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盖式下水防臭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压盖式下水防臭结构.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126023 U(45)授权公告日 2015.01.28CN204126023U(21)申请号 201420392563.5(22)申请日 2014.07.16E03C 1/298(2006.01)(73)专利权人郭燕珍地址 366100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均溪镇雪山北路136号(72)发明人郭燕珍(74)专利代理机构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代理人廖吉保 唐绍烈(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压盖式下水防臭结构(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压盖式下水防臭结构,包括下水器主体、复位元件及密封压盖;密封压盖安装在下水器主体的出水端,在密封压盖上安装复位。
2、元件;在未落水状态下,密封压盖在复位元件的作用下密封压在下水器主体出水口,落水状态下,水流冲击密封压盖解除对下水器主体出水口的密封。本实用新型防臭效果较好,且不会滋生细菌。(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126023 UCN 204126023 U1/1页21.一种压盖式下水防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水器主体、复位元件及密封压盖;密封压盖安装在下水器主体的出水端,在密封压盖上安装复位元件;在未落水状态下,密封压盖在复位元件的作用下密封压在下水器。
3、主体出水口,落水状态下,水流冲击密封压盖解除对下水器主体出水口的密封;所述密封压盖为“T”型压盖,由压片及活塞杆组成,在下水器主体出水口中形成缸筒,活塞杆活动套接在缸筒中,在活塞杆上安装复位元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盖式下水防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元件为复位弹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盖式下水防臭结构,其特征在于:活塞杆上端形成限制活塞杆脱落于缸筒的径向凸缘,下端安装压片,复位弹簧一端抵靠在径向凸缘上,另一端抵靠在压片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盖式下水防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元件为磁吸元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盖式下水防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漏水蓝,。
4、所述漏水蓝安装在下水器主体中。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压盖式下水防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安装在漏水篮上。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126023 U1/3页3一种压盖式下水防臭结构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下水防臭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压盖式下水防臭结构。背景技术0002 现有技术中,洗菜盆下水管道或者无防臭结构,直接造成下水管道臭味和害虫等有害物质进入厨房;或者采用水封式防臭结构,所述水封式防臭结构一般采用S型弯道形式、瓶状拐弯、或者钟罩式。如图1所示,揭示的一种下水防臭结构,其通常应用于厨房洗菜盆的下水管道上,安装于洗菜盆底部,由竖直下水管10及水平下水管20组。
5、成,在竖直下水管10与水平下水管20相交处形成水封30,起到防臭作用。0003 然而,所述水封式防臭结构的缺陷在于:水封蒸发后,防臭功能失效;封水处,容易因密封不良造成渗漏;封水处的水和厨房垃圾混合容易滋生细菌和臭味;封水结构不好清洗;因封水结构偏大造成洗菜盆下方空间不足,甚至影响安装;由于水封式双槽两边的管道相互连通,使得容易一边排水,另一边水槽窜水造成脏污。实用新型内容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盖式下水防臭结构,其防臭效果较好,且不会滋生细菌。0005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0006 一种压盖式下水防臭结构,包括下水器主体、复位元件及密封压盖;密封压盖安装在。
6、下水器主体的出水端,在密封压盖上安装复位元件;在未落水状态下,密封压盖在复位元件的作用下密封压在下水器主体出水口,落水状态下,水流冲击密封压盖解除对下水器主体出水口的密封。0007 进一步,所述密封压盖为“T”型压盖,由压片及活塞杆组成,在下水器主体出水口中形成缸筒,活塞杆活动套接在缸筒中,在活塞杆上安装复位元件。0008 进一步,所述复位元件为复位弹簧,或者为磁吸元件。0009 进一步,活塞杆上端形成限制活塞杆脱落于缸筒的径向凸缘,下端安装压片,复位弹簧一端抵靠在径向凸缘上,另一端抵靠在压片上。0010 进一步,还包括漏水蓝,所述漏水蓝安装在下水器主体中。0011 进一步,所述盖体安装在漏水。
7、篮上。0012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在下水器主体出水口中安装密封压盖,在正常未落水状态下,压片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密封压盖在复位元件的作用下密封压在下水器主体出水口中,将下水管道中污水产生的臭气阻断,起到较好的防臭效果;落水状态下,水流冲击密封压盖解除对下水器主体出水口的密封,水流沿密封压盖与下水器主体出水口侧壁的间隙流入下水管道,实现正常的排水。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节约水槽下水管道的安装空间;防臭效果较好;容易清洗,密封良好;水槽不窜水而产生臭气;不会滋生细菌和臭味。说 明 书CN 204126023 U2/3页40013 所述压盖式下水防臭结构,不仅适用下水器作为防臭结构,。
8、同样适用于下水管作为防臭结构。附图说明0014 图1是现有技术下水防臭结构示意图;0015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0016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0017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0018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剖视图;0019 图6是本实用新型未落水状态示意图;0020 图7是本实用新型落水状态示意图。0021 标号说明0022 竖直下水管10 水平下水管200023 水封300024 下水器主体1 缸筒110025 漏水蓝2 密封压盖30026 压片31 活塞杆320027 复位弹簧33 盖体4。具体实施方式0028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0。
9、029 参阅图2至图7所示,一种压盖式下水防臭结构,可以适用于下水器作为防臭结构,也可以适用于下水管作为防臭结构,包括下水器主体1、漏水蓝2、密封压盖3、盖体4及复位元件。0030 漏水蓝2安装在下水器主体1中,密封压盖3安装在下水器主体1的出水端,所述盖体4安装在漏水篮2上。在密封压盖3上安装复位元件;在未落水状态下,密封压盖3在复位元件的作用下密封压在下水器主体1出水口,落水状态下,水流冲击密封压盖3解除对下水器主体1出水口的密封。0031 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压盖3为“T”型压盖,由压片31及活塞杆32组成,压片31安装在活塞杆32一端,压片31的形状与下水器主体1的出水口匹配。本实施例。
10、中,所述复位元件为复位弹簧33,当然,所述复位元件也可以为磁吸元件,在活塞杆32上安装复位弹簧33。0032 本实施例中,在下水器主体1出水口中形成缸筒11,活塞杆32插入安装在缸筒11中,活塞杆32上端形成限制活塞杆32脱落于缸筒11的径向凸缘321,下端安装压片31,复位弹簧33一端抵靠在径向凸缘321上,另一端抵靠在压片31上。0033 如图6所示,在正常未落水状态下,压片31在复位弹簧33的作用下,密封压在下水器主体1出水口中,将下水管道中污水产生的臭气阻断,起到较好的防臭效果。如图7所示,落水状态下,水流冲击压片31驱使复位弹簧33进一步压缩储能,压片31解除对下水器主体1出水口的密。
11、封,水流沿压片31与下水器主体1出水口侧壁的间隙流入下水管道,实说 明 书CN 204126023 U3/3页5现正常的排水,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节约水槽下水管道的安装空间;防臭效果较好;容易清洗,密封良好;水槽不窜水而产生臭气;不会滋生细菌和臭味。003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案设计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设计关键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说 明 书CN 204126023 U1/5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126023 U2/5页7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126023 U3/5页8图4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126023 U4/5页9图6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126023 U5/5页10图7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126023 U10。