四川大学;

发明人:

谢明贵; 魏孝强; 卢志云; 黄艳; 蒋青

地址:

610065四川省成都市磨子桥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黄幼陵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以杯芳烃西佛碱衍生物为配体,络合二价金属离子形成,其结构如右式:本发明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产生多种颜色的光,其发光颜色由所络合的二价金属离子决定,例如:络合的金属离子为Zn2+,则产生蓝光;络合的金属离子为Be2+,则产生蓝绿色光。此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易溶于普通有机溶剂,如乙醇、氯仿等。它们主要用于制作电致发光器件,其制作工艺采用旋转涂层法,与真空镀膜法相比,可减少投资,降低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发光材料以杯芳烃西佛碱衍生物为配体,
络合二价金属离子形成,结构如下:

上述结构式中,R1、R2、R3为取代基,M为二价金属离子,
R1为H或t-Bu,
R2为CH2或CH2CH2或CH2CH2CH2,
R3为CH3或CH2CH3。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二价金属离子M为
Zn2+或Be2+或Cd2+或Cu2+或Mg2+,上述二价金属离子分别与配体络合形成不同颜色
光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说明书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致发光材料,特别涉及一种有机发光材料。

二、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发光材料,由于其在电致发光器件方面的广阔应
用前景,近十多年来成为了各国研究的热点,产生了不少的研究成果。

金属—甲亚基胺系列配合物是一种包括蓝色、黄色等色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
结构如下:

上述结构式中,R为-(CH2)6-1AZM-Hex或-(CH2)7-1AZM-Hep或
-(CH2)9-1AZM-No或-C6H4-1AZM-Ph。此种材料现已在产业界广泛应用,但其不足之处
是,只能通过高真空蒸镀法才能制备成非晶态薄膜,因而导致该材料应用的成本较高。

中国专利申请00120788.1公开了一种红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结构如下:

上述结构式中,I、II、III分别代表芳香环,I处的芳香环为8-羟基喹啉或2-
(2-羟基苯基)苯并噁唑,II处的芳香环为苯环或萘环,III处的芳香环为苯环或萘环,
芳香环上取代基为氢、C1-C4的烷基、C1-C4的烷氧基或Cl。此种材料在电致发光器
件中使用时,主要采用真空蒸发的方法成膜。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新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提高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性能,
以满足社会的需要与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把水杨醛西佛碱引入杯芳烃大环分子形成的杯芳烃西佛碱
衍生物作为配体,再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由于杯芳烃分子的稳定结构构象,与金
属离子能形成稳定的笼状配合物,其结构如下:

上述结构式中,R1、R2、R3为取代基,M为二价金属离子,

R1为H或t-Bu,

R2为CH2或CH2CH2或CH2CH2CH2,

R3为CH3或CH2CH3。

本发明中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产生多种颜色的光,其发光颜色由所络合的二价金
属离子决定,例如:络合的金属离子为Zn2+,则产生蓝光,形成蓝色有机电致发光材
料;络合的金属离子为Be2+,则产生蓝绿色光,形成蓝绿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还可
以络合其它的二价金属离子包括Cd2+、Cu2+、Hg2+和Mg2+等,形成各种不同颜色的发
光材料。

本发明中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制备工艺有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杯芳烃西佛
碱衍生物配体的制备,第二个步骤是配体与二价金属离子的络合。上述工艺步骤均在
常压下进行,具体操作及工艺条件通过实施例予以说明。

本发明中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是一种强荧光材料,主要用于制作电致发光器件,
其制作工艺采用旋转涂层法。鉴于旋转涂层法是一种公知的、成熟的工艺,故在此不
作介绍。

本发明所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将配体与不同的二价金属离子络合可形成不同颜色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因而
适用面广。

2、由于配体杯芳烃西佛碱衍生物中的杯芳烃分子具有稳定结构构象,因而能提高
用此种材料制作的电致发光器件的使用寿命。

3、该络合物易溶于普通有机溶剂,因而制备电致发光器件是用旋转涂层法,与真
空镀膜法相比,可减少投资、降低成本。

4、本发明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易获取,便于工业化生产。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为蓝色发光材料,其制备工艺如下:

1、配体的制备

(1)将0.05mol 5,11,17,23-四叔丁基-25,26,27,28-四羧甲氧基杯[4]溶于过量二
氯亚砜中,加热回流2小时,冷却后除掉多余的二氯亚砜得到5,11,17,23-四叔丁基-
25,26,27,28-四氯甲酰甲氧基杯[4];

(2)将5,11,17,23-四叔丁基-25,26,27,28-四氯甲酰甲氧基杯[4]溶于CH2Cl2中,
然后将上述溶液逐滴加入到0.2mol水杨醛缩2-羟基乙胺的CH2Cl2溶液中,同时滴加
吡啶,使反应液保持在碱性,反应在搅拌下进行,温度为室温,反应完全为止;

(3)加入200ml水,用3×100ml CH2Cl2提取,用无水Na2SO4干燥提取液,然后
过滤、浓缩,加入无水乙醚沉淀出配体,经抽滤、烘干后即得所需配体,熔点:208.5
℃(分解);ESI-MS:1470(M+);IR(KBr,cm-1):3426(OH),1654(C=O),1641.5(C=N)。

2、配体与Zn2+的络合

将10mL 0.5mol/L的配体乙醇溶液和20mL 0.5mol/L的ZnAc2.2H2O乙醇溶液置于
反应容器中,磁力搅拌回流4小时,然后蒸发掉20ml溶剂,再加入正己烷沉淀得反应
产物,经抽滤、水洗、干燥即得蓝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熔点:281.6℃(分解):IR
(KBr,cm-1):1650(C=O),1625(C=N)。其结构如下:

本实施例中的蓝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在可见光区域,其溶液荧光发射波长为450
纳米,半峰宽为60纳米;当掺杂在聚碳酸酯(PC)中,采用旋转涂层法形成的薄膜的
荧光发射波长为430纳米,半峰宽为60纳米,是纯正的蓝光。当采用如下电致发光器
件结构:ITO/PVK/PVK:Zn-Calix-Complex/Al,观测到明亮的蓝色发光。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为蓝绿色发光材料,其制备工艺如下:

1、配体的制备

配体制备的工艺流程和有关参数与实施例1相同,见实施例1。

2、配体与Be2+络合

将10mL 0.5mol/L的配体乙醇溶液和20mL 0.5mol/L的BeSO4水溶液置于反应容器
中,磁力搅拌回流4小时,然后蒸发掉25ml溶剂,再加入正己烷沉淀得反应产物,经
抽滤、水洗、干燥即得蓝绿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熔点>250℃(分解);IR(KBr,cm-1):
1650(C=O),1620(C=N)。其结构如下:

本实施例中的蓝绿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在可见光区域,其溶液荧光发射波长为490
纳米,半峰宽为80纳米;其粉末固体的荧光发射波长为485纳米,半峰宽为80纳米。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电致发光材料.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以杯芳烃西佛碱衍生物为配体,络合二价金属离子形成,其结构如右式:本发明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产生多种颜色的光,其发光颜色由所络合的二价金属离子决定,例如:络合的金属离子为Zn2+,则产生蓝光;络合的金属离子为Be2+,则产生蓝绿色光。此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易溶于普通有机溶剂,如乙醇、氯仿等。它们主要用于制作电致发光器件,其制作工艺采用旋转涂层法,与真空镀膜法相比,可减少投资,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染料;涂料;抛光剂;天然树脂;黏合剂;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组合物;其他类目不包含的材料的应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